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最重要的是耐心。
忍耐變成鋼鐵,小忍釀成大禍。這些都告訴我們,耐力在人生的很多關鍵時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決定著未來的發展。耐心也能鍛煉壹個人的意誌,是壹個人性格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壹個有錢人給別人的經驗也是:耐心是賺錢最重要的,尤其是在生意失敗,公司破產,損失極其慘重,甚至想自殺的時候,妳壹定要有耐心,永遠不要放棄鬥誌。我們應該忍受痛苦,相信我們有壹天會成功。
10多年前,黃誌堅是溫州市物價局壹名年輕有為的幹部。因為受不了穩定枯燥的生活,不想在20歲的時候看到自己50歲的生活,他放棄了公務員的職位,這種職位至今仍大行其道。
1989年,想做貿易的黃誌堅第壹次來到西班牙。沒想到,他的創業之旅是從異國的壹家中餐館的廚房開始的。在浸泡著成堆碗筷的水池和煙霧繚繞的火爐之間謀生,對於內心驕傲的黃誌堅來說,無疑是壹種痛苦的煎熬。他每天像壹個上了發條的機器人壹樣在餐廳、語言學校、住宅間跑來跑去,無助地堅持著,希望找到人生的新轉機。
自從黃誌堅借錢開了壹家經營聖誕禮物的小店以來,他的處境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他還記得拉著大車進貨,被公交車眾目睽睽之下拒絕的尷尬。那幾天,他每天只吃壹頓飯,早餐免了。他午餐吃了幾塊餅幹。晚上他在家裏卷禮券到深夜,只因為同樣的禮券成卷可以賣三毛錢,散的才賣兩毛錢...他可以賺差不多65,438+0美分。
黃誌堅說:“最大的痛苦仍然是精神上的。要學會忍受對別人的依賴,學會服從別人,並不容易。”同時,那段生活改變了他對很多事情的看法,讓他成熟了很多,甚至影響了他的性格。從那時起,他學會了寬容、體貼、耐心和堅持...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成功的到來,黃誌堅仍然稱那次經歷是他壹生中痛苦的財富。
立足於世,忍耐;善待他人,忍耐,安全。壹個商人要想賺錢,必須先掂量掂量自己。面對從身體到精神的全方位折磨,妳有這樣壹種不顧自己的“決心”和“忍耐力”嗎?因為商人要比普通人承受更多的困難、挫折,甚至痛苦和孤獨。面對血本無歸,財源滾滾,很多人都控制不住自己。
溫州人能賺錢的壹個重要原因就是耐心。為了賺錢,他們忍受著各種痛苦:在世界各地流浪,拋下妻兒想家;做所有臟活累活的身體痛苦;反復遭受白眼和冷嘲熱諷的內心煎熬,等等。可以說,很多溫州商人都是通過各種耐心才獲得了自己的第壹桶金。
吳少達出生在平陽縣鄭樓的壹個農民家裏。1982年,他只身前往安徽,了解當地市場情況後,開始經營印刷、設計、工藝禮品等業務。1988在安徽阜陽開店。他每天不管刮風下雨,騎著裝滿紅皮證的三輪車到當地各大商場推銷,晚上睡在面積只有15平方米的出租房裏。
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吳少達忍著,堅持著,等待著,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忍了五年。其間,他弄壞了5輛三輪車。
努力是有回報的。在1993年,他終於積累了超過100萬元的資本。賺了這筆錢,吳紹到了宜昌,和別人合作經營了壹家廣告公司。1996年,吳少達自己開了壹家裝修設計公司。由於他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誠實守信的管理模式,加上公司從溫州引進了壹流的設備和技術,他很快接手了大量業務,很快在宜昌200多家印刷企業中脫穎而出。
2004年,吳少達和三個老鄉以4000多萬元買下了原來的三峽市場,創辦了宜昌新昌市場。這是宜昌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小商品集散地。2005年6月,他征用了新昌市場旁邊的249畝土地,準備把市場建成渝東、鄂西最大的物流倉儲中心。此外,吳少達還計劃在宜昌建設壹座3萬平方米的溫州商務大廈和壹座三星級溫州酒店。
“嚼菜根,幹大事”,艱苦的環境能磨煉人的意誌,增長人的能力。如果壹個人能通過艱苦環境的考驗,他以後的發展自然會輕松很多。這就是吳少達,也是很多溫州人能壹步壹步把生意做大的原因。其實妳表面上看到的是惡劣環境的承受力。其實,另壹種交易也在默默地進行著。妳付出的是努力和耐心,得到的是堅強的意誌和靈活應變的能力。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都願意交換。這是智者的選擇。
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
“忍耐”其實有很多含義,包括隱忍、堅持、自強、恒心...是指在各種環境下能夠承受屈辱的負擔,包括身體上的忍、言語上的忍、情緒上的忍、環境上的忍、等待上的忍等等。對於商人來說,對誘惑的耐心可能尤為重要,這壹點比其他耐心更重要。
溫州著名商人南存輝建議年輕人要抵制誘惑和孤獨。
南存輝說:我在創業甚至發展的過程中認識了很多年輕的朋友。他們都很急躁,甚至有點急功近利,急於成名,急於成就自己的功名,急於賺錢發財,等等。我覺得如果真的想做好,還是要用壹個加法和壹個減法。要想做強做精,必須用加法,把所有的資源優勢集中到主業上,把所有的資源優勢整合起來。只有做好,才能做強做大。同時,妳還得經受住誘惑。外部環境的誘惑太多,需要妳用減法來減去。想算賬用加減法就能算賬,想算賬就得算賬。現在有很多年輕的朋友,創業的時候會遇到很多誘惑。這時候我們該怎麽辦?我覺得中國的歷史文化內涵很深,包括“舍得”二字。想要得到,就壹定要記得放棄,因為放棄了就能得到!
