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泰和發展集團的企業戰略

泰和發展集團的企業戰略

“十二五”是集團公司實施三大支柱產業建設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制定集團公司“十二五”發展規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十二五”期末,集團公司實現的主要經濟指標是:

客運量3800萬人次,年均增長15%。

旅客周轉量:45.2億人公裏,年均增長16%。

營業收入:11.5億元,年均增長1.5%。

其中運輸收入5億元,房地產銷售收入3億元,物流業務收入3億元,其他收入5000萬元。

融資投資:車站6億元,車輛技術改造6億元;物流商貿投資6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6543.8+0.2億元。

客運車輛數量為1000輛(其中公用車、股份合作車、產值承包車400輛;其他業務車型600輛)。

貨運車輛數量為1000輛(其中公用車輛50輛;950其他商業模式)。

新增預留開發用地500畝,房地產開發面積30萬平方米,商業面積5萬平方米,商業辦公物業面積3.5萬平方米。

凈利潤:3000萬元,年均增長8%;2005年末,已繳納稅收6543.8億元。

資產:654.38+0.5億元,年均增長率7%。

員工收入:人均年收入3.5萬元,年均增長8%。

到“十二五”期末,集團公司基本確立了集團公司的三大支柱產業,泰禾成為壹個業績更好、安全平穩、泰禾文化理念形成的和諧企業集團。“十二五”時期集團公司發展的思考

為促進經濟快速增長,提高整體效益,集團公司將深入貫徹集團公司在“十二五”期間制定的發展思路:努力實現三大目標,實施三大戰略和模式,培養和引進五類專業人才(簡稱5.10人才),實施六大創新,簡稱“3356”發展思路。

三個目標是:交通行業目標;房地產行業目標;物流貿易行業目標;

三種策略和模式:即實施集約化運輸經營的品牌戰略,構建車站布局的網絡模式;實施房地產開發品牌戰略,探索商業地產運營融資模式;實施物流商貿專業市場建設戰略,探索中高檔品牌代理經銷模式。

培養和引進五類專業人才(簡稱5.10人才):壹是交通運輸管理和汽車應用工程復合型人才;第二,土木工程專業人員;第三,企業策劃和營銷專業人員;第四,物流企業信息集成管理專業人才;第五,資產運營管理專業人才。

進行六項創新:即創新市場適應性;創新科技管理能力;創新團隊合作能力;創新選人用人機制;創新評價考核機制;創新管理機制。

(1)努力實現三大目標。壹、交通行業目標:交通收入5億元。客運量3800萬人次,年均增長15%;旅客周轉量:45.2億人公裏,年均增長16%。該站融資6億元。車輛技改投資6億元,客車數量1000輛。(包括公用車和股份合作制車400輛;其他經營車型600輛),貨運車輛數量為1000輛(其中公用車輛50輛;950其他商業模式)。二、房地產行業目標:房地產銷售收入3億元。房地產開發融資6543.8+02億元,房地產開發面積30萬平方米,商業面積5萬平方米,商業辦公物業面積3.5萬平方米。三、物流商貿產業目標:物流商貿收入3億元,融資投入6億元,完成兩園兩中心規劃建設(宏達物流中心開業並完成二期建設,廣西北部灣汽車交易物流產業園籌備建設,大蘭坪物流園區規劃建設,皇馬貨運物流中心積極規劃),建設汽車品牌4S店5家,直營店3家。

(二)實施三大戰略和模式

1.實施集約化運輸經營品牌戰略,構建站場布局網絡模式。

“十二五”期間,作為基礎產業的交通行業,要樹立應對高速鐵路運營沖擊的高度危機感,加快客貨站的規劃建設和運輸結構的加快調整,重點發展沒有高速鐵路的熱點線路,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以公用車輛、股份合作、產值承包和經濟責任承包等多種形式發展客車,涉足城市公共交通領域。構建“城鄉公交客運壹體化”模式,開拓旅遊客運和國際運輸市場,大力發展甩掛運輸、集裝箱運輸、廂式運輸、冷鏈運輸、零擔快運等運輸組織模式,試行公共卡車模式,完善三級客運網絡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效率,實現集團公司道路運輸業跨越式發展;

(1)實施旅客列車集約化運營五年計劃,推進旅客列車集約化、規模化運營,加快旅客列車線路改造,重點發展公用車輛和股份合作車輛。計劃三年內公用車輛和股份合作公交車達到250輛以上。“十二五”期間,車輛技術改造投資將達到6億元,車輛數量將達到400輛以上。

