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學派是弗洛伊德在畢生的精神醫學實踐和多年的積累中,對人的病態心理的總結而逐漸形成的。它主要著眼於精神分析和治療,並由此對人的心理和人格提出了新的獨特的解釋。強調人的童年經歷對人的影響。
2、行為主義——代表人物:沃森、斯金納
沃森認為,人的行為是後天獲得的,環境決定了壹個人的行為模式。正常行為和病理行為都是通過學習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改變、增加或消除。
斯金納認為,心理學關註的是可觀察的外顯行為,而不是行為的內在機制。
3.人本主義代表人物:馬斯洛和羅傑斯。
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行為的心理驅動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把它分成兩類七級,像金字塔壹樣。從下到上依次是生理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工作保障、家庭保障)、歸屬和愛的需求(分為友情和愛情)、尊重的需求(自尊、自信、成就、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認知需求(感知、理解和學習、好奇心、對知識、真理和智慧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不變渴望)和審美需求(包括存在於某些成年人和
馬斯洛認為,審美需求類似於本能,它在自我實現者身上得到充分表達。)、自我實現需求(道德、創造力、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公平、接受現實的能力)。在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之前,人們必須至少部分地滿足更低層次的需求。
4.認知心理學——代表人物是奈瑟和皮亞傑,他們的主要理論是信息加工理論,所以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把人的心理活動看作是壹個信息處理系統,對感官收集的信息進行分析、儲存、轉換和利用。這些活動被稱為信息處理。廣義的認知心理學還包括皮亞傑學派。皮亞傑學派主張心理學要研究兒童的認知活動,註重探索智慧的本質、結構和功能。
另外,從專業角度來說,還有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等,然後還有壹些更細的分類。
普通心理學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過程和人格心理特征的壹般規律的學科,是心理學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研究。
普通心理學研究心理過程的發生發展和個體心理特征形成的最壹般的理論和規律,確立心理學研究的最壹般的方法論原則和具體方法。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過程中涉及的各種心理現象,揭示教育與心理發展的關系。
生理心理學是從人體生理學和神經生理學、神經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化學等方面研究心理學的生理基礎和機制的學科,是心理學基礎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特定社會和群體條件下個體心理、動機和人際關系的發展和規律的學科。
變態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異常的學科,包括認知活動、情感活動、動機和意誌行為活動、智力和人格特征。
發展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心理發展規律的學科。發展心理學是心理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發展中人的理論基礎。
總之,隨著心理學的發展,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心理學流派或領域。但是,無論什麽學校,最終目的都是研究和改變人的心理,推動人類文明的更高發展。
心理學老師左叔很樂意回答妳的問題。
我是壹名從事心理學和心理健康服務的工作者,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對於妳的問題,“心理學有哪些分支?”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心理學是幹什麽的。以便對其分支有所了解。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發生、發展和活動的科學,即心理學是研究心理過程和行為的學科。
心理學是壹門內容非常廣泛的學科,研究內容極其廣泛,涉及記憶、壓力、心理治療、愛、說服、催眠、知覺、死亡、服從、創造力、學習、人格、衰老、智力、性行為、情緒和快樂。
自從1879科學心理學誕生以來,心理學家就把心理學分為理論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理論心理學側重於心理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基本規律的探討;應用心理學將心理學理論應用於社會實踐活動,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工作效率和幸福感服務。同時,根據心理學家的個人誌向,心理學有兩個發展方向:壹是學習心理學研究者,從事心理學理論研究;第壹,心理學已經成為壹種職業,壹些心理學家運用心理學知識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商業、體育、法律、醫療等方面的問題。
二、根據研究領域和應用的不同,心理學有以下幾個分支。
壹、基礎心理學又稱普通心理學,主要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探索心理活動最基本的規律。
二是發展心理學,研究人從出生到死亡的生長發育全過程,以及各個發展階段的規律和特點。
三是學習心理學,主要探索人是如何變成這樣的,研究人和動物的學習過程和原因。
五是認知心理學,主要研究感官知覺、認知過程,以及認知對行為和情緒的影響。
第六,社會心理學。心理學家也對人們的社會行為感興趣。他們主要研究人的態度、說服、從眾、印象、友誼等等。
七是進化心理學,研究人類的各種心理功能是如何進化的,以及這些心理功能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其實心理學分支很多,文化心理學、性別心理學、生理心理學、比較心理學、動物心理學、醫學心理學、變態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咨詢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測量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工程心理學、環境心理學(中國古代風水學)、運動心理學、司法心理學、犯罪心理學、航空航天。它們或是理論心理學的拓展,或是應用心理學的延伸,但都是服務於社會經濟活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妳。
再次感謝邀請!
