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多山。

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多山。

1,麗江信息2,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境內有高山。3、麗江的地理位置4、麗江古城位於玉龍雪山腳下,是壹座風景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國保存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之壹。5.麗江古城屬於哪個省?麗江信息麗江位於中國雲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遊。其地理坐標為:東經99度23秒-101度31秒北緯25度59秒-27度56秒。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迪慶是除麗江外又壹個疑似香格裏拉的地方),麗江南鄰雲南四大旅遊景點。麗江西部是怒江彜族自治州,曾屬麗江專員公署管轄。該州因怒江流經此地,經緬甸流入印度洋而得名(怒江、另壹條國際河流瀾滄江(湄公河)和流經麗江的金沙江構成中國市政府規劃的西南三江並流風景區)。

麗江歷史悠久,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麗江是我國古代人類活動的山區之壹,位於雲南省西北部。

麗江自古以來就是南方“絲綢之路”的中轉站,是中國西南交通貿易的大動脈,是從西藏進入的“茶馬古道”。兩條古道不僅是中原通往東南亞的貿易通道,也是溝通中原文化與外來文化影響的傳遞渠道。

麗江是納西族的故鄉,是中國唯壹的納西族自治縣,還居住著白族、彜族、彜族、普米族等少數民族。

麗江文化的特點是開放、慷慨、包容。納西族人民長期創造和維護的東巴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壹朵奇葩,是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東巴語是納西族東巴文化的主要記錄符號,有***1400多字,被認為是世界上唯壹完整的“活象形文字”。浩如煙海的東巴經書、舞譜、繪畫和祭祀儀式充分展示了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神奇光輝。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如畫,具有水鄉山城的風貌。城中有水,山中有城,山川交融,道路自由,街巷幽深,垂柳依依。

縣城海拔2400米。

麗江位於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交界處,多山,主要有玉龍雪山和老君山。有兩大水系:金沙江和瀾滄江。最高海拔是玉龍雪山主峰陡峭,海拔5596米,最低點是齊河區河坡腳下金沙江出口,海拔1,219米,形成了冷、暖、熱的立體氣候。這裏的大部分城鎮都位於雲南壹個叫大壩的小山間盆地,而麗江古城則位於麗江大壩中部的獅子山南麓。

景點標高

玉龍雪山...5596米

麗江古城2416m

雲山坪............3205米

白水河............2950米。

幹海子............3100米

玉峰寺............是2760m。

白沙壁畫...2500米。

虎跳峽............1800米

長江第壹灣...1850米

瀘沽湖............2685米。

............、牦牛坪,3800米

老君山主峰...4247米。

玉龍雪山四季滑雪場...4500米

冰塔林............4600米

氣候

年平均溫度

麗江位於中國西南橫斷山區,氣候垂直分布明顯。雖然地處高原,終年可見雪山,但雨量充沛,幹濕季節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2.6 ~ 19.8℃之間,最熱月平均氣溫18.1 ~ 25.7℃,冷月平均氣溫4 ~ 11.7c,大部分地方只有溫度和涼爽的變化,沒有大的寒暑變化。春秋相連,長春無復蘇,形成明顯的旱季和雨季。麗江年平均降雨量約為65,438+0,000 mm,雨季為5月至65,438+00,占全年的85%以上,尤其是7月和8月。由於地處低緯度高原,壹年四季太陽輻射強烈。麗江大壩年日照時數為2530小時,光能充足,年太陽輻射量為146.5千卡/平方厘米,為雲南省最高值區。

文化

麗江文化在1723年清朝實行回歸祖國政策後,成為納西族文化和漢族文化的綜合體。與金沙江西岸中甸白蒂(納西族東巴的發源地)的納西族和金沙江東瀘沽湖地區的摩梭人相比,麗江壩區的納西族社區更受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和同化。這種同化過程在1996地震和此後旅遊業的發展中逐漸加速。

這樣的文化特征影響著今天麗江納西族社區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服飾。納西族男人早在本世紀上半葉就已經拋棄汗衫,改穿漢服而不是過膝短褲。今天,麗江古城納西族老年婦女的服裝也是在全套服裝基礎上改進的結果。(其中羊皮夾克、星星點點的戴月、圍裙保留了傳統特色。),在中甸白蒂(納西族東巴教的發源地),納西族租的衣服比較純正,瀘沽湖的摩梭人接近藏族的衣服。而且在今天的麗江,大部分二戰後出生的納西族婦女已經不再穿這樣的傳統服飾了。

