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2020年全球最大車展!北京車展第壹天就聯合投資了壹大波純電搶特斯拉的風頭。

2020年全球最大車展!北京車展第壹天就聯合投資了壹大波純電搶特斯拉的風頭。

車東西

文| |果汁?詹姆斯。六毛

今天,遲到了半年的汽車中國終於拉開了序幕。

雖然9月的北京早晨已經略顯涼爽,但北京車展上的熱鬧卻絲毫不減。時隔近壹年,車企在北京車展上大展看家本領。

北京車展現場

作為今年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車展,北京車展也可以算是汽車行業的風向標。經過車物團隊壹天的暴跑,發現了本次車展的四大趨勢。

1,合資車企的電氣化大軍正在全面到來。

寶馬iX3,福特?野馬?Mach-E、日產Ariya、奧迪e-tron等車型都已進入中國,合資車企電動化不再只是口號,早已開始行動。

2.電動汽車的續航裏程已經穩步跨越600多公裏。

北新ARCFOX?αT,高河HiPhi,福特野馬?Mach-E等車型續航達到600公裏以上,電動車進入600公裏時代。

北京車展現場

3.高水平的自動駕駛正在步入現實。

目前新車上的自動駕駛水平在不斷提高,更高水平的自動駕駛正在成為現實。高河HiPhi?x和奔馳S級正計劃將L3甚至L4自動駕駛帶入現實。

4.國產汽車芯片開始出現。

這也是本次車展傳遞出的壹個有趣現象。華為等國內ICT公司,地平線等芯片公司,在自動駕駛、智能駕駛艙等方面獲得了車企的認可,部分產品已經上車。這也是國產車載芯片的壹大成就,有望最終擺脫汽車行業核心部件卡住的局面。

2020年因為疫情,全球很多車展都取消了,所以北京車展規模最大。與此同時,各汽車公司想盡各種招數吸引眼球,Xpeng Motors甚至帶來了飛行汽車旅行者T1,也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

小鵬飛行汽車

總的來說,這次車展傳遞的信息非常豐富,更多曾經存在於概念中的東西正在成為現實,智能電動車時代真正到來了。

壹、合資電動車組出現?新能源市場的格局將會改變

汽車四化興起後,壹大批新造車公司開始做電動車的研發,這也影響了國內傳統車企。可以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海外大牌車企和合資車企壹直是空白。

但從去年開始,合資車企逐漸開始向電動化轉型,這種趨勢在本屆北京車展上尤為明顯。

從合資豪華車到合資非豪華車,都在本次車展上展示了自己的電動產品。寶馬在展臺上展示了寶馬iX3。這款車不僅是寶馬集團首款純電動SUV,也是華晨寶馬首款純電動汽車,也拉開了華晨寶馬純電動的序幕。

寶馬iX3

德系三強之壹的奧迪也在本次車展上展出了國產奧迪e-tron,將由壹汽奧迪生產,這也意味著合資品牌壹汽奧迪也將推出純電動產品。

這次展出的還有奧迪Q4?E-tron概念車是奧迪首款由MEB平臺生產的車型,也將於2022年由壹汽奧迪生產。

福特也在本次車展上展示了其首款純電動車型野馬?Mach-E,這款車是福特去年在北美發布的。它以前從未在中國展出過。據福特透露,這款車將於明年在中國上市。

福特野馬?馬赫-E

然而,在中國上市並不是福特的唯壹目的,深深紮根於中國才是福特的終極目標。這款車也將由長安福特生產,長安福特將因此擁有壹款王牌純電動SUV。

日系車企方面,日產在本次活動上發布了日產Ariya。這款車是日產在今年7月正式發布的,基本上是再現了去年東京車展上展出的概念車。

日產Ariya

這次在國內亮相也意味著這款車基本會在國內上市。該車將於2021年以進口的形式在國內銷售,2022年這款車將由東風日產生產,東風日產也將擁有自己的王牌純電。

本田在本次車展上沒有展示重型電動車,但也在展臺上展示了壹款純電動SUV。據悉,這款純電動SUV概念車由中國團隊打造,不出意外也將在中國生產。

本田純電動SUV

另外,國內重量級選手大眾的電動化布局也比較清晰,雖然大眾在本次車展上並沒有展示其在國內的首款純電動SUV?ID.4,但大眾中國CEO馮也在車展上為這款車做了預告,該車將於65438年10月22日在深市亮相。

