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蟲子賺錢。現在很多農民家庭喜歡它,但是現在在這方面有很多pian錢。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黃粉蟲駢的臉。
黃粉蟲又稱“面包蟲”,原產北美,20世紀50年代由蘇聯傳入中國。幹燥的黃粉蟲含有30%的脂肪和50%以上的蛋白質。此外,還含有磷、鉀、鐵、鈉、鋁等常量元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由於幹燥的黃粉蟲幼蟲含蛋白質約40%,蛹57%,成蟲60%(據《中國醫藥科技報》報道),被譽為“蛋白質的飼料寶庫”。
黃粉蟲養殖是農村創業項目,但只是作為飼料自用。但如果養殖用於銷售,公司回收,就要暫停。黃粉蟲養殖永遠不會像宣傳的那麽厲害,利潤也不高。很多承諾回收的商家只是投機,把商業蠕蟲當種子賣。
想壹想,既然他們自己能籌到錢,壹個月1000元找個工人就夠了,所以大公司沒錢也能借。為什麽總想著招商引資賣種子?
所以有網友說黃粉蟲養殖可以賺錢,但是賺錢的不是農民。(就是那些賣種子的!)
有的公司甚至把這個養殖項目當成集資項目,買賣黃粉蟲養殖的權利或股權,承諾大量回報。當然,事實證明這只是又壹個騙局。
近日,安徽林澤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黃粉蟲養殖集資詐騙被起訴並被判處有期徒刑。
吹噓的市場前景。
相關資料顯示,黃粉蟲俗稱“面包蟲”,是各種高脂肪、高蛋白質含量飼料最理想的天然添加劑。作為動物飼料,其營養價值和成分居所有飼料之首,有“動物蛋白飼料之王”的美譽。據稱,近年來,德國、日本、韓國等國每年從中國進口黃粉蟲幹制品1000多萬噸,已成為國際市場緊俏商品,也是中國繼蠶桑、蜜蜂之後的第三大昆蟲朝陽產業。特別是黃粉蟲養殖具有成本低、易養殖、投資風險小、經濟效益高等特點。於是,壹些不法分子和“冒險家”在吸引很多人眼球的同時,也嗅到了“商機”,采取各種手段,忽悠老百姓往自己設下的陷阱裏投入大量資金,黃粉蟲養殖騙局就此破獲:
黃粉蟲養殖是適合農民脫貧致富的好項目。但近兩年有人利用它進行炒作,以達到購買種子獲取高額利潤的目的,所以為了引誘更多的人購買他們的種子,黃粉蟲養殖被故意引入了壹個誤區。這種做法不僅傷害了引進的養殖戶,也不利於黃粉蟲養殖業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所以應該還其本來面目,讓大家識破隱藏的只是為了通過炒作買種子的騙局。
誤區之壹:把商業昆蟲當成種子昆蟲。
真正意義上的種子昆蟲是專門為生產商品昆蟲的成蟲產卵而培育的。請註意這個概念:用於生產商業昆蟲的成蟲不是種子昆蟲,用於生產商業昆蟲的成蟲是由種子昆蟲提供的。昆蟲物種應該不斷地從每壹代的每壹批商業昆蟲中選擇,純化和更新。只有這樣,物種才不會退化。種子昆蟲可選自幼蟲、蛹和成蟲。以幼蟲為例,待留作種子昆蟲的幼蟲在體表特征上不同於壹般的商業昆蟲。對溫差和缺氧的抵抗力也高於壹般的商業昆蟲。所以真正的那種昆蟲確實需要花費更高的成本,所以價格更高也是可以理解的。而那些炒買種子的公司或基地,把普通的商品蟲當成種蟲,就能壹下子把每斤幾元的東西變成幾十元。在這樣的暴利下,他們會想盡壹切辦法不擇手段的發展養殖戶,雖然是打著“公司+農場+養殖戶”的幌子(創作他們明明知道這樣的“養殖蟲”是生產不出能達到交割標準的商品蟲的,但是合同中規定要出售的商品蟲長度必須達到2.8厘米以上;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靠炒作買種子上,同時建立網站,雇傭網管在網上大肆造勢,誇大回報率,把黃粉蟲養殖說成是可以賺百萬富翁的好項目,根本不想也沒有精力投資人力資源。
