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小企業對信息化的理解不同,企業對信息化的要求多而又多。為了解國內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和需求,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組織計算機周報、中國中小企業雜誌社、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聯合開展了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調查。
首先,中小企業認識到信息化的作用
1,理解到位
調查結果顯示,60.8%的中小企業設立了專職的信息化建設和運營部門,這說明信息化建設在企業中已經被提升到重要的高度。而且,365,438+0%的企業由首席信息官或副總經理負責信息化工作,39%的中小企業設立了信息化部門的部門經理,專職管理企業信息化工作。可見,中小企業已經充分認識到信息化對壹個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32.5%的中小企業對信息化的成果感到滿意,12%的中小企業對信息化的成果不滿意,5.5%的中小企業對信息化的成果不滿意,但基本認可信息化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只有兩個。8%的企業認為信息化沒有明顯的應用效果。
信息化帶來的效果得到了中小企業的認可:34.6%的中小企業認為信息化降低了企業的物流配送成本,37.1%認為信息化降低了庫存資金占用率,46.9%認為信息化提高了企業商品流通效率,62.5%認為信息化降低了人力成本,49.5%認為信息化降低了決策成本。
2.人才匱乏
調查結果顯示,80.9%的中小企業只配備了不到5名IT技術人員,技術實力相對較弱。IT技術人員的數量在壹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技術力量的缺乏可能成為制約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瓶頸。企業信息化程度越高,越需要熟練使用計算機的員工。僅有38.1%的員工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半數員工停留在壹般計算機應用水平。
二、中小企業建設已形成壹定規模。
1,硬件設備
調查顯示,幾乎所有中小企業都配備了計算機,其中47.9%的企業擁有超過10臺計算機,6.2%的企業甚至擁有超過100臺計算機。擁有5臺以上筆記本的中小企業有18.7%,擁有專用服務器的中小企業有71.9%,擁有3臺以上服務器的中小企業有21.5%。可見,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已經形成了壹定的規模。
2、網絡設備。
調查結果顯示,所有被調查的企業都至少擁有壹臺網絡設備。26.2%的企業擁有5臺以上的網絡設備。所有接受調查的企業都至少擁有壹臺專業存儲設備。21.2%企業擁有5臺以上存儲設備。
由於中小企業整體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受訪企業中打印機產品的配備率很高。91.6%的中小企業配備了打印機,甚至有57%的企業配備了三臺以上的打印機。
3.網絡平臺建設
企業內部網的建設為實現企業信息資源共享提供了基礎網絡。雖然每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程度不同,但大多數企業都利用現有的IT資源,建設了不同完善程度的內部網絡。在被調查的企業中,只有17.3%沒有建設局域網,仍處於單機運行階段。大多數企業已經意識到局域網的價值,並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網。被調查企業中,82.7%有局域網,50.6%已覆蓋全單位所有部門。
4.主幹網絡帶寬
企業的互聯網需求快速上升,大部分企業通過寬帶骨幹連接互聯網。12.7%的受訪企業通過100M以上寬帶接入互聯網,48.3%通過100M以下和100 m以上寬帶接入互聯網,只有39%通過100 m以下帶寬接入互聯網..對於互聯網需求較多的企業來說,互聯網接入的帶寬直接影響數據傳輸速率和企業信息化的實施效果。因此,加強接入服務對於企業信息化建設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5.聯網率
要全面實施信息化,企業中的計算機需要緊密聯系,即全面實現互聯互通。企業計算機聯網率越高,企業信息化覆蓋面越廣,員工參與度越高。調查結果顯示,34.8%的中小企業計算機聯網率在90%以上,42.5%的企業計算機聯網率在70%以下。中小企業計算機聯網整體水平較高,但要在企業內部全面實施信息化,還需要加強。
在被調查的企業中,只有23.9%沒有自己的獨立網站,51.4%建立了擁有獨立頂級域名的網站。此外,24.7%的企業表示正在建設或將建設獨立網站,全面實現企業上網。
6.電子商務
40%的中小企業開發了電子商務應用,其中近壹半尚未開發電子商務應用。
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相對競爭力變化的影響,要從B2C和B2B兩個層面來分析。