根據此前工信部的信息,這款車將分別由上汽大眾和壹汽大眾生產。

此前合資車企的電氣化轉型大多停留在口號上,而北京車展傳遞出的信息表明,合資車企的電氣化大軍真的來了。

其實這並不奇怪。雖然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國內車市表現不佳,但毫無疑問,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單壹市場。

日產和福特都在車展發言中表示,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很高,這對擴大新能源汽車市場非常重要。

但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國內傳統車企和新車企起步都比較早,已經在國內建立了深厚的用戶基礎,而合資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並沒有占據地位。

隨著合資車企的全面觸電,合資車企組成的新能源汽車大軍正在逼近,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再次硝煙彌漫。

二、續航進入600公裏時代?700 km車型也在增加。

合資車企的電動化,意味著國內汽車市場的主流玩家進入了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意味著技術和產品力是電動車市場的下壹個方向。

這款車在本屆北京車展上也出現了壹些新的趨勢。

更直觀的是電動車續航裏程已經進入600公裏時代。BAIC新能源在車上展示了第壹個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αT,這款車由BAIC、麥格納和華為制造,NEDC續航裏程為653公裏。

ARCFOX?αT

國內新車玩家華人運通也在本次車展上展出了其首款量產車HiPhi。x,雖然是第壹輛車,但是車的配置壹點都不空。它配備了97千瓦時的電池組,NEDC電池續航時間達到了630公裏。這個續航數據在國內新車企中也屬於第壹梯隊。

高河HiPhi?X

再加上續航高達706公裏的P7和續航高達605公裏的比亞迪韓EV,國產電動車已經普遍進入600公裏時代。

值得註意的是,既有傳統車企,也有新車企,這說明國內新老玩家在打造長續航電動車方面經驗豐富。

但這並不代表海外電動車品牌在續航上落後,因為上海的外國車企也在本次車展上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據福特中國首席執行官陳安寧介紹,福特野馬?Mach-E的WLTP續航裏程可達600公裏,WLTP標準比NEDC還嚴格,所以這款車也是壹款妥妥的600+公裏車型。

福特野馬?馬赫-E

日產也是壹出手就展現了實力。日產Ariya長續航版續航665,438+00公裏(日本WLTC標準下)。

日產有這個能力也不奇怪。日產早在2010就推出了首款純電動汽車leaf,在電動化方面做得比較早。目前已經推出了e-4ORCE雙電機四驅系統,可以靈活安排車輛的動力分配,電氣化技術也很強。

從車展來看,600公裏的續航裏程已經接近成為標配。各車企推出的概念車續航裏程都遠遠超過600公裏。北京?RADIANCE概念車的純續航可以達到800公裏(具體標準沒有規定)。

北京?光芒概念車

吉利沃爾沃合資品牌柯靈也在車展上展示了首款純電動車型ZERO?概念,壹次充電可以達到700公裏以上的續航裏程(具體標準沒有規定)。

從本次車展來看,各車企主力車型起步500公裏,主流產品達到600公裏,少數優秀車企達到700公裏。

此外,壹個顯而易見的信息是,車企對續航的追求從未停止。在實現600+公裏續航後,他們正在向700+公裏和800+公裏的目標進發。隨著續航能力的不斷突破,電動車淘汰燃油車的時間線正在臨近。

三、高級自動駕駛逐漸落地?無人駕駛不是夢

高級自動駕駛的逐步落地是本次車展可以看到的另壹大趨勢。

自動駕駛技術本身發展的時間並不長,從DARPA開始舉辦無人駕駛挑戰賽到現在也不過16年左右。

但是,它的進化速度足夠快。在AI、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技術的加持下,低級自動駕駛(主要是L2自動駕駛)正在快速普及。車東熙在北京車展上的所見所聞驗證了這壹觀點。

