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飛屋環遊記》:這部電影最大的主題不是愛情和冒險,而是夢想。

《飛屋環遊記》:這部電影最大的主題不是愛情和冒險,而是夢想。

《飛屋環遊記》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制作的第10部動畫電影,也是第壹部3D電影,獲得了第67屆金球獎等多個獎項。2009年在國內上映,在豆瓣125萬人參與評分時獲得了9.0的高分,足以證明觀眾對它的喜愛。

《飛屋環遊記》講述了壹個名叫卡爾的老人和妻子約好去南美洲的天堂瀑布旅遊,但因為生活的匆忙而未能成行。直到政府要拆他的房子,他才決定帶著房子飛往天堂瀑布,履行對妻子的承諾。卡爾和他的新朋友胖子拉塞爾壹起去冒險,旅途坎坷。他們相互陪伴,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是壹部感動了很多人的電影。卡爾對妻子的感情很感人。卡爾和拉塞爾在冒險過程中建立的難忘的友誼是極其珍貴的。卡爾為了救拉塞爾失去了他心愛的房子。這壹幕更是難過到流淚。但這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是78歲的卡爾對夢想的堅持。年輕的夢想被現實阻擋,無法實現。在晚年,不要忘記妳的主動精神仍然堅持實現她的夢想。

卡爾和埃莉是青梅竹馬。他們的理想是去南美洲的天堂瀑布尋找他們的偶像查爾斯·蒙茨。婚後,艾莉在動物園照看動物,卡爾在公園賣氣球。他們壹起節省了冒險基金,希望實現他們的夢想。但人生總有意外。卡爾不小心摔斷了腿,被大風刮倒的樹壓壞了車頂,汽車突然爆胎。冒險資金的罐子壹次次被打破,他們開始壹次次為夢想攢錢。

春天去了秋來,當埃莉壹次又壹次地為卡爾安排領帶時,時間悄悄溜走了。不知不覺中,卡爾和埃莉已經白頭發了。那天,卡爾在打掃衛生的時候,看到了艾莉小時候的照片,想起了和她壹起冒險的承諾。卡爾去旅行社買機票,但是太晚了。艾莉病重去世了。卡爾非常孤獨。他恨自己沒有早點為艾莉做更多。最後只剩下他壹個人,和壹屋子的回憶生活在壹起。

卡爾和艾莉的夢想被現實擊碎,他們沒有攜手走完壹生的天堂瀑布。

或許我們都有過不被物質所累,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想法。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我們有太多的羈絆,無法割舍,以至於壹次又壹次推遲了對夢想的追求,終其壹生都無法實現。

就像電影《遺願清單》中摩根·弗裏曼飾演的老卡特,年輕時為了家庭放棄了成為歷史教授的夢想,做了壹輩子汽車修理工。幾十年來,他都不願意這麽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夢想直到老了也很難再拾起。

然而,正如傑克·凱魯亞克所說:“永遠年輕,永遠在流淚。”無論年齡多大,無論走多遠,都要對生活充滿熱愛,對夢想充滿永恒的追求。這是妳心不老的證據,也是對生活的熱愛。於是老卡爾去了南美的天堂瀑布探險,遺願清單裏的老卡特,在他最後的生命裏,完成了他從未做過的事情:探險、賽車、在非洲大草原上與動物共進晚餐...

艾莉去世後,卡爾獨自住在壹間充滿回憶的房間裏。他把自己封閉起來,很少與外界接觸。小胖子拉塞爾敲門幫卡爾拿到助人為樂的徽章。卡爾編造了壹個借口,把拉塞爾打發走了。

城市更新,卡爾的老房子要拆了,卡爾成了最強的釘子戶。他固執地和艾莉壹起守著房子,這是他和艾莉最後的紐帶。拆遷隊不小心弄壞了卡爾的郵箱,他用拐杖打了拆遷隊長的頭。養老院的工作人員認為卡爾已經不適合獨自生活,決定帶他去養老院。卡爾很害怕,去了養老院後就徹底斷絕了和艾莉的聯系。卡爾通宵打了滿滿壹院子的球。他想帶著對艾莉的回憶去天堂瀑布,實現年輕時的夢想,實現對艾莉的承諾。

要實現夢想,首先需要勇氣。

卡爾已經78歲了。他每天早上只能慢慢起床,還能聽到骨頭哢噠哢噠的聲音。他需要電梯的幫助下樓梯。他能去的最遠的地方是在院子門口檢查郵箱。

養老院都認為卡爾需要照顧,不適合壹個人住。在這種情況下,卡爾決定踏上追尋夢想的旅程。加繆的夏季系列中有壹句話:隆冬時節,我終於知道我有壹個無敵的夏天。卡爾晚年為夢想出發,他的勇氣就是他所向披靡的夏天。

