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EAP的服務意義

EAP的服務意義

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首要動力,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深圳市白娜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EAP服務中心計劃為您的員工提供完善的員工福利保障,提升他們的滿意度和歸屬感。

處理會對工作表現產生影響的工作、個人問題和挑戰;

提高生產力和工作效率;

減少工作事故;

減少曠工和員工流動;

增強員工之間的合作關系;

管理事故風險;

吸引和留住員工;

減少員工投訴;

幫助解決成癮問題;

提高員工士氣和積極性;

為績效分析和改進提供管理工具;

對員工表現出關心的態度;

幫助直線經理識別和解決員工的問題。

EPA在中國的發展

心理介紹:對於大部分中國企業來說,EAP還是壹個新生事物,在中國只有少數外企和中國移動。

微博中兩則令人悲傷的消息引起了公眾的關註。

先是兩名富士康員工為內部報紙《富士康人》大打出手,隨後壹人糾集同夥將另壹人連刺四刀致死。

另壹個消息是湖北仙桃電臺DJ易陽在微博中發布了最後壹條微博:“我現在頭疼,剛剛撥通了最後壹個電話。我應該可以安全離開。這次我走得很匆忙,就這樣吧。妳不用想我。”後來有同事在微博中證實,DJ易陽吃安眠藥自殺,搶救無效。

逝者已矣,但這些現實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為什麽會這樣?為什麽同事之間會因為壹份報紙發生極其暴力的事件,為什麽看似令人羨慕的DJ會選擇自殺——是員工心理有問題,還是企業文化有問題?如何才能防止這些問題被拖延,防患於未然?

“蟻族”被迫舉重

當2008年中國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從溫飽階段進入小康生活之路,告別了滿足自身生存需求的“身體時代”,開始關註富裕階段的愛、歸屬、信任、自我成功,甚至自我實現,我們稱之為“心靈時代”。在這樣的社會轉型期,無論是組織還是個人,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煩惱和壓力。在精神心理障礙的“重災區”,除了生活單調枯燥的藍領,城市白領也有很多問題。

對我國六省市13177名職業人群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顯示,我國職業人群焦慮抑郁狀況嚴重,輕、中、重度抑郁者分別占25.60%、23.52%、1.58%。

中國青年報報道,中國每年有60萬人死於過勞死,已經超過日本成為過勞死第壹大國。這意味著每天約有1600人死於疲勞引發的疾病。北京青少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特聘的壓力管理專家郝斌告訴記者,“過勞死”是社會高速發展時期不可避免的問題,但“過勞死”是可以預防的。

華西醫院心理咨詢中心的數據顯示,職業人群占比最大(30%),教師、醫生、公務員、公司企業管理人員、警察、服務業從業人員都是高危人群。

員工的精神和心理狀態直接影響其個人和團隊的工作積極性,並可以間接甚至直接關系到企業績效。那麽,我們怎樣才能在問題發生之前防止員工出現問題呢?

於是,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尤其是世界500強企業,為了關註員工的精神狀態,為職業人士提供心理維護,開始引入EAP。

對於國內大部分企業來說,EAP還是壹個新生事物,只有部分在華外資企業,以及中國移動、國家電網等少數大型企業在嘗試,但毫無疑問,EAP在未來會以越來越大的規模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由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主辦的“溝通、理解、關愛、促進心理健康”媒體沙龍上,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員朱卓宏博士、中國EAP聯盟理事、國際認證EA P顧問李永華等專家詳細解讀了EA P的前世今生。

重壓之下的脊梁

EAP的英文是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翻譯過來就是“員工援助計劃”。簡單來說,企業通過提供診斷、咨詢、顧問等服務,解決員工的社會、心理、經濟、健康問題,消除員工各方面的困擾,最終達到預防問題,提高員工工作生活質量的目的。

雖然EAP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已經成型,但是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才提出職業壓力與健康的關系,2000年才出現積極心理學的概念。2002年,美國前總統盧丹斯教授在壹篇文章中提出了心理資本的概念,主要提出了積極心理學的核心概念。他認為積極心理學能使人感到快樂,使我們充滿希望,提高我們的工作成績,使生活更有意義。

越來越多的世界500強企業開始引入EAP服務,或在內部采用EA P機制,如惠普、IBM,其中國公司也采用EAP服務。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如果EAP制度能夠在企業中普及,將會更好地保護那些在職業生涯中遭受各種壓力的社會中堅力量,從而更積極地推動社會發展。

妳能保守我的秘密嗎?