我是番茄的心理日記。
心理學是壹門歷史悠久的年輕科學。因為,早在古希臘時期,心理學就已經萌芽了,但心理學作為壹門獨立的科學建立起來也不過壹百多年。由於心理現象本身的復雜性,心理學在獨立後的壹百多年裏出現了各種流派。
01.構成主義
科學心理學創立於19世紀末,1879是現代心理學創立的年份。心理學的創始人是德國哲學家和生理學家馮特(1823 ~ 1920)。作為獨立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他建立了現代心理學的第壹個學派——建構主義,從1920開始。
建構主義認為,人的心理意識現象是由簡單的“心理要素”構成的“心理復合體”,它致力於研究心理意識現象的“結構”;分析心理意識現象的“要素”,想象心理要素的組合方式。因此,這個學派也被稱為“元素心理學”。
這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馮特和他的學生鐵琴娜(1867 ~ 1927)。馮特及其心理學體系的主要觀點:(1)心理學是研究直接經驗的科學;(2)元素分析和創造性綜合;(3)實驗內省。壹方面,鐵琴納繼承了馮特的心理學體系,另壹方面,也在壹定程度上修正和發展了馮特的心理學體系。馮特認為內省只能用於研究簡單的心理過程,而鐵欽納用內省來研究思維、想象等高級心理過程。馮特將心理要素分解為純粹的感覺和簡單的情緒,而鐵陳爾將意識體驗分解為三個要素:感覺、意象和情緒。感覺是感知的基本要素;意象是概念的元素;情感是情感的要素。總之,鐵琴納把心理過程分析為感覺、意象和情緒,認為感覺和意象具有四個屬性,即自然性、強度、連續性和清晰性。情感具有前三種屬性,缺乏明確性。元素在時空中混合,形成感知、概念、感覺、情感等心理過程。
行為主義
現代心理學的第二個流派是行為主義。美國出現了行為主義,自然科學在20世紀初迅速發展。壹些年輕的心理學家對馮特學派不滿,認為心理學不能研究意識,心理學和其他自然科學處於同樣的地位,應該和其他自然科學壹樣,研究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事物,也就是行為。
行為主義認為,人的心理意識和心理活動是不可預測、不可接近的,心理學應該研究人的行為。行為是生物體適應環境變化的身體反應的組合,無非是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心理學對行為的研究就是要找出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關系,從而從刺激中推斷反應,從反應中推斷刺激,達到預測和控制人類行為的目的。
這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沃森(1878 ~ 1958)和斯金納(1904 ~)。華生的主要觀點:(1)機械唯物主義決定論;(2)認為心理學是壹門自然科學,是研究人類活動和行為的部門,要求心理學放棄與意識的壹切關系,並提出兩個要求:第壹,心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的區別只是壹些分工上的區別;第二,必須放棄心理學中那些無法用科學術語解釋的概念,如意識、精神狀態、心理、意誌、形象等等;(3)我們強烈要求用行為主義的客觀方法來反對和代替內省方法,認為客觀方法有四種:壹是不用儀器的自然觀察和用儀器的實驗觀察;二、口頭報告法;三、條件反射法;第四,測試方法。斯金納屬於新行為心理學派。他只研究可觀察的行為,並試圖建立刺激和反應之間的函數關系。他認為刺激和反應之間的事件不是客觀事物,應該排除。斯金納認為,意識的問題可以在不放棄行為主義立場的情況下得到解釋。
功能主義
功能主義是與建構主義相對的壹個學派,與實用主義哲學緊密相連,於19年底在美國產生。
功能主義者認為,意識是身體適應環境、實現生存目的的工具;心理學的任務是描述和解釋意識的適應功能。它認為意識狀態是壹個連續的整體,稱為“思想之流、意識流或主觀生命之流”;人和動物的心理活動都是“本能”沖動的作用。
