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我是青島大學2012級大壹學生。請說說文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就業前景,是否需要雙學位。謝謝妳。

我是青島大學2012級大壹學生。請說說文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就業前景,是否需要雙學位。謝謝妳。

這個專業還可以。這裏有壹些參考。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思維方法和開拓精神,掌握現代中文信息處理技術和手段,善於協調人際關系,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品德優良,素質優良,基礎紮實,能力較強,具有紮實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和技能,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與中文專業相關的多元化、應用型專門人才。其中,有通過各種資格證書考試取得入學許可的各類專業人員,如中小學語文教師、高級秘書、國家公務員、文案、記者和傳播者、網站編輯、機關管理人員和對外漢語教師,也有報考研究生的人員和文學創作人員。

主要課程:寫作學、文學概論、美學、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漢字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外國文學、辦公自動化、漢語教學論、兒童文學研究、影視文學基礎、中國漢語教育史、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秘書學、檔案管理學、中文信息檢索、秘書實務、公文寫作、交際學,等等。

壹、培訓目標和具體要求

漢語言文學包括漢語言文學教育、文秘與辦公自動化、新聞傳播三個主要專業方向。我們將根據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實際需求,決定漢語專業學科發展的內容、方向和重點。從目前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趨勢來看,漢語言文學教育將是近壹個時期中文系的主要專業。

本專業主要培養中小學語文教師、新聞傳播專業人員、國家公務員、高級文秘人員、對外漢語教師、漢語計算機應用管理人員、文學創作人員、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研究生,具有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和漢語領域多樣化的專業技能,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為學生畢業後走向社會求職打下豐厚的基礎。其中以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的人才總要求是具有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思維方法和開拓創新精神,掌握現代中文信息處理技術和手段,具備網絡時代應具備的核心讀寫能力,善於協調人際關系,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品德優秀,素質好,基礎厚,能力強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對培訓對象的具體要求:

1.熱愛祖國,熱愛本職工作,追求真理,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品質,實事求是,勤奮創新的科學精神,有為國興邦的競爭意識,成為自覺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服務的人才。

2.具有紮實的本專業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具有豐厚的文化素養、科學的思維方式和自主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辦公自動化基本技能,了解本學科前沿信息和發展趨勢。

3.具有獨立獲取知識和信息、組織協調、進行初步科學研究的能力。

4.掌握壹門外語,能夠很好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人格魅力、審美情趣和健康的身體。

第二,學制和修業年限

本科學制4年,修業年限3-5年。本專業實現學分制。畢業最低需要155學分。其中,公共教育課程43學分。專業基礎課58學分。專業實踐和畢業論文10學分。專業主幹課10學分。專業選修課34學分。學生修完規定學分,符合學位授予條件,授予東北師範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公共教育課程(4-3學分)

1.寫作(4學分)

系統講授文章寫作的基礎知識和理論。具體內容包括:1 .簡介;第二,寫作的思維方式;第三,文章的素材檢索;第四,文章的表達方式;五.條款的起草和修訂;第六,文章的結構;七、文章的語言風格;八、文章的文體模式;九、文章的審美形式;十.敘事;Xi。議論文;十二。解釋性文本;十三、詩歌;十四。散文;十五、小說;十六、戲劇;十七、應用文寫作。作文訓練,知識與理論相結合,以文學體裁寫作為主,包括指導、批改、評論。

2.文章解釋(2學分)

提供文本解讀的新理論和新方法,展現文本解讀的新視野。具體內容包括:1 .文本閱讀的理論定位和基本功能;第二,中西文本閱讀的傳統;第三,評論閱讀和考證閱讀;第四,文體學理論的閱讀;五.社會學和文化閱讀;6.語義學與接受美學閱讀;七、計算機文本的閱讀。最後,附錄課文閱讀要領訓練,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3.文學導論(4學分)

講授文學理論的基本原理和相關知識。1.從本質上說,文學是壹種社會意識形態,是現實的審美反映,是藝術的主要形式..二是作曲理論,文學作品的內容與形式,作品的體裁,文學作品的內容與藝術形式的關系。三、創作理論,文學創作過程,典型形象與典型化,意境與意境創造,文學風格與體裁。四、發生發展理論,文學的起源與發展,文學發展中的繼承與創新,創作方法的演變,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現代主義的基本特征。5.鑒賞與批評,文學鑒賞的性質、基本過程和心理特征,文學批評的性質、作用、標準和原則,批評家的修養。

