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島是中國第七大島。這裏四面環海,島上海鮮、風力等自然資源豐富,濱海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但多年來,南三島654.38+萬人只能乘坐輪渡出行,生產生活十分不便。落後的交通條件制約了南三島的開發和經濟發展,許多投資開發建設項目也因交通問題擱淺。在各級政府和湛江市南三經濟促進會的努力下,李忠等9位南三企業家發家致富不忘桑梓,共同扛起建設南三橋的大旗。他們計劃投資6543.8+320億元建設南三橋,並承諾大橋通車後放棄收費。壹切準備就緒,南三橋即將開工建設,南三島居民千百年來的建橋夢想即將實現。可是,為了南三人的造橋夢,又有多少人為之努力過,奔波過...
運輸不足
困惑南傘的發展
長期以來,南三地區流傳著兩句順口溜:“有女不娶南三島”和“最低是南三泥”。兩句俗語形象地表現了南三島的尷尬。
坡頭區副區長曾黎向記者講述了壹件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壹位老人突發闌尾炎,情況十分危急。由於島上醫療條件有限,無法進行闌尾切除術,加上交通不便,老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無奈之下,大家齊心協力,用小舢板把老人送到了對岸,救了老人壹命...“每次區裏開會,南三鎮的領導都要提前壹天走,當晚留在區裏趕第二天的會。”
橋梁施工現場的工人告訴記者,赤焰松到南三最近的距離只有800多米,在海水退潮、水位最低的時候甚至很容易涉水而過。然而,由於沒有橋梁,人們從南部到赤焰松至少需要壹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如果他們錯過了渡船,就要花更長的時間。從南三島出發,妳必須先乘船到海邊渡口,然後從渡口乘船或乘公共汽車經海灣大橋到赤焰松。本來直線行駛只要不到5分鐘,就成了交通圈。路就遠不說了,坐船來回費用也挺高的。記者了解到,從南三乘快艇到海邊輪渡5.2元,普通船2.2元/人,從輪渡到赤焰松1.5元。加上公交車費,來回至少要十塊錢。不富裕的島上居民想壹次島真的很難。
島上盛產農作物和水產品,但落後的交通條件制約了南三島的經濟發展,很多投資開發建設項目也因交通問題擱淺,很多南三島人不得不外出打拼。年復壹年,島上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差。副區長曾黎談到南三島時,有這樣壹個發人深省的笑話:“就算有錢,春節和清明也不能當天開車去南三,因為人太多了。”村委會張書記說,他在南三島也有親戚,但交通不便,很少見面。有時候,站在岸邊看南傘,很難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些淳樸的農民幾代人只有壹個願望,就是希望早壹天建橋,早壹天與海的這壹邊連接,早壹天過上好日子。“如果有壹天,南傘能建橋通車!”壹位剛從南三島過來的老人在海邊渡口嘆了口氣說。
現場:橋現場全是建築材料。
傍晚,夕陽的余暉散落在南三島和赤焰松之間的海面上。大海反射著夕陽,棕櫚樹矗立在遠處,獨特的亞熱帶風情無處不在。站在湛江坡頭區赤焰松池後村與都仔村之間的南三橋施工現場,腳下海水已經退潮,南三與赤焰松之間的沙灘裸露在外,海沙細膩柔軟。距離對岸800多米的南三島上,人若隱若現,交談的聲音緩緩傳來。
在海的這壹邊的岸上有壹座橋基。橋基旁邊是橋梁施工的工程招牌,已經建起了兩個工作板房和廁所。工地上堆滿了橋梁施工用的施工機械、模板、鋼梁等設施。日落時分,幾名建築工人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再過幾天,這裏就要開工建設了。”壹名工人用手背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指了指身邊的橋基。
日前,經過市委、坡頭區政府兩年多的努力,南三橋終於獲得廣東省發改委的批復,大橋將開工建設。該橋預計在2009年12和31之前通車。得知這壹消息後,南三豐年村村民陳生激動地告訴記者:千百年來,南三人造橋的夢想終於可以在有生之年實現了。
九個老板
投資壹億元建壹座橋
事實上,坡頭區委、區政府壹直將南三橋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早在90年代初,就開始招商引資。但由於南傘經濟發展長期滯後,人車流量小,橋梁建設經濟效益不明顯。單純依靠過橋費很難獲得投資回報,甚至連橋梁的日常維護都難以維持。試了幾次,沒幾個人感興趣。近年來,坡頭區委、區政府大力實施“壹園壹區壹島”發展戰略,其中“壹島”指南三島,並明確指出要加緊投資建設南三橋,打造南三島旅遊品牌,大力發展南三島特色旅遊娛樂產業,把南三島建設成為湛江市生態旅遊島和旅遊休閑度假中心。
就在坡頭區政府和湛江振興南三經濟促進會苦於找不到投資者建橋的時候,土生土長、感受到交通約束之痛的李忠和其他9位南三企業家攜手扛起了建設南三橋的大旗。在2005年的工業博覽會上,李忠和其他九位來自中國南方的企業家簽署了壹份意向書,與坡頭區政府合作建造壹座橋梁。大橋建成後,九個股東將把它捐贈給區政府,由區政府管理。副區長李表示,大橋不收取任何交通費用等費用,區政府每年都會撥款進行維護。
記者輾轉采訪了幾位捐款人。他們不想過多宣傳捐錢建橋的事:“這只是壹件應該做的小事。”“我們是在南三島長大的孩子,那個地方養育了我們。但是我們從小到大所過的艱苦生活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的。記得小時候因為交不起幾塊錢的學費,吃不飽穿不暖,被迫輟學。長大後,因為堵車,島上很窮,甚至沒有女生願意嫁給我...後來走出南三創業,十幾年過去了。現在我們都富裕了,但我們沒有忘記家鄉的長輩們還在受苦。出錢修建這座橋,是我們家鄉和親人養育我們的回報!"
