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帶上飛機的筆記本要開箱安檢,不要帶太多液體。
不能帶打火機喝飲料什麽的,也不能在登機口托運行李。不能超過40斤,超過了要領。
涉及
禁止旅客航空攜帶或托運的物品:
(a)槍支、軍用或警用設備(包括主要部件),包括:
1.軍用槍和公務槍:手槍、步槍、沖鋒槍、機槍、防暴槍等。
2.民用槍、氣槍、獵槍、運動槍、麻醉註射槍、發令槍等。
3.其他槍:樣品槍。道具槍等。
4.軍械和警用裝備:警棍、軍用或警用匕首、刺刀等。
5.國家禁止使用的槍支和器材:鋼珠槍、催淚彈槍、電擊槍、電擊槍、防身器等。
6.上述物品的仿制品。
(2)爆炸物,包括:
1.彈藥:炸彈、手榴彈、照明彈、燃燒彈、煙幕彈、信號彈、催淚彈、毒氣彈、子彈。
(空彈、戰鬥彈、試驗彈、教練彈)等。
2.爆破設備:炸藥、雷管、導火索、導爆索、不導電爆破系統、爆破劑等。
3.煙花產品:煙花、鞭炮等。
4.上述物品的仿制品。
(3)刀具的控制:
指1983國務院批準公安部頒布實施的《關於管制部分刀具的暫行規定》中所列刀具,包括匕首、三梭刀(含加工用三角刮刀)、帶自鎖裝置的刀具、單刃刀具、形似匕首但長於匕首的雙刃刀具以及其他類似的單刃、雙刃刀具。三棱尖刀等。少數民族因生活習慣需要佩戴和使用的藏刀、腰刀、靴刀為管制刀具,只允許在民族自治地方銷售和使用。
(4)易燃易爆物品,包括:
瓶裝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如氫氣、氧氣和丁烷;黃磷、白磷、硝化棉(包括膠片)、油紙及其制品等自燃物品;金屬鉀。鈉、鉀、碳化鈣(電石)、鎂鋁粉等遇水燃燒的物質;汽油、煤油、柴油、苯、乙醇(酒精)、油漆、稀釋劑、松香油等易燃液體。閃光粉、固體酒精、賽璐珞等易燃固體;過氧化鈉、過氧化鉀、過氧化鉛、過氧乙酸和其他無機和有機氧化劑。
(5)有毒物質:包括氰化物、劇毒農藥等劇毒物質。
(6)腐蝕性物質:包括硫酸、鹽酸、硝酸、液體蓄電池、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
(七)放射性物質:放射性同位素等放射性物質。
(八)其他危害飛行安全的物品,如可能幹擾飛機上各種儀器正常工作的強磁性物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物品等。
(九)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禁止攜帶、運輸的其他物品。
禁止旅客隨身攜帶但可作為行李托運的物品:
指除附件1規定的物品外,可用於危害航空安全的菜刀、剪刀、水果刀、剃須刀等家用刀具和解剖刀。屠刀、雕刻刀等專業刀、刀、矛、劍、戟等。文藝單位表演用的,以及軸、鑿、錘、錐、加重或帶尖刺的手杖、鐵頭登山杖等可用於危害航空安全的尖銳鈍器。
[page title=遊客須知:飛行十大安全規則副標題=]
對於旅客來說,除了不可預知的自然災害或機械故障,其實旅客只要熟悉“10安全規則”,就可以在關鍵時刻挽救自己寶貴的生命。根據美國飛行專家整理的《10偉大的飛行安全:
第壹,要註意“選擇直飛”。統計顯示,大部分空難發生在起飛、下降、爬升或在跑道上滑行時,因此減少轉場可以避免飛行事故。
第二,在選擇飛機機型時,要選擇至少30座的飛機。專家指出,飛機機身越大,國際安全檢查標準越多越嚴格,壹旦發生空難,大型飛機上乘客的生還概率相對高於較小的飛機。