從合資品牌到自主品牌,L2自動駕駛不再罕見。

車展上可以看到搭載SuperCruise的凱迪拉克CT6,在城市高速公路上可以同時開啟車道保持和自適應巡航功能的吉利幾何C。在來自東風日產、天籟、琦君和逍客的三款展車旁邊,有ProPILOT智能駕駛系統的標誌。更不用說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威馬,他們早就配備了L2級自動駕駛。

凱迪拉克CT6配備SuperCruise

除了低級自動駕駛的逐漸普及,妳還可以在北京車展上發現另壹種趨勢。也就是從技術能力和應用能力上,高檔自動駕駛(L3及以上)開始被車企看好。

剛剛發布領克零?概念,計劃量產時間是明年。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款車在技術能力上,將實現L3自動駕駛功能。同時,領克還將考慮在未來的車型上搭載APA(自動泊車輔助)和AVP(自動泊車)功能。

柯靈ZERO概念車

長安汽車展出的四款車都是長安UNI-T,從配置表可以看出,長安UNI-T旗艦版支持APA自動泊車功能。

車主可以通過長安汽車選擇在車內還是車外撥打電話嗎?APP開通此功能。車停了,會自動鎖車。

長安UNI-T的自動駐車鍵位於換擋把手上。

廣汽Aion?v還可以啟用車內外APA功能。但與長安UNI-T旗艦版不同的是,該車的車內啟動按鈕內置在觸摸屏中,而不是外置按鈕。5438年6月+10月通過OTA升級後,廣汽Aion?V的主人就可以使用這個功能了。

上市時間不長的天際ME7、蔚來EC6、幾何C,都說可以實現APA自動泊車。但是,在具體實施時,它們之間會有壹些差異。

值得註意的是,按照對車的理解,除了長安UNI-T表示可以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完成泊車(其實就是L4,定義場景),其他車型還是需要人類做環境監管的。在目前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的情況下,這種選擇無可厚非。

壹些汽車公司取得了更大的進步。

據報道,高賀HiPhi?x在結構化道路上,如果車速超過60km/h,可以開啟高速駕駛輔助功能。車輛開啟轉向燈後,會根據轉向燈的方向主動變道超車。同時還支持堵車輔助功能。此時,駕駛員在放開手腳後甚至不用壹直看路,相當於L3自動駕駛。

高河HiPhi?x的展位可以說是人滿為患。

日前發布的最新壹代奔馳S級旗艦轎車,不僅將推出L3級自動駕駛系統,還計劃讓私人乘用車L4量產成為現實。

奔馳的承諾是,到2021年下半年,德國用戶可以在擁堵或高交通密度的高速公路上開通名為Drive(如果法律允許)的高速公路。飛行員的L3自動駕駛系統(但最高時速不能超過60km/h)。然後把駕駛任務交給車,在車上處理郵件,看雜誌或者直接開個網上會議,就是徹底實現L3自動駕駛。

奔馳展出了新推出的S?500L,不是最新壹代S級。

至於L4級,奔馳承諾在法律允許且有配備車路協調設施的停車場時,S級將開放AVP自動泊車服務系統,從而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真正量產。

顯然,L2自動駕駛不足以讓車企挑戰。如今,國內外車企都發出了進軍高級自動駕駛的信號。

四、華為地平線加速上車?國產芯片獲得新機遇

另外,北京車展上傳遞出壹個很有意思的信息,那就是國產汽車芯片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在自動駕駛、智能駕駛艙方面已經開始上車。

作為汽車行業的新手,華為的R&D能力和影響力不容小覷。近年來,它推出了豐富的自動駕駛和智能駕駛艙解決方案。

在本次車展中,華為展出了自動駕駛、智能駕駛艙和車載通信的解決方案。

2020中國國際汽車展華為展臺

自動駕駛方面,華為展出了自動駕駛計算計算機MDC系列。計算能力可配置為48 ~ 160頂,支持8 ~ 15個攝像頭,10 ~ 12個CAN和4 ~ 8個以太網接口。可以說配置非常豪華。