這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詹姆斯(1842 ~ 1910)、杜威(1859 ~ 1952)、安吉爾(1869 ~ 1949)。詹姆斯的主要觀點:他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意識,心理學是對意識狀態的描述和解釋,意識是壹種連續的狀態,是壹種思想、意識和主觀生活的流。他反對將意識分解為基本要素的做法,認為這種做法容易破壞整個心理學。詹姆斯關於意識的觀點如下:(1)每壹種意識都是個人意識的壹部分;(2)意識是不斷變化的;(3)每個人的意識都能感覺到連續,每個人的意識狀態都是意識流的壹部分;(4)意識的選擇性。安吉爾的主要觀點:他認為心理學的方法有內省(主觀觀察)和客觀觀察,尤其是內省,被視為心理學的基本方法。積極倡導心理學研究領域應包括壹切心理過程及其生理基礎和外在行為,重視心理學的應用研究,如教育心理學、工業心理學、醫學心理學等。
04.格式塔學說
格式塔是20世紀初出現在德國的壹個學派,反對馮特的結構主義。生於1912,“格式塔”是德語“格式塔”的音譯,意為“形式”和“形狀”。在心理學中,這個詞用來表示任何分離的整體。格式塔也被翻譯成格式塔心理學。
格式塔認為,人的心理意識活動是先驗的格式塔,即“具有內在規律的完整課程”,它存在於人的經驗之前,是人的經驗的前提。人們感知到的外部事物和運動是格式塔。人和動物的智能行為是壹種新格式塔的突然出現,稱為“頓悟”。
這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維特莫(1880 ~ 1934)、科勒(1887 ~ 1967)、考夫卡(1886 ~ 1941)。韋特莫的主要觀點:運動現象的視覺感知的實驗研究。他認為運動現象是壹種格式塔,在心理現象中整體不等於其部分之和,整體的性質不存在於其部分,而存在於整體。考夫卡的主要觀點是,心理學的任務是研究行為和心理物理場之間的因果關系。所謂心理物理場,包含了自我和環境的極性,而這種極性的每壹部分都有自己的結構。他把環境分為地理環境,即外部實際環境;行為的環境,也就是壹個人頭腦中的環境。行為來自於行為的環境。
05.心理分析
精神分析,又稱弗洛伊德主義,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創立。在心理學領域,這壹理論指的是精神分析和無意識心理學體系,又稱精神病學和高深心理學。分為古典和新弗洛伊德主義。
什麽是精神分析?按照弗洛伊德自己的說法,精神分析是他“研究和治療”癔癥(神經癥)的方法。弗洛伊德心理學包含兩個不可分割的內容:第壹部分是精神疾病的治療方法和理論;第二部分是關於對人的心理過程的認識。弗洛伊德認為,人類的心理領域是壹個深不可測的巨大世界,其最深層蘊含著人無法體會的神奇事物,是壹個令人著迷的領域。
這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1856 ~ 1939)、阿德勒(1870 ~ 1937)、榮格(1875 ~ 191)。弗洛伊德的主要觀點:(1)根據無意識理論,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學稱為深層心理學,他構建的心理過程由三部分組成:第壹個層次是潛意識系統,它是人的權力沖動、本能等壹切沖突的根源,是人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的儲存庫,它不受客觀現實的調節,構成了人的心理的深層基礎;第二個層次是前意識系統(潛意識),是介於意識系統和潛意識系統之間的邊緣部分。它在人的心理活動中起著“檢驗者”的作用,其目的是保證適合本能、服從現實的原則。第三個層次是意識系統,是人的心理最外層的部分,是人的心理因素構成的“家庭”中的“父母”。它統治著整個精神家庭,使之協調壹致。(2)弗洛伊德根據釋夢理論,按照精神分析把夢的內容所表達的意義分為兩個層次:壹個是表層意義,即夢的“顯見意義”,指夢者能回憶起的夢的情境及其意義;壹個是深層意義,也就是夢的“隱藏意義”。意思是夢者可以通過聯想知道明顯意義背後隱藏的意義。
06.日內瓦學校
日內瓦學派的心理學與瑞士心理學家、日內瓦大學心理學教授、盧梭學院院長讓·皮亞傑(1896 ~ 1981)的名字密不可分。日內瓦學派的心理學研究側重於兒童智力發展的認知活動。皮亞傑以其創造性的研究影響了當代心理學界。他從兒童的心理發展出發,進壹步研究了人類認知的發生和變化,創立了發生認識論。
日內瓦學派認為心理學研究離不開生物學和邏輯學。皮亞傑用符號邏輯來研究兒童智力的發展,在他的認知心理學中引入了數理邏輯的概念,用來自布爾代數的符號邏輯作為工具。