誤區二:根據引入的幼體數量計算產量以誇大回報率。
商業黃粉蟲的產量是由產卵的成蟲數量決定的,而不是由引入的幼蟲數量決定的。但是那些靠買種子獲取暴利的公司說,商業昆蟲的產量是:20天的飼養,200公斤的8齡幼蟲至少可以羽化成100公斤的成蟲,每4天可以收壹次卵,每次可以收200箱卵。按照60天的養殖周期,可收卵x15次,每箱可產2.0-2.5公斤。然後,我給妳算了算經濟收益,畫了壹個誘人的前景,讓妳動心去吸引他的種子。
其實對於那些沒涉足過養殖的外行人來說就是傻子。等妳把它引回來養壹段時間,妳就明白了,根本不是那麽回事。
首先,先不說當地氣候條件對黃粉蟲的影響。只是壹般來說,這裏有壹些問題:
第壹,200斤的幼蟲怎麽能在餵食20天後全部變成成蟲?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帶回來的幼蟲大小不壹,就算同齡幼蟲化蛹時間也不壹樣,怎麽會壹起化蛹,壹起羽化成成蟲呢?事實上,如果溫度和濕度適宜,不需要壹個多月就能變成成蟲,產卵成蟲是逐漸積累起來的。壹段時間收幾箱,幾天收幾箱,直到逐漸積累到壹定數量。
其次,在200斤幼蟲的飼養、化蛹、羽化過程中,即使條件掌握得很好,昆蟲的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每壹次形態變化過程中都有壹定數量的死亡。等幼蟲都變成成蟲了,剩下100斤就很不錯了。壹般每100kg幼蟲可獲得25 kg成蟲,可達到養殖戶這壹水平。
第三,100斤成年人壹次領取200個雞蛋,60天15個雞蛋。這裏忽略了成年人不會在60天內死亡的事實。成蟲壽命很長,從1到120天不等,再加上互相殘殺,所以每次抓卵都有壹部分死亡。據統計,即使控制得很好,每批雞蛋的死亡率也很可能在3%以上,甚至更高。
誤區三:達到壹定數量才簽回收合同。
所有炒買種子的公司都打這張牌。否則,他們的目的就很難達到。有點常識的人都仔細想想。這就不難理解了:既然是發展農民,就要根據人們的經濟狀況和意願,想拿多少就拿多少。為什麽壹定要規定達到量才能回收?
而且在分析第壹個誤區的時候,已經說過所謂的繁殖昆蟲是需要精心培育的。能壹次性提供1000斤或者500斤給這麽多介紹人嗎?妳們有那麽多繁殖的成年人嗎?只能用普通商業蟲的價格買,用養殖蟲的價格給加盟商買。這種賺錢方式真的是又快又省力。所以妳介紹他們的時候,他們就聊起來了,介紹完之後就變成了另壹副面孔。農民不用心關心自己的成長發展,從而培養壯大自己的實力,讓農民跟得上妳,得到實惠,真正做到“公司+農場+農戶”的事情。
更有甚者,有些公司根本沒有什麽市場,回收後能賣到哪裏去?我怕農民養蟲子賣回去,那我怎麽教妳死了怎麽養?我把黃粉蟲養殖業搞得壹塌糊塗,引得引進的養殖戶怨聲載道。當我看到養殖戶逐漸意識到這個事實,開始組建養殖聯盟的時候,他們就跳出來說三道四,玩了壹個掩耳盜鈴的把戲。
分析案例(來自百度貼吧,僅供參考):
商家廣告的效益分析;
1.以100kg種蟲為例,前期總投資約8000元。
1.種蟲5800元。
2.飼養工具(飼養箱等。)和飼料都是2000元。
二、飼養3-4個月後,平均每月產成品蟲500斤左右,按4元收購價格計,收入2000元。
