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常見16心理咨詢原理(劉有龍老師原創)2021-07-24

常見16心理咨詢原理(劉有龍老師原創)2021-07-24

焦點解決網17,19,12,堅持分享712日,20210724周六(本周2次左右,練習第六次挑戰計劃***6次?壹共236次?閱讀打卡第344天)

16心理咨詢的常用原則

?在心理咨詢實踐過程中,倫理和規範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時候,輔導的脫落不僅僅是因為技術,更是因為不規範。那麽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有哪些共同的原則需要堅持呢?根據我的理解,概括為16項,具體內容如下:

總原則:遊客的福利第壹!

01

自願原則

歡迎,去不去?

心理咨詢主張:歡迎,去或留!不要乞求或幫助!

?壹般情況下,如果來訪者沒有咨詢的欲望,作為心理咨詢師,不能主動找對方咨詢,也不能留著對方咨詢!

?如果當事人沒有協商的意願,即使咨詢師主動,也很難產生好的協商結果!只有各方自己的意願和主動性出來了,協商才會有更好的結果。

?當然,危機幹預除外,危機幹預時,咨詢師可以主動上門,時間和頻率不限,直到危機解除!

02

熟人回避原則

正規的心理咨詢是不能給熟人做的!

?第壹,心理咨詢師難免會在熟人的話語中感情用事,很難做到客觀中立,也很難按正規的咨詢程序壹步壹步來,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

?其次,來訪者也會有各種顧慮,容易對心理咨詢師產生情緒。最後不僅可能輔導效果不理想,本來還可以的熟人關系也可能難以維系。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幫助我們的熟人,也不意味著我們必須拒絕他們的幫助。畢竟我們是人類社會。

?熟人知道我們在學習或者做心理咨詢,如果直接拒絕,可能會讓對方覺得自己不厚道,指望不上,從而影響原本的關系。我們做什麽呢

?舉個例子,如果壹個熟人想讓我們和他的孩子聊壹聊,我的看法是這樣的:首先可以和家長簡單了解壹下孩子的情況,然後告訴家長,如果他們願意的話,可以簡單聊壹下看看情況(其實大部分孩子都不願意和家長的熟人聊),但這不是正式的咨詢,因為按照咨詢的規則,正式的咨詢必須找不認識的人,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敞開心扉,更多的幫助他們。那就參考!

03

配比原則

心理咨詢是雙向選擇。不代表來訪者要做咨詢就壹定要帶。我們要考慮是否屬於心理咨詢,也要考慮是否屬於我們的範疇。

作為專業工作者,必須非常熟悉癥狀學的知識,需要系統學習精神病學或異常心理學的內容,有條件的必須去醫院的精神科實習壹段時間。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明確哪些屬於心理咨詢的範疇,哪些可以輔助,哪些甚至可能不輔助。

來訪者的問題即使屬於心理咨詢的範疇,也不壹定屬於我們的範疇。作為壹名心理咨詢師,妳需要非常清楚自己的卡點在哪裏,自己擅長的領域是什麽。不屬於咨詢範圍,或者不屬於自己的範圍,本著負責任的原則,壹定要給予引薦。

04

限定咨詢地點的原則

來訪者能希望去他家咨詢嗎?沒有合適的咨詢場所,咨詢師可以在自己家裏做咨詢嗎?如果來訪者說孩子不願意咨詢,我們可以像朋友壹樣壹起吃飯聊天嗎?在公園裏邊和遊客散步邊咨詢怎麽樣?去咖啡館咨詢怎麽樣?

如果是做咨詢面試,以上情況是沒有的!

?面試必須在咨詢室進行,咨詢需要壹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如果咨詢不是在專業的咨詢室進行,可能會給咨詢帶來各種隱患,咨詢也不會持續很久,很難達到更深層次的探索,容易導致雙重關系,對咨詢非常不利。

05

充電原理

?有的遊客覺得我跟妳聊天,妳還收費?沒花妳壹分錢!有些咨詢師覺得收費是壹件很尷尬的事情。如果不行呢?

?正規的心理咨詢必須收費,學校心理咨詢除外,壹般稱為心理咨詢。學校輔導不僅可以收費,有時候還需要輔導員主動。

?收費是對咨詢者和來訪者雙方的保護,也是咨詢效果的保證。只有咨詢是收費的,雙方才會更加在意和珍惜,咨詢才會有更好的效果。不收費,來訪者很難深入開展咨詢!

