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鎮是典型的城市鄉鎮,面積43平方公裏,占通州衛星城總面積的五分之四,毗鄰北京CBD中央商務區。百裏長街穿境而過,京哈高速、秦鏡鐵路、京承鐵路在此交匯。大運河、通惠河、溫榆河等六條河流流經永順鎮,交通便利,河流豐富。是“京畿上拱,天津下控”的古城重鎮。幾年來,永順鎮黨委、政府依托特殊的區位優勢,堅持以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探索和實踐,逐步走出了壹條“優生產、優生產、強生產”的城郊經濟可持續發展新路子,步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01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4億元,稅收總額1.1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5元,分別比1.997增長52.4%、200.4%和28.6%,是北京為數不多的郊區之壹。
2002年,經濟繼續高速增長。到9月底,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5億元,稅收總額6543.8+0.3億元。預計全年稅收將超過6543.8+0.6億元,成為JD.COM第壹鎮。
打造經濟發展新平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通州衛星城必將成為靠近CBD的郊區中心城市,而位於其中的永順鎮的經濟發展方向,必須緊緊圍繞城市的功能進行規劃設計,必須依托城市資源才能生存和發展。要實現這個目標,靠大工業是不可能的,因為大工業的發展在衛星城已經被限制了,靠農業就更不可能了,因為傳統農業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基礎。鎮領導認為,要發展新的二三產業,把永順鎮建設成為服務通州區和首都國際大都市的生態城、花園城、文化城。為此,永順鎮重新規劃確定了全鎮經濟發展的四大功能區:北部確定為國際化、生態化、花園式城區;中部確定為現代文化、金融、商業社區;西南確定為花園式居住區和商業物流區;沿溫榆河、小中河、巴河,確定為國際生態保護區和花園式水陸旅遊休閑區。上述定位和布局,確定了鎮域經濟的基本框架,打造了鎮域經濟發展的“平臺”,為永順鎮的城鎮化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提升土地資源的新價值。近年來,永順鎮不斷強化“弱化傳統農業,早日退出”的意識,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該鎮原有65438+10萬畝農田已基本脫離糧食生產,以完善城鎮功能為重點,有限發展苗木、花卉、果樹等都市型、生態型、旅遊型集約農業。結合城市規劃建設,開發綠地2295畝,改善環境,全面啟動村莊、工廠周邊森林和綠色隔離帶建設,植樹20多萬株。此外,小中河、溫榆河兩岸綠色景觀帶基礎工程已經開工,不僅促進了農民增收,美化了城市人居環境,而且為二、三產業發展置換了土地,贏得了寶貴的發展空間,使有限的土地資源增值最大化成為可能,也為推進城鎮化奠定了良好基礎。近年來,永順鎮關停並搬遷了61家不符合城市發展要求的鑄造、小裝訂企業。通過資源和資產的盤活重組,成功舉辦了京港兩地招商項目推介活動,新引進發展了41家具有壹定技術含量和投資規模的符合我市需求的企業,其中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6家,總投資20多億元。全鎮企業整體數量減少,但個體企業規模擴大,實現了由加工型向產品型的轉變,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全面提升。
房地產開發點亮第三產業。近年來,永順鎮實施了大規模的舊村改造和房地產開發。房地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成為該鎮的支柱產業。2001年產值3.8億元,稅收4721萬元。全鎮24個行政村中有20個全面完成舊村改造,90%以上的農民喜遷新居。五年間施工和復工總面積達到365438+60萬平方米。特別是順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後,該鎮的建築業和房地產業逐步走上了規範有序、高標準、優質高效的運行軌道,徹底改變了過去燒村、遍地冒煙的發展格局,整合了城市資源,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加快了該鎮的城市化進程,增強了綜合實力,積累了農民財富。永順鎮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註重資源的充分利用。如將鎮內20多條道路的冠名權、廣告經營權以市場化方式公開招標,所得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為政府融資開辟了新渠道。大型房地產項目的進入和高檔精品住宅小區的形成,改善了鎮內住宅產品的消費結構,引進了高素質高收入人群,提高了消費水平,帶動了第三產業其他行業的發展。鎮內商業街、商業網點相繼建成,月亮河度假村的建成使用,對開發運河源頭旅遊資源,促進鎮內乃至通州區旅遊業的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府河商務區、國際家居建材博覽中心、材料學院路電子壹條街、金融商業街等商務園區的加緊規劃建設,將極大地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搞活區域經濟。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永順鎮將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堅定信心,解放思想,團結奮進,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再上新臺階,把永順鎮建設成為“現代、綠色、誠信”的JD.COM第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