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現代教育技術在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多媒體進入學校和課堂,以其鮮明的教學特色、豐富的教學內涵和生動的教學場景,推動了教育技術的信息化,逐步打破了“壹塊黑板、壹支粉筆、壹本書、壹份教案、壹張嘴讓大家聽”的傳統教學方式,構建了新的教學模式。多媒體計算機在現代教育技術中的應用,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情境創設和合作學習,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聯想思維的主動探索和發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處理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創設情境,抓住最佳時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壹、寓教於樂——培養學習興趣案例:在隨教材提供的光盤中,練習題的答案被設計成了水果,題目的內容變成了籃子,練習題變成了摘水果的遊戲。對於這樣有趣的練習,學生思維敏捷,註意力集中,積極參與活動,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躍。伴隨著悅耳的音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在快樂中獲得知識,接受教育,提高能力。播放光盤以“圖、文、聲、像”為特點,可以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多樣的感性材料。生動的畫面、標準逼真的情境閱讀、愉悅的音樂背景、有趣的益智遊戲,將學生帶入壹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進步,讓學生學會學習、樂於學習、樂於學習。二、化靜態為動態——激發學習興趣案例壹:在講授“認識圓”時,我用flash動畫展示曲線、直徑、半徑的運動與直徑、半徑的關系。讓學生在復習的基礎上進入新的學習內容,對圓形成直觀的認識,進而理解圓這個更抽象的概念。案例二:在講授“對圓柱體的認識”時,由於課本上沒有明確的定義,所以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形式中抽象出來的,比如茶盒、汽油桶等,都給我們壹個具體的形象。學生在熟悉“認識壹個圓”的基礎上,學習壹個新的內容——“認識壹個圓柱體”。我使用flash動畫來顯示底面(圓柱體的上下表面),這是兩個相同的表面。側面展開後可以得到壹個長方形(或正方形),長方形的長度等於圓柱體底面的周長。動態的東西比靜態的東西更能吸引學生的註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計算機能為教學創造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化靜為聲,化靜為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傳統教學中,學生面對的是靜態死板的課本和板書,難免枯燥。多媒體計算機教學克服了這壹缺陷。靜態文字可以按照指定的軌跡移動,靜態圖片可以像動畫壹樣移動,可以像流水壹樣呈現變化的圖像,顏色多變,速度可控。在動畫的刺激下,學生始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由難變易——提高學習興趣案例壹:在講授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時,由於圓所占平面的大小稱為圓的面積,如何計算圓的面積?如果用實物演示,那麽大的教室,很難讓每個學生都看清楚。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的應用可以表現出這樣壹種效果:把圓分成幾個相等的部分,把這些類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紙片剪開後,放在壹起就可以形成壹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分割的部分越多,每個部分就會越細,圖形就越接近矩形。將壹個抽象的圓轉化為壹個簡單的圖形——矩形,結合圓的周長和半徑與矩形的長寬關系,推導出圓的公式:s=πr2。案例二:在講授“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時,如何計算圓柱體的體積,因為圓柱體所占的空間稱為圓柱體的體積?首先我用了實物演示,效果不大。我們做什麽呢溫故而知新。上學期用多媒體課件講授“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效果不錯。最後,我決定用多媒體電腦教學——Flash動畫展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把圓柱體的底部分成幾個相等的扇形,然後把圓柱體切割成壹個近似的長方體。分的份數越多,每個份數就會越薄,幾何形狀就越接近長方體。本文論證了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體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度高於圓柱體的高度。壹個新的抽象圓柱體被改造成學生熟悉的三維圖形——長方體。結合圓柱體底面積和長方體底面積的關系,以及長方體的寬和高,推導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v=sh。多媒體計算機可以模擬並將其抽象成圖像。它不僅可以顯示文字、圖片、圖像和聲音,還可以將學生帶入生動、豐富多彩的教學場景,使學生的感官得到激發,思維能力得到發展,空間概念得到拓展,對事物的認識得到加深,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圓形區域的難度,使之變得更加容易。這樣既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計算機教學還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延伸和拓寬教學時空,通過圖像、聲音、顏色、動畫等傳遞教學信息,解決因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帶來的教學困難,使學習內容易於理解和掌握,培養和發展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實踐證明,多媒體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