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此段]中國常見的種和屬
1,坎寧安
杉科的常綠喬木;葉在側枝上排成兩排,線形披針形,邊緣鋸齒狀。中脈上下兩側有氣孔線,下部構成較寬的氣孔帶;雄球花簇生於枝頂,花藥3,藥隔短於花藥;雌球果單生或有2 ~ 3個叢生枝,球形,具大苞片鱗片,與珍珠鱗片合生,珍珠鱗片小,先端三葉,腹面基部有3枚胚珠;胚珠近球形或卵圓形,長2.5 ~ 5厘米,苞片鱗大,革質,扁平,寬卵圓形或三角形卵圓形,頂端硬,邊緣有不規則鋸齒,胚珠鱗小,三粒種子,種子扁平,兩側翅窄。該屬有***3種,臺灣省杉木和德昌杉木分布區較窄,僅產於臺灣省中部以北和四川西南部的部分地區。杉木栽培廣泛,是我國中東部亞熱帶地區常見的常綠針葉林種之壹。它是林業生產中重要的速生造林樹種,木材產量占全國商品材的五分之壹至四分之壹,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杉木喜溫、喜濕、喜風、喜幹燥。最適宜的環境是溫暖濕潤的氣候,深厚肥沃濕潤的土層,排水良好的黃壤,幽靜的山谷。
2.日本柳杉
只有柳杉和日本柳杉。小枝下垂的常綠喬木;葉片螺旋排列略呈五行,圓錐形,背腹隆起,兩側略平,氣孔線,基部向下延伸;柳杉雄花腋生於單生小枝上部,密集形成短穗狀花序,每雄蕊3 ~ 6個花藥;雌球果單生,簇生,每個珠鱗基部有2 ~ 5個胚珠,多數苞片與珠鱗結合,僅上部分離;球果近球形,種鱗木質,盾形,上半部肥大,邊緣有3 ~ 7齒,背面近中部有三角形分離的苞片鱗尖;種子不規則,橢圓形,邊緣有極窄的翅。柳杉是優良的速生樹種之壹,生長快,壽命長,用途廣,適應性強,在我國亞熱帶省份均有栽培。是喜光的淺根樹種,但側根非常發達。柳杉要求年降水量1000mm以上,年平均氣溫14 ~ 19℃,月平均氣溫1℃以上的溫暖濕潤氣候,特別是空氣濕度大,夏季涼爽的海洋性或山地氣候。土壤要求酸性山地黃棕壤、紅黃壤、黃壤。它在深、潮濕、透水性好的斜坡和丘陵上生長良好。抗水性差,長期積水或排水不暢不適合種植。
3.臺灣杉
杉科包括臺灣特產禿杉和分布在中國大陸黔、鄂、滇的禿杉。它是壹種常綠喬木,小枝細長下垂;葉型II,基部下延;老樹的葉片呈鱗狀鉆形,小枝上密集,斜向上彎曲,背腹表面有尖或鈍的頂端和氣孔線;幼樹的葉子呈鐮刀形,長,略向上彎曲,兩邊扁平,頂端尖銳;雄球花有數個簇生分枝,每枚雄蕊有2 ~ 4個花藥,藥隔明顯;雌球果有單生的枝頂和退化的苞片鱗片,每個珠鱗片的腹基部有兩個胚珠;球果小,種鱗革質扁平,上端寬而圓,常有壹個凸點;種子扁平,兩側有窄翅。禿杉因其生長快、壽命長、樹幹通直、材質優良而被作為速生造林樹種廣泛種植。為淺根、中性陽生樹種,側根發達,生於濕潤的亞熱帶季風區。產區年平均氣溫11.2 ~ 15.4℃,年降水量1000 mm以上,可抵禦雲南高海拔產區冬季-10℃的低溫。土壤為酸性紅壤或黃壤。在氣候涼爽濕潤、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年生長量最大可達2米高、胸徑2.4厘米。
4.水柏
單屬植物的現代分布僅限於中國的壹些地區,廣東,廣西,福建和雲南省。但經過長期栽培,在華南、華東、華中均有種植,其中廣東珠三角、福建中部、閩江下遊分布較多。水杉和落羽杉壹樣,耐水濕,比水杉、柳杉、杉木更喜溫暖而不耐寒。為陽性樹種,主根不發達,側根深,呼吸根膝彎,常突出於土面或水面,樹幹基部膨大,常呈槽柱狀。油松的主要形態特征是半常綠喬木;葉分三種:鱗葉厚,放射於枝頭,持續2 ~ 3年;線為兩排,入秋後脫落;線形鉆形葉呈輻射狀伸展成三排,生於大樹的壹年生短枝上,入秋後與側生短枝壹起脫落;球果在有鱗狀葉子的小枝頂端是單生的;雄球花雄蕊有2 ~ 9個(多為5 ~ 7個)花藥,藥隔大而明顯;雌花近球形或橢圓形,有20 ~ 22枚微小的珠鱗,每枚珠鱗腹基部有2枚胚珠,背面有大於珠鱗的苞鱗。球果卵圓形,橢圓形,種鱗上緣有6 ~ 10個三角形尖齒。苞片鱗和種鱗幾乎都是合在壹起的,只有頂端是分開的,呈三角形、弧形,位於種鱗背面的中部或上部。種子橢圓形,稍平,長翅向下生長。[1]