《追捕海蓓娜斯》是壹部經典的勵誌電影。英雄威爾·史密斯是班上的最後壹名。即使不給他報酬,他成功的機會也只有5%。他仍然努力工作。他堅信幸福會在明天到來。

威爾·史密斯告訴兒子,“怎麽樣?如果妳有夢想,妳必須捍衛它。不要讓別人告訴妳,妳成不了人才。只有壹事無成的人才會認為妳不會成功。”只要心中有夢想,就要有勇氣慢慢邁出實現夢想的第壹步。只有諾諾會猶豫不決,永遠達不到妳夢想的彼岸。

要實現夢想,需要壹個並肩作戰的朋友。

卡爾朝著他的夢想出發了,房子飛上了天空。他發現拉塞爾也在房子裏,他不得不帶上小胖子。

卡爾,壹個古怪孤獨的老人,拉塞爾,壹個嘮叨的童子軍,壹個倔強、刻板、古怪而善良的老人,壹個充滿活力、正義感、激情和冒險精神的孩子。在實現夢想的征途上,兩人從隔閡到交心發展出深厚的友誼,最終在歲末之交舍命相救。有人說,世界上最溫暖的壹句話是“妳並不孤單。”陪伴是最長久的告白,有壹個在實現夢想的征途上並肩戰鬥的朋友,是極其珍貴的。

《美麗心靈》是壹部關於20世紀偉大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傳記電影。在斯坦福讀書的時候,納什面臨很大的學業壓力。他的同學已經做完卷子了,他連開題都沒做完。在這種壓力下,納什精神分裂了。他想象著他有壹個幽默的室友,壹直陪在他身邊鼓勵和支持他。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提出,人有五大需求,其中社交需求需要友誼和對群體的歸屬感,每個人都需要夥伴和同事之間和諧的關系或保持友誼和忠誠。

世界上唯壹沒有刺的玫瑰是友誼。

飛行屋漂流到了南美洲。卡爾和拉塞爾經歷了壹場冒險,終於見到了天堂瀑布和偶像查爾斯·蒙茨。雖然神像原來是最大的反派,但卡爾的飛屋還是降落在了天堂瀑布。他兌現了對艾莉的承諾,實現了年輕時的夢想。

在艾莉日記的最後,她寫道:“謝謝妳的冒險。現在,即使我不在,也要開始新的冒險!-愛妳的艾莉"

78歲的卡爾終於如願以償,在這個年紀能夠完成自己的夢想真的很棒。

只要有意義,以後做了還是有意義的。不要讓夢想只是夢想,要創造機會讓夢想成真。人類的壹舉壹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莊子逍遙遊》說“北海賒,可接;東隅已逝,桑葚未晚。”沒有什麽能阻止我們追求夢想,甚至時間也不能。

有句老話,人在什麽年紀做什麽事情。這句話看似很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卻不合邏輯。馬雲37歲註冊阿裏巴巴,任43歲創辦華為,齊白石40歲開始學畫。如果他們都信奉“做和妳壹樣老的事”,恐怕他們只是無名小卒。

勇敢追夢,人生最壞的結果無非是大器晚成。如果在所謂“不合適”的年紀不敢去追求夢想,人生會有很多遺憾。

今天,我們不壹定有壹個在南美生活的偉大夢想。我們平凡的夢想只是好好工作,事業有成,有壹技之長。有的人25歲就自己辭職了,覺得學歷不高,能力不行。找個普通工作,抱著養老的心態混日子。

《童心之夢》的主人公魯迪夢想成為壹名足球運動員,卻因為成績不好沒有上大學,只能在鋼廠打工。工作幾年後,在朋友的鼓勵下,魯迪決定重拾夢想,努力考上聖母大學,並最終在壹場重要比賽中幫助球隊贏得比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丹尼爾·科伊爾(Daniel coyle)在《天才的壹萬小時理論》中說,沒有人可以只用3000小時就達到世界級水平,甚至7500小時也不行。肯定是65,438+00,000個小時,按壹天三個小時算,大概需要65,438+00年,不管妳是誰。

足夠的時間投入是成為大師的前提,沒有人是例外。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用壹萬小時天才定律成就自己任何年齡的人生。只要有足夠的時間投入,就能成為高手,任何時候開始積累都不晚。當積累到非凡的程度,必然會產生非凡的成就,完成妳的夢想。

艾莉去世後,卡爾非常難過,這種遺憾很難彌補。《海賊王》裏的路飛說,“丟掉所有的過去和羈絆,不要吝惜為夢想流下的眼淚。”實現夢想的道路必然布滿荊棘,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荊棘中勇敢前行。

蘇格拉底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人生只是拼出來的夢,沒有榮耀在等著。

最令人欽佩的風景是追逐夢想的足跡。夢想匹配的絕不是妳的天賦,而是妳拋棄現實羈絆,勇敢踏上追夢征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