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重慶嘉華嘉陵江大橋介紹?

重慶嘉華嘉陵江大橋介紹?

重慶嘉華嘉陵江大橋橫跨嘉陵江,是連接重慶南北的主要紐帶。該橋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和重慶交通規劃勘測設計院設計。2004年2月29日開工,2007年6月正式通車。嘉華大橋為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長528m,主跨252m,邊跨138m,對稱布置。雙向八車道,65438+兩側0.5m人行道。本橋道路等級為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為80km/h,設計荷載為壹級公路..航道標準為三級航道,通航凈空高度10m,主通航孔寬度180m。

歷史的發展

嘉華嘉陵江大橋工程主要包括壹座雙向8車道的嘉華嘉陵江大橋,主跨252m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鴻恩寺和大坪為兩條雙向六車道城市隧道,分別長約800m和1500m,共有9處立交。壹期工程全長約4.35km,總投資約20億元。於2004年2月29日65438開工,計劃工期3年。該項目由重慶路橋有限公司以BOT模式實施,由重慶設計院和上海市政工程設計院聯合體設計,中鐵八局集團承擔,重慶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監理公司監理。

工程概括

重慶嘉華嘉陵江大橋是重慶市2000年至2020年總體規劃中預留的南北高速公路項目,也是八大民心工程之壹。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嘉華嘉陵江大橋項目計劃分期實施。壹期工程北起渝北區雨荷高速余家灣立交橋,南至巴南區李家沱。跨越嘉陵江連接花村立交、大坪隧道、黃沙溪立交,與財源路相連。全長4.35公裏,其中主橋(含引橋)約1000米,雙向8車道。而且這種橋面寬度在我市主城區橋梁中是絕無僅有的。

該項目的實施不僅可以緩解過江交通的瓶頸問題,還可以解決幹線道路之間的網絡連接,在整個主城區的道路系統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嘉華嘉陵江大橋項目* * *經過渝北區、江北區、渝中區、九龍坡區、巴南區五大區。

那麽,大橋修好後,能給市民帶來哪些便利?項目負責人給我們算了壹筆賬:渝北區人和鎮的市民想去巴南區李家沱,可以選擇從人和坐大巴到南坪,再轉乘南坪到李家沱的大巴到達目的地。加上中轉時間,行程需要兩個多小時。但嘉華大橋建成通車後,市民從渝北區到巴南區李家沱,時速80公裏,只需半小時左右。

竣工通車

2007年6月16日上午,重慶嘉華大橋竣工通過。嘉華嘉陵江大橋是主城區路網系統中的壹條南北向快速路。今天是壹期工程,由“壹橋”、“壹隧”、“三立交”組成。“壹橋”是重慶首座雙向八車道的嘉華嘉陵江大橋,主跨252米,為亞洲最寬。“壹隧”為大跨度雙向六車道大坪城市隧道,寬度為主城第壹。“三互通”是李子坪互通、花村互通、黃沙溪互通。

建築特色

1.橋梁上部結構

嘉華大橋上部結構為單箱單室變截面豎腹板結構。單箱頂寬17.8m,底寬9.8m,翼緣板長4m,箱梁根梁高15.5m,為主跨1/16.3,中梁高5m,為主跨1/50,梁底65438+。腹板厚度由100cm(支點)改為~45cm(跨中),主梁0號梁段各節尺寸適當增大。底板可變厚度110cm(支點)32cm(跨中),頂板箱室內厚度30cm,懸臂端厚度20cm,根部厚度55cm。設置壹個支點橫隔梁,0號墩墩頂橫隔梁厚度為100cm,梁端橫隔梁厚度為150cm。中跨設置40cm的橫向隔板。零號塊長度12m,懸臂施工梁段分為3m、3.5m、4m,合攏段2m。懸臂澆築最大澆築重量為350t,箱梁采用C55混凝土。箱梁頂面設置2%單向橫坡,腹板設置排氣孔。

箱梁采用三維預應力體系。預應力管道采用PE波紋管和真空灌漿技術。

0#塊在隔板和腹板處設置橫向和豎向預應力鋼束。中間孔的封閉段內布置受剪預應力鋼筋,中間用連接件連接。為了避免不可預見的下撓,箱梁預留了體外預應力孔和錨墊。

主梁采用對稱掛籃懸臂澆築法施工。

2.橋梁下部結構

嘉華大橋主橋墩采用薄壁箱型單墩,這在國內同類橋梁中並不多見。主墩采用C55混凝土。順橋向寬度為7.0m,跨橋向寬度(不包括引水梢)為9.8m,壁厚分別為80cm和100cm。上遊和下遊均設有分水端。墩體內設有隔板,墩底設有弧形倒角。邊墩采用C40混凝土,邊墩形式與主墩相同。為單個薄壁墩,順橋向寬3.5m,橫橋向寬9.8m(不含引水尖),壁厚分別為50cm和60cm。墩體內設有隔板。橋墩采用翻模法施工。

技術創新

(1)主橋橋墩采用國內同類橋梁少見的薄壁箱型單墩。同時在橋墩兩側設置分水點(防撞、導流結構),與橋墩結合成壹個整體。

(2)為克服國內同類橋梁的結構裂縫和梁體下撓問題,在設計理論、技術措施和施工方法上采取多種對策進行有效控制。

①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和混凝土耐久性設計,對各種參數提出科學系統的要求。施工中采用自動噴射混凝土養護系統,確保混凝土的高質量性能。

(2)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不可預測的下撓,箱梁預留了體外預應力體系。

(3)實施嚴格的施工管理和嚴密的施工監控,采取參數敏感性分析技術、合理的預拱度設置、關鍵參數的識別和修正、合攏前的頂進措施等措施,確保成橋線形和內力狀態符合設計要求。全橋平均合攏精度為4mm(上遊6mm,下遊2mm)。

(4)優化掛籃工藝,對掛籃的傳力系統、錨固系統、行走系統進行多處改進,盡量減少臨時施工荷載對永久結構的影響。

(3)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工藝。

(1)在水深3-5m、流速2m/ s的河道中間,采用土石圍堰施工,用鋼筋籠提前截流,克服沖刷和滯水對堰體的阻水側壓力影響;取得了理想的止水效果,是同類基礎施工中的成功典範。

(2)承臺采用大體積混凝土壹次澆築技術(h=6.5m,V = 4,500m3),“玉環大體積混凝土單向通訊”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測溫系統和溫水儲存混凝土保溫養護技術,保證了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築質量。

③優化模板工藝,最大壹次懸臂澆築重量達到322t,最大壹次懸臂澆築高度達到14.80m。

④施工中采用了斜拉桁架棧橋施工技術、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技術、萬能桿件支撐系統(高約60m)等壹系列關鍵技術。

成就榮譽

嘉華大橋工程是重慶直轄十周年的獻禮工程,全長4.35km,創下中國市政公路交通隧道建設新紀錄。嘉華大橋主橋橋面寬度為37米,為亞洲最寬。

中鐵八局集團第壹工程有限公司在嘉華大橋建設過程中采用的薄壁空心柔性墩技術、高質量混凝土施工技術、高精度合龍、大跨度梁橋施工技術等實例,被編入交通部、建設部、鐵道部編著的《面向創新的中國現代橋梁》壹書,載入史冊。

2008年,該工程榮獲2008年全國用戶滿意建築工程、重慶市巴渝杯優質工程獎、重慶市市政工程金杯獎、四川省天府杯建築工程金獎。

建設意義

嘉華嘉陵江大橋的建設不僅緩解了過江交通的瓶頸,而且解決了幹線道路之間的網絡連接,在整個主城區的道路系統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