(2)以涉足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領域為契機,加快發展“城鄉公交客運壹體化”的經營模式。在未來的“公鐵競爭”中,我們應該未雨綢繆,做好準備,抓住機遇,實現運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3)抓住欽州沿海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加快發展超長距離公交線路和其他公交線路,搶占客運市場份額,構建通達長江以南主要城市的長途客運網絡,實現長、中、短運輸方式同步發展的目標。

(4)大膽進行合同管理模式創新,通過挖掘企業內部潛力,規範和完善營運客車經濟責任承包模式。通過對公司現有客運班線的有效整合,實行客運班線分級管理和承包經營模式差異化管理,打破原有單壹的經濟責任承包方式,試行單車凈值抵押承包、班線競價承包等方式,通過精細化管理和內涵發展穩步提升營業收入。

(5)加快新客運站規劃建設,完善市、縣(區)、鎮(鄉)三級站網,主導客運市場。“十二五”期間,根據國家公路交通樞紐北海欽州防城港聯合樞紐總體規劃要求,要完成欽州汽車南站建設,力爭2011年投入使用,加快欽州汽車西站和欽州港汽車站建設,參與欽州綜合客運樞紐站和靈山汽車西站規劃建設,加快重點鄉鎮站特別是小東、陸屋、靈山等站建設“十二五”期間征集6億元用於建站,平均每年投資6543.8+0.2億元。

(六)靈活運用行業管理新政策、新規定、新要求,強化精細化、差異化管理,推進特色服務,實施品牌戰略,優化結構調整,突出比較優勢,提升客運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7)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加快貨物運輸業的發展。在發展貨運車輛的同時,積極發展甩掛運輸、集裝箱運輸、廂式運輸、冷鏈運輸、零擔快運等運輸組織方式,實現由量變到質變。依托物流園區建設,規劃建設1至3個貨運站,建設有形貨運市場,力爭達到壹級貨運企業資質。

(8)搞好安全管理,建立公司安全長效保障體系,完善安全責任追究制度,為道路運輸行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2.實施房地產開發品牌戰略,探索商業地產運營融資模式。

品牌戰略是公司把品牌作為競爭力的核心。品牌是市場經濟競爭的產物,營銷的核心是品牌,泰禾是公司的品牌。隨著房地產開發經驗的積累和人脈的聚集,要逐步樹立泰禾地產開發的品牌。利用品牌和現有資源,探索商業地產壹體化經營、資本運作、引進合作夥伴等多元化融資模式,在“二五”期間實現融資6543.8+0.2億元,將房地產業打造成為集團公司新的支柱產業。

(1)完善機制和管理制度。

為了使房地產業走上規範化軌道,實現跨越式發展,實現發展目標,有必要在“十二五”期間建立和完善房地產開發項目的運行機制、動態績效管理和激勵制度。

(2)積極響應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政策,規避不利因素,積極探索集團公司房地產行業“十二五”期間新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商業地產和旅遊地產項目。

商業地產就是商業地產,比如購物中心,寫字樓。商業地產項目的開發,可以通過包裝形成商業地產金融。

旅遊地產是指以旅遊資源為基礎,集旅遊、休閑、度假、居住為壹體的房地產項目。如產權酒店、度假別墅等。

(2)做好綜合資本運營。第壹,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將項目打包融資。房地產開發是壹個資本容量很大的行業。要充分利用集團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和現有資源,開展壹體化經營、資本運作、引入合作夥伴等多元化融資。“十二五”期間融資6543.8+02億元,房地產資質提升壹級。

(3)繼續做好房地產開發土地儲備工作,爭取在“二五”期間儲備500畝土地。

(4)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應促進泰禾史聖名門項目的建設。浦北老客運站財富廣場項目的開發建設比第二個五年計劃提前三年完成。泰禾江山迪美項目通過運營引入合作夥伴,招商引資,打造高檔時尚居住區。

(5)制定房地產開發戰略規劃,建立優秀的項目管理團隊,培養三支完整的開發團隊。房地產開發的戰略定位是以欽州發展為基礎,在第二個五年計劃的中後期適度向周邊城市發展。

3.實施物流商貿專業市場建設戰略,探索中高檔品牌配送模式。

市場環境是發展物流業務的支撐和核心,欽州具備建設大型物流的有利條件。整合集團內部資源,積極申報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在良性循環中完成物流與商貿建設的發展目標。

(1)依托欽州的區位優勢,迎合欽州保稅港區、國務院新批開放欽州港、國家整車進口口岸、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等利好環境,審時度勢,將集團內部資源整合為1或2個享受政策支持的重點項目,在良性循環中完成產業建設發展目標。

