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師讓我在這裏給大家講壹講我是怎麽教育的。本文主要談的是,如何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讓這個缺乏自律和控制力的剛入學的孩子改掉壹些壞習慣,逐漸養成好習慣。
先說壹下孫敬媛在幼兒園的最後壹年:當時幼兒園老師在家校聯系簿上留言:在幼兒園對小朋友發脾氣,聽課的時候跑去玩,做操的時候蹲著等等。很自由很任性。
由於孩子父親的工作性質,他長期在外地工作。以前都是幾個月才回來幾天。即使是現在,我每個周末都會回來。因此,當孫敬媛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得到了祖母的幫助。老人心疼孩子,習慣了孩子,也養成了依賴。他吃飯還得讓奶奶餵,不餵就不好吃。
我感覺這樣下去,孩子很難受教育。所以我跟我媽說了,提出帶他壹個人呆壹會兒。孫敬媛上學前幾個月,我就開始自己照顧他,同時也培養他的自理能力。我做了我自己的事,我沒有養活自己。不吃就餓,吃完飯想吃就不吃。上了幾節課,吃的就好多了,也不用人餵了。
他就讀的幼兒園壹直主張讓孩子自由發展,沒有太多約束。所以他的自律和控制能力很差。告訴妳壹些他入學面試的事:去年7月8日下午我帶他來學校面試。接受他采訪的是李校長。回答完第二個問題,他坐在李的腿上,對李說:“校長,我剛跑完步,肚子疼。請幫我揉揉。”我非常尷尬和緊張。然而我沒想到的是,李姣就那樣把他抱在腿上,揉著他的肚子,像聊天壹樣問他問題,最後讓他通過了面試。
這時李對我說,“的媽媽,這孩子好,但這孩子也自由奔放。”上學後,希望家長能和班主任溝通,我們壹起幫助孩子提高。"
李的做法和話對我觸動很大。於是,開學後,我在杜老師和我們家長建立的“家校聯系簿”的第壹頁上給杜老師寫了壹封信,把的問題和杜老師溝通了壹下。本杜老師每天都認真審核聯系方式,反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讓我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針對老師的問題,我和孫敬媛講道理,並幫助他改正。
剛開學的時候,他站著排隊,搖搖晃晃,站不直或者蹲下,就像在幼兒園壹樣。杜老師對他進行了教育和幫助,沒有讓他站在最前面,而是讓他站在第二第三的位置。這個方法特別好。以前不管我怎麽跟他講道理,怎麽批評他,都只能管壹會兒,過段時間再重復。現在他在後面知道了,領導站不直,整個隊伍就不整潔;如果他蹲下,後面的同學不可能都跟他蹲下。讓他自己認識到問題,比我們大人說教有用多了。這壹次,慶祝活動在博物館舉行。每天天熱的時候,孩子們站很久。我從後面看他的表演,他壹直站得很好,不蹲,也不鬧。慶功宴結束後,我誇他說:“靜園,媽媽,沒想到妳現在排隊站得這麽好。妳這麽長時間沒蹲過,很守規矩。”他也很開心。後來杜老師還在班級記錄裏給我發了個紙條,說他改革有進步。
他壹個人和我住的那段時間,我訓練他照顧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早上起床穿衣服,疊被子,洗臉刷牙,都需要他親自動手。這些也是壹年級開始的時候,杜老師的好習慣早就形成了裏面的要求。壹開始他還很依賴,壹直在那裏等著,等著我幫他穿得像奶奶,最後我壹點幫忙的意思都沒有,就自己穿了。每次我有壹點點進步,我都會表揚鼓勵他。慢慢的,到了早上,我就不需要再催他了,自己就能做好了。
他以前玩完玩具就扔得滿地都是,從來不收拾。最後,奶奶把它們清理幹凈了。為了糾正這個問題,我跟他說,玩具玩完了要送回家,放回拿的地方,下次玩的時候就好找了。有時候他很聽話,讓我和他壹起收拾;但有時我只是作弊。這種情況下,我會拿起他的玩具,對他說:“既然妳不收拾,那妳就是不喜歡這些玩具。”那我就送給別的孩子吧!“這個方法對他很管用,他會很快把壹切收拾幹凈。所以現在他可以隨時把玩具放回原處。
開學時,杜老師給我們發來了《良好習慣早期培養——家校聯系表》。這款手表對剛上壹年級的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很有幫助!壹***2個月零8周,我讓孫敬媛按照聯系表上的要求去做,我也認真做了記錄。壹開始我帶他收拾書包,教他怎麽放東西。慢慢的,我讓他自己整理書包,然後幫他檢查,看有沒有遺漏。因為我又幫他檢查書包,所以對他養成了依賴的習慣。他沒有認真收拾書包,反正他媽媽會再檢查壹遍,如果漏了會提醒他。在聯系簿上,杜老師給我指出:靜園因為媽媽的原因,總是忘記帶東西。從那以後,我跟他說:“從現在開始,我不幫妳檢查書包了。忘了東西就讓老師批評妳。”沒有我的再檢查壹遍之後,他自己就可以了。所以老師不僅僅是在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更是在指導我們的家長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為了培養孫敬媛的自理能力,我每個月都會做壹個表格,寫下他每天應該自己做什麽,可以幫父母做什麽。比如:倒垃圾,疊被子,洗襪子,洗小毛巾,掃地,洗碗等等。讓他每天檢查自己做了什麽,月底總結。對工作出色的獎勵可以滿足他的合理要求。做得不好或者忘記記錄,就沒有獎勵,會被批。時間長了,習慣就養成了。有些事情,他已經成了習慣去做,不再想得到回報。比如每天早上出門前倒垃圾是他的職責,別人代替他會不高興。