納西族和摩梭人的傳統服飾

這種文化演變在中國化程度最高的麗江古城尤為明顯。1996年地震後,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中國雲南話逐漸取代納西口語成為古城社區的主流語言,年輕的納西族夫婦開始用中文教育孩子。在1990之前的麗江,納西口語是古城默認的社交工具。即使孩子在學校接受漢語教育,納西族家庭和納西族青少年之間的交流也是用納西語。1996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給麗江人帶來了信心,而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漢語方言取代納西口語成為麗江(古城)的交流工具,這讓納西傳統文化的未來更加嚴峻。

性別地位

麗江壩區的納西族家庭和今天漢族的宗法社會壹樣,大多以男性為主。與瀘沽湖摩梭女家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納西族女性比漢族女性承擔更多的家庭和社會義務。

在麗江古城,四十多歲的男人養花鳥很常見,給人的感覺是納西族太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其實這除了掌握家庭之外,也和麗江傳統的商業經濟而非手工業經濟有關。納西族婦女不僅要承擔家務,還要掙錢養家。在古城原來的四方街菜市場裏,大多數都是中年婦女,而男人們則在收錢和看熱鬧。36860 . 68868888686

1253年蒙古人征服麗江之前,麗江的納西族和瀘沽湖的摩梭人都處於母系社會。1253以後,中原偏向漢文化的穆氏,逐漸以漢族的宗法制度影響納西族。1723年,漢族的流官取代穆氏統治麗江,大量的漢族價值觀,包括宗法社會的規範和父母包辦的婚姻制度開始盛行。納西族婦女不僅失去了對家庭的控制,而且由於戀愛自由和性自由之間的沖突,納西族女孩在戀愛中死亡的人數急劇上升。壹些立誌終身的男女渡過金沙江,搬到摩梭社區,尋找自由的愛情。

1970後出生的納西族青年男女不再遵循傳統價值觀。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山區。他們和大陸的新新人類壹樣,從西方文化的湧入中尋找納西先民曾經擁有的自由精神。

宗教

納西族歷史上曾信仰佛教、喇嘛教和道教。但與壹些生活方式深受宗教影響的民族不同,納西族並不信仰某壹種宗教。在今天的麗江,即使在年老的納西族中,也很難找到非常虔誠的信徒。東巴教是古代納西族的原始宗教,但比平民宗教更精英化。

語言

納西口語是麗江和壩區納西族社區的主要語言。在麗江古城,漢族的雲南方言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但在古城的納西族家庭成員之間使用。麗江的年輕壹代會說普通話,而壹些從事旅遊業的年輕人會說流利的英語。因為老壹輩的納西族老人中有壹部分在教會學校接受過西式基礎教育,所以在麗江古城的大街上看到老人和外國人用英語自由交流也就不足為奇了。

地理

玉龍雪山位於麗江古城以北15公裏處,北緯27度03'20"-27度40 ',東經100度04 '-10 "-100度16 ' 30 "。它是北半球靠近赤道的最南端的現代海洋冰川。

景點介紹

玉龍雪山主峰的扇面陡達5596米,直插藍天。南北向排列的玉龍十三峰,猶如壹條飛龍。它不僅宏偉,而且美麗高大,造型精致。隨著季節和晴天的交替,景觀也是多變的,時而雲霧繚繞,時而玉龍突然出現,時而天空如水,萬裏無雲。峰巒如玉液,金光閃閃,銀光閃閃,光彩奪目;有時雲有腰,上有雪峰,下有青山。東方欲曉,峰頂早早染上晨光,五顏六色的朝霞映在雪峰上,皚皚白雪泛著紅暈,泛著微光;傍晚的余暉把雪峰染成了壹片紅紗,雲朵隨著五彩的晚霞飛回了峰間的山谷,壹瞬間,異常的絢爛。