4.現代漢語(6學分)

講授現代漢語概況和規範,現代漢語語音、詞匯、漢字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現代漢語語法、修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包括語素、詞組、簡單句和復句修飾、選詞、句子精煉、修辭格。通過基本功訓練,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和運用現代漢語的能力。

5.古代漢語(8學分)

講授古代文學、歷史等方面的語言模型文章,掌握古代漢語常用詞匯、造句的規律,語法、文字、音韻、詞匯的基礎知識,學習必要的工具書、古籍註釋、標點符號、現代翻譯等古代漢語知識,並進行練習。

6.中國現當代文學(8學分)

講授從五四到新時期的文學發展,文學運動,文學思潮和文學現象,各個時期文學創作的發展演變,重要作家作品,科學分析總結中國現當代文學的主要成就和教訓。

7.中國古代文學(12學分)

先秦文學、秦漢文學與魏晉南北朝文學、隋唐五代文學與宋、遼金文學、元文學、明文學、清文學。了解古代文學在這些歷史階段的發展演變;把握文學史的基本線索;學習不同歷史時期產生的重要作品;正確評價各個時期的重要文學現象,代表作家的思想藝術成就;探索中國古代文學的規律和特點;繼承優秀文學傳統為當代文化建設服務。

專業主幹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44學分)

1.語文教學論(四)

教學語文教學的性質、目標和原則,閱讀教學,作文教學,聽說教學,語文知識教學,教學方法,語文教師,語文教材體系,教材編寫和典型教材分析。試談語文課文。

2.計算機中文信息處理(2學分)

第壹章是電腦寫作:電腦寫作:寫作風格的革命,中文平臺和輸入法,電腦寫作的信息處理,表達,結構,語言風格,審美形式和實用技巧。第二章多媒體:多媒體的基本概念,多媒體計算機系統,多媒體技術應用,Windows多媒體特點,多媒體附屬程序,多媒體屬性設置,Windows聲音配置方案。第三章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網絡的廣泛使用,如何上網,上網的方法和技巧,超越語言障礙,收發電子郵件,搜索網絡信息,網上下載軟件,網上聊天交流,熟練使用離線工作,遵守網絡禮儀,高效上網技巧。

3.語言學導論(2學分)

講授語言的存在與本質、語音學、詞匯、語法、語義學、寫作理論、語言與社會、語言與心理學、語言分類、語言起源與發展、語言應用。

4.中國文化概論(2學分)

中國文化概論是壹門研究中國文化現象、制度和法律的綜合性學科。論述了中國人的思想、生活方式和精神的物化,以及中國文化自身發展的規律。教學內容包括:中國文化的內在含義,中國文化的結構功能,中國文化的積澱與變遷,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與地域類型,中國文化與語言,中國文化與文學藝術,中國文化與科技,中國文化與哲學。它可以提供壹個廣闊的全息文化視角,解釋和理解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原則,並使之顯示出清晰的秩序和潛在的意義。

△文學系列

1.中國古代文論(2學分)

講述《尚書·堯典》《論語》《墨子》《莊子》《毛詩序》《論衡》《典論文》《文賦》《文心雕龍》《詩序》《文選序》《戲曲》為六絕句。古代文論名著如《蒼編》、《詩論三十》、《童心論》、《曲律》、《醒世序》、《山歌序》、《隨想錄》、《隨筆》等。

3.中國當代文學思潮(2學分)

講授我國當代文學思潮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局限性,註意介紹和評論當代文學思潮不同階段的重要事件、作品和理論論爭,提高學生分析和把握當代文學思潮和文學現象的能力,正確認識當代文學的發展規律。

4.中國現代小說研究(2學分)

講授中國現代小說的興起和發展,思想和藝術成就。重點分析生活派、鄉土派、浪漫派、新感覺派、京派、海派等小說流派不同的文學理念和不同的藝術風格。既講各個流派的總體特點,又註重作家個性的視角。

