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東風集團IPO融資聚焦藍兔汽車新四化發展三大挑戰。

東風集團IPO融資聚焦藍兔汽車新四化發展三大挑戰。

東風公司欲借助藍兔汽車實現向上轉型。

東風公司上市公司東風汽車集團為打通國內融資渠道,借力新四化,申請登陸科技創新板。

東風汽車集團預計募集的2654.38+0.33億元中,70億用於藍兔汽車,總投資654.38+0.654 . 38+0.00億元。但從長遠來看,打造壹個新的高端電動品牌是壹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資金是否足夠還不知道。

而不出意外,藍兔汽車也將成為集團展示“新四化”發展成果的重要載體。其首款SUV車型預計今年65438+2月上市,明年交付。

作為後來者,藍兔汽車面臨著高端電動車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和即將退坡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此外,東風公司在智能化、網絡化等前瞻性技術方面的優勢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對藍兔汽車的發展提出了挑戰。

“新四化”建設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

東風公司推出藍兔汽車,可以填補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空白,實現向上轉型。

然而,藍兔汽車從交付到實現大規模產能還需要時間。在產品譜系完善並形成持續的正向現金流之前,東風公司需要做好長期持續投入的準備。

以特斯拉和蔚來為例。特斯拉成立十余年,預計今年實現全年盈利。蔚來仍處於虧損狀態,2019年虧損超百億。它需要通過融資和發行債券來籌集發展資金。

廣汽集團旗下的廣汽新能源之前剛剛完成增資,似乎有獨立上市的計劃。

此外,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布局也需要巨額投入。比如豐田、大眾等車企在布局前瞻性技術領域時,選擇收購初創企業或與其他車企“抱團”,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東風汽車集團可以通過登陸科技創新板,打通國內融資渠道,解決部分發展資金問題。在招股書中,東風汽車集團提到,擬募集資金21.033億元,總投資300億元。其中,新壹代汽車及前瞻技術開發6543.8+02.8億元,投資藍兔汽車6543.8+0654.38+00億元。

資深汽車分析師任萬福表示,打造新品牌的投入是壹個持續的過程,無論是6543.8+0億還是6543.8+0億,都只是壹個階段的投入。

獨立汽車分析師張翔認為,藍兔要發展,在研發和營銷方面需要巨額資金,也會經歷燒錢階段。“這兩點如果不高端就無從談起。”

據了解,東風公司對藍兔汽車的11億元投資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數字化工廠投資、數字化營銷等方面的投資。

招行國際研究部白奕陽表示,東風汽車集團三大項目的投資比例應該是有計算的,但他指出,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不確定性,具體情況要看研發進度。

東風公司還需要解決藍兔汽車後續發展的資金問題。

近兩年,東風汽車集團收入增長乏力。2018年至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44.21億元和135.20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1.20%和6.24%。

前瞻科技布局較晚或影響藍兔銷量

任萬福也指出,東風公司在三電技術、自動駕駛等領域布局較晚,技術積累仍有欠缺,可能會影響藍兔汽車的銷量。

高端電動車品牌在壹定程度上是車企展示其“新四化”技術的重要載體。張翔表示,出於成本考慮,壹般高端產品對自動駕駛的需求較高。

東風公司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三電技術等技術領域的布局成果,要通過藍兔汽車對外展示。

從公開信息來看,東風公司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主要在中低端市場。比如基於HP3.2a系列純電動模塊?東風沈峰E70和NEDC的續航裏程高達500Km,而廣汽愛安系列的續航裏程已經超過600 km,東風在三項動力技術上與比亞迪並無優勢。

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方面,東風公司主要集中在物流車領域,在乘用車領域大多處於L2水平。

今年5438年6月+10月,東風共享-VAN,東風公司首款L4級5G自動駕駛汽車?1.0?加上量產下線,車主要面向物流車市場。

東風公司乘用車品牌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處於L2水平,L3已聯合開發並投入量產。

任萬福說,智能化是壹個長期的過程,現在大家都還在探索階段,起點差不多。

大多數汽車公司都表示,他們已經實現了L2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最近透露,L4/L5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將在2022年逐步實現。

張翔表示,目前在企業級汽車中,特斯拉、蔚來等新勢力在自動駕駛領域占據優勢,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水平現在處於L2水平。

在智能網聯和* * *共享領域,東風公司有沒有推出Windlink?5.0智能系統,* * *享領域有兩個平臺:東風出行和T3出行。與吉利的曹操之旅和北汽莫凡之旅相比,SAIC的斑馬智能系統有壹定差距。

面臨更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除了無法在前瞻技術領域建立優勢,作為“後來者”的藍兔汽車還將在高端電動汽車市場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

按照計劃,藍兔汽車首款中大型、高端智能電動SUV將於6月5438+2月發布,明年三季度上市交付。

壹位行業分析師表示,藍兔的首款車型上市後將面臨多重挑戰。“能不能成功打開品牌和市場:能不能做出差異化的產品優勢?”而且目前特斯拉和蔚來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產品組合,廣汽愛安系列也初步打開了市場。壹汽和SAIC都在推進高端電動品牌的籌備,這對藍兔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根據聯合會的數據,特斯拉Model?前10月累計銷量9.2萬輛;永恒之塔?s是3.5萬輛;蔚來ES6和李ONE分別突破3萬輛和2萬輛。

鑒於首款車型將推出純電動和增程版,不僅要與特斯拉等競爭,還要與李ONE“硬碰硬”。

相比於傳統汽車公司打造的藍兔汽車,兼具互聯網科技屬性的特斯拉、蔚來、理想可能在電動車消費者中更具品牌號召力。

除了市場因素,新能源汽車政策的變化也會對藍兔汽車的進入產生影響。

新能源汽車購買補貼和購置稅免征政策延長至65438+2022年2月31。藍兔汽車首款車型將於明年三季度上市,可享受的政策紅利時間更短。

張翔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下降,藍兔汽車上市後將面臨競爭力增強的高端電動汽車市場。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