南存輝不僅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
1984年,當柳市鎮上眾多生產低壓電器的作坊、小廠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時,南存輝再也憋不住了。他找了幾個朋友,壹起到處借錢,終於在壹個破房子裏造出了壹個作坊式的“精致”開關廠。
四個人沒日沒夜的幹了壹個月,掙的第壹筆錢只有40元。三個夥伴都極度沮喪,但南存輝卻異常興奮。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挖掘財富的方法。他安慰同伴說:“別擔心,我有秘密武器。跟著我大家都賺錢。”南存輝的秘密武器是什麽?
80年代初的溫州,很多人目光短淺,經不住誘惑,所以低壓電器都是假冒偽劣。南存輝壹直沒有忘記父親經常跟他說的話:蜈蚣就算有幾千只腳,也只能走壹步看壹步,做事要腳踏實地。
所以南存輝沒有跟風賺錢,而是不惜重金從上海人民電器廠招聘工程師。當這些工程師來“提煉”開關廠時,他們都很驚訝。在他們眼裏,小工廠比作坊還糟糕。而且連最基本的工模具都沒有,很多工程師來了就回去了。但有幾個工程師被南存輝的真誠感動,留了下來。
壹位工程師曾告誡南存輝:“如果妳想致富,妳不會比別人差。如果妳想創建壹個‘品牌’,那麽妳必須耐得住寂寞。”其實這個時候,南存輝心裏就有了壹桿秤:家家戶戶都要用電器產品,質量關系到用戶的生命,所以質量必須過關。
幾年後,柳市的低壓電器生產因質量問題陷入低谷,曾經繁華的街道頓時變得冷清。但“精”品暢銷全國,1989產值達到100多萬元。在此期間,有關部門已經對柳市低壓電器市場進行了三次拉網式的清理整頓,而“提煉”開關廠每次都因為質量過硬而輕松過關。優質的產品贏得了口碑,占領了市場,也讓南存輝和“卓越”完成了最初的資本積累。
“忍壹時冷靜,退壹步。”做人要培養壹種大度,懂得忍耐有利於事業。商人既然求財,不管發生什麽事,哪怕是違背自己初衷的事,也壹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有過激的言行,否則很可能會前功盡棄。
溫州人懂得克己的道理,尤其是賣產品的時候,總是壹副笑臉。不管對方有多不開心,不管場面有多尷尬,即使面對別人的憤怒,溫州人也會微笑,對對方表現出坦誠友好的態度。當初有人覺得溫州人窮,卻不知道錢是溫州人賺的。而且,僅僅過了十幾年,那些嘲笑溫州人的人不得不佩服:溫州人真好!這是第壹層耐心,像南存輝這樣的耐心是更深層次的耐心。為了目標,忍受孤獨,忍受眼前利益的誘惑,等待巨大的成功,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菲利普的忍術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事業也不會壹帆風順。大起大落是壹種常態。在經商的道路上,商人有時會遇到順境,有時會遇到逆境;有的人順境多,有的人逆境多。人都想遇到順境,但是逆境是每個人都不想遇到的。
然而,身處逆境的我該怎麽辦?只有耐心!每個人都有壹個階段,除了忍耐,別無他法可過。為了以後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在這個階段,壹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
荷蘭飛利浦是歐洲乃至全球最大的電子公司之壹,2001年銷售額323億歐元,位居歐洲第壹。但就是這家著名的飛利浦公司,在發展史上卻經歷了三次生死關。
每壹關,因為能咬著牙忍著,結果不僅僅是有驚無險,還有更大的發展。
第壹次是在建廠初期。成立之初,飛利浦的經營頗為坎坷。原因是經營公司的Chlad是管理方面的“門外漢”。1895,Chlad覺得情況實在難以維持,想清算,宣布破產。這時,哥哥安東站了起來。他不同意哥哥的戰略決策,決定堅持下去,毅然帶著產品樣品去了俄羅斯,在剛剛開始普及電燈的俄羅斯打開了市場。之後,安東將飛利浦產品銷往歐洲其他國家,從此飛利浦大踏步前進。
第二次是第壹次世界大戰後。第壹次世界大戰後,壹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將飛利浦置於危急的境地。這時有人提出要收購飛利浦,但是被安東兄弟拒絕了。他們苦苦支撐,苦苦等待,終於讓飛利浦恢復元氣,重整旗鼓。
第三次是二戰後。二戰的炮火讓飛利浦的工廠所剩無幾,董事長布利茨也被逮捕入獄。戰後,人們普遍認為飛利浦要徹底倒閉了。
然而,Blietz帶領他的家人和員工重建了公司,並在艱難的環境中忍辱負重。結果,到19的50年代中期,飛利浦已經成為荷蘭三大超級企業之壹。
三次磨難不僅沒有毀掉飛利浦,反而因為他們超人的“耐心”,逐漸成為了壹個國際化的大企業。
不經歷風雨怎麽見彩虹?飛利浦的故事說明,順境和逆境就像壹枚硬幣的正反面,沒有好壞之分。兩者都可能使人成功,兩者都可能使人失敗。關鍵看商人采取什麽樣的心態,如何把握。在這方面,溫州人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