第三,背熟起飛前的安全說明。據飛行安全專家介紹,各種機型的逃生門位置存在差異。登機後,乘客要花幾分鐘時間仔細聽空服人員介紹的安全須知,這樣遇到緊急情況才不會慌張。
第四,最近越來越多的乘客為了節省等待領取行李的時間,喜歡隨身攜帶大件行李上飛機,這不符合麻煩與安全的規律。飛行安全專家表示,如果飛機遇到湍流或緊急情況,頭頂的儲物櫃通常無法承受重物,許多乘客會被掉落的行李砸傷,甚至死亡。
第五,隨時系好安全帶。系好安全帶可以在飛機翻船或者遇到亂流的時候給乘客多壹層保護,不至於在機艙裏到處碰撞。
第六,發生意外時,壹定要聽從乘務員的指揮。畢竟飛機上服務人員的首要任務是維護安全。
第七,不要攜帶危險品上飛機。飛行專家說,乘客要“動動腦子”,知道汽油罐之類的東西不應該帶上飛機。
第八,咖啡、熱茶等高溫飲品應由經過專業培訓的空乘人員提供。如果乘客自行攜帶這些物品,往往會發生燙傷事故。
第九,在飛機上不要喝太多酒,因為機艙裏的機艙壓力和平地上是不壹樣的。過量的酒精會降低乘客在緊急情況下的應對能力,失去寶貴的逃生機會。
最後壹點是時刻保持警惕。飛行安全專家指出,事故發生時,飛機上的乘客保持冷靜。在服務人員的指示下盡快離開。
[page title=遊客須知:救生衣及其防盜系統副標題=]
飛機上的救生衣有兩種顏色:黃色和紅色。其中,紅色代表機組人員,黃色代表乘客。這兩種顏色是警示色,便於救援人員在茫茫大海中發現和區分。救生衣采用尼龍材料,上下氣囊,起到雙重保險作用。附件中有兩個高壓氣瓶,壹個在左側,壹個在右側,分別拉動兩側的紅色手柄,可在2秒內自動充氣;兩側的吹管也可以人為充氣增加浮力。方位指示燈的電源由海水激活,供電時間可長達12小時,夜間容易被發現。有些還配有哨子(用於呼喚)和鏡子(反射光線)。
今年7月起,東航率先推出飛機救生衣防盜系統,將極大遏制盜竊行為。防盜系統由電源模塊、發射天線、控制器、便攜式測試儀和目標塊五部分組成。其中發射天線安裝在乘客出入口門附近,信號範圍可以調節。飛機落地,乘務員打開控制器(飛行中禁止使用),進入工作模式。壹旦有人拿走救生衣,把它帶到艙門附近,就可以調整信號範圍。飛機落地,乘務員打開控制器(飛行中禁止使用),進入工作狀態。當壹定數量的人拿著救生衣帶入機艙門口的天線發射範圍時,控制器會發出警報,安裝在救生衣內的目標塊也會發出警報。當被盜救生衣離開天線信號範圍時,控制器會停止發出警報,但目標區塊仍會發出警報,以便空乘人員采取行動。便攜式測試儀的作用是消除警報聲,去除救生衣的目標塊。這個防盜系統就像壹個“保鏢”,時刻守護著救生衣,它會發揮越來越積極的作用。
[page title=旅遊資訊:乘飛機保健知識6分副標題=]
許多人喜歡乘飛機旅行,因為它比其他交通工具更快、更安全、更方便、更舒適。但是,坐飛機是在萬米高空。雖然密閉駕駛艙內氣壓2000多米,服務設施和質量都很高,但有時候還是要加強自我保健。
首先,旅客在乘機前24小時應適當休息,避免疲勞;保證充足的睡眠,少吃油膩難消化的食物,適當多吃水果;不要空腹坐飛機,也不要吃得太飽,否則容易帶來不適或暈機。
第二,妳應該在乘坐飛機時系上安全帶。壹條小小的安全帶,在必要的時候確實能起到保證安全的作用。當飛機即將顛簸或廣播提醒系好安全帶時,千萬不能大意,以防外傷。
第三,長時間飛行(5小時以上)時,要多鍛煉下肢,必要時站起來走動走動,並且不要長時間睡覺或飲酒,多喝水,多做腿部和腳部的“小動作”,這對乘客非常有利,可以預防靜脈血栓的發生。
第四,適時吃點東西,飛機起飛或降落時,特別是降落時,吃點糖果、零食或喝點水,對預防航空性中耳炎很有效。也可以用捏鼻子閉口充氣的方法來抵抗耳朵擠壓傷。