[編輯此段]代表植物。
德昌杉木
常綠喬木,樹高可達50米,胸徑3米,有輪生或不規則輪生枝條,枝條下垂;樹皮呈深灰色,縱向裂開,呈薄片狀。葉片呈螺旋狀排列,呈放射狀展開,在側枝上排成兩排,線形披針形,質地堅硬。維管束下方有1樹脂道,偶見1-2邊緣樹脂道,長0.8-3厘米,寬2-3.8毫米,頂端漸尖,基部寬,邊緣鋸齒狀,頂部深綠色。雌雄同株;雄球花約40簇分枝,圓柱形,長圓形;雌球花單頂,近球形;苞鱗大,與珠鱗結合。珠鱗頂端3裂,腹面有3個胚珠。球果近球形或卵圓形,長2.5-3.2厘米,直徑2.5-3厘米,成熟前灰綠色,成熟時黃褐色;苞片鱗片革質,扁平,寬三角狀卵形,先端尖,邊緣有參差不齊的齒,表面覆蓋白色粉末,種子脫落後仍存留;種子規模小;種子卵圓形,扁平,長5-6毫米,暗褐色,兩側有膜質翅。分布於四川西南部海拔1300-2800米的獵德場、米易、鹽源等地。
水杉
稀有物種。水杉是世界上罕見的孑遺植物。落葉喬木,高達35-41.5m,DBH 1.6-2.4m;樹皮淡灰棕色或深灰色,裂成條狀並脫落;小枝對生或者近對生,下垂。葉子交替對生,在綠色落葉側枝上排成2排羽毛。它們呈線形,柔軟,幾乎無柄。它們通常長1.3-2厘米,寬1.5-2毫米。中脈上部凹,下方沿中脈兩側有4-8條氣孔線。雌雄同株,雄球花單生葉腋或苞片,卵圓形,排列成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雄蕊20枚對生,花藥3枚,花絲短,藥隔明顯;雌球果的單生側枝頂端由22-28個相對的苞片鱗片和球莖鱗片組成,每個鱗片有5-9個胚珠。球果下垂,當年成熟,近球形或長方形,略四棱形,長1.8-2.5厘米;種鱗極薄,透明;苞片鱗片木質,盾形,背面有水平菱形。德昌杉溝,成熟時暗褐色;種子倒卵形,扁平,周圍有窄翅,頂端有凹口。?水杉自然分布於湖北、四川、湖南三省交界處的利川、石柱、龍山三縣有限區域內,垂直分布壹般為海拔(800-)1000-1200(-1500)米。?
禿杉
稀有物種。禿杉是壹種稀有孑遺植物。它只存在於冰河期後的中國,至今仍保存著天然的林分和500年以上的樹木。因為樹幹筆直,材質上乘,所以被砍了不少,分布也明顯減少。由於天然更新差,處於瀕危狀態。常綠喬木,高75米,胸徑3.65米;樹皮淺棕灰色,裂成不規則條狀。樹的葉片呈菱形,密集排列,重疊,長3-5毫米,兩側寬1-1.5毫米,樹的下部密被枝條,頂端向內彎曲,四面有氣孔線,橫切面呈方形菱形,高度大於寬度;幼樹和卷須的葉子長6-15毫米,鉆形,兩邊扁平,直或彎曲,頂端鋒利。雌雄同株;雄球花2-7簇生小枝在頂部;雌球果頂端單生,直立,每鱗莖皮有2個胚珠,苞片退化或無。球果橢圓形或短圓柱形,直立,長1.5-2.2厘米,成熟時褐色;種鱗21-29,寬三角形,革質,扁平,長6-7毫米,上部寬約8毫米,頂端寬而圓,背面通常有明顯的腺點。種子長圓形卵形,扁平,長5-7毫米,兩側有膜質翅。間斷分布於滇西怒江上遊的公山、福貢、碧江、騰沖、龍陵,鄂西瀾滄江、利川西部的雲龍、蘭坪,川東南的昔陽,黔東南的雷山、劍河、榕江、丹寨等縣。生於海拔500-2300(-2600)米的山谷和森林中。緬甸北部也有少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