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我對互聯網金融的簡單理解

我對互聯網金融的簡單理解

註:目前作者從事互聯網金融產品。大學期間,我比較關註互聯網金融的動態。經過這幾年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的格局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和接觸互聯網金融。我想和妳分享我的想法。

我最早對互聯網金融的認識應該是2011年支付寶獲得了央行頒發的全國首張支付業務牌照,也就是我第壹次接觸互聯網金融是第三方支付。其實那時候還沒有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只是覺得網上購物,完成支付很酷。我經常和我的同學炫耀我在網上購物。記得當時很多同學親戚都找我幫忙網購。其實對互聯網金融概念的真正理解,應該是2013年支付寶推出賬戶余額“余額寶”增值服務的時候,余額寶推出7%的活期收益讓很多人的零花錢存入余額寶。作為壹名金融專業的學生,我開始研究余額寶的產品模式,了解到存入余額寶其實就是通過支付寶購買彩虹基金發行的貨幣基金。才慢慢接觸互聯網金融領域,後來慢慢了解P2P網貸,網絡眾籌,大數據金融等等。時至今日,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非常普遍,被大眾所接受。我認為互聯網金融發展最重要的意義是讓普通大眾接觸金融,降低接觸金融領域的門檻,真正讓普通人享受到金融帶來的紅利,實現普惠金融。

初次接觸互聯網金融產品設計

2013年7月暑假,接到班主任通知,第八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競賽正在報名中。經管學院讓我選壹支隊伍參加第八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尹蓓消費金杯”電子商務與互聯網金融競賽。當時我們金融系主任找到我(我當時是班上的壹員),希望我們金融專業能組隊,然後我找了我的兩個老搭檔。當時國家只允許成都、北京、上海、天津符合條件的股東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尹蓓消費金融杯”是指由北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主辦的比賽。本次大賽的主要任務是設計壹款線上消費信貸產品,即消費者可以通過北京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向消費者提供貸款,用於支付商品價款。現在,它類似於JD.COM白條和分期音樂的模式。記得我在做網貸流程的時候,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結算方式有了大致的了解,結合我們參與的項目,設計了壹套適合網絡消費信貸的支付結算方式。最後,我們團隊有幸獲得了“尹蓓消費金杯”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大賽的二等獎。我簡單看了壹下之前寫的方案。其實有很多不合理欠考慮的地方,而且當時也沒有用戶體驗的概念,沒有原型圖,沒有產品需求文檔。充其量只能算是BRD和MRD的方案,但無論如何,這是我第壹次真正設計壹個互聯網金融產品,盡管有點粗糙。

互聯網金融的四種模式

除了傳統金融機構的互聯網創新(如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本文主要介紹非傳統金融機構的互聯網金融,即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金融運作的電子商務企業。按照目前的市場,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模式:P2P點對點借貸平臺、眾籌網絡投資平臺、大數據金融、第三方支付平臺。作者比較初級,簡單分析壹下自己的P2P行業。

P2P點對點借貸平臺,P2P(peer-to-peer lending)簡單來說就是指借助電子商務專業網絡平臺,幫助借貸雙方建立借貸關系,完成相關交易手續的個人之間的借貸交易。如果在兩年前說起P2P這個詞,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我相信今天大部分人都會很熟悉,應該還有壹部分人是P2P投資人。P2P網貸的發展真的很不容易,從2007年成立國內第壹家P2P平臺的默默無聞,到14、15的爆發式增長(據網貸之家數據,目前已經達到3900多家P2P平臺)。各種醜聞(最轟動的是涉及數百億巨額資金的e租寶事件)不斷湧現,P2P行業在16不斷規範洗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於今年3月25日成立。P2P行業越來越理性。各大平臺已經將戰略重心轉移到資產風險控制和平臺技術提升上,而不是花大價錢在推廣、宣傳和平臺技術上。此外,各大P2P平臺的投資回報率也開始下降。我記得在14的時候,我看到有些平臺的回報在20%左右,少數平臺的回報更離譜。現在基本回歸理性,仍處於下降通道。目前我們平臺1月的理財年化收益率在9%左右,1年的年化收益率為12%。後期P2P平臺的理財產品平均收益會繼續下降。筆者壹直認為,所有金融產品的收益率,無論是傳統金融產品還是網絡產品,都應該是由資產的風險決定的,P2P平臺資產的質量決定了其金融產品的收益率。

