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別述雲嶺堂,1932年7月生於江蘇銅山。1951被南京大學藝術系錄取。65438-0955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先後在江蘇省美術工作室、江蘇省文化廳美術處工作。1957參與籌建,調入江蘇省國畫院。1958參與江蘇省國畫院籌建。他擅長工筆花鳥畫,畫風清麗,婉約豁達,充滿時代氣息。1959年受邀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制作孔雀圖(合作),為釣魚臺國賓館制作牡丹鶴。1975作品《牡丹白鷴》入選“首屆亞洲藝術展”。作品《芭蕉史丹》參加第八屆國際畫展,《葡萄鳥》入選第二十六屆國際博覽會,《櫻花鳥》赴日展出後收藏於名古屋博物館,《白玉蘭金雞》參加蘇聯舉辦的中國現代畫展,收藏於中國美術館,《荷花鴨脂》收藏於菲律賓總統府。其他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獎,部分作品被收入畫集或單獨出版。1986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出版《余工筆花鳥畫集》。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院院士、中國文聯牡丹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當代工筆重彩畫學會副會長、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國務院和江蘇省政府表彰的為中國文化藝術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
錢松喦(1899 ~ 1985)1899年9月11出生於江蘇宜興縣向洋鎮湖熟村,1985年9月4日卒於江蘇南靖。在20世紀40年代,他們還被稱為嚴嵩和宋燮,使用露露的所有者的名字。我父親是清末秀才,以辦私塾為業。曾任第四、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藝術顧問,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65438-0977年任江蘇國畫院院長,後任名譽院長。1983年,85歲的他加入了中國* * *產黨,實現了自己的夙願。特別讓人感動的是,他在1984大病手術後,還在堅持創作,真的讓自己的生命壹直走下去,壹直創作。
宋文治的筆名是宋浩。1919農歷九月五日(公歷10十月二十八日)出生於江蘇省太倉市。他的養父母在太倉西郊鎮開了壹家面館為生,但之後由於經營不善,逐漸沒落,生活艱難。小時候的艱苦生活對他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造就了他自強、自立、堅韌、拼搏的性格。
就讀於蘇州美術學院。在太倉、安亭從事美術教育16年。同時,他先後師從、、陸、學習山水,有著深厚的傳統功底。文誌山水,始於“四王”,後轉益於多師,筆墨調和南北,壯骨壯勢,擅作高遠之景;但他喜歡畫三月的江南,風景秀麗,壹副大都市的模樣,在開創山水畫新面貌方面有口皆碑。他60年代的代表作《山河巨變》被引入國畫藝術片《畫中山河》。多次入選歐美藝術展。出版有《宋文治作品選》、《日本西武藝術展作品選》、《宋文治繪畫選》。
20世紀80年代以來,宋文治受到潑墨、色彩等繪畫風格的影響,借鑒青綠山水、淺絳山水、西方水彩等繪畫方法,大膽否定自我,又開拓又變革,進壹步錘煉新的繪畫語言,努力探索未來中國畫的新路,最終以無骨潑墨色彩山水畫的新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不同於張大千、劉海粟憑激情潑墨調色偶然得到的畫法,他大膽地將潑墨、流痕、拓印等渲染技法與鉤、刷、點等傳統筆墨相結合,繪畫程序與水墨設色技法正好相反。他有意先在色彩中放墨,並在畫中加入“作”的技巧,從而生動地表現了客觀自然。他也被稱為“當代八大山水畫”之壹。因喜畫江南水鄉柔美空靈清新秀麗的景色,被譽為“宋代太湖”,進壹步延續和發展了現代“金陵畫派”的山水畫風格。
魏紫熙(1915—2002),原名賢文,1915年6月生於河南遂平,1934年6月畢業於開封河南美術家。河南中小學教學。1938後在河南、湖北等地舉辦多次個展。1946年主持河南人民日報美育副刊。1949後,先後在南京文工團、南京美術廠、江蘇美術工作室工作。歷任江蘇國畫院畫家、徐州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人大代表。
1991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給有特殊貢獻藝術家的終身津貼。在6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他舉辦過10多次個展,大量作品和文章發表並獲獎,被國內外各大美術館、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出版有《魏紫熙的畫》、《魏紫熙的畫》、《魏紫熙的山水畫》、《魏紫熙的肖像》、《魏紫熙的山水畫》等畫冊。還有魏紫熙畫集、魏紫熙畫集、魏紫熙山水畫譜、魏紫熙山水畫技法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