(2)推動具體項目的規劃和立項,籌集建設發展資金。具體有兩個園區、兩個中心:壹是籌建廣西北部灣汽車交易物流產業園。2011完成項目選址和560畝征地。2015年基本展現了集汽車交易市場、大型堆場、集裝箱中轉站、大型貨運車輛停車場、物流商貿綜合服務樓、汽車綜合維修服務中心、大型加油站、汽車駕駛資格培訓為壹體的廣西北部灣沿海最大的汽車交易集散市場。二是規劃建設大蘭坪物流園;三是完成宏達物流中心二期建設;第四,積極規劃皇馬貨運物流中心建設。

(3)利用好欽州港宏達物流中心平臺,在二五期間建設壹支精通物流、商貿行業知識直至管理的集團公司人才隊伍。

(4)“十二五”期末,物流貿易收入突破3億元,融資投入6億元。要在貨場、物流配送、汽車銷售、百貨連鎖等方面有所作為。“十二五”期間,汽車銷售公司將建設5家汽車品牌4S店和3家直營店。匯通快遞分公司的快遞業務立足廣西,在“十二五”前期(2012前),爭取開通欽州、南寧、玉林、柳州、梧州、桂林等地的網絡。“十二五”期間,根據市場需要,開通物流配送業務,爭取開通南寧、玉林、柳州、廣州、深圳零擔線路。

(3)重點培養和引進五類專業人才(簡稱5.10人才)。壹是運輸管理和汽車應用工程復合型人才;第二,土木工程專業人員;第三,企業策劃和營銷專業人員;第四,物流企業信息集成管理專業人才;第五,資產運營管理專業人才。

企業發展的關鍵是人才。加強各類人才的開發、培養和使用,使之成為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企業註重與員工的精神交流,從科學的管理理念上樹立正確的人才選拔原則,建立專業的人才庫,強調把人當作資源,而不是成本,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合作關系。

(4)進行六項創新,即創新市場適應性;創新科技管理能力;創新團隊合作能力;創新選人用人機制;創新評價考核機制;創新管理機制。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是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第壹步。創新的市場適應能力可以有效提高企業適應市場變化和發展的能力。創新管理科學應用,優化整合人力、物力、財力管理,提高企業經濟發展水平。團結就是力量,采用各種新的方式增強員工之間的凝聚力,讓員工團結友愛,互助合作,可以提高效率。企業的成敗取決於如何選人。人才選拔應堅持尊重人才、以人為本、崗位競爭、擇優錄取的原則;考核是“指揮棒”,是風向標。創新評價考核機制,使人才選拔更加科學合理,人力資源配置更加優化。商業模式要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因循守舊只能導致僵化;我們必須順應時代,遵循市場導向,客觀、妥善地處理供求關系,實現產品和服務能夠造福人民,提高效率。調整集團公司其他業務,整合成新的產業優勢。

集團公司實施三大支柱產業是圍繞集團公司的發展目標和市場的發展變化而制定的。“十二五”期間,集團公司還要找準市場定位,做好其他業務的規劃,比如酒店業務、物業管理等。推動培育公司上市的基礎準備工作。

“十二五”期間,要推進培育公司上市的基礎準備工作,為公司“十三五”培育上市邁出實質性步伐。“十二五”期間:壹是擴大資產規模,使資產規模達到6543.8+05億元;二是要增加收入,實現收入超過11億元;三是提高效率,實現凈利潤3000多萬元。以企業精神為主線,構建集團公司全新的企業文化體系,做好集團公司的形象策劃,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責任感和忠誠度。

1.以企業精神為主線,構建集團公司全新的企業文化體系,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和對企業的忠誠度。

集團公司重新凝聚了“天地壹體,自強不息”的企業精神,“誠實守信,勤於學習思考,協作忠誠,厚於仁愛”的核心價值觀,“以市場為導向,創新驅動,以品牌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集團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經營,規範化管理”的經營理念,構建和完善了集團公司的企業文化理念體系。使企業文化為員工所知曉和認同,增強集團的凝聚力,促進員工以昂揚向上的精神、團結協作、務實高效、激情四射的精神為集團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為實現集團公司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2.完成集團公司整體形象規劃,完成企業廣告語、企業精神、企業標誌、企業目標、企業簡介、結構、歷史、經營戰略、管理狀況、企業成就、文化理念、人才隊伍、未來前景等設計。,並配套視聽宣傳集團公司形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