在他的學習習慣上:奶奶心疼孩子,總是在他學習的時候給他帶點水果或者吃的,他就邊吃邊寫作業。我發現我跟我媽說學習的時候什麽都不準亂放,讓他先把水喝了再開始學習,上廁所,然後靜下心來學習。我還讓他每個周末早上復習壹周學過的課。我從開學就讓他這麽做,他也養成了周末自覺復習的習慣,不覺得這是額外的作業。
另壹點是孫敬媛對同學發脾氣的壞習慣。原因是在他上幼兒園的最後壹年,班上來了壹個新的孩子。由於我的疏忽,孫敬媛告訴我,當他被那個孩子欺負時,我沒有在意,只是認為孩子們在互相玩耍。直到有壹天孩子說不想上幼兒園,因為孩子老欺負他,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咨詢了老師和其他家長後,我才知道這個孩子襲擊了班上所有的其他孩子。因為孫敬媛個子矮,所以他最願意欺負孫敬媛。在這種狀態下,孫敬媛用自己的方式反擊,發脾氣,對他大喊大叫。那個孩子把欺負孫敬媛,看他發脾氣當成自己的日常樂趣。所以給孩子帶來了心理上的傷害。只要別的孩子稍微跟他開個玩笑,他就認為別人在欺負他,對孩子發火。
我很擔心這個問題。上學的時候我也和杜老師溝通過他的問題,讓老師了解他的情況。同時,我也在想辦法消除他的心理陰影。果然,開學沒多久,他就和同學玩捉雞出現了問題。他生同學的氣,大喊大叫。回到家,我沒有先批評他,而是讓他說說事情的經過和自己的原因,然後分析自己的做法對不對。如果妳這樣做,妳的同學還會和他壹起玩,交朋友嗎?後來小紫音的媽媽給我出了個主意,給他講了小刺猬交朋友的故事,讓他明白同學不是故意欺負他,而是想和他成為好朋友。大家壹起玩很開心。如果妳再發脾氣,妳會失去妳的朋友,沒有人會關心妳。同時,杜老師也多次找他談過這個問題,他明白了道理,也能和同學很好的相處。
他在端午班編彩繩,和王壹組。因為天氣熱,彩繩滑了幾次,他的小脾氣又上來了。他認為同學是故意的,就對同學發火,說不補了。晚上我壹回家,他很快就承認了錯誤,告訴我他在學校生同學的氣,做了錯事。我問他這個問題怎麽處理,他說明天去學校,跟同學道歉。晚上還收到了杜老師在班級錄的小紙條上的留言,說了他的問題。我回復了杜先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向同學們道歉。以前他是不可能認錯道歉的。現在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他的小脾氣也在壹點點被糾正,做錯事也懂得道歉。
當孫敬媛第壹次去上學時,他在課堂上坐不住。有時他會站起來或趴在桌子上。老師們在年鑒裏給我發了紙條反映這個問題,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多次提醒他。我也和他推心置腹的談過這個問題,讓他看看別的同學是怎麽做的,他應該怎麽學習。通過這壹年,他在課堂上能坐得住,管理好自己。
孫敬媛上課的時候不想舉手。侯老師曾經跟我說過,他上課的時候,老師問問題好像跟他無關,不喜歡舉手。我問他為什麽上課不舉手發言。他說老師舉手沒叫他,所以他不想舉手發言。我讓自己算了40分鐘壹節課。如果老師點名,每個人講壹分鐘,還需要講課嗎?知道了就舉手,不然老師不知道妳有沒有學過。讓他明白了道理,然後他在班上表現好了很多。老師也及時表揚了他,說他在班上的表現越來越好了。他自己也很開心。
小學壹年級家長會家長發言:家長如何配合老師教育孩子
孩子上學前,聽家長說壹年級孩子的家長特別累,因為我們要帶孩子適應壹個新的環境,新的生活規律。
我讀了壹本名為《請跟我來——做壹個好的壹年級家長》的書,這是薛瑞萍寫的。她以自己第三次考壹年級的日常經歷為主題,用21信件的形式與父母溝通。她在書中提到,她第壹次給父母寫信,征求他們的反饋。結果全班50多個孩子中,只有30個家長響應。她說:“我們要求孩子按時完成作業,那麽作為父母的他們有沒有及時完成第壹份作業呢?”我們給孩子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妳樹立了什麽樣的榜樣?“看了薛老師的文章,我想讓孩子聽老師的話,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作為家長,我壹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認真完成老師告訴我的事情,配合老師把孩子教育好。所以從孩子上學開始,我就按照老師的要求做了作為家長應該做的事情,配合老師教育孩子。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我們的父母工作也很忙,照顧孩子和工作難免協調不好。在孩子上學之前,我也在權衡這個問題,努力解決工作繁忙和教育孩子的時間和精力之間的沖突。在公司,我培養年輕人,鍛煉他們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減少自己的工作量,騰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因為工作,有時候會有壹些應酬的事情。我盡量安排到中午,有些能盡量推遲。晚上的時間壹定要留給孩子陪他。
有壹次,孫敬媛對我說:“媽媽,我上學後,妳陪我的時間太少了。我每天早上都匆匆離開。妳晚上回來後不久,我就得去睡覺了。我們見面的時間壹天不到2個小時。妳能多陪陪我嗎?”
