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心跳信號團隊新作:韓綜好人新員工誕生!

心跳信號團隊新作:韓綜好人新員工誕生!

《心動信號》第二季播出後,中韓兩國都掀起了壹波業余愛情真人秀,如今原班人馬又帶著職場題材的新作回歸大眾。由《心信號》第壹、第二季團隊共同打造的《新員工的誕生:好人》於4月13日在韓國A頻道電視臺播出,不僅受到國內網友的熱議和追捧,更有超過兩個平臺開始籌備中國版。今年上半年以來,韓國推出了壹系列職場真人秀,那麽好人有什麽好呢?

職場第壹次,每個人都是主角。

PD李振民在談到創作初衷時表示:“工作第壹天的空氣,穿的衣服,遇到的人,都會很容易浮現出來。就像第壹次見到喜歡的人壹樣,想把恐懼和內心* * *的日子放在畫面上。”在壹定程度上,愛情和工作創造了競爭的環境,帶給人相同的心理感受。

《好人》也采用“真人秀+工作室觀察”的形式。真人秀節目中的八個業余愛好者在壹家律師事務所實習壹個月。在各自導師的帶領下,完成了資料收集、撰寫起訴狀和答辯狀、法律咨詢等專業課題10項。以個人或團體作戰的形式,爭奪兩個在律所工作的名額。

心信號的核心點是同宿規則下的多人感情線,而好人則側重於主體推動下的個人成長。同樣是高顏值男女的群像,《好人》中“壹壹”式的人物塑造風格,讓八個男女的典型性和差異性更加明顯。

節目壹開始,“學神”林軒瑞和“學霸”李世勛是關鍵人物。林軒瑞是首爾大學的高材生,來自精英家庭。他組織過樂隊開過餐廳,參加過巨星k,在律所實習只是他人生的又壹次嘗試。李世勛是個窮孩子,靠自己成為首爾大學法律系第壹,交響樂團首席。兩人的戰鬥有效地引導觀眾進入劇情。

從期中開始,其他實習生的形象逐漸清晰。比如甜姐兒李相浩,從提前兩個小時交作業,第二天上班遲到,到第五、六、七科都是冠軍,“攻黑馬”的形象深入人心。除此之外,李、金賢友、梅這些“人脈之王”都是職場中穩重上進的員工,但他們才是職場中實際存在的絕大多數人。

八位素人本身的性格特點,以及各自作為新人的成長路徑,都有很強的代入感和* * *。項目推廣時展示的律師專業技能、郵箱命名方式、面試技巧、如何與前輩溝通等職場常用技能也讓觀眾受益匪淺。在職場之外,節目還通過生活場景的適當延伸來豐富人物形象。比如下班後在便利店給父母打電話,結婚後李世勛回家向妻子吐露心聲,李壹個人癱在床上,進壹步增強了節目的真實感和真實感。

四位律師除了八位業余男女,也是極具個人魅力的社會精英。比如蔡聖勛,帶著兩個尖子生林軒瑞和李世勛,是典型的沈穩冷靜,外冷內熱的律師;他是壹個溫柔而果斷的紳士,擁有和李兩個女孩的權利。各組導師與實習生之間不同的後輩相處方式,以及雙方從尷尬到熟悉的關系,為節目增添了新的亮點。

演播室第二現場的觀摩嘉賓中,主持人姜虎東和李秀根是綜藝演員,相當於普通觀眾的視角。其他幾位嘉賓,前評委,現任推理小說作家,很少見。門薩的成員,首爾大學進化心理學碩士的女演員李承元,哈佛畢業參加過《天才》的女主播沈雅瑩,都是負責解讀事件和科普術語的智力型人才。

演播室觀摩的形式並不新鮮,但《好人》的創新之處在於演播室的推斷結果與真人秀的真實關系。觀察嘉賓需要在每個話題中推理壹兩個或獲勝的團隊。如果他們在10的題目中猜中7次以上,那麽參賽名額將從兩個增加到三個。與爭奪偵探原石或金錢的愛情推理不同,這種決定實習生命運的規則讓嘉賓有了更大的壓力和動力,也讓觀眾有了更強的“追劇”動力。

地方收視率不好,為什麽《好人》還是被多方接盤?