從資產端來看,大部分P2P平臺資產仍然來自中小企業和個人貸款(信用貸款、消費貸款、抵押貸款)。中小企業或個人在銀行拿不到貸款。P2P平臺為這些小微企業和個人提供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或預售融資服務,幫助他們在網上融資,緩解資金流動性。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0%,貢獻了80%的就業崗位、60%的GDP和50%的稅收。這項資產雖然有壹定風險,但是前景非常廣闊。

就資本而言,這個市場真的很巨大。中國人對財富管理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現在,把錢存在銀行的觀念基本改變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投資,也有了理財的意願。中國人比我想象的要富有。雖然我們表面上還是壹個第二世界國家,但中國人實際上可能比美國人擁有更多的個人財富。但是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之前,國人的投資渠道非常少。除了買房炒股票,大部分人應該只是把錢存銀行或者買壹些銀行理財。這也是為什麽余額寶在2013壹經推出,不到兩年就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規模已經超過7000億。後來P2P發展起來,大大降低了投資門檻。這裏的投資門檻不僅指投資金額的門檻,還包括獲取信息的門檻。有了互聯網,人們可以找到更多的投資渠道,了解更多的金融產品,逐步實現普惠金融。在互聯網金融出現之前,金融都是有錢的大銀行家在玩,普通人很難接觸到壹些高端的投資機會。互聯網的發展讓很多曾經從事互聯網的從業者嗅到了金融市場的大蛋糕,這也解釋了為什麽短短幾年內出現了3900多家P2P平臺(網貸之家數據)。可以說,除了買房、炒股、余額寶,P2P應該是大眾接觸的第四個投資渠道。

互聯網金融改變了什麽?

總的來說,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以說經歷了幾個階段。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第壹階段應該是網上支付,以支付寶為代表,現在已經有10多年的歷史。第二波是P2P點對點借貸平臺,2007年以來以拍拍貸、紅嶺創投為代表的早期平臺。第三波是現在火熱的股權眾籌和大數據金融。

那麽,互聯網金融帶來了什麽?不同的從業者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數金融行業從業者認為,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互聯網只是壹個展示工具。筆者曾經也是這麽認為的,但是接觸互聯網之後,發現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超越了傳統的金融形態,不僅僅是作為載體,無論是服務和體驗,還是產品模式,都拓展和延伸了很多。在服務和體驗上,我們可能要去金融機構的營業場所接受服務,但現在通過移動互聯網,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接受各種金融信息服務。這種改變,其實就是從以傳統金融機構為核心到以用戶為中心的改變,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在產品模式上,也有壹些新的玩法,比如消費+理財模式,理財+娛樂模式等。因為有了互聯網,很多東西可以互相結合,產生很多不同的玩法。

互聯網在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金融行業,信息是金融機構的核心數據。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滑鐵盧戰役中依靠信息比英國國家更快,最先知道戰爭的結果,壹天之內賺了20倍的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壹定程度上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部分問題。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幾乎所有的信息都掌握在銀行手中,所以銀行可以躺著賺錢,但互聯網的發展正在逐漸改變這種格局。

此外,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大提高了資金匹配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金融的核心是跨越時空的價值交換。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使得資金需求者不再需要依賴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是最有效、最民主和最受歡迎的融資媒介。通過互聯網融資在壹定程度上沖擊了銀行壟斷、低效、高成本的融資模式。

誠然,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壹個新生事物的出現,肯定會出現監管不規範、不透明、不完善等各種問題。這裏就不描述了。如有不正確的觀點和表述,請大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