5.中國當代小說史(2學分)

講授中國當代小說發生發展的特點、基本規律和局限性;並對當代小說發展過程中有影響的作品和骨幹作家的創作進行介紹和評論,以引導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把握文學創作的基本規律,加深對當代文學現象的理解和認識。

6.文體學(2學分)

總論* * *講述了十二章的內容:第壹章是總論,第二章是文體的多維內涵,第三章是文體的層次結構,第四章是文體的形態分類(壹)——分類的依據、方法和規則,第五章是文體的形態分類(二)——中國文體分類的歷史趨勢,第六章是文體的歷史演變,第七章是中國狹義文章的演變,第八章是中國文學。

9.唐宋詩詞鑒賞(2學分)

解讀唐宋詩詞中的名篇,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和水平。同時,學生還可以創作古詩詞風格的作品,古為今用,為現實服務。

10.東北鄉土美學(2學分)

地域美學在國際上是壹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但在中國才剛剛起步。東北鄉土美學內涵豐富,特色鮮明,亟待發掘。本課程面對東北人的心態和行為的存在,以及引起國際關註的多姿多彩的本土藝術,結合人類文化學的最新成果,研究東北人獨特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尋找東北本土文化獨特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和接受方式。

11.兒童文學(2學分)

本課包括兩部分:兒童文學基礎理論和兒童文學體裁理論。基礎理論部分講授兒科學的概念、本質、意義和作用;體裁部分,講授兒歌、兒童詩歌、童話、寓言、兒童小說、兒童故事、兒童散文、兒童戲劇、科學文體的基本特征和審美功能,以及著名作家和作品。

12.小說觀念與中國小說(2學分)

講授中國歷史上小說觀念的發生、發展和演變,從而考察中國小說的發展歷程和脈絡走向。並通過對小說的敘事風格、敘事視點、敘事話語和敘事技巧的研究,揭示小說的特點和創作規律。

13.藝術概論(2學分)

教授除文學以外的其他藝術流派的基本知識和藝術鑒賞,如雕塑、繪畫、舞蹈、電影、電視、音樂、建築、雜技、實用裝飾等。

14.影視文學基礎(2學分)

講授影視藝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影視藝術的功能、特點、風格和樣式,藝術欣賞的特點和要求,影視評論和寫作。

15.電影經典閱讀(2學分)

師生對世界各電影節最新獲獎作品進行欣賞、分析和評論,從而品味世界各種藝術風格和流派的電影作品,提高對電影的欣賞和評論水平。

16.文學創作(2學分)

主要講授文學寫作的準備——深入生活,加強思想藝術修養;以幾種主要的文學體裁寫作。理論聯系實際,提高文學寫作能力和鑒賞能力,為畢業後從事專業工作提供文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17.漢字與書法(2學分)

講授漢字起源、中國書法概論、書法與中國文字的關系、書法藝術理論書法技法:包括書寫與書法、選帖與臨摹。楷書技法,各種書體介紹:線體、草體、隸書、篆書、章法布局;書法欣賞與創作。硬筆書法:鋼筆和粉筆。輔以課堂作業指導。語言與文化(2學分)

65438+

本文從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入手,重點論述了語言系統與文化、語言使用與文化、語言接觸與文化、語言起源與文化、語言變化與文化,對漢語應用、外語學習、對外漢語教學和文學作品解讀都有壹定的理論意義和使用價值。

19.漢字研究(2學分)

第1章:概述(定義、特征、範圍、簡史);第二章: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第三章:漢字的基本結構;第四章:漢字學習的基本方法;第五章:漢字與文化;第六章:古文字書與漢字檢索;第七章:漢字研究中的壹些問題。

