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小莊,普通本科畢業生。2005年考研失敗後,6月,她開始在杭州壹家房地產公司做文案策劃。1年後辭職學習口語,重新規劃職業生涯。
“回顧我這兩年的求職經歷,從考研、考公務員,到找工作,再到現在辭職,工作又回到了零起點。但是,這些經歷所帶來的感受是終生的體驗。”近日,小莊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求職故事。
大三第壹學期,發現自己不喜歡從事本專業的工作。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加入考研大軍。
2003年底,我已經升入大三。
大三是上不去下不去的年級段。放眼望去,學長們已經在忙工作了。回想起來,大壹大二還是在享受大學生活帶來的新鮮感和趣味性。
大三的師兄師姐分成了幾個派別:大部分還是壹如既往的過著“教室-宿舍-食堂”的生活,小部分則提前做好了畢業的打算,做兼職,找單位實習,開始準備考研,五花八門,各顯神通。
那年年底我也決定加入考研大軍。
很多人把讀研稱為“暫停就業”。考上研究生後,他們會多花兩三年的時間在學校學習,這也會為他們以後的求職增加壹些砝碼。
我考研的原因很簡單。我的專業是新聞學,但是經過壹個多月的暑期實習,我發現我不喜歡也不適合。
這個發現讓我大吃壹驚。如果我不適合這個專業,畢業後我的出路在哪裏?
於是,我想到了考研。雖然不喜歡從事這個行業,但是喜歡新聞學的理論知識學習。考研可以讓我受到更好的教育,發展到研究,實現自我增值。
做出這個決定後,我的大學生活突然變得忙碌而充實。
學校為研究生設立了專門的自習教室,成了我每天報到的地方。有課就去晚自習,周末早晚自習。
每天坐在那裏復習,看著來自習的人越來越多,考研的氛圍越來越濃。
準備考研的這壹年,很多朋友問我的心情和準備情況。不緊張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希望在花了壹整年的時間後能有壹個好的結果。但是要告訴妳我有多緊張,我覺得平時復習沒什麽不同,就是多花點時間和精力。
在這壹年裏,很多原本意氣風發的人因為壓力而陸續退出考研隊伍。每次聽到這樣的消息,感動多於驚訝。這是備考過程中最大的壓力。
我不止壹次想過,但我可以再想想。我努力了這麽久,放棄就等於放棄了所有的努力。所以,每當我有這樣的想法,我就會整天躲在宿舍裏玩電腦,看韓劇來給自己減壓。
就這樣,壹年過去了,2005年初,考研結束了。
成績出來後,因為理論知識沒學好,錯過了中國人民大學。經過壹年的努力和辛苦,我忍不住哭了。
考研失敗後,我開始不斷的投簡歷,面試,工作也很忙。
2005年4月,我錯過了“暫停就業”後,加入了壹個大型求職團隊。
當時杭城高校畢業生求職的氛圍已經很濃厚了。人才市場每周壹次的招聘會,各大高校畢業生的招聘會,壹些沒找到工作的畢業生成了招聘會的常客。
我避開了擁擠嘈雜的招聘會,選擇了網上求職。每天呆在宿舍,上網看資料,投簡歷。
找工作的過程不是特別順利。由於缺乏其他領域的知識,轉行是不可能的。除了媒體,還有新聞專業的文秘、文案策劃等工作。我給大大小小的公司投了很多簡歷,只有少數收到了面試通知。
後來學校推薦了壹家房地產公司。面試通過後,6月15日正式上班,在房地產公司負責文案策劃。
之前經常聽說企業偏愛有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很難找到工作。我不這麽認為。我去工作後,真的感受到了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我工作的房地產公司是壹家新公司。學長工作忙,不願意教我們這些新手。雖然我的崗位是文案策劃,但其實我也寫公司活動,幫忙整理資料。平時工作比較清閑,只有公司搞活動的時候才會加班,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坐在那裏上網聊天。
久而久之,我對工作的激情越來越弱,壓迫感越來越強。
因為這和我理想中的工作相差甚遠。
我對工作的定義是:至少能學到壹些經驗。但是在這個房地產公司,我想學點東西,沒人願意教我。我想參加壹個策劃,但是大部分都是打雜的工作。
時間長了,我就不耐煩了。
工作了壹年,辭職了,然後報了英語口語學習,從頭再來。
今年4月30日,我決定從公司辭職。
這是我最矛盾的時刻。沒有了這份工作,我的人生又回到了起跑線。什麽時候能重新開始,該何去何從,壹切都有點渺茫。但如果我繼續這份工作,整天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沒有挑戰和激情,我覺得這不應該是年輕人所擁有的。
經過深思熟慮,我選擇了離開,並報名參加了英語口語學習。
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又恢復了學生時代的生活:每天壹大早騎著自行車去上課,下課後在電腦前消磨時間,有時還要處理壹大堆作業。
這個時候,我並沒有對未來做太多的規劃。學英語口語只是為了養精蓄銳,為下壹份工作做準備。
但辭職後,我仔細整理了壹下思路。為什麽我工作才壹年就選擇辭職?
工作環境有壹定原因,但不是關鍵因素。主要原因應該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我不喜歡這種工作,所以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回想畢業前後的求職經歷,感覺自己挺失敗的。高考報考的時候選了壹個不喜歡的專業,結果找工作的時候瞎了眼,很麻煩。大學畢業後,如果從事其他行業,不僅專業知識得不到充分發揮,而且學習的時間更多,學歷和經驗都有所欠缺。
幸運的是,在親身經歷了這些失敗之後,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和目標。
有句廣告說“只選對的,不選貴的”,我覺得更適合找工作。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事業,並為之努力。工作不是壹年兩年的事情,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我對自己說:“前面的路還很長,前面的路壹定會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