皮亞傑是這個學派的主要代表。他的主要觀點是:(1)認知結構及其動態過程,皮亞傑的基本概念:圖式(指人類的壹種心理功能結構),同化(指生物適應環境的壹個過程,主要說明人類智力的發展也是對生物的適應),適應(當原有圖式不能適應客體時,可以通過調整原有圖式建立新的圖式,從而發生認知圖式。(2)對兒童心理發展的研究,提出了心理發展的四個要素:a、有機體的成熟因素;b、個體作用於對象時實踐和經驗獲得的作用;c .社會環境;d、在心理學中起決定作用的平衡過程(平衡過程是指成熟的內部組織在與外部物理和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斷調整認知結果的過程,即心理發展的過程)。皮亞傑把兒童認知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第壹階段是知覺運動階段(0 ~ 2歲);第二階段是手術前階段(2 ~ 7歲);第三階段是具體操作階段(7 ~ 11,12歲);第四階段是正式運營階段(11,12 ~ 15,16歲)。
07.人道主義
人文主義興起於20世紀50、60年代的美國,70、80年代迅速發展。既反對行為主義把人等同於動物,又研究人的行為,不了解人的內在本質。還批評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經癥和精神病人,不研究正常人的心理學,所以被稱為心理學第三次運動。
人本主義學派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性和自我實現,把人性的自我實現歸結為潛能的發揮,是壹種類本能的本性。人本主義最大的貢獻是看到了人的心理與人性的壹致性,主張心理學必須從人性出發研究人的心理。
這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馬斯洛(1908 ~ 1970)和羅傑斯(1902 ~)。馬斯洛的主要觀點:對人的基本需求進行研究和分類,區別於動物的本能,提出人的需求是分層次發展的;他根據對目標的追求和不同對象的滿足程度,把人的需求從低到高排列成壹個等級序列系統。最低的需求是生理需求,人覺得應該優先考慮。羅傑斯的主要觀點:他在心理治療的實踐和心理學理論的研究中發展了人格的“自我理論”,倡導“以病人為中心的治療”心理治療方法。人類有壹種天然的“自我實現”的動機,即壹個人發展、擴大、成熟的傾向,這是壹個人最大限度發揮自身潛力的傾向。
心理學的學科體系包括理論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個方面。
1.理論心理學研究心理學理論,如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生物心理學、測量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異常心理學等。
我們知道心理學有很多流派,格式塔學派、精神分析、行為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等等,這些都只是理論心理學的發展分支。
二、應用心理學是研究心理實踐和運作的學科,如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商業心理學、運動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工程心理學、營銷心理學等。,幾乎涵蓋了人類所有的社會活動。應該說,應用心理學無處不在,貫穿於生活的每個角落。
根據兩個發展方向,也可以理解為理論心理學屬於理科範疇,應用心理學屬於工科範疇,理論心理學主要是學術,本科,碩士,博士等。,而應用心理學是心理咨詢師和心理醫生的資格證書。
其中,所有心理學最根本的學科基礎是普通心理學,又稱基礎心理學,無論是理工科系統都必須學習。
不同的分類方法會有不同的結果。
根據是否正常,可分為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
根據基礎可以分為普通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
也可以分流派,如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人本主義、格式塔心理學、建構主義、認知心理學等。