對於智能駕駛艙,華為展出了低反射率的車載屏幕,可以在直射燈光下清晰看到顯示內容。同時,駕駛艙內還有麥克風陣列和攝像頭陣列,通過不同方向的數據采集,為車內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華為智能駕駛艙解決方案

除了自動駕駛和智能駕駛艙,華為還拿出了自己在通信行業的看家本領。

利用4.5GLTE網絡,實現C-V2X車聯網功能,進而實現車路協同場景,打造更高效的未來出行。

同時,4.5G?LTE-V車載終端也支持FOTA,未來甚至可以通過軟件升級使用5G網絡。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遲,基於蜂窩網絡實現車路協同不再是夢想。

國內智能駕駛艙芯片廠商Horizon今天也在現場展出了智能駕駛艙和ADAS解決方案。

在地平線展臺,已經在公交車上量產的AI芯片Journey 2和下壹代產品Journey 3都已經展出。其中,征途2芯片已經安裝在長安汽車今年的重磅車型UNI-T上。公開資料顯示,除了與長安汽車的量產合作,地平線還與SAIC、廣汽、壹汽紅旗、奧迪、理想、比亞迪達成合作,成功簽約國內各大汽車集團指定車型10余款。

地平線的下壹代芯片Journey 3也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亮相。征途3從征途2的28nm工藝升級到16nm,芯片運算能力從征途2的4TOPS升級到5TOPS,功耗2.5W。

地平線之旅3

由於芯片制造工藝的提升,在同樣的面積下可以組裝更多的晶體管,這也使得地平線征途3在封裝面積更小的同時組裝更多的晶體管,整體尺寸僅為15 mm * 15 mm,AI芯片計算模塊安裝在車內,整體性能更好。

Journey 3芯片支持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DMS(駕駛員監控系統)、APA(自動泊車輔助系統)等應用場景,還支持多攝像頭(Journey 2僅支持單攝像頭)應用。

此外,地平線將於今年年底推出《征途5》。這款車載AI芯片面向高級自動駕駛,最高支持16個高清攝像頭。AI計算能力能達到96TOPS,已經能和特斯拉硬件抗衡了?3.自動駕駛平臺更有競爭力。

前不久地平線拿下ISO?26262: 2018功能安全工藝認證,並獲得汽車功能安全最高級別ASIL?d級認證,成為國內首家獲得ISO?AI芯片公司擁有26262功能安全工藝認證。據了解,地平線征途5將基於這壹功能安全開發過程,根據ASIL?b?(d)創建更安全、更穩定的自動駕駛人工智能芯片。

前幾年汽車芯片都是海外公司的,但近幾年華為等科技公司發展迅速,地平線等壹些公司註入新鮮血液,加速國產汽車芯片快速上車。

在本屆車展上,國產汽車芯片成為壹大亮點,年內將有更多汽車采用國內公司的汽車芯片,中國汽車芯片的行業格局正在逐步完善。

結論:智能電動車時代即將到來。

從去年開始,車企觸電的速度明顯加快。去年很多車企完成了觸電,電動汽車正在進壹步壓縮油汽車的生存空間。

這壹點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更加明顯。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內的車企都已經展示了自己的純電動王牌車型,很多車企都將電動車作為本次車展的最大彩蛋。

目前量產的電動車續航裏程大多達到了500公裏,甚至很多車型都超過了600公裏,但這並不是車企的終極追求。續航裏程更長的車型已經在規劃中,這將進壹步壓縮燃油車的生存空間。

此外,高水平的自動駕駛也逐漸從概念變為現實。L3和L4自動駕駛已經開始量產,新老車企都在智能駕駛的路線上發展。

總的來說,北京車展傳遞了壹個非常明確的信息,汽車行業的智能化、電動化趨勢正在加強,使用更好的智能電動車時代已經到來。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