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公私關系在企業的發展和營銷戰略的實施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市場整合時期。企業如果正確把握公關的方向和技巧,就會為自己創造壹個良好、寬松的外部環境,這對企業的品牌建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壹旦企業公關意識薄弱或者方向和技巧錯誤,就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大阻力,嚴重的會使企業面臨滅頂之災。
雖然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重視公關,但是很多企業只是把公關當成喝酒吃飯拉關系。公共關系其實是壹門很高深的學科,有壹些必要的條件和基礎。
(壹)公共關系的定義及其在中國的發展。
簡稱PR,是壹門分析發展趨勢,預測結果,為機構領導提供咨詢,實現機構利益的社會藝術。
中國公共關系的發展;
20世紀60年代,中國臺灣省、香港等地首先引進了這門新學科。1988 65438+10月,第壹份專業報紙《公共關系》在青島創刊;1989 1第壹本面向國內外公眾出版的雜誌《公私關系》在Xi安創刊。這個新興的概念被廣泛傳播,但當時由於意識形態的限制,大多是按帽畫虎,形似而神不似,走了好幾年彎路。
當時廣東壹家保健品公司用200萬在美國留學多年的MBA人才來管理,因為這些人在國外成長生活的經歷和國內有本質的不同,人為的把主客觀對立起來。如果他們不了解中國的人情關系,就完全按照美國的方式執行(美國的市場體系很完善,而中國的市場體系才剛剛開始);非常嚴格的財務管理,對員工近乎苛刻的態度等。,引起了公眾的不滿。
(二)中國特色的公關環境。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創造了獨特的人類文化氛圍。改革開放20年來,逐漸接受了許多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企業公關越來越有必要。企業如何才能在社會資源上搶占先機?公關的作用顯而易見,法制和人情相互交融。
壹個企業的公關成功不可能壹蹴而就,必須做好長期的準備。
1,建立企業內外的信息反饋系統。這裏首先要做的是內部公關,這也是很多企業過去不重視的關鍵部分,包括培訓等方式建立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必須先安頓下來。
2.建立對外公關部,選擇合適的人選。
公關部絕對不是壹般的靠關系吃喝的裝修部,沒有關系也可以搞公關。負責人應具備以下要素:
a、豐富的社會經驗和對企業的高度忠誠。
b、熟悉公司的業務和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在處理公關事務時知己知彼。
熟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熟悉媒體運作程序和流程,了解行政程序和規則。
具有敏銳的判斷力和遠見卓識。這壹點尤為重要,因為防火的成本總是低於滅火的成本。
3.及時了解國家和地區行政法規和營銷環境的變化。
4.加強對企業產品的質量控制,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培訓,趁熱打鐵。
5.樹立危機公關意識。
有的公司說我長大了就去搞公關,這樣不行。公關就是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事實上,公共關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男女要握手,男人要等女人先伸手,不要主動伸手。企業只有著眼大局,從小事做起,完善以上五個方面,才能在風雨中穩步前行。
(三)、公關為營銷保駕護航。
營銷在企業生存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在具體的營銷過程中,由於地理環境不同,經營者不同,行政法令不同,往往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公關得當,不僅能讓影響力消失,還能給後期的營銷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
1,公私關系在營銷中有三個作用。
a、聯絡感情,尋求理解,維護關系。
b、收集意見,反饋信息,排除障礙,改進工作。
c、穩定消費隊伍,鞏固銷售市場。
2.營銷公關手段
(1)新聞;比如山西中原威藥業有限公司壹開始啟動市場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打開局面了。於是,1998年由中央政協和全國人大舉辦的名為“中原衛杯”的休閑體育比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後來的宣傳中既獲得了知名度,也獲得了公信力。從此,溶栓膠囊慢慢走向了軌道。
(2)演講;利用企業的舵手演講或者參與各種社會新聞。
(3)活動;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活動或節日等。
(4)公共服務;這是建立企業聲譽和知名度的壹種常見的公關方式。
(五)書面材料;向主管部門舉報或在媒體上發布時。
(六)視聽資料;主要是企業形象和焦點新聞。
諸如此類,總之有壹個原則,就是只要符合法律法規,提升企業形象的方式都是可以采用的公關方式,可以在具體情況下靈活運用。
3.營銷中如何做好危機公關?