飼料成本:每公斤成品蟲消耗3公斤飼料,價值為1.8元,500公斤×1.8 = 900元。
月收入2000元,飼料成本900=凈收入1100元。另外,蟲糞的收益是每公斤成品蟲糞2公斤,那麽500公斤×2 = 1,000公斤,每公斤0.2元的蟲糞就是1,000× 0.2元=200元。
飼養100斤仔魚,月總純收入為1300元。
三、總投資654.38+0.5萬元,可培育2000斤種蟲。
1.合同期為兩年零四個月,其中28個月,減去4個月的產卵期,24個月為受益期。
按照1:5的產量,每月可生產10000斤商品蟲,那麽24個月×10000斤=240000斤。
2.回收價4元/公斤,24萬× 4 = 96萬元。
蟲糞240000×2=480000 kg× 0.2 = 96000元。
總收入為96萬元+9.6 = 1.056萬元。
3.成本:
①人工費:(3-4人)3.36萬元。
②飼料投入:每1kg商品昆蟲飼料消耗3 kg,約為1.8元,所以240000kg×1.8元= 432000。
③初期投資:654.38+0.5萬元。
4.凈收入:1056000-33600-432000-1500 = 440400元。
月凈收入約為654.38+0.84萬元。
黃粉蟲養殖專業戶實際收入:
揭露商業廣告的真相:
先以100斤種蟲為例進行前期投資。
1.種蟲5800元。
2.其他前期投入:(養殖蟲產量1:5的話壹斤蟲需要3斤飼料是真的)。300個飼養箱×6元/箱= 1800元。另外(30個產卵篩+4個蟲糞篩)×10元/篩= 340元。還有放餵養箱的架子。根據地區不同,先說基於人工材料的500元。其他的,比如簡單的裝修,都是大事。篩選蟲糞的電源和架子也大致是100元。
1800元+340元+500元+100元= 2740元。
3.飼料前投資:播種昆蟲、成蟲、卵、幼蟲、成熟昆蟲、成蟲或商業昆蟲至少需要6個月。按月產量500公斤計算,6個月×500公斤×3公斤飼料/公斤昆蟲×0.55元/公斤飼料+6個月×500公斤蔬菜/公斤昆蟲×0.1元/公斤蔬菜= 7350元。
4.人工:3人× 400元/月× 6個月= 7200元。
以上四項前期投入* * *:23090元。
二、效益分析(假設種蟲產量為1:5,壹斤蟲需要三斤飼料是真的)。
1.28個月合約-6個月配種前周期= 22個月。
2.合同期內收入= 22個月×月產量500公斤× 4元/公斤= 4.4萬元。
3.22月支出= 22個月×(月產量500斤昆蟲×3斤飼料/斤昆蟲×0.55元/斤飼料+500斤蔬菜/斤昆蟲×0.1元/斤蔬菜+3人月薪×400元)= 53350元。
22個月收入= 44000-53350 =-9350元
三。總投資和總收入分析:
1.初期投資:23090元。
2.合同期支出:53350元。
3.合同期內收入:4.4萬元。
總收入= 44000-(23090+53350) =-32440元。
朋友們,從上面可以看出,這才是那些公司應該公布的真正的效益分析。養黃粉蟲不是簡單的算術題,但是有風險。其中,公司壹字不提。昆蟲的死亡率也不小。至於1:5的繁殖率,現在聽起來簡直就是童話。目前黃粉蟲根本不具備工廠化養殖的條件。這些企業為了賺錢不擇手段。最令人痛心的是,央視作為主流媒體,卻成了這些人吹噓的平臺。學術界的壹些教授也大力吹捧種田可以讓人致富,加入到作弊的龐大隊伍中。朋友們,這是個陷阱。不養就不養。養了就承認賠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