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2018,物聯網行業最熱鬧的莫過於NB-IoT和LoRa的技術之爭。NB-IoT和LoRa都適用於低速率、低成本、低功耗、廣覆蓋、大連接的物聯網應用場景。
不同的是,NB-IOT有國家政策支持,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在積極布局;而LoRa屬於企業私有技術,工作在非授權頻段,存在被清零的風險。
在NB-IoT建設方面,近年來,我國物聯網政策頻頻出臺。《關於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n b-物聯網網絡實現全國普遍覆蓋,基站規模達到1.5萬個。因此,三大運營商將全面部署NB-IOT建設。
據悉,中國電信較早推出物聯網,率先建成全球最大的NB-IoT網絡,實現城鄉全覆蓋,NB-IoT基站超過40萬個;中國聯通緊隨其後,2018年5月實現物聯網全國覆蓋,完成30萬個NB-IoT基站升級;中國移動也在348個城市實現了NB-IoT的持續覆蓋和全面商用,物聯網連接數突破5億。
值得壹提的是,在模塊集采方面,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去年分別下達300萬和500萬NB-IoT通信模塊項目,加速物聯網布局。
NB-IoT模塊將在2019年爆發,屆時NB-IoT模塊價格將進壹步下調。隨著模組市場成本壓力的加大,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預計模組行業將重新洗牌,產能和規模落後的模組廠商將被淘汰,模組廠商將進行壹次大洗牌。
對於LoRa來說,2018就像坐過山車壹樣。
2017年底,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發布《微功率近程無線電發射設備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給壹時間耕耘LoRa技術的企業潑了壹盆“冷水”,在市場上引起巨大反響。隨後壹年,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對反饋意見進行了認真梳理和分析,並在與相關單位協調溝通的基礎上,參照微。
與NB-IoT不同,LoRa以其網絡結構簡單、實施成本低、按需部署等優勢贏得了大量企業的青睞。阿裏、谷歌、騰訊、JD.COM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入LoRa聯盟。
近年來,互聯網公司紛紛布局物聯網,將其作為未來的重要方向。以阿裏巴巴為例,他們已經公開表示互聯網的下半場是將整個物理世界數字化,並宣布阿裏巴巴將正式進軍物聯網。同年,阿裏巴巴獲得Semtech的LoRa。
IP授權、智慧小鎮園區實施等項目已在各地展開。在互聯網公司大力推進物聯網業務,國內低功耗廣域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此次IP授權合作將大大加速國內LoRa產業鏈的完善。
整體來看,NB-IoT由於政策、運營商招標、補貼等原因,在品類、煙感等市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沒有政策支持的LoRa憑借網絡結構簡單、實施成本低、按需部署的優勢,幾乎已經出局,獲得了業界巨頭的平臺。近日,艾瑞咨詢在其報告中指出,從
專家預計,2019年,隨著技術的成熟,以及NB-IoT和LoRa技術優勢的不斷凸顯,將會出現根據技術特點設計的實際應用。其中,NB-IoT具備規模爆發的必要條件。預計2019年,以移動物聯網為突破口,行業加速轉型升級,引爆新的經濟增長點。
物聯網行業將在2019迎來新壹輪增長。
2018無疑是物聯網應用落地的壹年。作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技產物,物聯網正在取代移動互聯網成為信息產業的主要驅動力。從市場整體來看,中國的物聯網市場近年來壹直保持高速增長。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物聯網行業應用市場需求及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2015年中國物聯網鏈接數為6.39億,到201535萬,206545。初步預計2018年我國物聯網鏈接數將突破20億,2019年將達到365438+2500萬,同比增長38.52%。據預測,2020年中國物聯網鏈接數將達到40億。可以說,2019將是物聯網從示範到實際應用真正轉型的開始之年,物聯網的很多領域將在今年迎來新壹輪的增長。
2015-2020年中國物聯網鏈路數量統計及增長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編制。
物聯網的下壹個賽道:邊緣計算+人工智能
2018物聯網行業最大的特點是市場格局基本形成,核心技術領域成熟。目前最重要的是解決各種碎片化的物聯網應用和相應的智能傳感器采集終端產品的技術突破和產業化問題。如何將AI和IoT緊密結合,融合邊緣計算和物聯網,正在成為物聯網的下壹個賽道。
物聯網正在從萬物互聯走向萬物智能。消費、醫療等很多行業數據都將在邊緣進行處理,強大的邊緣計算將是物聯網發展的必備能力。
據悉,隨著5G的臨近,行業變革以及對敏捷連接和智能應用需求的急劇增加,數據量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網絡帶寬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20年,5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處理,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布局AI+邊緣計算的環節。
以百度為例。2018年,百度發布智能邊緣產品,智能邊緣BIE,智能家居雲平臺DuHome等產品,以邊緣計算+AI的能力落地各行業。2018年,騰訊提出了人+物聯網+智能網的“三網”概念,以“壹雲兩端”的模式打通物聯網全生態鏈路,進行打造。
邊緣計算將作為物聯網設備和遠程雲設備之間的橋梁,在靠近物理對象的邊緣處理、存儲和應用數據,為物聯網設備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滿足行業數字化在敏捷連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和應用智能方面的關鍵需求,使用戶獲得更快的響應,解決設備和雲之間的數據傳輸問題。2019年,邊緣計算將逐步滲透到物聯網各大領域。
數據增長也大大增加了對實時數據處理的需求,因此邊緣的數據處理將成為剛需,物聯網將分三個階段發展:物聯網、智能和自主。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物聯網領域,AI在邊緣計算領域會越來越重要。
工業物聯網與智慧城市:落地與爆發場景
物聯網壹直被認為是互聯網的延伸。然而,與商業模式極其成熟的互聯網不同,物聯網的業務落地難、盈利路徑不清晰等問題壹直影響著物聯網的發展。隨著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的枯竭,傳統制造業的瓶頸日益嚴重,智慧城市和工業物聯網正在成為下壹個重要的流量入口。
智慧城市正在成為全球趨勢。物聯網智慧小鎮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理念的延伸和拓展,在投資、建設、管理和運維方面比智慧城市更具優勢,可以更好地與當地文化和產業相結合,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隨著2019物聯網智慧小鎮投資建設的不斷推進,物聯網智慧小鎮將得到應用和推廣。
在寒冬中,傳統行業勢必尋找新的出路,網絡化必然為傳統行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企業普遍渴望通過新技術解放生產力,降本增效,加快轉型升級。工業物聯網雲平臺無疑成為他們轉型發展的主要抓手。
2019隨著工業物聯網平臺的大規模使用,平臺建設將日趨成熟和完善。工業物聯網時代,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信息更加透明。基於網絡的工業物聯網平臺將分布式、模塊化、開放的微服務架構與第三方公有雲或私有雲進行連接、部署和開發,將數據、軟件、平臺、服務等素材匯聚在平臺上進行資源整合。
隨著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項目的示範,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設備管理能力、工業機理模型封裝能力、應用服務開發能力和跨平臺服務調用能力將大幅提升,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性能優化、兼容性和規模化應用,加速技術產業成熟,打造協同創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