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醫藥股將集體遭受重創。為什麽DRG是比4+7集中采礦威力更大的核彈?

醫藥股將集體遭受重創。為什麽DRG是比4+7集中采礦威力更大的核彈?

編者按:DRG的實施將帶來兩個變化。醫院會被限制在相對不變的收入上,必須考慮收入,而不僅僅是收入。這意味著擴大銷售不壹定對醫院有利。既要更加科學合理地選擇檢查和治療方案,也要減少藥物濫用。從根源上避免“小病大治”和過度醫療。

本文由首選資本田文峰發表在《真理派》上;由億歐健康大學編輯,供業內人士參考。

日前,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印發國家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通知指出,國家DRG支付國家試點工作組根據此前各省(區、市)參與DRG支付國家試點的申請,確定京津滬等30個城市為DRG支付國家試點城市。

事實上,政策對DRGs的推動由來已久。早在十年前,Dr.2曾經工作的醫院就是國家臨床路徑實施的試點醫院,並且在2015《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意見》文件中,明確提出推進按病種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

DRG的報酬是什麽?

本質上,DRG(診斷相關組)是壹種按疾病組打包的固定支付方式。全稱是根據疾病診斷分組。根據住院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治療方法的復雜程度、診療資源的消耗(成本)、並發癥、年齡、住院轉歸等因素,將患者劃分為若幹個“疾病診斷相關組”,然後分組確定價格、收費標準。

即把疾病同質、治療方法相近、資源消耗(成本)相近的住院病人劃分為同壹組,確定每組的包裝價格。患同樣的病,遇到同樣的並發癥的患者,治療方式是壹樣的,實行“壹價”套餐收費。

患者治療費用打包收費後,大處方、大檢查、濫用耗材會增加醫院的成本,而不是增加利潤。

在DRG付費下,醫院的醫療行為將回歸到治療本身。即使醫生為了利益想開更多的藥,拿更多的回扣,在醫院的約束和同科室其他醫務人員的業績壓力下,也會被迫放棄。

在收費固定的情況下,醫院需要做的就是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少開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對於醫生來說,只有提升技能才能獲得更多的回報,而不是其他歪門邪道!這樣也有利於建立更好的醫患信任關系!

DRG的主要分組指標是什麽?

DRGs數據指標有醫療服務、醫療效率和醫療安全三個維度,以此構建醫院住院患者績效考核體系。

醫療服務:生產力指數,反映醫療服務的廣度和整體技術難度。

1,總權重:用於評價住院服務總產出,即總權重越大,醫院產出越大。

2.DRGs的數量:表明治療案例涵蓋了疾病類型的範圍。數字越大,醫院能夠提供的診療服務範圍就越廣。

3.病例組合指數(CMI):是評價治療病例的技術難度水平,即該指數與入院病例的類型有關,高值被認為難以評價入院病例。

4、覆蓋數MDC,綜合評價綜合醫療技術。

醫療效率:效率指數,反映住院服務的效率。

1,費用消耗指數,治療類似疾病的費用。

2、時間消耗指數,治療類似疾病所花費的時間。

利用成本消耗指數和時間消耗指數評價醫院的績效。如果計算值在1左右,說明接近平均水平。小於1,說明醫療費用低或者住院時間短,低於當地平均水平;大於1,說明醫療費用較高或者住院時間較長。

醫療安全:壹個質量指標,以疾病本身作為死亡概率極低的病例死亡率,評價某壹地區不同醫療機構低風險死亡率的風險和安全性。

1,低危組死亡率,臨床死亡風險極低病例死亡率。

2.30天再入院率

死亡風險評分如下:

DRG支付的分組邏輯

DRG根據相似性的四個核心原則將住院患者分為不同的組:

以60歲闌尾炎患者為例。

病人到了醫院,醫生會這樣分組。

(1)首先,根據已確診疾病的分類,將其歸入消化系統疾病。

(2)根據治療方法,如果是手術治療,會根據闌尾炎的嚴重程度分為闌尾疾病組的相關基礎組。

(3)最後,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根據影響資源消耗的因素,如並發癥、年齡、性別等。,它們被分成相關的子組。

借助DRG分組和指標評價分析,通過MDC科室之間的比較,可以綜合評價醫院各學科、各子學科的服務範圍、技術難度、服務效率和醫療質量。對於費用和耗時指數較高的病例組,應重點檢查過度醫療問題。對於時間消耗指數低的病例組,結合兩周再入院率,重點考察分解住院問題。

為什麽要改變醫保的繳費方式?