壹、危機公關的概念
由於某些異常因素,企業組織與其公眾呈現出某種危險的異常接觸狀態,這是企業公私關系狀態的嚴重異常反應。在實際工作中,通常稱之為突發事件。危機處理得好不好,結果正好相反。如果處理不好,會給企業帶來災難。如果處理得當,企業還會繼續發展。當時某著名保健品公司發生了壹件小事,沒有引起公司的重視。人們認為它不會對企業構成任何威脅。結果上百家媒體轉載,自身管理被忽視。結果年銷售額幾十億的企業很快就沒落了。
b、“防患於未然”,做好危機公關,首先要做好公關危機的預防,培養全體員工的憂患意識。這有三個優點:
1,降低公關危機的概率。
2.實現公關危機的早期發現。
3.提高公共關系危機處理水平。
c、預防措施
1,心理準備;企業首先要居安思危,時刻讓公司有緊迫感。美國世界著名的航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專門制作了壹部紀錄片,模擬公司破產:由於經營不善,大量員工將被裁員,生產將停止,他們將被宣布破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中國,海爾總裁張瑞敏當著全體員工的面砸碎了65,438+000臺存在質量問題的冰箱,從而使公司員工樹立了視質量為生命的理念。
2、組織準備
(1)成立危機管理組織;
(2)建立危機管理系統;
(3)培訓應急隊伍;
3.條件準備:
(1)危機管理資金準備;
(2)管理設施的準備;比如在倉庫準備防火防盜設備。
(3)危機管理信息的準備;提醒各部門養成記錄突發事件的習慣,保證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時不會出錯。
4.危機公關的處理程序
危機情況下,公關處理要準確及時,突發事件破壞性很大。處理時,要盡量控制局面,快速反應。
(1)采取緊急行動。成立專門的處理小組,不在職權範圍內的立即向上級報告。
(2)協同作戰。避免孤軍奮戰,要真誠,要努力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
d、實際治療。在公司的營銷中,如果產品對消費者造成沖擊。那麽首先要面對事實,而不是推委。
1.為受害者采取的措施
(1)了解情況,承擔責任。
(2)聽取意見,註意賠償損失的“度”。對消費者適當合理的要求,應該先接受再研究。對於不合理的要求,要據理力爭,講求證據。
(3)把握分寸,表現風格。
當消費者提出過分要求和胡攪蠻纏時,要大度耐心,不要在事發現場發生沖突,拒絕時要註意方式方法。在處理此類事件時,要表現得謙遜。
(4)提供善後服務,安慰和同情受害者。
(5)盡快落實物質補償。如果有賠償依據,可以先咨詢法律顧問,按法律規定辦事。
(6)穩定人員,在處理過程中不要更換頻繁處理此事的人員,讓消費者感到被重視。
2、對媒體的方式:
(1)統壹發言口徑;
(2)簡單明了地解釋事件,盡量不使用專業術語;
(3)權威人士發言;出現重大問題時,單位負責人必須出面,承擔領導責任。
(4)提供準確的信息,最好有數字;
(5)絕不投機;沒有事實根據的話不要說。
(6)與媒體密切合作;主動自信,變被動為主動,充分依靠和信任新聞界;
(7)及時利用新聞采取補救措施,引導媒體從正面報道公司的新聞和公益做法。
e、重塑企業形象
在做好前幾步的基礎上,才有可能重塑企業形象。突發事件處理後,不等於結束。只有企業形象重新樹立起來,這次突發事件才算全部結束。
壹個企業如果沒有公關意識,沒有專業的公關人員,可能大,但不強,不會長久;為了使企業發展壯大並具有長久的生命力,我們應該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公共關系知識的學習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