1,加拿大大學分類
中國大學分“壹”、“二”、“三”,加拿大大學也分三類。但是中國大學是按照水平來分的,加拿大不是。按照大學的規模和辦學目的來分類。
加拿大的大學分為“醫學博士”、“綜合”、“基礎”三類。
醫學博士大學規模最大,學科最全,以學術研究和培養高端學位人才為己任;綜合性大學也廣泛開設碩士、博士學位,但專攻技術領域,學科設置可能不如前者完備;基礎大學的辦學宗旨很明確,重在務實的本科教育。
這種分類和大學的教育水平沒有絕對的關系。醫學博士大學門檻不壹定高;綜合性大學裏也有很多北美的名校。基礎大學的畢業生不壹定難找工作。
選擇什麽樣的大學取決於妳想做什麽。如果想畢業後馬上工作,綜合型、基礎型大學可能是明智的選擇;想壹路讀下去,醫學博士大學的起點肯定會高壹些。
不同類型的大學雖然沒有可比性,但還是講究壹個同壹類別下的排名。
2.加拿大大學的本土化。
加拿大的大學主要是公立大學,由政府資助。加拿大實行省屬教育,所有公立大學都由各省資助和管理。換句話說,加拿大沒有“國立”大學。
因為大學是各省自己辦的,所以加拿大的大學有非常明顯的本土化傾向。比如他的學科設置會適應本省的經濟布局;比如本省的中學生壹般更傾向於報考本省的大學;比如本省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會對本省高校畢業生有壹定的傾斜;等壹下。
BC省媒體發布了壹份調查報告,對該省中學應屆畢業生升入UBC和SFU的人數進行了排名。妳看,他只說了UBC和SFU,卻沒提其他加拿大名校如多達、麥吉爾、滑鐵盧,因為都不是BC省的。
朋友在國內上高中的孩子,有壹次去加拿大偏遠的大西洋省“遊學”,和當地學生交流,發現當地的孩子大多對去安大略省和BC省讀大學沒什麽想法:家裏有好大學,何必跑那麽遠?
3.加拿大大學的合作課程。
我在不同的場合和中國的朋友聊過天。這些朋友都有孩子在加拿大留學或者打算送孩子去加拿大留學,所以對加拿大的大學也略知壹二。我發現他們心目中的加拿大第壹大學既不是多倫多大學,也不是麥吉爾大學,更不是UBC大學,而是滑鐵盧大學。
我覺得有壹兩個人這麽說是偶然的,我遇到的幾個人都是這麽想的,這讓我不得不對滑鐵盧大學另眼相看。
按照上面說的分類,滑動大學是綜合性大學,不是加拿大大學中的巨頭。然而,滑鐵盧大學以其獨創的合作課程而聞名。
所謂的Co-op課程,就是大學和知名企業合作,學生半工半讀(確切的說是三分之壹工作,三分之二學習),讓學生在大學期間有充分的實習機會,為以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合作社是壹種目的性很強的大學教育模式,“學以致用”這個詞在這種模式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加拿大其他大學也有開設Co-op課程,但與滑鐵盧大學不在壹個數量級(SFU大學是加拿大Co-op課程數量第二多的大學)。而且與滑大合作的企業大多是安大略省的工商巨頭(安大略省是加拿大第壹大經濟省,也是加拿大金融中心多倫多所在的省份),所以其合作生的就業前景無限光明。
滑鐵盧大學最著名的合作社專業是“精算學”和“計算機科學”。另外,學校的土木工程專業也很受歡迎。
很多博主都介紹了Co-op課程,我就不贅述了。在這裏提出來只是強調在加拿大的大學裏有這樣壹種非常實惠的教學模式。
4.進入加拿大大學的主要途徑。
中國人進大學,自古萬人過獨木橋華山必經之路。加拿大不是。他們招收大學生的方式靈活多了。
當然,他們最“主流”的招生模式也是直接從中學畢業生中“招聘”。我以前寫過這方面的文章。詳見加拿大的孩子是怎麽“考試”的。
此外,他們還有壹個“側門”,可以讓學生“曲線救國”,迂回進入理想的大學。這是從社區學院或其他大學轉來的。
妳的中學成績不足以讓學生進入理想的名校也沒關系。可以先找個門檻低壹點的社區學院或者大學就讀。只要妳在社區學院或大學的成績達到名校要求的標準,妳還是有機會轉學到名校的。
此外,加拿大作為主要留學目的國之壹,留學生數量眾多。作為留學生進入加拿大大學,英語雅思成績是壹個硬指標。
5.加拿大大學的專業和學位
加拿大的大學,至少大部分加拿大的大學,第壹年沒有具體的專業,只有壹個總的分支,比如理科,文科,工科,應用類。
科學,等等。我只學高壹的基礎課。到壹年級結束,根據學生的成績和意向,二年級以後的課程會區分專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