20.音韻學

第壹章,音韻學的對象、功能和學習方法;第二章,音韻學基礎知識(1。漢語音韻學的結構特征,2。反切,3。聲母的概念,4。總決賽的概念,5。聲調的概念);第三章,Isorhymes的基礎知識(1。六韻簡介,2。押韻的結構,3。精華);第四章《廣韻》(1)的音韻,《廣韻》的體例和性質2)余乃勇《宋本廣韻新校註》介紹3)廣韻的聲母系統4)廣韻聲母與現代官話聲母的比較5)廣韻的韻母系統6)。韻圖是初步分類的精華,8。《廣韻》音與韻的關系,9。《古今音字比較手冊》和《方言調查詞表》介紹,10。廣韻元音與現代漢語元音的比較,11。廣韻調,6820000000001第五章漢語音韻學簡史(1。韻書出現之前的古音學研究,2。廣韻之後的韻書音韻學)。

21.漢語詞匯學

第壹章緒論(1)什麽是漢語詞匯學;第二,漢語詞匯學的形成和發展;第三,漢語詞匯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第四,漢語詞匯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第二章詞和語素(1);第三章詞匯(1。什麽是詞匯;第二,詞匯成分;第三,詞匯的內容和範圍;第四,其他類別的詞匯);第四章意義(1。什麽是意義;第二,詞義的類型;第三,詞義相近;第四,詞義的演變和發展;第五,詞義的特點;第六,詞義發展研究;七、詞語的定義);第五章辭書著作介紹(壹)現代漢語辭書著作;第二,現代漢語詞匯學著作;第三,古代漢語詞匯學著作;四、漢語詞匯學史著作)。

24.古代漢語詞匯的解釋方法

本課程主要從形、音、義、語法、方言、現代漢語語素、成語、外語等角度展示詞語研究和釋義的方法。很多都是以前沒有做過的,眼光獨到,很有啟發意義。課程註重材料與方法、語言與文化、古代語言與現代語言、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使課程內容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價值,能使學生加深對語言的理解,開闊語言研究視野,增強語言研究能力,提高古今語言素養。

△中國教育系列

25.中國教育史(2學分)

縱觀中國歷史各個階段語文教育的狀況和發展,研究中國語文教育發展的規律和趨勢。特別要突出中國歷史上著名語文教育家的著述和解說,做到推陳出新。

26.中外母語教育比較(2學分)

通過對中外母語教育的內容、體系、教材、方法的比較研究,分析中西母語教育各自的優勢和長處,從而實現中西母語教育的互補。

27.文學名著欣賞(2學分)

重點欣賞國內外現當代不同作家、體裁的經典散文、詩歌、小說、戲劇,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水平。

28.教育學(2學分)

教育基礎理論壹般包括教育本質、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兒童身心發展等理論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學的規範也要有所突破和改變,使得人們對教育現象的認識從粗略的綜合到分析、抽象、概括,再到更高層次、更深層次的綜合。本課程試圖通過分析教育系統的時空因素,回答教育發展過程背後的內在邏輯規律和動力系統。

29.教育心理學(2學分)

主要內容包括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如研究對象、學科性質、內容結構、發展歷史與展望、研究方法、學習特點、學習的基礎理論等。知識的學習和教學,如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知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認知發展,心理差異和因材施教,教學設計的心理問題和學習的測量與評價等。道德人格的形成與教育,如學生道德人格的形成與培養、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中的動機和社會心理因素,如學生的成就動機、學生的群體心理和班級人際關系,以及教師的行為等等。

30.中文參考書的使用(2學分)

講授工具書的定義、特點、分類、整理和檢索,查閱古今圖書,查閱文章和句子,報刊,漢字,人物傳記資料,地理文獻,古今法規,古今重大事件,百科知識,紀年和歷法的比較換算。

△秘書及辦公自動化系列

40.秘書實務(2學分)

講授秘書與秘書工作的概念,秘書工作的任務與特點,秘書的素質與素養,秘書與決策,秘書與調查,信息與資料,公共關系,秘書與文獻,秘書與寫作,秘書的工作方法與辦公自動化。

41.公文寫作(2學分)

講授國務院規定的中國公文種類。具體講授起源、歷史沿革、基本分類、主要特征、基本功能、表達方式、結構類型、語言風格、標準格式、寫作要求、典型例題分析等。

42.中國秘書史(2學分)

講授我國秘書工作的起源,了解我國秘書工作的發展,歷代秘書機構的沿革,秘書人員的培養、選拔和考核,各種秘書工作制度和規定,總結秘書工作的歷史經驗,探索我國秘書工作的規律。

