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教育局,高新區、經濟開發區教育局,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市屬民辦學校:
根據我市實際情況,2022年,全市中小學暑假時間為:7月25日至8月25日,21,4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從7月18持續到8月21,計5周;北華師範學院、職業學校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放假時間;8月22日,全市各類學校正式開課,教職工提前壹周上班。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放假起止時間不超過壹周,但總放假時間不得增減,調整方案報市教育局備案。為確保廣大中小學師生能夠度過壹個豐富、健康、快樂、安全、有意義的暑假,現就做好2022年暑假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壹、堅決防控疫情。
各地學校要引導學生自覺遵守當地夏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認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自覺與家人壹起開展健康監測、核酸檢測和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如有發熱、嘔吐、腹瀉、咳嗽、皮疹等疑似癥狀,立即向學校和社區報告,並及時到醫院就診;引導學生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外出做好個人防護,在公共場所保持安全社交距離;自覺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少聚集、“壹米線”等良好的衛生習慣,確保自己的健康安全。同時,各地要根據當地疫情和防控規定,指導校外培訓機構嚴格落實常態化防疫應急措施,切實維護校外培訓機構師生和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二,嚴格規範辦學行為
壹是統籌節前工作。各地學校要對春季學期以來的教育教學質量進行準確分析,通過學生課堂表現、日常作業、學業質量監控等方式,逐壹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要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嚴格執行教學計劃。嚴禁隨意增減課時,倉促教學進度,提前結束課程。要指導學生制定學習鞏固計劃,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和地方平臺的優質課程資源進行復習鞏固;要引導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在線答疑,做好引導和幫助工作。
二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結合落實師德師風建設要求,加強暑假期間教師職業行為監督管理,認真落實《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條準則》和《關於禁止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和中小學教師在職的規定》要求,規範教師職業行為,維護教師職業形象,對違反相關規定的,依法依規嚴肅懲處。
三、認真落實“雙減”政策。
首先是減輕學生負擔。科學合理安排假期書面作業,嚴格控制作業總量,提倡布置適合學生自主完成的主動性、實踐性、探索性作業,作業難度不超過國家課程標準要求。引導學生堅持規律作息,加強體育鍛煉,積極分擔家務,合理使用手機、電腦、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防止沈迷網絡遊戲,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閱讀積極主題的課外書,增加有益體驗,培養高尚情操。
二是規範校外培訓行為。縣級教育局要進壹步壓實屬地責任,充分發揮屬地黨委政府統壹領導下“雙減”協調機制的統籌協調和部門聯動作用,深入開展專項行動,堅決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含托管服務機構)暑假期間開展學科培訓的行為;嚴肅查處以“壹對壹”、“住校老師”、“眾籌私教”、“素質拓展”等名義進行學科培訓的隱形變異;深入整治通過即時通訊、網絡會議、直播平臺等方式開展任何形式的網上紀律培訓,加大曝光力度,發現壹起,查處壹起,通報壹起。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預付費監管,校外培訓機構全部納入平臺監管,預付費全部進入培訓機構預付費監管專用賬戶,查處“打折”“買壹送壹”引誘學生家長壹次性付費的行為,嚴肅治理壹次性收費超過三個月或60課時的行為,嚴懲拒不退費、“攜款潛逃”等違法行為。公開舉報電話,拓寬社會監督渠道,壯大校外培訓社會監督員隊伍,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形成全社會參與監督、廣泛支持校外培訓治理的良好局面。通過給家長的壹封信,做好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切實營造“雙減”的良好氛圍。
三是鼓勵和支持暑期托管。各地學校要嚴格按照當地疫情防控要求,以學生需求為導向,堅持教師自願、學生自願、公益性原則,按照省教育廳等部門印發的《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補充通知》(教安〔2022〕14號)支持有條件的中小學校開展托管服務。要合理利用校內外資源,根據需要有序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地,開展科技、文體、閱讀、實踐等各種特色活動;積極與* * *共青團、婦聯、工會、社區等組織合作,吸引大學生誌願者和社會專業人士,拓寬暑期托管服務渠道。不得以托管服務為由組織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集體訓練的科目內容。
第四,積極開展社會實踐。各地學校要充分發揮青少年課外活動中心、青少年宮、國家研究實踐教育基地和營地的資源優勢,積極開展暑期課外教育實踐活動,豐富學生假期生活。要協調有關部門加強對吉林省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基地的管理,利用好各類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在暑期向中小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為學生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提供陣地支持和便利條件。要充分利用家庭、學校和各類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四,加強安全教育。
各地學校要把師生和校園安全放在首位,紮實做好暑期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學校要重點在學生離校前、返校後等關鍵節點對全體師生進行安全教育,重點開展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欺淩和暴力、防觸電、防交通事故、防自然災害、防網絡詐騙、防拐騙等安全宣傳教育。,並通過家長會、發放宣傳資料、給家長的壹封信、微信群推等方式告知安全提示內容。要積極簽訂學校、家長、學生三方安全責任書,全面落實學生家長(監護人)作為暑假期間第壹責任人的責任,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各縣(市)、區、開發區教育局要做好安全防範創建工作,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壹站式報警裝置和視頻監控系統與公安系統的互聯互通,加大專職保安員的專業培訓力度,對校舍、在建工程和校園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排查,積極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堅決落實領導值班、在崗人員24小時值班的值班制度,確保校園安全問題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置。要建立和完善安全工作信息報告制度。遇有突發事件和安全事故,要按照“先說後寫”的原則,及時向有關部門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及時安全處理。因隱瞞、拖延、遺漏貽誤處置時機或造成重大影響的,要按規定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第五,做好家校銜接。
各地各校要按照吉林省教育局辦公廳轉發的《關於進壹步建立健全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的通知》(吉市教辦[2021]56號)的有關要求,在暑假前組織學校和教師開展壹次形式多樣的家校聯系活動,及時向學校通報暑假工作安排,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暑假期間,要經常與學生家長溝通家裏的學習生活情況,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幫助家長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困難問題,幫助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要重視對壹線防疫人員子女、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殘疾學生、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幫助。要密切關註學生的心理健康,及時發現負面情緒和心理問題,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幫助調整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
第六,積極規劃秋季學期的開學。
各地學校要利用暑假做好安全隱患排查、新學期開學教育教學安排工作,堅決禁止占用暑假時間過度教學、集體補課、教授新課程、提前開學等行為。要確保秋季學期順利有序開學,開全課程、滿課時,確保教學工作規範化。各地學校要在放假前將放假方案報吉林市校外教育指導中心備案,並在開學初上報放假工作總結。
吉林市教育局
2022年6月30日
綜合:吉林教育局、江城日報微信
如果妳對自考/成考有任何疑問,不了解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了解自考/成考地方政策,點擊最下方咨詢先生官網,免費獲取復習資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