過去醫保基金支出增速長期超過收入增速,醫保按照醫院提供的服務項目給醫院報銷,意味著支付風險全部由醫保承擔。參與門診服務的患者從十幾個到上百個不等。這不利於醫療保險基金的有效管理:

DRGs是醫療保險機構與醫院就病種付費標準達成協議的支付制度。醫院接收參加醫保的患者時,醫保機構按病種預付標準向醫院支付費用,超出部分由醫院承擔。

這種支付方式兼顧了患者、醫院、醫保等多方面的利益。其效果是:控制費用,保證質量,提高管理水平。如鼓勵醫院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迫使醫院主動降低成本,縮短住院天數,減少誘導性醫療費用的支付以獲取利潤,有利於成本控制。這也給醫院管理帶來了壹場革命,促進了醫院質量管理、經濟管理和信息管理。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藥行業有什麽影響?藥企該如何適應醫保支付方式新改革?

(1)對,醫院。

按病種分組付費,表明我國醫療保險的付費方式由原來的數量付費方式向質量付費方式轉變,有助於激勵醫院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倒逼醫院主動降低成本以獲取利潤。改革激發醫療機構“控制成本、提高質量”的內生動力。壹方面可以有效促進醫院的相互監督,遏制浪費,實現醫療機構的良性競爭和制約機制;另壹方面考慮到醫院成本控制壓力的合理增長。

(2)對於醫生和醫務工作者。

激勵性支付機制迫使醫院管理進入新時代,讓醫院圍繞優質低價自主經營。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為了降低成本,激發員工的積極性,醫院會主動建立內部績效考核和內部分配制度,這將對醫院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3)弱化醫保目錄。

在DRG支付的情況下,對於住院治療,目錄內的藥物和目錄外的藥物都是醫院的費用。醫生可以使用清單外的藥物,只要它們具有成本效益。

重創制藥公司。

DRG的實施將帶來兩個變化。醫院會被限制在相對不變的收入上,必須考慮收入,而不僅僅是收入。這意味著擴大銷售不壹定對醫院有利。既要更加科學合理地選擇檢查和治療方案,也要減少藥物濫用。從根源上避免“小病大治”和過度醫療。

在DRGs的改革下,醫療保險、醫院和內部管理都迫使醫療服務提供者追求最低的價格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價格低、療效好的藥物,性價比更高的藥物會更受歡迎。過去醫院和醫生更多的是惡意用藥,用性價比低的產品或者安全無效的藥物消耗資源的做法將得到顯著改變。

DRG使制藥公司的銷售從單壹產品的銷售轉變為壹組產品的銷售。這意味著藥企需要的不僅僅是單壹藥物的銷售數據,還需要針對某個疾病群體,在某個領域進行產品組合銷售的可能性。醫院的采購數據大部分會依賴醫保,按組賣,按產品組賣,對藥企的價值很大。

當DRG全面鋪開後,整個醫藥行業的結構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安全無效的神藥,惡意更改劑型規格的老產品,大量售價非常昂貴、療效存疑的輔助用藥和中藥註射劑將受到重創,包括步長制藥、白壹制藥、景峰制藥、麗珠制藥、振東制藥等治療性產品和創新藥會打開支付空間,壹些以回扣為主要方式的低水平藥企會批量死亡,但依然存在。

隨著財政部審計打擊商業賄賂,以及第二批“4+7”集中采購的快速到來,整個醫藥股將在壹個比較長的時期內面臨重創。巢下沒有蛋。

DRG試點名單決定30個城市如何吹響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沖鋒號”。

政策加碼,技術落地,* * *構建消費者健康管理的生態之路在哪裏?

在“醫藥新力量”和“囚徒困境”下,40家創新型藥企借力加速布局。

推出國內首個PD-1單克隆抗體的君實生物,2018年度仍然巨虧7.23億元。

《醫學新勢力》年終盤點在破與立之間,回顧2018醫學大事件。

方達控股在港上市,“兩國壹制”或許能讓其搭上CRO淘金熱的順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