?如果咨詢師連咨詢都不敢收費,那說明咨詢師可能對自己的專業相當沒有把握。

?作為顧問,收費應該在壹個相對合理的範圍。按照現在的咨詢市場,如果咨詢50分鐘到1個小時,咨詢費從幾百到壹兩千元不等。當然,幾千的咨詢師至少可以屬於省內乃至全國頂尖的咨詢師。

?當然,收費高的不壹定是優秀的顧問,收費低的也不壹定是真的無能。選擇顧問有時需要感覺和冒險。

06

知情同意原則

來訪者有知情權,為了避免糾紛,心理咨詢師需要提前告知來訪者壹系列內容。

?比如心理咨詢是要收費的,費用怎麽交。心理咨詢需要至少提前壹天預約。心理咨詢有壹個特定的範疇,心理咨詢師是不給建議的。心理咨詢是壹個過程,兩次心理咨詢沒有聯系。同時,如果來訪者想了解咨詢師的培訓背景,咨詢師也有義務告知。

07

時間限制原則

心理咨詢壹般是壹周壹次(經典的精神分析定向除外),通常每次持續50分鐘到壹個小時,有的會嚴格堅持50分鐘,有的可能略多,但壹般不會超過壹個小時。首診可以稍微延長(尤其是家庭治療),有的壹個半小時,有的兩個小時,當然首診也可以是50分鐘到壹個小時。

原則上,會診不應超時。壹般來說,說到40分鐘或者45分鐘的時候,咨詢師要註意結尾,不要拓展新的話題,否則就談不完了。最好每周固定咨詢壹次,持續壹段時間,因為只有持續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如果咨詢師總是延長咨詢時間,那麽妳是否需要有所覺察或監督,看看是什麽讓妳總是拖延?

?來訪者可以遲到,但遲到不耽誤,但咨詢師絕對不能遲到!來訪者如果不能來,可以提前壹天(有的提前24小時)請假,咨詢可以延期。如果他們當天不能來,原則上會扣費!

?如果咨詢師不能做到約定的咨詢,按照規定,需要至少提前壹天請假。如果當天他暫時做不到,很多咨詢師不僅會在後面給來訪者補這個咨詢,還需要給來訪者補另壹個咨詢。

08

中立原則

心理咨詢師在咨詢的時候有壹個非常非常關鍵的點,就是壹定要保持中立的原則,也就是壹種不做判斷的態度。

當然,中立不是說不能有自己的價值觀,而是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想法不應該影響到這次磋商。

如果咨詢不中立,咨詢師自己的東西就容易出來,對來訪者造成幹擾。輔導是壹個助人自助的過程,而不是壹種引導!咨詢師要做到中立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因為咨詢師本身可能有很多卡點需要完善,而那些卡點往往就像鉤子壹樣,會被來訪者的事情或者情緒鉤住,從而導致不中立。

壹旦咨詢者不中立,這種咨詢基本就會脫落,因為來訪者會感到不可理解,壓力大,不舒服,甚至憤怒。

09

保密原則

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安全和放松是打開的前提。為了讓客戶感到安全和放松,咨詢師需要保持中立,不做判斷,接受和保密,其中保密是最重要的。輔導員不僅要在保密範圍內做到真正的保密,還要讓來訪者有足夠的信心相信輔導員會保密。

保密是心理咨詢師的職業底線。作為壹個有職業道德的心理咨詢師,絕不泄露來訪者的隱私,絕不在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將對話寫出來分享,絕不將來訪者的聊天記錄截圖發給朋友,絕不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詳細記錄!

保密範圍包括:來訪者講述的內容、來訪者的隱私、來訪者的心理評估結果、咨詢的具體情況、咨詢記錄等。

?當然不是說所有部分都必須保密,保密也有例外。以下三種情況屬於保密的例外情況:

首先是訪問者願意透露什麽。當然,即使他們願意透露,我們也需要隱藏他們所有的關鍵信息,以避免對來訪者可能造成的傷害。

二是與司法機關有關,要配合司法機關的工作;

第三是遊客可能會傷害自己。如果他們發現這樣的情況,需要考慮打破保密限制,及時通知其監護人或家人。在原有咨詢協議的基礎上,他們需要簽署壹份風險告知書。

10

尊重原則

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壹定要堅持尊重的原則,尊重當事人的意願,更多的確認當事人的感知。他怎麽想的?妳怎麽想呢?怎麽理解呢?妳怎麽想呢?如何評價?他的希望是什麽?妳在乎什麽?妳看重什麽?他想先談哪個話題?他認為對他來說最大的困擾是什麽?