玉龍雪山以險、美、奇著稱。裏面主要有“雲山坪、白水河、幹海子、冰塔林”。是集觀光、登山、探險、科研、度假、郊遊於壹體的多功能旅遊景點。

雲山坪景區

雲山坪是壹片大約壹平方公裏的草甸,位於玉龍雪山的東麓。雪山立於壹側,周圍是千年雲杉林。平地芳草萋萋,牧歌悠揚。

白水河景區

白水河景區是深谷,這裏綠樹成蔭,清泉流淌,有的是池塘,有的是瀑布,動靜不壹,味道獨特。目前白水河濱水區有停車場、餐廳、購物店、索道站進入雲山坪。

幹海子

這是玉龍雪山東麓的壹片開闊的草地。這是壹個天然牧場。每年春夏之交,百花齊放,形成壹個巨大的花園,整個草甸生機勃勃。目前,幹海子在玉龍雪山冰川附近建起了冰雪度假別墅和大型索道。遊客可以乘坐索道到雪場觀看古雪、冰塔奇觀和滑雪。

虎跳峽

金沙江把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劈開,形成了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虎跳峽。虎跳峽長17公裏,落差200米。河兩岸的雪峰比河水高3000多米。其潛力之大,令人嘆為觀止。虎跳峽上遊金沙江入口處,有壹塊巨石橫臥在河中央,急流從這塊只有30米寬的巨石兩側穿過。波濤洶湧,白浪翻滾。據說老虎經常借著河中央的巨石跳到對岸,因此得名虎跳峽。

登上王霞平臺,整個峽谷歷歷在目。下到河邊的石灘,河兩岸高高的懸崖把高高的天空擠成壹條縫,河水被擠得只有30多米寬。河道5米見方,水急如箭。這是老虎跳。大巖洞東側有古代巖畫,多為動物形象。

從上下口看玉龍山頂,是壹座涼爽的天堂城垛。河水是溫柔的,像壹個溫柔的少女,但壹入峽,就變成了暴戾的怒漢。第壹步是撲向老虎,第壹步是讓人看不起。在山脊的兩側,有兩個巨大的石門,其中矗立著壹個三角形的虎跳石。從此,金沙江巨流發威,躍過高高的山脊,以雷霆萬鈞之勢傾瀉而下。在高高的山脊下,成千上萬的萬濤波浪在嗡嗡作響,翻滾著。看那情景,真可怕。往前走,很快就看到了星光沙灘,半英裏長,礁石星羅棋布。它掀起了滿河的銀波,濤聲震耳欲聾,狀如銀河星辰,故名。全峽有18個這樣的險灘,平均不到壹裏。到大峽谷中部的阿昌谷,桃園村有壹個簡易的招待所住宿。幾十戶人家的房子都是青石板搭建的,墻上掛著的山像地圖壹樣。當妳離開村莊,走到河邊,妳會跳進那只非常危險和奇怪的老虎。只見巖礁林立,四危崖,遮天蔽日,雲霧繚繞,嶙峋的虎跳石如鬼魅戲水。激流撞礁,水晶花騰空,驚濤駭浪怒號如雷。

在蓋江的崖頭,中間有壹條半裏的斜路。行人中間,泉水從頭頂湧出,編織成美麗的珠簾,別具壹格。此外,在虎跳峽沿線的巖壁上發現了12幅珍貴的古代巖畫,為這條世界大峽谷增添了奇觀。

許多著名的探險家試圖征服這個危險的峽谷。據說美國地理學家洛克在20世紀30年代曾到過這裏。金沙江漂流的開創者姚茂樹,在1985年獨自漂流到長江和脫脫源頭時遇難。65438至0986年,中國洛陽長江漂流隊在沒有動力的情況下,首次成功漂流虎跳峽,但兩名隊員殉難。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成功漂流過這個峽谷的探險家不超過150人。

麗江古城位於中國雲南省西北部的麗江縣,海拔2400米,面積3.8平方公裏。目前* * * *人口25379人,其中納西族占66.7%,30%的居民從事民族傳統手工藝。這座古城建於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入侵雲南大理時,背著皮包渡過金沙江來到麗江,在麗江古城駐紮軍營。大石橋北面的街道名字在納西語中是“阿英”,“阿英”指的是蒙古軍隊。“昌”就是村子。

