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重慶企業家陳俊林經營著壹家什麽公司?

重慶企業家陳俊林經營著壹家什麽公司?

白手起家、聘請教授“打工”的重慶企業家

他真的是白手起家:創業之初,沒有資金,沒有門面和辦公室,“零資金”投入...現在,聘請了7名大學教授來“助陣”。陳俊林創辦的重慶程凱市場研究咨詢有限公司,服務的客戶遍布全國,營業額連年翻番,是西南地區發展最快的咨詢公司之壹。他不到三十歲是怎麽做到的?

2005年,陳俊林被重慶工商大學錄取。從大壹開始學信息管理,他就坐立不安:開始做人力資源、市場調研、兼職培訓師、兼職策劃、導師中介、老師。但是,他想通過創業來實現自己的價值。於是,陳俊林堅定地走上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基於他兼職生涯的市場觀察,陳俊林決定成立壹家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瞄準市場研究和咨詢領域。他認為,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市場研究公司將成為許多企業的“智囊團”,從而擁有無限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商機。另外,咨詢行業的投入成本相對較低,降低了風險。行業本身的問題和漏洞給陳俊林提供了創業的機會。

2008年,陳俊林成立了重慶程凱市場研究咨詢有限公司

創業初期,都是接小單。

與其他公司不同,市場咨詢公司做的是高端調研,要求從業者有很高的專業水準和很強的實踐經驗,這對陳俊林新成立的公司來說是不小的挑戰。由於團隊的整體水平和初期的參與,陳俊林的公司在成立後的壹段時間內並沒有太大的起色,接的都是利潤相對較低的小單項目。

有的公司看到站出來的咨詢公司員工竟然是壹群幼稚的學生,對公司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另外,公司沒有專業的內部人士,而是壹群學生在做業務和咨詢研究,這也讓很多公司質疑自己的真實實力,甚至認為公司沒有很強的資質,被投標單位拒之門外。同時,雖然有壹些經驗但沒有很強的專業背景,對於壹些大的專業項目還是覺得力不從心,不敢接:“如果貿然完成失敗,也會損害公司的品牌形象。”正因為如此,在創業之初,陳俊林公司接手的項目都是類似於市場調研的小生意,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這樣,公司的利潤可以忽略不計,這與陳俊林的創業雄心相去甚遠。然而,如何走出困境?陳俊林陷入了困境。

增加含金量,聘請教授為他工作。

為了走出困境,經過深思熟慮,陳俊林決定聘請壹些專業人士加入公司:壹是提升公司的專業水準和品牌,增加客戶的信任度;二是讓自己的員工學習壹些真正的咨詢操作技術,“完成從遊擊隊到正規軍的進化”。這些對公司的長遠發展大有裨益。

壹些員工建議,他們可以從社會上聘請壹些人加入進來,壯大公司。但陳俊林果斷拒絕:不僅社會上的人對薪資要求高,能不能放下身價,加入大學生的公司,另當別論。深思熟慮後,陳俊林將目光投向了他的母校:為什麽不聘請學校的專家教授來指導我們呢?

他首先向自學成才的陳老師伸出了橄欖枝。但考慮到咨詢公司產品的“智力”屬性,以及陳俊林非專業出身對市場的把握不夠,創業失敗甚至可能影響陳俊林的壹生,所以陳老師婉言拒絕了他。然而,陳俊林在壹次為同學討債中找到了市場調研的機會,並成功完成了這個項目。陳老師發現的公司產生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改變了他對創業的看法:“他已經開始了”。之後,陳先生主動與就壹些項目進行溝通,最終同意加入的公司。

7號教授已經加入了為他“工作”的行列。

為了吸引更多的專業教授和老師加入公司,陳俊林還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輔導員。經過輔導員的聯系,在重慶沙坪壩的壹個咖啡廳裏見到了李教授。他詳細講解了自己創業的想法,公司的發展方向,規劃,如何運營公司,如何進行宣傳等。,這壹點非常清楚。李教授決定給他壹個機會,說:“我們先試著合作壹段時間吧。”

請輔導員幫他遊說教統計學的陳教授。然而,陳教授斷然拒絕了。沒有放棄,堅持給陳教授打電話,多次拜訪他,詳細解釋他的創業想法。陳教授終於答應幫他壹段時間。就這樣,經過認真的討論和鬥爭,在陳俊林的邀請下,7位在管理和統計方面有著深厚專業背景的大學教授和老師加入了公司。有了這樣的權威名片“保駕護航”,新公司的市場開始進壹步打開。

陳俊林說,“老師的參與,彌補了我們大學生社會經驗的不足;同時,對方知道專家教授會幫忙,也會更信任我們,項目也會更好拿下。”

輻射西三角,在Xi安開分店。

從此公司發展越來越好。剛開始很多客戶來這裏,業務量開始大增,營業額基本每年翻倍。自公司成立運營以來,其研究技術和執行能力得到了客戶的壹致好評。截至目前,程凱公司已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光大銀行、中原地產、中美史克、萬科地產、國家信息中心、東風汽車、長安汽車、聯想集團、統計局等多個領域的企業提供了各類市場調研和咨詢服務,在行業內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和聲譽。在經營範圍上,公司也開始將市場瞄準重慶以外的省份,甚至開始承接國外項目。

據悉,重慶有40多家咨詢公司,每年都有公司面臨倒閉。然而,陳俊林的公司越來越好。以西三角為覆蓋點,根據項目需要,陳俊林公司為了更好的拓展業務,分別在Xi和成都設立了分公司和辦事處。

談及自己的創業故事,陳俊林認為“我創業相對容易,不像大多數創業者那麽辛苦”。在他看來,創業是壹個享受的過程。他認為,創業者需要具備綜合素質,“從心開始創業”,不能盲目跟風,過分強調對物質和利益的追求。為了堅定自己創業的決心,陳俊林最終選擇放棄自己的畢業證和學位證,以求“最後壹站”,“死而後已”。

陳俊林是壹個善於學習和總結的企業家。他提出“別人的失敗是自己成功之母”,要善於研究別人的成敗,把他們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經驗變成自己的,揚長避短。善於學習,口碑營銷,對客戶負責,進而贏得市場和客戶的雙重認可,是陳俊林公司成功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