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的主要作用是什麽?急需
壹、征信系統的主要功能征信系統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建立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又稱企業征信系統和個人征信系統)。數據庫(系統)采用全國集中模式,商業銀行按月向數據庫報送數據,並可通過數據庫進行實時查詢。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的功能可以分為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隨著制度的建設和完善,社會功能主要體現在逐步形成誠實守信、遵紀守法、重合同、講信用的社會氛圍,通過對企業和個人重要經濟活動的影響和規範,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高社會誠信水平,促進文明社會建設。經濟功能主要體現在幫助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控制信用風險,維護金融穩定,擴大信貸範圍,促進消費增長,改善經濟增長結構,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據對500家金融機構信息主管的問卷調查,2005年1-11 * *受理企業授信申請599163筆,金額36070億元,通過系統查詢駁回1665438+。就個人征信系統而言,商業銀行在全國各地的分行開通了5.2萬個查詢用戶終端。目前,個人信用報告日查詢量已達110000左右,在提高貸款審核效率、方便群眾借貸、防止不良貸款、防止個人過度負債、根據信用風險確定利率水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的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隨著數據采集的逐步擴大以及企業和個人信用報告的使用,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的功能也將逐步完善和提高。第二,征信系統在防範信貸風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建設的企業征信系統和個人征信系統是我國征信體系的核心,征信系統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征信系統的基本目標是為每壹個有經濟活動的企業和個人建立壹套信用檔案,存儲和處理通過金融和非金融部門采集的企業和個人的信用信息,生產和提供信用信息產品,使信用交易中的授信方全面了解授信申請人的信用狀況,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範圍內向社會提供服務,從而幫助信用交易機構防範信用風險。為維護金融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促進企業和個人樹立信用意識,積累良好信用記錄,促進社會文明、和諧、進步。可以說,征信體系是現代金融體系運行的基石,是否有完善的征信體系是市場經濟是否成熟的重要標誌。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不僅有利於防止企業和個人過度負債,防止信用欺詐,降低不良貸款率,提高貸款審查效率,而且在便利企業和個人借款,促進生產、消費和就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1,個人征信系統的作用。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在防範住房貸款、汽車貸款、國家助學貸款、信用卡等個人信用風險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例如,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記錄了借款學生的基本信息、還款信息以及畢業後在商業銀行開立的工資等結算賬戶信息,可以從制度上徹底解除商業銀行找不到借款人的後顧之憂,有助於提升大學生誠信水平,有助於助學貸款政策的落實。目前,商業銀行和相關農村信用社已開通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查詢用戶終端5.6萬臺,建立了基於數據庫查詢的信用風險審查制度,將個人信用報告作為個人貸款貸前審批、貸後管理和信用卡審批的重要依據。數據庫的日均查詢量也從去年年初的1,000左右增長到今年年初的1.5萬以上,單日最高查詢量已超過20萬。去年數據庫的檢索率在40%左右,現在已經超過80%。截至2005年底,我市個人征信系統已收錄個人信用賬戶22317個,余額6543.8+0.583億元;信用卡30219,余額65438+2億元。全市有63家銀行網點開通了個人信用報告查詢功能。2、企業征信系統的作用。從2005年開始,企業征信系統在原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又稱舊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升級後的系統名為企業征信系統(又稱新系統),於2006年6月30日開始試運行,並將全國聯網。隨著系統功能和服務的不斷加強,關聯企業風險監控功能得到完善,包括投資者關聯、投資關聯、擔保關聯查詢等。通過提供關聯企業信用信息查詢、分行業貸款信息查詢等服務,金融主管部門可以及時掌握信貸投向等信息,在重大案件處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它已成為銀行防範金融風險、降低信貸成本、提高貸款效率和提高金融監管水平的重要工具,為貨幣政策和宏觀調控提供了有效依據。商業銀行已將查詢該系統作為貸前審查的重要程序。目前,我市工、農、中、建、交、光大、廣發、城商行、農發、農信社、中石油等11金融機構全部開通了企業征信系統。截至2005年底,納入該系統的借款人765,438+030人,人民幣貸款余額654.38+055億元。2005年,系統每月查詢2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