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小李信息咨詢官

小李信息咨詢官

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殊性。青春期是生命在生理上不斷發展,心理上不斷成熟的特殊階段。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對新鮮事物敏感,容易接受、尋求和實現自我,好奇心強,渴望友誼和交流,自制力相對較弱。正是因為這些特點,再加上目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他們特別需要別人的理解、認可和支持。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壹些因素,如現在大多數青少年都是獨生子女,不容易建立和鞏固真正的人際關系,難以滿足現實中的人際交往、社會支持和自我實現等各種需求。

網絡以其獨特的方式和豐富的內容向人們展示了壹個全新的虛擬社會環境,這無疑為青少年實現自身需求提供了最好的舞臺。網遊可以幫助他們找到自我,實現自我,網聊給了他們說話的空間和對象。當他們在這個神奇的虛擬世界中第壹次獲得快樂和滿足時,他們會想再次獲得。由於他們自制力相對較弱,這種重復行為往往控制不好,壹失控就上癮了。

此外,青少年的壹些心理問題也容易使個體上癮。如那些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想被重視但又很孤獨的人;人生經歷過壹些挫折的人;家庭不和的孩子;沒有特長、學習成績差、情緒低落、因環境變化難以適應的青少年最容易上癮。這些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的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敗,而互聯網的特殊性,比如匿名性和感官接觸的有限性,使得他們很容易在網上獲得成功。這種在網絡上的輕松和現實生活中的不斷挫折,必然會導致更多的重復上網行為。

——網絡的獨特魅力。美國心理學家格林菲爾德(Greenfield)指出,互聯網之所以具有讓那麽多人沈迷的強大力量,是因為它能讓使用者感到親密、沒有空間和壓抑,而這種力量是其他任何事物所沒有的。這就是網絡的魅力所在,也是由網絡自身的好處和優勢決定的。具體表現在:

首先,網絡拓寬了青少年的信息來源和交流渠道。在信息社會,誰能更快、更多地掌握信息,誰就能在競爭中取得主動。為了快速高效地獲取需要的信息,青少年會求助於網絡,而他們薄弱的自制力往往會讓他們對網絡產生依賴。

二是網絡擴大了青少年的社交範圍和交往對象,滿足了人們與生俱來的參與和融入他人的原始動機。那些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煩惱的少年們,可以在這裏自由宣泄,放心暢所欲言,輕松找到屬於自己的“家”。但是,現實人際關系中的緊張和沖突讓他們沈迷其中。壹旦他們習慣了人機對話,他們就會面臨更多的問題,甚至在真實的社交活動中失敗,從而對互聯網更加癡迷。

第三,網絡為年輕人提供了各種引人入勝的娛樂活動。網絡上最新的流行歌曲,精彩的電影電視大片,新穎刺激的網絡互動遊戲,對他們來說都是不可抗拒的。壹旦被這些娛樂吸引,為了玩得更開心,就會花大量時間上網,結果就是欲罷不能。

-網吧因素。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吧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網吧因為數量多、通宵營業、價格低,自然成為青少年上網的首選。但是,由於當前網吧行業存在不規範經營、違規經營的現象,壹些網吧已經成為危害青少年的壹大公害。在利益的驅使下,壹些商家為了長期留住客戶,提供住宿和便利,使得壹些青少年在電腦前徹夜奮戰,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更嚴重的是,壹些網吧經營者甚至公開向顧客提供含有賭博、色情、反應等內容的電腦遊戲,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破壞性影響。網吧對上網青少年的放任甚至縱容,必然導致他們沈迷網絡。

-學校因素。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校園網,有的還鋪設了寬帶網絡,為大學生上網提供了便利。上網已經成為大學生課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約有5%-10%的大學生患有網癮。國外的調查也證實,高校正在成為網癮的主要溫床。為何如此?在我看來,擺脫家長的約束,擁有大量的自由時間,避免學習和社交的壓力是壹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學校缺乏對大學生上網行為的有效引導和管理。有些老師即使看到也不阻止壹些學生進行網絡聊天和互動遊戲,最終導致壹些學生陷入網癮。