第五是預防暈機,對於有暈車史的人來說尤為重要。具體方法是在乘坐飛機前半小時先“坐暈”,長時間乘坐飛機者可在4至5小時後再坐壹次;也可以在額頭上帶點清涼油或者風油精,或者切兩片生姜貼在肚臍上,或者用傷濕膏直接貼在肚臍上,效果都不錯。
第六,服從民航服務人員的引導。在“發燒”病流行期間,登機前要量體溫,必要時要認真填寫登機卡。登機時的機票,壹段時間內不要丟棄,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派上用場。這壹點也要註意。
[page title=遊客須知:飛行常識副標題=]
預定座位
乘客可向有關航空公司或其代理人訂票。國際或地區航班座位已被預訂。
有座位的旅客應按照航空公司規定的銷售時限辦理購票手續。如果妳在買不到票
如果妳在限定時間內買票,預訂的座位將被取消。
已預訂繼續或返回國際或地區航班座位的旅客,如在登機處停留。
超過72小時的,預訂座位最遲應在航班起飛前72小時重新確認,否則
預訂的座位將自動取消。
兒童票
12歲以下的兒童支付成人全額票價的67%。對於兩歲以下的嬰兒,請按。
成人支付10%的全票價,不只是壹個座位。
機場費
每位離開中國國際機場的國際旅客都將被收取機場建設費。
90元。對於持外交護照的旅客,24小時內過境的旅客和12以下的兒童。
兒童,免機場費。
按重量免費行李
頭等艙乘客:40公斤;公務艙乘客:30公斤;經濟艙乘客:20人
千克。
隨身攜帶的物品
除了按重量免費行李外,每位乘客還可以隨身攜帶以下物品:女手。
包、外套或雨衣、旅行毛氈、手杖或雨傘,以及
少量讀物,壹個小相機,壹個小望遠鏡和飛行中使用的嬰兒食品。
壹個可折疊的輪椅或壹對拐杖或支架供病人移動或離開。
四肢。
不允許用行李運輸的物品
旅客托運行李和自理行李中不得攜帶易燃、易爆、腐蝕性和有毒物品。
放射性物質、可聚合物質、磁性物質和其他危險物質。乘客不得攜帶中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國家有關法律、政府命令和運輸期間的規定,禁止出境、入境。
過境或者運輸中的物品以及其他限制運輸的物品。乘客不得攜帶武器和福利乘坐飛機。
武器和兇器。交通行李中不得攜帶貨幣、珠寶、金銀制品、票證或有價證件。
代金券等物品。
[page title=遊客須知:誰不會飛副標題=]
飛機是當今理想的交通工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乘飛機出差、旅遊、走親訪友。但醫學研究認為,以下人群不宜乘坐飛機。
第壹,傳染病患者。傳染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傷寒等傳染病患者,在國家規定的隔離期間,不得乘坐飛機。其中水痘患者在受損部位尚未痊愈,不能乘坐飛機。
第二,精神病人。如癲癇和各種精神病人,因為航空氛圍容易誘發疾病急性發作,不適合坐飛機。
第三,心血管疾病患者。由於空氣中輕度缺氧,心血管病人可能復發或加重病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心肌缺氧、心肌梗死、重度高血壓者。壹般認為不宜坐飛機。
第四,腦血管疾病患者。對於腦栓塞、腦出血、腦瘤患者,由於起降時的轟鳴、震動、缺氧,可加重病情,禁止飛行。
5.呼吸道疾病患者。如肺氣腫、肺心病等患者,因為不適應環境,如果出現氣胸、肺炮等。在飛行過程中,氣體膨脹可能會加劇這種情況。