總之,很雜。比如社會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咨詢、團體心理咨詢、心理壓力與應對、行為學、廣告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健康心理學、旅遊心理學、消費心理學等等。
人住的地方,就有心理。
流派太多了,主流:精神分析、人本主義、行為認知、意象心理學(中國特有),還有很多,比如結構主義、功能主義、格式塔、神經心理學?分類很多,比如兒童心理、變態心理、犯罪心理、繪畫心理等...有那麽多,沒有固定的方法,有效的就是良好的心理。
天空中有多少顆星星?
有多少星星,心理學就有多少分支。
我們每發現壹個明星,就會發現心理學的另壹個分支。
隨著我們對宇宙探索的深入,心理學也走向了宇宙。
(1)普通心理學:在心理學中,處於壹個基礎學科的地位。普通心理學研究心理現象產生和發展的最壹般規律,研究心理學的最壹般理論。普通心理學的內容是總結各個分支的研究成果,為各個分支提供理論依據。在普通心理學的範圍內,還包括感覺心理學、記憶心理學、思維心理學、言語心理學、動機心理學、情感心理學、意誌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等。普通心理學為心理學的各個分支提供了理論基礎。所以普通心理學是學習心理學的入門學科。
(2)生理心理學:研究心理學生理機制的科學。主要研究各種感覺系統的機制,學習記憶、動機、情緒等各種心理現象的神經機制,內分泌腺對行為的調節機制。這些研究對於揭示心理現象與其物質-神經過程的關系,科學地解釋各種心理現象,進而指導臨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3)發展心理學:研究心理學的發展史和人類心理的個體發展。研究心理學發展史的心理學叫做比較心理學。它將動物心理學與人類心理學進行比較,並從比較中確定兩者聯系的差異。比較心理學也研究動物心理和行為的各種具體形式。
(4)教育心理學:研究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心理問題,揭示教育與心理發展的關系,為學生的教育訓練服務。教育心理學包括道德心理學、教學心理學、學科心理學和教師心理學。
(5)醫學心理學:研究疾病的診斷、治療、護理和預防中的心理問題,為人民保健服務。包括病理心理學、臨床心理學、藥理心理學、護理心理學、心理健康咨詢、心理治療等子學科。
(6)工程心理學:研究人與機器的配置和功能協調,實現人、機、環境系統的最佳匹配,使人在安全有效的條件下工作。這種研究有利於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保證安全生產,充分發揮人在生產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提高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工程心理學和管理心理學的結合統稱為工業心理學。
(7)社會心理學:研究社會心理學的基本過程及其變化發展的條件和規律的科學。具體來說就是研究社會認知、社會動機、社會態度、社會感受、群體心理(如民族心理、階級心理、小群體的人際心理等)等社會心理現象的特征。)及其變化發展的條件和規律。
查了壹下資料,有以下幾個學科;
犯罪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決策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實驗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咨詢與治療、戀愛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性別心理學、管理心理學、軍事心理學、行為心理學、變態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商業心理學、系統心理學和正色心理學。心理學人際心理學旅遊心理學統計心理學普通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應用心理學銷售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法律心理學。
供妳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