-家庭因素。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不久前,在北京六個城區的約4000名學生中進行了壹項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受訪學生家裏有電腦,但其中47%的學生父母不知道如何使用電腦。因為許多父母對互聯網壹無所知或知之甚少,他們錯誤地認為無論他們的孩子在網上做什麽都比浪費時間看電視好。所以家長既不幹涉孩子上網,也不限制孩子上網時間,更不對孩子上網做什麽給出建議。他們甚至高興地對親朋好友說:“我的孩子比我更懂互聯網。”但是,他們不知道,壹種類似於毒癮的疾病,正在不知不覺中,悄無聲息地侵害著孩子的身心健康。壹旦發現問題,家長往往會走向另壹個極端——將網絡拒之門外,天真地以為這樣就能壹勞永逸地保護孩子免受網絡的誘惑和威脅。

我們可以從青少年自身、網吧、學校、家庭等方面做出壹些努力,具體來說:

——從青少年自身的角度。不要把網絡作為逃避現實生活問題或負面情緒的工具。雖然上網可以讓妳暫時忘記煩惱,給妳快樂,但上網後問題依然存在。只有積極面對和解決問題,才是正確的出路。②上網要有目的性和及時性,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上網前,要在紙上列出要完成的任務和大概需要的時間,用鬧鐘或其他可以定時的東西提醒自己的上網時間。不要把上網作為自己唯壹的課外娛樂,要豐富自己的課外生活。比如加入各種社團,興趣小組,旅遊,和朋友聊天,散步,鍛煉等等。④要提高自制力,遠離含有賭博、色情、反應、暴力的電腦遊戲。通過網絡獲取信息和資料,幫助人們工作和學習,是現代網絡消費的基礎。

-就網吧而言。除了堅決打擊和取締非法經營外,管理部門還應積極引導和規範網吧行業的發展。因為網吧畢竟是為網民提供網絡應用技能、普及互聯網的重要工具和形式,所以從長遠來看應該積極發展。我們可以采取壹些措施,比如,加強立法和執法;相關部門要聯合起來,對網吧進行定期抽檢和突擊檢查;建立行業內的網吧協會,互相監督,統壹規範經營;網吧經營者需要進行職業道德和守法經營教育,等等。

-為了學校。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互聯網教育和引導,告訴他們網絡的優勢,同時讓他們知道網絡的潛在威脅;告訴他們在網上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其次,學校要加強對學生機房和電子閱覽室的管理。比如配備相應的人員對學生上網進行引導和監督;在每臺電腦的瀏覽器中設置壹些限制,讓學生遠離遊戲、色情、暴力的影響;不通宵營業等。再次,培養學生的意誌力和“成功教育”,讓每個人都有成功的人生體驗,自然會減少青少年對虛擬世界的依戀。最後,學校要高度重視那些沈迷遊戲和聊天的學生,充分發揮學校心理輔導和咨詢的作用,幫助他們擺脫對網絡的依賴。

-從家裏。家長縱容或完全禁止孩子的上網行為是不正確的。明智的做法是支持孩子,而不是縱容孩子,即對孩子的網上活動進行幹預、監督、建議和限制。如果可能的話,家長最好和孩子壹起上網,這樣既能和孩子分享上網的樂趣,又能有效監督孩子的上網活動。當然,如果家長沒有時間陪孩子上網,可以讓孩子記錄上網時間和活動內容。但無論如何,壹定要及時查看記錄,掌握情況。另外,為了減少孩子的上網時間,家長要鼓勵孩子參加其他活動,最好能幫助孩子找到壹種健康的替代活動,讓孩子獲得和上網時壹樣的感受。

青少年網癮問題是近年來隨著科技和社會發展出現的新問題,也是青少年青春期成長過程中的又壹新陷阱。如何避開陷阱,讓網絡真正成為青少年學習、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仍然是壹個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深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