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參觀“慢天使”
由於我之前去過壹次“慢天使愛心屋”,蔡老和敏敏的主人委托我組織這次線下活動。
伴隨著日出,蔡老和幾個讀書會成員壹大早都出發了。我和蔡老先見面,然後早壹點到達目的地。剛下車,遠遠望去,門口有個“慢天使”抱著輔助椅拖著有些懸空的腿來回走動做“康復運動”......
站在門口等待團友的空閑時間,我不禁回憶起我對姚傑的了解。“姚傑真的不容易,真的很神奇!”這是我內心強烈的真實感受。
據了解,之所以稱之為“慢天使愛心屋”,是因為“愛心屋”裏住滿了腦癱或肢體殘疾的孩子,他們的行動很“慢”。有些孩子不僅“遲鈍”,甚至很多孩子完全不能獨立行動。
“慢天使愛心屋”創始人姚傑,全名姚誌軍,已為600多名腦癱兒童提供免費康復訓練。現在,她還在照顧壹兩百名殘疾兒童的日常生活和康復。
這麽偉大的姚傑,其實已經走過了很長的路。她4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她睡在橋洞裏,撿垃圾,在街上遊蕩,還當過保姆...8歲時,她遇到了壹個比自己小幾歲的“笑”女孩(腦癱兒童)。後來女孩的親生父親放棄了這個女孩,她只好帶著她自生自滅。其實這個時候,她還是要走自己的路。16歲的時候,這個壹直不會說話的女孩突然叫了壹聲“媽媽”,從此,她有了壹個“女兒”。後來女孩的親生母親帶她去香港生活,做康復治療。之後,這個女孩去了英國,成了壹名講師。女孩為了感恩,堅持平均每月給她寄近5000元。......
姚大姐從女孩的康復老師那裏了解到,腦癱患兒如果能在7歲前得到系統的康復治療和訓練,就有機會生活自理;如果他們有機會學習,他們甚至可以掌握壹門技能或進入大學,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女孩的案例就像壹個奇跡,讓她相信自己可以幫助這些特殊的‘天使’。所以,她希望自己能成為幫助這些孩子的橋梁。
2016有了“女兒”的匯款和自己的積蓄,瑤姐開始籌辦“慢天使”之家。2017在九位愛心人士的捐助下,瑤姐租下了壹棟七層小樓。從那以後,她和腦癱孩子的父母抱團取暖。......
我和蔡老沒等多久,團友們就如期到達了“慢天使愛心屋”。我走到先進門前,和姚傑打了個招呼,姚傑此時正忙著,邀請我們先去二樓坐。
進了二樓的門,迎接妳的是滿墻的橫幅,墻上堆滿了小凳子。可見,這有限的空間裏,往往擠滿了“慢天使”。在門的左側,我看到了許多精美的手工藝品。據說這些都是“慢天使”壹家為了在外照顧孩子,拿出食物補貼生活而做的。
沒過多久,姚傑就帶著疲憊的笑容迎了上來。我讓她帶我們上樓,了解“慢天使”的生活和康復情況。瑤姐領著我們坐電梯進去。姚大姐告訴我們,其實平時都是走樓梯的,只是有些“慢天使”被父母拋棄,只有爺爺奶奶帶著,有的爺爺奶奶腿腳不方便,還是要用電梯。另壹方面,走樓梯也可以節省壹些電。
到了頂樓,看到了自己做甜品的地方。姚大姐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進出不方便,前來獻愛心的人很少。我們不得不自制壹些甜點來賺取微薄的利潤來補貼生活。幸運的是,壹些好心人願意幫助勉強度過難關。
準備下樓,樓梯間的墻上貼滿了“仁”、“愛”、“孝”之類的字眼,似乎在提醒著過往的每壹個人壹些人生道理。
廚房裏,地面很幹凈,餐具擺放整齊。姚大姐說,他們每天有壹兩百人吃飯。由於空間有限,他們只能輪流吃飯。我驚訝地喊道:“這麽多人吃飯要多少錢啊!””“是啊,吃飯開銷是壹筆不小的開銷,再加上我們每個月的房租就兩萬多!”姚傑無奈地說道。
當我們到達壹個稍大的房間時,屋裏擠滿了人。壹位看上去像專家的老人正在談論著什麽。因為太擁擠了,我們沒有進去。姚大姐告訴我們,老人正在給家屬們免費教授康復推拿按摩的方法。?
我又經過樓梯間,墻上有壹組美發機構理發記錄的照片。我知道那麽多孩子即使剪了頭發也需要社會的愛。
不知道到了幾樓,在進房間的走廊墻上貼了壹顆紅心,特別醒目。上面寫著“因為愛,把每壹句話都說好。”當我們向前走的時候,姚大姐打開了壹扇門,看到裏面有孩子和他們的家人。她很嚴厲地對父母說:“為什麽開空調還需要吹風扇?太浪費了。趕緊關掉!”
繼續往前走,我們看到很多“慢天使”在房間裏做康復運動。在走廊的盡頭,我看到了少量的康復設備。穿過房間,姚傑停了下來。我看到壹個孩子傻傻的笑著看著我們,時不時的流口水,另壹個孩子好像在發呆。瑤姐說這兩個孩子是孤兒,父母遺棄了他們!姚傑抽泣著繼續說,我小時候是孤兒,知道其中的痛苦。更何況我現在舍不得他們,只好收養他們。......
走出樓道,姚傑走在前面。我看到她的身體似乎很疲憊,似乎每壹步都很艱難。......
為了記錄和傳達真相,我們回到樓下門口,和姚傑以及原本在樓下的幾個孩子合影。也許我還沒有從我所看到的中恢復過來。不知道什麽時候旁邊的壹個孩子使勁按住我的大拇指,我不小心把手打開了,孩子猛的蹲了下來。旁邊的誌願者告訴我,孩子需要拉東西,不然就蹲下。
我的心劇烈顫抖。是的,“慢天使愛心屋”裏的孩子都是有愛心人士拉著,有姚潔支持著,不然我們不知道會是什麽樣的場景。
在我準備離開之前,我在小超市買了壹些棒棒糖,和團裏的成員和孩子們分享。我們組成員還是不好意思收。我告訴他們,今天的棒棒糖會特別甜,因為大家都獻出了自己的愛。雖然他們沒什麽錢,只能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只要仔細體會,壹定會嘗到糖果以外的甜頭。
其實我之前並沒有和蔡老以及團友們介紹這裏的具體情況。離開“天上的愛之屋”後,蔡老完全沈浸在感動中,依然佩服姚潔的善良和用心。我用寫日記的方式記錄我所看到的。雖然還有很多事沒講,但我希望傳達這個道理和情感。
不記得在“慢天使愛之家”的哪壹層,有壹塊手繡的《心經》牌匾,上面寫著“致我的慈母姚姐姐,全家感激”。讓我想起壹段經文,觀音菩薩聞聲救苦。
是什麽讓姚潔給數百名有著必死之身,承受著超乎尋常痛苦的殘疾兒童和家庭帶來了希望,尤其是那些她根本無法承受的?
我覺得大概是因為愛吧!
令人深思。我們能在余生中學會嘗試這樣去愛嗎?至少,首先,我們能不能試著去感受和傳遞這份愛?!
願世界充滿愛。
(歡迎索取姚傑的聯系方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