麗江古城始於南宋,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歷史。自明代以來,麗江古城就被稱為“大硯鄉”,因此得名,因為它生活在麗江大壩的中心,四周青山環繞,綠野之間壹片碧水,猶如壹塊碧玉大硯。

歷史

麗江古城是由穆家族的祖先主持修建的。追溯“麗江人”的建築歷史,從古老的窯洞屋、樹窩屋、枯井木匣屋,發展到“三坊壹墻”、“四進五天井、騎馬閣樓”的古城民居模式。古城民居的平面特征是以院落為中心,內向的院落組合,大宅(廊)是納西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元1254年,麗江穆氏始祖在歸附忽必烈,並在古城設立了三個官職。其建制隸屬於察汗張貫民官職。公元1276年改為麗江道軍民總府,公元1382年,同安知府阿甲加入明朝,設立麗江軍民府。麗江古城和麗江軍民宅(穆家院)建築獨特而宏偉,也是當時穆氏家族政治、經濟和權力的象征。中國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麗江遊記》中寫道:“宮室之美,意在王者”,“住宅小區,瓦房林立”。是當年麗江古城繁華景觀的真實寫照。納西族善於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因為麗江位於南方絲綢之路的口岸,茶馬古道上。是滇藏貿易的集散地。從公元1253年,忽必烈駐守麗江帶來外來文化,後來又受到藏傳佛教、道教等中原文化的影響,直到20世紀初,還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響。此外,還增加了古代東巴教、東巴經、東巴文象形文字、東巴畫和被稱為元人遺存的納西洞經古樂。這些都是可以兼收並蓄,發展的。這些文化影響增添了麗江古城的內涵。

古城的美在於其地理環境的自然與和諧。古城西北30公裏處是玉龍雪山和第四冰川遺跡,海拔5596米,尚未被人類征服。玉泉水分為三大主流:西、中、東。它流入古城,分成幾條支流,這樣水網和五花五石鋪成的路網交織在壹起,真是奇妙。許多中外建築師對它贊嘆不已,它被譽為“高原的姑蘇”、“東方的威尼斯”。長期以來,無數海內外遊客被古城和雪山所吸引,流連於古樸、自然、典雅、寧靜的古城之中。

瀘沽湖

瀘沽湖位於雲南省寧蒗縣市永寧鄉和四川省鹽源縣左所鄉之間,距寧蒗縣城76公裏。當地摩梭人稱之為謝納米,意為母親海。因湖的形狀像壹個彎著脖子的葫蘆,故名瀘沽湖。

瀘沽湖是由斷層塌陷形成的高原湖泊,海拔5685米,是雲南最高的湖泊。湖水平均深度40余米,最深處達73.2米,僅次於撫仙湖,居全省第二。整個湖就像壹個馬蹄形,南北長,東西窄。這裏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較小,水也比較幹凈。

湖的東面,有壹座蜿蜒而下的山脊,

回應者:國民6356-大魔術師12級6-7 22:42

麗江位於中國西南邊陲,雲南省西北部。它位於青藏高原南端,橫斷山脈向雲貴高原北部雲嶺山脈過渡的地方,具有兩種以上的地形特征。境內地貌多樣,高原雪山、河谷、深谷、草甸和平壩與自然景觀資源相結合,氣候變化顯著。

麗江歷史悠久,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它是中國古代人類活動發生的地區之壹。

麗江自古以來就是南方“絲綢之路”的中轉站,是中國西南交通貿易的大動脈,是從西藏進入的“茶馬古道”。兩條古道不僅是中原通往東南亞的貿易通道,也是溝通中原文化與外來文化影響的傳遞渠道。

麗江是納西族的故鄉,是中國唯壹的納西族自治縣,還居住著白族、彜族、彜族、普米族等少數民族。

麗江文化的特點是開放、慷慨、包容。納西族人民長期創造和維護的東巴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壹朵奇葩,是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東巴語是納西族東巴文化的主要記錄符號,有***1400多字,被認為是世界上唯壹完整的“活象形文字”。浩如煙海的東巴經書、舞譜、繪畫和祭祀儀式充分展示了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神奇光輝。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如畫,具有水鄉山城的風貌。城中有水,山中有城,山水壹體。道路自由,街道幽深,河邊垂柳。