什麽時候需要EAP?比如2008年經濟危機,需要大規模裁員。還有壹些危機,比如自殺,需要壹些人介入,靠自己的公司很難解決。

很多時候,企業確實需要壹個中立、專業的第三方來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中國EAP聯盟理事、國際認證EAP顧問李永華坦言,2008年富士康13跳樓事件發生後,他壹直在呼救。這些老板的目的很簡單:他們不希望企業發生類似的自殺事件。

但這可能會引起員工的壹個擔憂——公司請來的人幫我咨詢。他們能保守我的秘密嗎?

EAP公司首先要和企業主溝通。公司需要了解的是群體或員工個人的傾向,而不是了解大家在想什麽。其實專業的EAP公司是不會把員工的具體想法告知公司的,而且必須有保護隱私的前提,當然除非員工的行為或想法已經危及到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EAP發展的困難

EAP在中國的發展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發現惠普公司開始邀請專家到公司做壹些EAP研究。當時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EAP公司。2001年,聯想開始在聯想內部提供EA P服務,這是國內企業開始為員工提供EAP服務的第壹個案例。

2004年,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EAP項目正式啟動,EAP終於進入政府機構。EAP的概念在中國逐漸流行起來。2006年以後,中國政府開始提出建設和諧社會,EAP的發展勢頭越來越猛。

雖然有探路者,但EAP在中國的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在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員朱卓宏博士看來,存在的問題有:壹是定位不清晰,與海外的EA P測量結果不同;第二,認證只是心理咨詢師或者心理咨詢師的服務,沒有EAP服務的認證,所以做EAP服務的人魚龍混雜;另壹個困難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舊的傳統觀念會歧視精神疾病患者,甚至是思想上“出格”的人,所以很多人不願意接受心理咨詢,更不願意去精神科看病。在中國,EAP很容易與“思想政治工作”尷尬混淆。

更關鍵的是,EAP的服務效果會滯後1-2年,而且很多是無形的,不容易直接用工作業績或者這兩年產值的增長來評價。企業會對用錢引進的EAP項目是否值得打上壹個大大的問號。即使是引入EA P的企業也不壹定能徹底實施。有些企業主可能只關心“問題員工的識別”,但實際上EAP還包含如何提高管理者情商等更廣闊的內容空間。

在社會轉型期,中國企業面臨的變化和挑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復雜。另外,中國是壹個具有明顯母性文化特征的教育模式。中國人最重視人際關系。壹旦人際關系出現問題,員工的精神狀態和公司的業績都會“亂套”。始於人文關懷的EAP,無異於公司提供給員工及其家屬的“精神福利”(有些EAP項目覆蓋家屬)。如何讓員工的腳步慢下來,讓靈魂跟上,優化個人與家庭、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組織的關系,需要企業投入更多的力量。

中國企業面臨的現實挑戰

1人工成本正在考驗中國制造,勞資矛盾日益加劇。

企業壹方面需要變革,但另壹方面也需要和諧。如果處理不好,即使被裁員或倒閉,也會產生很多負面影響。

工作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造成了很多心理壓力和風險。

企業成長很快,但優秀的管理者需要時間培養。

新生代已經成為職場主流。適應和發展是他們應該走的路,但路徑模糊,目標空洞,步驟艱難。

員工精神心理問題可能引發的安全事故和職業災難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企業的國際化趨勢日益發展,跨文化的融合與合作變得非常重要,這是壹個新的課題。

——第七屆中國企業心理服務國際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