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上海最好的釘子戶:拆遷費1億加6套房。等待14年的結局是什麽?

“給我1億加6套房,不然不讓我動!”

接到拆遷通知時,家住松江區湖亭北路的張新國堅定地說。

2003年,上海市政府對張新國所在路段進行了統壹規劃拆遷。

根據統壹的拆遷補償標準,張新國將獲得270萬元的補償和4套額外的房產。

張新國的房子

周圍很多鄰居都簽了拆遷協議,拿到補

上海最好的釘子戶:拆遷費1億加6套房。等待14年的結局是什麽?

“給我1億加6套房,不然不讓我動!”

接到拆遷通知時,家住松江區湖亭北路的張新國堅定地說。

2003年,上海市政府對張新國所在路段進行了統壹規劃拆遷。

根據統壹的拆遷補償標準,張新國將獲得270萬元的補償和4套額外的房產。

張新國的房子

周圍很多鄰居都簽了拆遷協議,拿到補

上海最好的釘子戶:拆遷費1億加6套房。等待14年的結局是什麽?

“給我1億加6套房,不然不讓我動!”

接到拆遷通知時,家住松江區湖亭北路的張新國堅定地說。

2003年,上海市政府對張新國所在路段進行了統壹規劃拆遷。

根據統壹的拆遷補償標準,張新國將獲得270萬元的補償和4套額外的房產。

張新國的房子

周圍很多鄰居都簽了拆遷協議,拿到補償款後就搬走了。

但是,張新國獅子大開口,沒有壹套房1億6千萬不會動!

在與張新國反復討論後,有關部門不得不繞過他家進行開發建設。

從此,這座張新國的三層小樓孤零零地矗立在湖亭北路的馬路中間,成為壹道獨特的風景。

為了得到1億元的賠償,張新國獨自壹人在這棟三層小樓裏住了14年。

因此,他成了“上海最好的釘子戶”。

在中路生活了14年,張新都經歷了什麽?

最終,張新國如願獲得了1億賠償嗎?

自籌資金建壹棟三層小樓

張新國是上海人,曾經是上海建築公司的員工。

他工作努力,工作之余也從事壹些副業,所以張新國的收入壹直不錯。

張新國

轉眼間,張新國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為了準備婚房,張新國沒有努力工作。

他拿出所有積蓄,向親戚朋友借了壹些錢,湊了20萬元。

最終,他在上海松江區湖亭北路蓋了壹棟兩層小樓。

婚後,張新國和妻子育有壹兒壹女,壹家人壹直住在這棟自建的二層小樓裏。

1996年,張新國帶著年邁的父母壹起住進了自己的小樓。

孩子也長大了,面臨結婚的問題。

由於兒子和女兒都是外地的,在上海定居成了壹個大問題。

這個時候上海房價已經開始飆升,年輕人在上海買房不容易。

於是,孩子們回家與張新國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討論,張新國壹家決定,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將壹起湊錢。

然後擴建這個小二層樓,這樣孩子的房子問題就解決了。

拆遷前,張欣在鄉下的三層樓房。

同意該方案後,張新國的兒子和女兒籌集了654.38+0.5萬元。

他們用這筆錢在原來的小二層小樓上加了壹層,從此變成了三層樓。

樓房面積也擴大到300多平米,足夠壹家三代人居住。

由於兒子和女兒準備結婚,他們和搭檔商量後,拿出錢把樓裏外都翻修了壹遍。

房子從兩層變成了三層,樓又裝修了壹遍。當時張新國的生活條件非常好!

在兒女們相繼結婚後,張新國與父母和孩子們住在壹起,享受著天倫之樂。

張新國的父母相繼去世後,張新國把空置的房子租了出去。

從此,張新國過上了“租公司”的生活,躺在家裏也能掙錢。

鄰居們特別羨慕張新國,稱他為“豪宅”和“別墅”。

張新國也很滿意這樣的生活。

面臨拆遷,他揚言要壹個億。

然而,張新國的幸福生活卻因為壹批圖案而被徹底叫停。

2003年,上海大規模進行相關市政規劃建設。

張新國居住的湖亭北路也被列入規劃改造範圍。

張新國的壹棟三層小樓

根據相關設計方案,湖亭北路將被全部拆除,改造成壹條道路。

壹時間可以說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附近居住條件差的居民都盼著政府快點拆遷。

這樣不僅能拿到拆遷款,還能順便改善居住環境。

但是張新國不想。

他前後花了幾十萬,而且是蓋章裝修,才有了這棟豪華的“小洋樓”。

如果他的小三樓被拆了,他再也找不到比這個自建房更好的地方住了。

“老張,妳的豪宅,按上海現在的房價,值不了幾個億?”