當咨詢師和來訪者在主題和目標上有分歧時,必須優先考慮來訪者。當來訪者談了壹遍又壹遍,但未能采取行動時,咨詢師要充分尊重來訪者的步調。

來訪者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說話就說話,不想說話就不說話。參觀者可以談論任何他們想談論的話題。如果他們不想繼續咨詢,可以不做了,給他們尊重。

11

非指導性原則

心理咨詢是壹個助人自助的過程。心理咨詢原則上不給出直接具體的建議。首先,我們的建議可能不適合訪問者。二是違背了助人自助的精神,不利於來訪者的成長。

即使我們再有壹個答案,即使我們認為我們能看清楚它,再理解它,我們也不應該匆忙地表達它,或者根本不表達。

?成長是客戶自己的事情,咨詢師更多時候扮演的是陪伴他成長的角色,讓客戶在自己的事業中逐漸成長並獲得解決方案,授人以魚,而不是授人以漁!

12

目標限制原則

心理咨詢的目標應局限於心理學的範疇,包括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短期目標主要是改變認知,改善情緒,調整行為。

遠期目標主要包括促進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發展,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實現完美人格,最終擁有健康幸福的生活。

?心理咨詢師不能直接幫助他們解決具體問題。比如來訪者說找不到女朋友,心理咨詢師就不能幫他介紹壹個。來訪者說他缺錢,咨詢師不能借給他錢。但是咨詢師可以通過和來訪者討論,改變他的認知,調整他的情緒,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法,來幫助他解決具體的問題。

13

援助原則

心理咨詢主要以來訪者為主,心理咨詢師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心理咨詢師千萬不要把來訪者的事情都承擔在自己身上,而應該更清楚自己是否有救世主情節,是否參與度更高。

?來訪者並不著急。我們不要擔心他。來訪者覺得沒什麽大問題。我們不應該認為他有什麽大問題。如果來訪者覺得談哪壹塊更重要,那就談吧。

助人自助從來都不是壹句空話,永遠記在心裏!

14

情感限制原則

?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不能是雙重關系,也就是說,在咨詢過程中,咨詢師不能建立咨詢以外的關系。

心理咨詢師不能接受客人的聚餐邀請、昂貴的禮物,不能和來訪者成為真正的朋友,甚至不能和他們發展成情人關系(除非咨詢已經結束三年以上)。絕對禁止與來訪者發生性關系。

?心理咨詢師是壹個謹慎的職業,要對自己非常嚴格,因為來訪者可能不知道咨詢的規則,心理咨詢師要清楚,不僅清楚,還要遵守。

15

中間不相連原理

心理咨詢只發生在心理咨詢室,而且只在咨詢的時候。心理咨詢之外的咨詢和面談原則上沒有聯系,除非有危及生命的情況。中間不接觸的原則要提前跟來訪者說清楚,避免來訪者覺得咨詢師態度不好然後對咨詢師產生感情,這也是對來訪者負責任的表現。

?如果來訪者在痛苦或迷茫中聯系了心理咨詢師,他就很難去思考和探索自己,也很難真正成長起來!就像壹個人有點痛的時候吃止痛藥,可能會暫時緩解疼痛,但長期來看不利於身體的恢復。

16

責任原則

?庸醫殺人不用刀!

不管學了多少心理學流派和技術,不管心理咨詢的經驗有多豐富,心理咨詢師的責任永遠是第壹位的!心理咨詢師應該在遵守職業道德的前提下,對來訪者有足夠的責任心。

作為壹名心理咨詢師,同時要對自己的專業成長足夠負責,不斷學習,有壹定的咨詢經驗,提高自己的卡點,擴大自己的容器,註意時時接受監督。有困惑卻沒有監督的咨詢就是耍流氓!

我之前寫過壹篇文章,關於做心理咨詢師需要學習和具備哪些專業知識。如果看過,請直接點擊後面藍字“新手心理咨詢師專業成長指南”!

2021 7月19鄭州劉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