前景:實現坡頭壹體化
南三橋的建成在望,將對南三島的經濟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大橋建成後,將把南三島和赤焰松連接在壹起,政府將修建壹條四車道的水泥路,這樣南三島不僅可以通船,還可以通汽車。有了路童財通,島上的農作物和豐富的水產品可以通過大橋直接運到坡頭,再通過海灣大橋運到市區。此外,交通順暢後,美麗的自然風光將吸引更多的遊客。
南三橋的建設還將對馬鹹產生輻射作用,使馬鹹像南三壹樣,以豐富的資源吸引大量投資,從而加快馬鹹的發展。南三島幾代人希望有壹座橋,島能早日通車的夢想終於要實現了。當以前只是在壹些神話傳說中能聽到的在海裏休息娛樂的時候,這壹切都會成真。
●1992,玻利維亞商人張和平到南三島投資開發西海岸,在南三島北崖頭投資房地產,成立龍寶公司,欲建和平橋。和平橋奠基儀式在1994舉行,但不知什麽原因沒有落下帷幕。
●2004年2月,坡頭區四套班子開會研究南三橋建設,決定成立坡頭區南三橋籌建領導小組。時任區委常委李本鵬任組長,時任副區長的曾黎任副組長。
●2005年6月5438+065438+10月,、李華生、黃壯強、傅騰強、莫延昌、黃土群、鄭、鄭羅峰、關等9位華南企業家合資成立湛江南三橋建設有限公司,並在2005年湛江工博會上與坡頭區政府簽訂了意向書。擬建的南三橋位於赤焰松池後村與南三邊防派出所之間的海域,總投資654.38+3.2億元。
●2005年6月5438+2月,坡頭區政府成立了坡頭區南三橋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全力支持南三橋的前期工作。南三橋建設項目已進入實質性運營階段。
●2006年,南三橋建設項目被列入湛江市“十壹五”規劃。
●2006年5月,南海艦隊正式批準建設南三橋。
●2006年5月,省航道局對橋址進行了勘察論證,並對橋址地質進行了鉆探。
●2006年6月,廣東省交通廳原則同意湛江在“十壹五”期間開展南三橋的前期研究工作。
●2006年9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批準南三橋為經營性收費項目。
●2007年3月,湛江市計委批準了南三橋的選址。
●2007年7月,廣東航道局作出《關於跨南三江的關南線南三橋通航標準及技術要求的批復》,同意在南三碼頭上遊約500米處跨南三江修建南三橋,並初步確定了橋的主跨和高度。
●5438年6月+2007年2月,坡頭區成立了南三橋子午線海塗整治領導小組,副區長曾黎任組長。
●5438年6月+2008年10月,南三橋梁建設有限公司向坡頭區政府提交了壹份關於大橋建成後權益的正式文件,承諾放棄收費,同時將大橋所有權交給當地政府,由當地政府接管管理。
●2008年6月5438+10月,坡頭區完成南三橋項目業主招標,確定項目業主為南三橋建設有限公司..
●2008年2月2日,南三橋獲廣東省發改委批復。經批準,南三橋建設項目路線起於赤焰松街道池後村、都仔村附近農場,穿越南三水道,止於南三島(與已建成的南三島公路相連)。橋梁長度約為861米,引橋長度為210米。采用二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60 km/h,路基寬度18米,橋涵按汽車荷載設計。項目投資估算約9900萬元(含建設期貸款利息,不含前期橋位勘探等系列前期資金)。並批準了該項目的招標。
●自2008年2月起,南三橋施工機械設備陸續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