鄰居們還敦促張新國向開發商索要更多補償。

張新國也心想,這麽好的房子,他怎麽可能弄到1億元呢?

然而,在拆遷補償標準公布後,張新國卻傻了眼。

根據相關拆遷補償方案要求,本次拆遷補償以宅基地面積為依據,而非實際建築面積。

這樣壹來,張新國建的三層樓的補償面積其實和壹層樓的補償面積是壹樣的。

網圖:拆遷房

這與張新國之前發現的不同。他聽說拆遷按實際建築面積補償。

但這兩年政府為了遏制很多居民違章建築的情況,改善了拆遷補償方案。

如果按照實際宅基地面積進行補償,張新國壹* *可獲得270萬元拆遷補償款。

這讓張新國感到不平衡,知道他的房子是別人的三倍大。

但是最後算出來的賠償和住平房的鄰居壹樣多。

張新國感到“不公平”的地方還不止於此。

除了拆遷的標準補償,開發商還承諾按照家裏人口補償相應的財產。

現在,張新國又在打如意算盤了。

壹個* * *他和他老婆,還有他媳婦,兒子和媳婦,壹家六口住在壹起。

張新國盤算著,如何供給我六處房產。

但是張新國的如意算盤又落空了。

張新國的三層樓

按照相關補貼樓盤的要求,只補貼房產證上登記的人口。

這樣,張新國只能按照自己和妻子、女兒和兒子,四個人的數量來要求補助。

本來按照這個賠償標準也無可厚非。

而鄰居的兩個兒子常年不住在上海,僅僅因為戶口沒有遷出,也可以按照這個標準補償到房產。

明明有六個人住在自己家裏,卻只能湊成四間房子,這讓張新國完全心理不平衡。

“給我1億加6套房,不然不讓我動!”

之後,心理極度不平衡的張新國揚言,除非按照自己的標準做出賠償,否則絕不搬走!

成為“上海最好的釘子戶”

面對張新國的無理要求,開發商自然不會答應。

於是相關負責人多次與張新國溝通協商,希望開發建設能夠順利進行。

但是,張新國不會放過自己的油鹽,更不會放過自己的壹億賠償。

張新國說,只有按照他的要求給予補償,他才會搬出去。

張新國與開發商進行了談判。

看到鄰居都簽了拆遷補償協議,拿到補償款就搬走了。

因為賠償問題,張新國還在和開發商慢慢打交道。

“拿到1億元只是時間問題。”

張新國覺得自己勝券在握,有關部門肯定會同意他對整體規劃進度和完整性的要求。

但讓張新國沒想到的是,長期沒有和他協商的開發商,竟然繞過他家進行開發建設。

壹天早上,張新國被壹聲巨響驚醒。他來到窗前想弄清楚。

結果,張新國被窗外的景象嚇了壹跳。

只見他家周圍有十幾臺大型挖掘機,拆遷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煙霧彌漫的黃土讓張新國趕緊關上窗戶。