43.中外秘書比較(2學分)

講授中國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在理論和實踐上的相同規律,以及各自的特點,借鑒發達國家秘書工作的有益經驗。

44.文獻科學(2學分)

講授文件的含義、特點和類型,現代文件的作用和用法,文書工作的任務、特點、系統、組織和程序。

45.檔案管理(2學分)

講授檔案管理的性質和原理、檔案收集、價值鑒定、保管、檢索、提供和利用、編研、統計和檔案工作的現代化。

△計算機教育技術系列

46.計算機寫作(2學分)

主要講授計算機寫作的思維方式、中文平臺、輸入法、信息檢索、表達、結構形式、語言風格、起草與修改、樣式模板、審美形式、存儲與打印、實用技巧、常用樣式的書寫。還包括中文信息處理的計算機輔助軟件和相應電子設備的使用。提高學生使用計算機處理中文信息的實踐能力。

47多媒體與網絡技術(2學分)

本文主要談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多媒體包括:多媒體的基本概念,多媒體計算機系統,多媒體技術應用,Windows 98的多媒體特點,多媒體附屬程序,多媒體屬性設置,Windows 98聲音方案的配置。網絡技術包括: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網絡的廣泛使用,如何上網,上網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很好的過語言關,收發郵件,網絡信息檢索,網上下載軟件,網上聊天交流,熟練使用離線工作,遵守網絡禮儀,高效上網技巧。

48.網絡課件制作(2學分)

講授網絡課件制作的實踐知識和基本理論。本文介紹了制作網絡課件的最新軟件:Dreamweaver MX、Fireworks MX和Flash MX的基本用法和實用技巧。教學軟件功能、文檔創作方法、網頁素材收集、網頁定位技術、網頁美學構圖、網頁圖片優化、網頁鏈接技術、網頁上傳維護等。

49 .計算機中文實用軟件(2學分)

介紹了與中文專業和辦公自動化相關的最新軟件的主要類型、具體功能、安裝使用方法、應用範圍等知識。如文字處理軟件、書寫軟件、閱讀軟件、繪圖軟件、數據庫軟件、視頻播放軟件、殺毒軟件、百科軟件、繪圖軟件、系統應用軟件等。

58.職業資格證書(3學分/1證書)

通過國家培訓、認定和考試,取得國家頒發的教師資格證、秘書資格證、計算機等級證書的學生,可分別獲得3學分。

△畢業論文及專業實踐(必修,10學分)

59.專業實踐(6學分)

專業實習是高校專業學習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可以檢驗各種專業理論的價值和學習的有效性,發現學生自身知識結構的缺陷。專業實習也是學生尋找就業途徑,提前了解社會現實的壹種方式。進入初三後,學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或四年級上學期招聘前後兩個月的時間,獨立完成專業實習任務。

根據近年來國內高校專業實習的壹般模式,采取分散實習。根據專業設置主要擬定了四個實習方向:1。中小學語文教育;2.新聞和宣傳;3.秘書和辦公室自動化;4.對外漢語教學。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實習方向和實習單位。在學校老師和實習單位相關人員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實習任務。

0.畢業論文(4學分)

說說畢業論文寫作的相關知識和寫作方法。具體包括:1。畢業論文的概念內涵;二、畢業論文選題原則;三、畢業論文的信息檢索;第四,畢業論文的結構;5.畢業論文的語言特點;第六,畢業論文的審美形式;7.畢業論文總結;八、畢業論文論證實例;9.畢業論文註意事項;十、畢業論文的規範性文件。

學生自主選擇專業方向和選題,分組開題,在相關專業導師的指導下,按照《畢業論文寫作學術規範》的要求,獨立完成畢業論文寫作。

△職業資格證書培訓班

60 .教師資格教育課程(3學分)

課程由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教學組成。學生必須通過培訓、考試、認證,才能取得教師資格證,獲得學分。

60 .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課程(3學分/課程)

職業資格證書是壹門技能課程,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拓寬就業渠道的有力舉措。中文系開設課程時,應適當考慮本次技能鑒定考試的需要。凡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者,可獲得3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