需要註意的是,中小企業不能用CUHK的系統架構來建設自己的電子商務系統,而應該有自己的壹套建設原則,否則很容易遇到人才不足、系統不兼容、導入資金高、組織不適應等問題。
三、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三大障礙
技術人才缺乏、資金缺乏、內部業務流程不規範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三大障礙。值得欣慰的是,我國中小企業領導的重要性基本達成壹致,只有不到15%的受訪者認為企業領導是信息化建設的阻力。
中小企業在行業中分布廣泛,薪酬水平略缺乏競爭力,對於吸引既懂行業又懂技術的人才,保持人才隊伍的穩定性,都是很大的挑戰。同時,信息化使得營銷、采購等管理環節更加透明,必然會觸及壹些既得利益者的經濟利益,降低他們借助信息化手段梳理業務流程的積極性。
四。中小企業的信息輸入
1,信息化持續投入
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從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服務器等硬件設備的采購,到網絡的建設、大型管理軟件的推出,都離不開資金投入,尤其是信息系統的管理和維護,需要穩定的資金投入,否則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只能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統計結果顯示,35.9%的企業沒有穩定持續的信息化投入。
2、近兩年信息投入與銷售收入的比例。
中小企業信息化投入逐年增加。從2003年和2004年信息化投資占年銷售收入的比例來看,平均比例呈上升趨勢。2003年平均比例為1.16%,2004年為1.35%,比2003年增加了16.4%。與國外中小企業相比,信息化投資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通常在2%-3%之間,我國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投資差距很大。這說明我國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投資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3.信息輸入結構
從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投資結構來看,本次調查結果不支持“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普遍重視硬而忽視軟”的結論。中小企業硬件、軟件和服務投資的平均比例依次為49.7%、30.2%和25.5%。這個投資結構比例說明中小企業信息化投資越來越成熟合理。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已經過了大規模硬件投資的初級階段,未來硬件投資將向升級換代方向發展。
五、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趨勢
1,軟件系統要求
2006年,財務管理系統和信息安全將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兩大熱點。財務管理系統的建設和完善以及與其他系統的互聯互通成為44.6%企業關註的重點,信息安全也是近四成企業關註的重點。此外,約30%的企業會計劃建設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電子商務系統等。
2.硬件產品要求
2006年,中小企業購買IT硬件的熱情很高。64.2%的企業打算購買臺式電腦,超過40%的企業打算購買打印機、筆記本電腦、PC服務器和網絡產品;對信息安全的重視帶動了對安全產品的需求,35.8%的企業計劃購買安全產品。
3.信息服務需求
中小企業的信息服務需求主要集中在新技術的指導咨詢和講座,需求比例分別高達63.3%和57.3%,對信息化建設評估和項目監理的需求比例也在20%以上。
4.購買IT產品的因素。
從臺式PC各大品牌的提及率來看,性價比高的國產品牌很受中小企業歡迎。調查結果顯示,聯想遙遙領先,方正緊隨其後,兼容電腦排名第三。國外水晶品牌戴爾、惠普、IBM的參考率明顯偏低。
在PCJ服務器領域,品牌集中度低於臺式電腦領域。IBM和聯想沒有太大區別。兩者* * *占據了中小企業PC服務器的半邊天:戴爾提及率第三,惠普提及率第四,兩者提及率接近30%。在打印機領域,惠普、聯想、愛普生是中小企業打印機的三大品牌,提及率分別為28.5%、17.7%、14.9%。無論企業規模大小,互聯網都是用戶獲取相關信息的最重要渠道。
中小企業在采購產品時更加謹慎。在做決定之前,59.2%的企業會從網上查詢相關信息,貨比三家,試圖找到最佳選擇,44.7%的企業會直接去市場要求比較。當然,廠商或經銷商的推廣作用也不容忽視,可以影響44.9%的企業購買IT產品。
統計結果顯示,中小企業對價格的敏感度較低,“性能比”成為采購中最關心的因素。此外,案例參考、技術趨勢分析、制造商/經銷商信息的應用對30%企業的采購流程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