他家被挖的亂七八糟,只剩下張新鄉下的壹棟小樓。

拆除現場

此時的張新國還是很有信心的,看到開發商已經開始施工了,那麽再和他談賠償也就不遠了。

但讓張新國沒想到的是,直到開發商把周圍的房子都拆了,也沒人找張新國談拆遷補償的事。

拆遷工作結束後,開發商全面啟動相關建設工作。

每天,水泥車和攪拌機輪番上陣,張新國壹家被震耳欲聾的噪音吵得根本睡不著覺。

經過壹年半的拆建,原來的湖亭北路變成了壹條寬闊筆直的馬路。

然而,由於張新國的阻撓,原來設計和建設的雙向四車道不得不從他家門口改為兩車道。

改造後成為上海的主幹道。每天車流量巨大,川流不息的車輛從張馨國家的窗口疾馳而過。

張新國壹家似乎住在壹個島上。

他們不僅要24小時忍受嘈雜的喇叭聲,還要忍受汽車尾氣汙染。

忍無可忍的兒子和女兒已經搬出這棟小樓去租房子了。

只有張新國和他的妻子仍然堅持賠償1億元。

張新國的家在路中間。

他的妻子多次勸說張新國,生活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真是壹種折磨。

但是,張新國會壹直安慰妻子,然後堅持賠償1億元。

除了吸入廢氣和聽噪音,最危險的是張新國和他的妻子不得不提心吊膽,時刻提防隨時可能沖進他們家的汽車。

有壹次,壹輛大卡車因為速度太快無法躲閃,所以直接撞上了張新國的家。

他家的壹面墻直接塌了,幸好他和他老婆不在家,才逃過壹劫。

張新國壹怒之下將貨車司機告上法庭,雙方就事故責任發生爭執。

張新國起訴卡車司機非法駕駛,使他的房子和財產遭受損失。

卡車司機指責張新國的房子非法占用道路,導致了交通事故。

盡管卡車司機最終賠償了張新國的損失,但張新國卻因此而筋疲力盡。

這條路在張馨郡的入口處被分開了。

為了得到他們想要的補償,張新國和他的妻子已經在這座曾經輝煌的小樓裏堅守了14年。

看到鄰居都拿到了拆遷款,就住進了帶電梯的高層。

然而,張新國和他的妻子住在馬路中間,充斥著汽車尾氣和噪音。

就為了那不知道能不能拿到的壹億元拆遷補償款。

這時,張新國終於動搖了。他只想離開這個地方,離開這種痛苦的生活。

房屋拆遷補償按原協議執行。

2016,上海市松江區湖亭北路拆遷辦來了壹位新負責人。

負責人壹上任,就看到14還有未解決的拆遷問題。

我主動找到張新國,想通過協商解決此事。

新負責人苦口婆心地勸說張新國,14年遭受的罪行也讓張新國疲憊不堪。

曾經揚言“不出壹億絕不搬”的張新國,在14年後,終於簽下了拆遷補償協議。

張新國的房子終於被拆除了。

雖然這份協議是14年後簽訂的,但協議中的補償標準仍執行14年前。

張新國堅持了14,不惜成為“滬上最好的釘子戶”,最後得到了和當初壹樣的賠償。

270萬,四套房子,在2003年是壹筆不小的財富。

2016,對比當年上海的房價,270萬甚至夠壹套房的首付了。

支付了1億元賠償金的張新國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生活了14年。

到頭來竹籃打水壹場空,得不償失。

在相關工作人員的協調下,飽受尾氣和噪音困擾的張新國夫婦終於搬進了拆遷補助房。

雖然很多好的樓層和戶型都被早早簽了補償協議的鄰居挑中了。

但對張新國和他的妻子來說,住在有電梯和花園的高檔社區是最好的選擇。

2017盤踞在湖亭北路中間的三層小樓終於被拆了。

原本穿過張馨國門入口的兩條車道也被改造成了四條車道。

張新國和拆遷辦的負責人握手。

那個“上海最好的釘子戶”終於住進了新樓,那個曾經是湖亭北路壹道獨特風景的三層樓房,終於隨著塵煙成為了歷史。

標簽

有些人認為張新國得不償失。既然已經堅持了14年,那就應該再堅持壹會兒。

也許有壹天壹個億真的能到手。

也有人說,張新國很貪婪,想獲得1億元的拆遷補償款,但他最終得到的是“空錢和空房子”。

2003年的270萬真的和2016年的270萬沒法比。

如果張新國在14之前簽了補償協議,他可以用270萬元在上海再買壹套房子。

14年後,270萬元在上海縮水到只有四分之壹套房。

與這些相比,張新國夫婦在中路活了14年,受了各種痛苦和折磨,這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但這能怪誰呢?

要不是他的貪婪和固執,張新國早就過上了悠閑舒適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