麗江有許多歷史和文化遺跡。漓江有七大名剎,分別是文峰寺、郭芙寺、扶桑寺、玉峰寺、智雲寺、興化寺、趙玲寺、北嶽寺、白沙古建築群、三聖宮、龍泉寺。由此可以看出中原文化與當地民族文化的結合以及藏族文化的影響。

麗江也被譽為麗江國家玉龍雪山風景區。景區內有南宋時期修建的麗江古城和許多古剎。有雄偉的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這裏有世界上最深最危險的虎跳峽。有被譽為“長江第壹灣”的石鼓;以高山植被和丹霞地貌奇觀為主的老君山、黎明等大型地質景觀。

此外,麗江還有十多種少數民族,主要是納西族,如白族、彜族等,有著奇特而豐富多彩的民族風俗和文化。

麗江,也是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最好的地區之壹,有“東方瑞士”的美譽。

總之,這片交織著生動奔跑的古城、特色鮮明的納西東巴文化、眾多歷史遺跡、雪山、運河、草甸等優美自然景觀的熱土,將會受到人類加倍的呵護和永遠的關註。

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境內有許多高山。

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山區;

1)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屬山區。

2).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山區。

麗江位於雲南省的西北部。迪慶州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山區,西部怒江州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山區,西南部大理州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山區,東南部楚雄州,東部四川省攀枝花市,東北部四川省涼山州。地處橫斷山脈北段向雲貴高原過渡地帶,境內有著名的玉龍雪山、瀘沽湖、澄海等湖泊,金沙江穿城而過。

全市總面積2.06萬平方公裏,總人口654.38+0.28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比例超過50%。麗江是古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中轉站。麗江古城始建於南宋。納西族的名字叫宮本知,是谷倉,知識是市場,也就是糧倉分布的地方。1986年,國務院將麗江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擴展信息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山區:

麗江位於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的交界處。麗江具有兩大高原地形特征,地貌多樣,有雪山、草甸等自然景觀,氣候變化顯著。

麗江的地理坐標是東經100 14 ',北緯26° 52 '。古城位於麗江大壩中部,海拔2400多米。有海拔5596米的玉龍雪山,附近有虎跳峽。

由於高原地形,漓江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屬於亞熱帶高原氣候(柯本)。氣候特點是:冬季無嚴寒,陽光明媚,夏季無酷暑,無潮濕,相當陰沈。冷月(65438+10月)平均氣溫6.0℃,最熱月份(6月)平均氣溫18.4℃。

百度百科-麗江

麗江古城位於玉龍雪山腳下,是壹座風景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保存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之壹。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境內多山。麗江古城坐落在玉龍雪山腳下,是壹座風景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保存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之壹。麗江古城始建於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麗江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民族眾多,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區人口的壹半以上。隨著麗江旅遊業的發展,來麗江古城旅遊的中外遊客越來越多。從1997到12,麗江古城成功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填補了中國不是世界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的空白。?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境內多山。麗江是雲南省西北部的壹座山城。?麗江古城位於玉龍雪山腳下,是壹座風景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保存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之壹。麗江古城,位於玉龍雪山腳下,是壹個風景優美的城鎮,以其歷史和文化而聞名。這也是壹個保存完好的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古鎮。麗江古城始建於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這座古城的建設工作始於距今約800年的南宋時期。麗江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民族眾多,少數民族人口占整個地區人口的壹半以上。麗江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擁有許多少數民族,他們占該地區總人口的壹半以上。?隨著麗江旅遊業的發展,來麗江古城旅遊的中外遊客越來越多。隨著麗江旅遊業的蓬勃發展,麗江古城正在接待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1997 12、麗江古城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填補了中國在世界文化遺產中沒有歷史文化名城的空白。1997年12月,古鎮成功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填補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上缺少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空白。?麗江是雲南省西北部的壹座山城。麗江古城,位於玉龍雪山腳下,是壹個風景優美的城鎮,以其歷史和文化而聞名。它也是壹個保存完好的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古鎮。古城的建設工作始於南宋,距今約800年。?麗江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擁有許多少數民族,他們占該地區總人口的壹半以上。隨著麗江旅遊業的蓬勃發展,麗江古城接待了越來越多的來自海內外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