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聽了海棠老師的第壹講:理解天賦。
我是壹名ISTJ檢查員,我喜歡數字評估和明確的答案。以前,如果在課堂上或者書本上沒有明確的答案,我是不會選擇的。但是這個課程,我不是霧裏看花,而是心情非常愉快。
回顧我過去的職業生涯:
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帶著對對外漢語培訓的濃厚興趣,不聽老師的勸告,毅然去做了。
幾年後,當我想轉行的時候,在大量的HR反饋後,我開始思考我能做什麽,我的技能是什麽;
幾年後,三十多歲,當我想平衡工作和生活,想展現更多價值的時候,我開始想做壹些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事情。
通過對這幾個階段的梳理,我們會發現每個階段的決定因素都會發生變化,如果我畢業時有了更清晰的自我認知,我的職業道路會更清晰,我的優勢也會更突出。然而,那個時候,我沒有。
尤其是轉行的時候,其實最好的轉行時機已經過去了;另外,當時是在裸辭,沒有轉行的準備。所以半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也沒有壹定的收入。當然我的情緒,關系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影響。也許上帝想用這種方式喚醒我。於是,我開始探索自己。我想知道:我是誰?我到底能做什麽?
帶著這些問題,我參加了壹些訓練營或者工作坊。說實話,從2017到現在,無論是身心方面,還是自我發現方面,都有很大的收獲和突破。
我喜歡海棠老師的比喻:內在價值觀有點像我們的壹個海洋;熱情呢?更像是這片海洋中的壹個方向。我們的天賦呢?恰好是壹艘可以帶領我們的船。這是我聽過的最生動的比喻。我之前可能沒有註意到,但昨晚它就像突然點燃的火花。
就像牧童的奇幻之旅壹樣,男孩尋找寶藏的過程也是壹個熱情航行的過程,他的天賦起到了非常強大的作用。雖然我們在尋找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從另壹個角度看,似乎每次對他來說都是壹個很好的機會,他克服了每壹次機會,如果繼續做下去,肯定會很好。但他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尋找寶藏,因為他還沒有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值得堅持壹輩子的東西。
最後,牧童信心滿滿,在指引下找到了寶藏。
如果把天賦比作寶藏,它不在別處,而在我們身上。
命運是無論外界如何影響和改變,我們所堅持的。
有兩個詞:專註和流動。
嬰兒壹個月大的時候有專註力,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這種專註力被破壞了,於是人們依次尋找;
心流,有本書叫心流。當我們處於心流狀態時,我們處於專註和狂喜的狀態。我們不會感覺到時間的存在,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事情完成了,我們會精神飽滿,有成就感。
其實很多時候當我們在做自己很喜歡、很有挑戰性、很擅長的事情時,很容易體驗到心流,比如爬山、遊泳、打球、遊戲、讀書、演奏樂器、工作等等。如果這些都能實現,做到利他,那就更有價值和意義了。
觀察並記錄妳的心流時刻。
其實我們在探索和規劃職業生涯的時候,往往會有很多限制性的想法。比如我沒有這個天賦,沒有做過,沒有相關經驗,年紀這麽大了。我現在學還來得及嗎?等等,等等。
海棠老師說了三個瞬間:黑暗,家庭,冥想。換句話說,不考慮任何因素,如果妳有錢又自由,妳最想做什麽?
《我死前最後悔的五件事》中也有類似的話,裏面的人也表達了這樣的想法,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不要在意外界的聲音,聽聽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心裏都有壹些答案,只是需要別人的認可和鼓勵。作為壹個職業咨詢師,妳會發現我們只是幫助對方理清脈絡,幫助對方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給對方能量,因為真正做決定的是對方。
從咨詢的角度來說,海棠老師的分享裏有很多工具,比如故事、榜樣、四葉草、如何定位職業等。,尤其是昨晚海棠老師分享的兩個小女孩的故事。我們先不要單純的聽故事,先找壹些點,再想想如果妳是咨詢師幫助來訪者,妳會抓住哪些亮點。
像壹些大師壹樣,如喬布斯、邵亦波和稻盛和夫,許多人離開了家,或者尋求正念和冥想來增強自己的能力。
利他,服務眾生,意味著我們的工作能幫助的人越多,能量回流就越多,加持就越多。
所以,如果妳選擇了利他、創造、實踐,妳會很快樂,幫助別人,成就自己。
感謝海棠老師的禪定音樂,很舒服。
我們就是答案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