孩子的話讓我很難過,我答應他我會多陪陪他。從那以後不管我有多忙,我壹定會留出更多的時間,多陪陪他。孫敬媛的爸爸周末回來了,我也讓他多帶孩子去玩,多陪陪他們。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沒有人的公司可以代替我的父母。孩子還小,需要我們父母的陪伴。他們需要我們幾年。當有壹天我們突然發現他們已經長大了,不再需要我們的陪伴,我們會因為沒有留出更多的時間陪伴他的童年而感到失落。
在薛老師的書裏,也有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內容。她建議不僅孩子要讀書,父母也要讀書。家長不坐下來學習,怎麽可能要求孩子每天學習幾個小時?大家還記得杜老師早期培養的好習慣,也是要求孩子每天讀書,假期也是要求孩子多讀書。老師的教育觀也是壹樣的。讀書真的可以幫助孩子進步,更好的發展。孫敬媛小的時候,我會給他讀故事,邊讀邊指著書上的單詞。時間長了,他也認識了很多單詞。當他可以自己讀書的時候,我會讓他選擇自己喜歡的書來讀。在我們家,往往壹家三口,壹人壹本書。他們互不打擾,各人看自己的。在孫敬媛的床頭櫃上,我經常給他放壹些書。他也習慣每天睡前坐在床上看書20-30分鐘。我不限制他必須讀什麽書,只要他感興趣。但是我在給他買書的時候,會精心挑選,引導他讀壹些有意向的書。他每讀完壹本書,我不會馬上問他讀了什麽,學了什麽。這樣做會讓他覺得讀書是壹種負擔,因為讀完了,他媽媽就要考試了。孩子會失去興趣,把讀書當成負擔。其實我們聊天的時候,他會跟我說壹些事情。我問他怎麽知道的,他說看的哪本書。書上說的。我覺得這樣的閱讀可以達到目的,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孫敬媛讀過的每壹本書,我都是先自己讀,這樣我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他會把妳當成朋友。前壹段時間,杜老師給我發了壹張紙條,問有沒有在家默讀的習慣。後來我想了想,除了語文課本他朗讀的時候,他課後看的書真的都是默讀。所以,假期的時候,我讓他讀書的時候大聲朗讀。我告訴他,我的祖父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些故事。妳會讀嗎?他的積極性很高,願意每天給老人讀書。
我在看薛老師這本書的時候,感覺我們是1。八班的老師都在這麽做。有時候會和同事或者鄰居聊孩子的老師。他們都羨慕孫敬媛有這麽好的老師。大家都知道,進了好學校就得遇到好老師。我不止壹次對孫敬媛說:“妳很幸運,在學習之初遇到這些有責任心、有愛心的老師。妳現在可能不明白,不明白。等妳大壹點,回頭看看就知道有多幸福了。”(示範演講)
杜老師總是給我留紙條,跟我交流的問題。我也很重視老師的意見,每次都認真回復,還把我和孫敬媛談的內容和他的指正通過紙條反饋給老師。因為我們在家裏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壹個孩子,老師看到的是很多孩子。既然老師提出的問題是孩子必須改正的,那麽對他以後的發展會有幫助。當我在教育孫敬媛的時候遇到問題,我也會給老師們發紙條求助,老師們會壹起幫我解決孩子的問題。關於學習數學時的粗心錯誤和粗心檢查,我和姜老師溝通過多次。在學校,姜老師找他談話。在家裏,我讓他多做練習,自學壹些檢查方法。
說了這麽多廢話,大家都能感覺到,要讓壹個缺乏涵養和控制力的孩子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離不開學校老師的重視和教導,離不開家長的教育。家長要多和老師溝通,配合好老師,這是教育孩子的關鍵。
希望大家在新學年能更好的配合老師,讓我們的孩子表現的更好。我們的父母努力學習,我們的孩子每天都在進步。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