《好人》延續了《心信號》的制作手法,雙方在內容上可以算是互補的。前者以戀愛為目的的窩棚不影響工作,後者以工作為目的的律所實習也應該繼續住。兩者都涉及生活和工作兩個場景,側重點不同帶來的印象也不同。心信號就像壹部浪漫偶像劇,好人的真實感更強。

《心信號》第二季收視率0.6%,第七期開始破2,最高收視率2.7%。節目連續多周位居“非電視節目”話題榜第壹,素人頻頻登上熱搜,可見節目影響力之大。這次團隊帶來的“好人”在韓國並不盡如人意。

第二節《心臟信號》收視率

節目首播收視率0.4%,五集之後沒有明顯上升趨勢,壹直維持在0.4%和0.5%左右。為了挽救收視率,節目組也采取了壹系列的方法,比如在第六期的開頭剪輯了壹段金賢友和李周美的的cp線,但是收視率卻降到了0.3%的歷史低點。然後第七期和第八期是類似幕後花絮的專題文章,這在季節性綜藝節目中並不多見。

“好人”評級

從第九期開始,節目改期在周二晚11播出,收視率上升至0.7%,但三周後仍無明顯上升趨勢。同檔SBS《燃燒的青春》和TV朝鮮《老婆的味道》收視率都在6%以上,tvN《街區有妳競猜》在2%左右,突圍希望很渺茫。

《好人》無疑是壹檔高水平的節目,但其在電視上的收視率不佳,主要是因為題材的嚴肅性和現實性,導致收視門檻高,觀眾留存率低。整季節目以具體案例為主線,如數字貨幣熟人間的借貸糾紛、急救過程中造成的意外傷害、婆媳疑似矛盾引發的花生飲料殺人案等,具有壹定的現實意義,能引起大眾對法律和道德的思考。但畢竟電視節目的表現手段和時長有限,案件的詳細劇情只能靠大量的解說和字幕來說明,這讓尋求休閑娛樂的普通觀眾感到枯燥,無法進壹步感受到內容的深刻性。另壹方面,這些現實的觀點並不像《戀愛》中復雜的關系和情感走向那樣吸引大眾,節目的話題性和討論度也遠低於《心動信號》。

《好人》收視率不好,國內平臺應該都知道,那為什麽選擇做這樣的節目?除了對韓綜的慣性依賴,最重要的原因是真人秀節目的品類創新需求。2019年初以來,國內情感類綜藝節目大行其道,內容細分只有業余交友、名人征婚、代際溝通,且大多仍采用演播室觀摩的形式,同質化情況十分嚴重。

與此同時,Heart Signal在韓國的影響力也在持續擴散,壹批韓國創作者也在努力創造下壹個情感類節目的奇跡,還有很多愛情類節目,比如曖昧之舞、神愛派對、愚人之戀、驚心動魄的公婆修行、我的兄弟姐妹之愛等。

另壹方面,在《全知介入視角》大獲成功後,職場真人秀成為韓國綜藝節目的新出路。僅今年上半年,韓國各大電視臺就推出了《老板的耳朵是驢耳朵》、《試試看》、《超級實習生》、《飛天》、《有問題的老板》、《好人》等職場真人秀節目。其中萬能幹預的視角,超級實習生,好人都開始出中國版了。

當被觀察的內容生活轉向職場時,自然的、戲劇性的職業如經紀人、律師優先。全知介入的視角,通過長期與藝人打交道的經紀人滿足了大眾對娛樂圈的好奇心,而專註於挑選實習生、深入JYP公司的《超級實習生》也具有同樣的屬性。律師的吸引力主要來自於所謂的精英崇拜,比法律劇更現實,為大眾了解這個群體提供了新的窗口。

國內職場類節目不多,幾乎都集中在工作室求職、創投服務、明星體驗三種類型。無論是聚焦律師這壹職業群體的真人秀,還是工作室觀察與職場結合的觀察類節目,《好人》都滿足了這兩個維度的內容創新需求。制作中國版節目的消息已經在中韓兩國傳開。誰能抓住機遇,創造更好的版本,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