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郵編,地址及介紹。

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郵編,地址及介紹。

1.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郵編是多少?

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郵政編碼是211135。學校位於南京市滄波門寶山寺路56號,是壹所市屬公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2.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引進學院現開設10個專業類別22個專業,涉及機械、電子、計算機、藝術設計、通信、物聯網、會計等多個專業領域。其中電氣自動化、數控技術兩個專業是教育部、財政部“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重點建設專業,“機械制造專業群”是江蘇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建設專業(群)。移動商務專業是第壹個與南京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基地合作共同培養谷歌跨境電子商務的高職專業,數控技術專業被批準為“江蘇省高等職業教育高水平骨幹專業”。2015為順應智能制造技術產業發展趨勢,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學院成立了智能制造學院,重點建設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壹體化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軟件技術、工業設計、雲計算技術及應用等7個智能制造相關專業。目前已建成3D打印(增材制造)中心、數字化工廠、工業機器人實訓中心、南京機電萊尼機器人學院、海爾智能家居、產教深度融合ICT實訓平臺等6個智能制造實訓基地。2018年,該院智能制造實訓基地獲批“江蘇省工業人才培養基地”。同時,學院與中科院南京陳余激光科技集團、中國航天南京神舟航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航天3D打印研究中心、南京航天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南京特斯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象集團等4家單位簽訂了雙創教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1+N”(平臺+課程、項目、團隊、營銷等)合作模式的“雙創教育合作協議”。).

為進壹步激發我院師生的創業創新活力,進壹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學院於2015年10月在全國率先建設了首個“創客校園”,大力發展集創意、設計、制造為壹體的“藍島創客空間”。空間建設以“創新、實踐、共享、成長”為宗旨,依托全院資源,以科技創新活動為載體,匯聚創意人才,實現創意靈感和創新成果共享,聚焦智能制造、3D打印等前沿技術,深入開展創客教育關鍵技術研究和理論研究。目前,全院正在大力開展創客活動,開發創客項目,共享創新成果,積極探索創客教育與職業教育相融合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系統設計職業教育“54333”創客教育體系,即“平臺+專業+課程+導師+活動”五大基礎保障,以及“學習成績+綜合素質+心理健康+創客活動”四維綜合評價。創客項目課程+創客教育專題課程+創客式課程改革課程,創客項目+競賽項目+基金項目孵化,公司+事業部+工作室實踐。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創客課程標準,開發創客項目課程,通過創新思維訓練、創新工具運用、創新能力培養,努力培養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截至目前,藍島創客空間已開設創客工作坊20余個,開發創客課程400門,成功創建創新思維訓練省級重點教材,制作創客作品2922部,競賽項目144個,基金項目17個,發表創客教育論文40余篇。申請專利1056件,授權專利330件。僅2018年,新申請專利771件,專利申請總量居南京市高職院校第壹,全省第三,其中學生申請438件,占56.8%。

創客校園建設受到社會廣泛關註,南京日報、揚子晚報、教育廳網站等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藍島創客空間目前是中國創客空間聯盟、中國創客聯盟、中國創客教育基地聯盟成員,南京眾創空間聯盟常務理事,鼓樓區眾創空間聯盟理事,英特爾合夥人,海爾創客實驗室。被省科技廳、市科委、鼓樓區科技局列為省、市、區級眾創空間,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眾創空間。

學院始終堅持“立足企業、面向行業、服務社會”的理念,以培養“企業滿意、社會滿意、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建立“分層建設、分類培養”的校企合作機制,加強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建設了中郵建設科技有限公司、中興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長安福特馬自達發動機有限公司等校外學校。擁有物聯網技術實訓室、華為移動4G實訓室、南京中小企業精益生產實訓基地等48個校內實驗實訓室,其中生產實訓基地5個,省級實訓基地1個。中小企業精益生產實訓基地為“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創新創業ICT深度融合實訓平臺”獲批為江蘇省高職教育深度融合實訓平臺。學院先後被授予“江蘇省工業人才培養基地”、“江蘇省(機電工程)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南京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第二十三屆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連續兩年被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評為“優秀鑒定所”。學院現開設31工種鑒定培訓,學員持證率達95%以上。2018,學院為南京市人社局開發了3個新工種:3D打印技術應用、工業機器人應用、物聯網智能家居技術。開發的新型崗位總量居南京高校首位,南京市大學生新型崗位培訓2883人。

學院註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構建了“學習成績、素質培養、心理健康、創客活動”的“四維壹體”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近年來,學院以素質教育為突破口,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成立了校報記者團、話劇社、瑜伽社、跆拳道社、自動研社等文體、職業發展、誌願服務、科技創新等50多個學生社團。

多年來,學院為南京和江蘇的經濟建設培養了近2萬名成人高校畢業生,其中90%以上在南京本地企業工作。為南京地區企業培訓考核654.38+0.5萬余人次;高職院校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2萬多人,其中50%以上在南京本地企業就業。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居全省第壹。畢業半年,畢業生收入逐年增長,壹直處於全省高職院校第壹方陣。

2017-2018年度師生技能獎263項,教師131人,學生132人。其中,獲得各類國家三等獎的教師26人,學生28人;省級二等獎以上教師40人,學生27人;市級壹等獎教師1人,學生2人。

2018年,學院被授予“2018年度江蘇省產業人才培養基地”(全省29所,其中高職院校4所),被江蘇省教育考試院授予“網上咨詢宣傳優秀單位”(全省20所高校,其中高職院校僅8所),被江蘇省教育廳授予“優秀職業生涯規劃競賽”。

學院將根據南京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的需求,發揮行業辦學優勢,創新以核心為基礎、緊密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堅持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發展的辦學思路,堅持建設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基地,堅決推進全國首家“創客校園”建設。凝心聚力創新,聚焦人才培養,高水平探索創客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抓內涵、提質量、明特色、創品牌”,推動辦學水平不斷提升,為“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