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有哪些關於環保的信息?

有哪些關於環保的信息?

“限塑令”與生活環保意識教學項目設計方案

設計原理

如今,環境保護是壹個全球性的話題,各國在大力發展各種環保技術的同時,都在努力改善自己的國家。

人們的環保意識,畢竟全人類造成的環境破壞,只有依靠全人類的合作才能得到緩解和改變。

天啊。我國生態素養的培養明顯滯後,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於推動。

廣泛的環保意識還處於比較高的水平,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使得環保的觀念依然存在。

它遠離人們的生活。在各類需要培養生態素養的人群中,孩子無疑是最關鍵的壹個。

環,他們的意識和行為將主宰未來人類的生存。

為此,我們希望以熱門話題“限塑令”為線索,針對特定的年輕人。

日常生活貼近環保知識教育,實踐作為輔助手段改善他們的日常生活。

保護意識的目的。

因為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的環保意識,知識的傳授是其次的,所以課堂教學不適合。

學習和教學采用班會結合課外小組活動的形式。班會的形式容易使內容豐富有趣,引起學生的興趣。

興趣,增加互動交流的機會。而且結合課外小組活動,可以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

它對實現教學目標起著巨大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以直觀材料為背景,結合討論和作業。

好的。環境意識的培養和提高最終取決於每個人自發的情感和意誌,外界的引導只是輔助作用。

關鍵詞定義

限塑令: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從2008年起,

從2006年6月1日起,全國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因為

從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零售場所將實行塑料購物袋付費。

該制度規定,不允許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生活環保意識,班會,課外小組活動

學習者

高壹,初中學了壹年化學,熟悉常見元素、化合物、化學現象、專有名詞。

有壹定了解,但不深入,沒有接觸過有機化學。在生活常識中,很難降解塑料袋和

理解由此引發的環境問題。

教學目標

使學習者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種有利於環保的行為和措施,自覺正視生活。

小事在環境保護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實踐中可以進壹步自主收集信息,豐富相關知識。

並能把自覺的正視化為實際行動。

教學活動

整個教學活動分為兩部分,課堂教學(1課時)和課外活動(約1至2課時)。活兩次

運動之間有壹周的間隔。

壹,課堂教學部分

1.提供圖片和視頻資料,直觀展示塑料袋長期無限制使用給環境帶來的巨大破壞。

壞(有關信息,請參見附錄1)。

2.提出限塑令的內容和相關政策,邀請學生暢所欲言——“妳怎麽看待限塑令?”

法律是什麽?“(邀請3到5名學生發言)

老師總結學生的意見,分析綜合調查的結果,讓學生了解“限塑令”

社會反響(信息見附錄2)。

3.展示最新的塑料袋分解技術(附錄3),分組(5至6人為壹組),組織小組討論。

開著。普通學生討論關於“有了新技術,我們還能繼續隨意使用塑料嗎?”

包包?”,另壹部分同學討論“除了塑料袋,還有哪些材料可以輕易獲得?“討論

時間大概是10到15分鐘,然後各組派代表發言。(有關替代品的信息,請參見附錄5)

4.知識推廣:從塑料袋中擴散出來,引出其他對環境不利的生活用品,比如塑料飯盒。

壹次性筷子、紙巾、廢舊電子設備等。(相關資料支持見附錄4)。

5.任務安排:1)選擇上面知識推廣鏈接提到的壹項,也可以自由選擇,不提。

和商品,在網上搜索或瀏覽相關書籍,制作海報宣傳它們造成的危害,

並提供壹些解決方案。2)每組應為他們的海報想壹個簡潔生動的口號。

宣傳自己的環保理念。

6.重申:環保行動是全民行動,每個人都應該從身邊愛護環境。

第二,課外活動

1.根據課堂教學的最終任務,每個小組都應該完成海報或傳單的制作。

在我們的課外活動中,我們仍然分組工作。

2.可以提前聯系居委會安排位置,然後每個小組成員給路人發傳單,貼海報。

3.活動結束後,要求每個人以日記的形式寫壹篇報告,沒有具體限制,以便總結經驗教訓。

從課堂教學到課外活動的體會。

學習評價

因為教學活動是以班會的形式進行的,不適合知識型考試,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主要靠

按1)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2)海報制作的效果,數據收集的廣度和深度;3)課外活動

積極程度和團隊合作;4)體驗報告,觀察學生是否付出了壹些努力;5)最後,

長期觀察可以參考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看看環保意識有沒有提高。

這些方面的內容都是主觀的,但這個活動的目的不是灌輸知識,而是自覺。

活動本身的培訓和推廣就是它的目的。

設計師

壹、分工合作:

數據收集、主題和學習者確定:所有

設計思路及關鍵詞定義:顧曉雲1007311010107

學習目標及評價:任麗10070720210。

教學活動:李希凡10061590406。

二、相關經驗:

顧小雨:

看到生態素養,我首先覺得這是壹個非常大的話題,但同時我也覺得這是壹個帶有

可說的主題可以給我們自由發揮的空間,給我們參與者提供壹個展示我的機會。

學生學習內容和過程的平臺。

我們之所以選擇“限塑令”這個主題,是有壹個眾所周知的說法。

話題,因為這是壹個關於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的非常重要的問題——地球的環境問題。

問題,壹個能引起全球關註的話題。為了保護環境,犧牲經濟利益就夠了。

來說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6月1全面實施的限塑令,官方講的是環保。

壹個重要分支。限塑令的實施不僅是檢驗我國全體公民個人素質的重要指標,也是

它是向世界展示中國人民國名優秀品質的重要渠道。如果限塑令能夠落實到位,

壹步壹步,紮紮實實的執行,無疑會對我們的環保起到作用。

使用是毋庸置疑的。那麽,公民的生態素養就可以大大提高。

我認為每個公民都應該:愛護我們的環境,給子孫後代留下壹片純凈的天空!

由此,我們決定了我們小組的主題。我覺得:這次國家政策不簡單。

從保護環境的意義上說,這是節約能源和資源的重要措施。很合適,但是

可持續發展。

通過我們小組三個人的集體智慧和共同努力,我們設計了這樣壹個方案。

我們壹起合作,我想這也是老師要求我們小組完成任務的壹個重要原因。

也就是通過合作,獲得靈感和火花,獲得壹個完整的,比單獨完成任務更好的結。

由此,頭腦風暴的力量可以說是無窮的。

確定主題後,我們三個人分頭找資料,然後分工明確的整合資源,做到最好。

中國,去其糟粕。終於產生了這樣的作品。雖然我認為它仍然有許多缺點,

但是我覺得我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意義,體會到了合作的愉快過程——我們中的壹員。

討論,壹起討論,在分歧和矛盾中找到共同點,於是他們擦出了火花。我想既然

這個方案是表面的,我們也得到了壹些無價的東西——團隊精神,這是壹種非常

愉快,很有意義的經歷,精彩,當然也有難度,但值得去看風雨後的彩虹。

讓我們欣慰的地方!

任麗:

得到這樣壹個教學活動的設計任務,壹開始是很難的,不知道如何下手。

後來在老師的潛移默化的教導下,我漸漸開始有了想法和思路。從團隊開始,

我漸漸認識了幾個完全不認識的同學,建立了默契。三個人用了他們的名字。

帶來的英文字母給我們組起了壹個很好聽的名字“fly”,我們的思想就像隊名壹樣。

同理,從壹次又壹次的討論和交流中慢慢飛起,各種想法和思路湧入大腦。

壹個設計任務也開始有了頭緒和計劃。團隊合作的精神在我們三個人的頭腦中也很清楚

它是實心的

因為教學的對象是高壹學生。所以整個研究的目標和評價不能太膚淺。

對於高中生來說,通過這次教學活動,他們將學到的不僅僅是所謂的“限塑令”

小學生這個簡單的問題,但是要從本質上知道為什麽要限塑,可以結合起來。

高中生學過壹些相關知識,理論上了解塑料袋帶來的生態環境。

壹系列危害的根源,同時讓他們進行壹些與社會有交集的社會實踐活動。

發揮妳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樣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評價適合壹個高中。

學生,不僅使他們學到了學科知識,還鍛煉了他們的社交能力和個人技能。

處理壹系列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從本質上,讓他們徹底認識到“限塑令”的必要性

重要性和緊迫性。

就這樣,我參與了這個教案的設計。這樣的設計真的讓我覺得很有錢。

意義也是受益匪淺。讓我意識到壹個老師對他的學生有說服力是多麽簡單。

只有壹件事。有時候真的應該站在老師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學到知識。

以後好像更有針對性,更準確。

李希凡:

首先必須肯定的是,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過程對我來說還是頗有收獲的。作為壹名教師,

樊勝,這是壹次難得的學習和實踐機會。

內容上,生態素養也是我壹開始不太熟悉的壹個話題,所以收集了資料。

過程本身就是壹種學習,對“限塑令”等環保常識有了更多的了解。

這段經歷也讓我意識到,作為未來的老師,學習也將是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

從設計環節來說,我受了很多年的教育,但是從來沒有對設計思路做過太多的思考。

想想吧。雖然我參加了幾堂關於學習科學的課,但我發現我應該能夠在個人實踐中應用理論。

去實踐,去突破,真的是壹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此外,我對學習感興趣。

對科學理論的理解也完全是膚淺的。這些設計思路和方法需要在以後的工作中進行研究。

甚至在工作過程中逐漸提高。

這個作業和其他課程作業最大的區別就是團隊合作,尤其是不同部門,不同部門的合作。

同年級三人小組。好在大家都很善良認真,作業本身也沒有什麽責任。

有什麽利益沖突,同壹個目標就是好好完成作業,所以合作很愉快。通過這個作業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