第六,做過胃腸手術的患者。壹般手術後十天內不能飛。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出血停止後三周才能坐飛機。
七、嚴重貧血患者。血紅蛋白水平低於50g/L者不宜飛行。
八、耳鼻喉科患者。患有耳鼻急性滲出性炎癥的患者和最近接受過中耳手術的患者不應乘飛機旅行。
九、孕婦臨近分娩。由於氣壓的變化,胎兒可能會早產,尤其是懷孕35周以後的孕婦,不適合坐飛機。
[page title=檢查旅客和行李、貨物和郵件副標題=]
1,安保部要根據任務量和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勤務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並組織實施,防止漏檢和失控事件的發生。特殊情況下,經民航總局公安局或其授權部門批準,可實施專項工作方案,嚴格進行安全檢查。專項工作方案由民航總局公安局另行制定。
2.乘坐國內航班的旅客應檢查本人有效的航班身份證件、機票和登機牌。旅客有效身份證件種類包括:中國旅客居民身份證、臨時身份證、軍官證、武警警官證、士兵證、軍校學員證、軍隊文職幹部證、軍隊離退休幹部證和軍隊工作證、港澳臺省同胞居民旅行證件;護照、旅行卡、外交卡等。外國遊客;民航總局的其他有效飛行證件。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可憑其學生證、戶口簿或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具的身份證明予以放行。
3.經核實無誤的旅客,應在其登機牌上加蓋查驗章。
4.對旅客進行安全檢查時,安檢人員應當引導旅客逐壹通過安全門。
5.通過時向安檢門報備的旅客,應通過重復門檢或使用手持金屬探測儀或人工實物檢查的方式進行復檢,消除疑點後方可放行。人工體檢壹般應由同性別的安檢人員進行;對女性乘客的檢查必須由女性安全人員進行。
6.人工體檢後仍有疑問的旅客,經保安部值班領導批準後,可帶至保安室進行嚴格檢查。檢查應當由兩名以上同性別的保安人員進行。
7.乘客的托運行李和非托運行李必須經過安全檢查儀器的檢查。發現可疑物品時,要開箱(包)檢查,必要時可隨時抽查。開箱(檢查)時,可疑物品的托運人或承運人應在場。
8.如果旅客聲明其隨身物品不宜公開檢查,安檢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在適當場合進行檢查。
9.空運貨物應當24小時托運或者存放,或者采取民航總局認可的其他安全措施。
[page title=安檢特殊情況處理副標題=]
1.拒絕接受安檢者不得登機或進入候機區,損失自行承擔。
2.持居民身份證復印件、偽造、變造證件、冒用他人證件的,壹律不得登機。
3、有下列情況之壹者,應提請安全檢查辦公室進行教育;情節嚴重的,由民航公安機關處理:1逃避安檢;2.阻礙保安人員執行公務的;3 .攜帶危險品和違禁品而無任何證明的;擾亂安檢現場工作秩序的。
[page title=可與您壹起檢查的違禁物品subtitle=]
禁止旅客隨身攜帶但可作為行李托運的物品包括:除附件1規定的物品外,其他可用於危害航空安全的家用刀具,如菜刀、剪刀、水果刀、剃刀等,手術刀、屠夫、雕刻刀等專業刀具,文藝單位演出使用的刀、矛、劍,以及可使用的斧、鑿、錘、錐、加重或帶尖刺的手杖、鐵頭登山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