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選擇職業咨詢機構進行職業咨詢

如何選擇職業咨詢機構進行職業咨詢

職場上的困惑很多,發展也不盡如人意。因此,職業生涯設計和規劃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但是由於很多人對職業咨詢缺乏深入的了解,加上職業咨詢、指導、規劃機構的五花八門,很多職場人不知道如何選擇咨詢機構。記者收集了業內專業人士的意見,總結出——

註1:了解組織的背景和資質。

目前,國內的職業輔導機構基本上可以分為四類,服務對象不同:

第壹類是政府的公益性職業指導服務部。比如上海各區縣都有專職的職業指導老師,為求職者提供免費的職業指導服務。服務對象是城市各類求職者,主要是下崗、失業、待業群體。

第二類,營利性專業服務機構。這是職業咨詢行業的主力軍,也是發展最快的。隨著行業的興起和發展,各類職業顧問和職業設計公司不斷湧現。目前國內提供上述服務的專業機構大概有四五十家。服務對象是遇到職業困惑的各類專業人士。

第三類是高校就業指導部門。各大學的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也有職業指導老師和職業輔導員為本校學生提供職業指導。客戶主要是在校學生。

第四類,壹些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職業咨詢部門。這些部門從事人才代理、獵頭等業務,也提供壹些咨詢服務。客戶主要是中高級跳槽和求職者。

根據上述四類機構的側重點,在選擇職業咨詢機構時,不妨通過互聯網、電話咨詢等方式了解該機構的背景和服務資質,尤其是選擇獵頭公司,如烽火獵頭、輝煌人力資源等。

註2:查詢機構的專業聲譽和口碑。

職業咨詢在中國還是壹個新興行業。行業還處於發展和規範過程中,咨詢機構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個別公司在利益驅動下,往往急功近利,或以專家自居,或誇大客戶面臨的困惑,亂說話,個人資料保密極不完整。所以在選擇機構的時候,打聽壹下機構的專業口碑和口碑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前登錄機構網站查詢相關服務和專業文章,包括瀏覽客戶在BBS上的帖子記錄;也可以通過瀏覽相關的人力資源網站和報紙了解這個機構的口碑;也可以問問身邊的朋友同事;

註3:定義服務內容和流程。

通過電話與咨詢機構進行初步接觸時,要詳細詢問服務內容和流程,因為這是體現機構專業性和服務質量的關鍵。

壹般來說,壹個完整的職業咨詢應該包括:

第壹次拜訪。接待員了解並收集來訪者的基本信息,討論咨詢的關鍵問題。來訪者要接受能力、興趣傾向、個人風格、個人動機測試等專業評估;

案例分析。咨詢師分析評估報告,整合客戶的個人信息、職業目標、職業價值觀、主要困惑等。,深入分析來訪者職業競爭力、發展與職業目標之間的距離和癥結,思考解決方案;

咨詢。咨詢師與來訪者進行面對面的談話咨詢,就來訪者咨詢的重點問題進行溝通,最終就咨詢問題達成雙方壹致的建議或解決方案;

二次會診。如果第壹次咨詢未能解決來訪者的問題,專業咨詢機構通常會安排第二次咨詢;

跟蹤制導。咨詢結束後,咨詢師還必須對咨詢師進行跟進,以便及時幫助客戶調整職業規劃。

明確服務的內容和流程,既能彰顯機構的專業性,又能保證咨詢的服務質量。

註4:審查顧問的專業資格。

咨詢師的專業性是職業咨詢成功的關鍵,對咨詢師的選擇至關重要。職業規劃咨詢是壹個專業性很強的職業,壹個合格的咨詢師有四個要求:知識結構、工作經驗、綜合素質、職業道德:

知識結構

職業指導、咨詢和規劃人員應具備的知識結構包括:掌握職業發展的理論和實施模式,了解人力資源和企業管理,必要的心理學知識和跨行業、跨領域的知識結構,還應具備助人(咨詢)、信息收集和分析、了解人才測評技術的能力結構。

實踐經驗

咨詢師不僅僅要在幾天的培訓後學會解釋測試結果。要能幫助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咨詢師本身首先要有豐富的專業經驗,最好是有不同職業、專業領域、行業的經驗。同時,咨詢技巧本身就是壹門學問,咨詢師還必須經過大量案例的磨練,在咨詢策劃的實踐中積累經驗。

這個可以通過網站的內容看出來,比如文章的觀點,案例分析的思維和邏輯是否能讓人信服,而榮譽和專家的頭銜只能作為參考。

綜合素質

咨詢策劃師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在傾聽,所以咨詢師壹定要有很強的傾聽能力、親和力和信任感,這樣很容易拉近與客戶的距離;同時,大部分咨詢師都是帶著很大的職業壓力來的,規劃師需要能夠很好的化解。

職業道德

職業規劃咨詢幫助人們認識自我,規劃未來,因此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所以咨詢師壹定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因為通常客戶都非常重視咨詢的結果,壹次咨詢會對客戶產生深遠的影響。

此時,我們可以在網上搜索公司和顧問的信息,仔細分辨哪些是宣傳,哪些是真實的,負面新聞、報道、評論、客戶的反應是否基於具體事實。

國內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啟動了“中國職業規劃師”(CCDM)的職業資格認證。而在市場經濟發達的歐美國家,除了律師、會計師等職業證書的含金量較高之外,職業咨詢等證書並不多見,客戶更多的是通過之前的教育和工作背景、電話或面試來對咨詢師的印象做出選擇。

五:衡量收費是否合理。

據記者了解,營利性職業輔導機構每人收費壹般在2000元至10000元不等。收費也是按項目操作的,有根據服務項目制定的服務收費制度。

遇到壹些收費極低、亂收費的機構,或者收費畸高、沒有真實服務內容的機構,要特別警惕。同時,恐怕也要多關註壹些不管三七二十壹就想讓顧問先付費的機構。

註意6:隨機承諾不可信。

由於行業門檻低,職業咨詢公司遍地開花,競爭日趨激烈。壹些公司打出了“咨詢+就業”壹條龍服務的旗號,壹方面吸引客戶,另壹方面多壹項服務也能多賺點錢。很多人聽說咨詢也能解決工作,這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高高興興的去了。面試後發現找工作要幾千元,而且必須壹次性付清。至於承諾的結果,要看雙方的合作程度和市場情況。

需要明確的是,職業咨詢不是人才中介。根據上海市人事廳關於人才中介機構架構的相關規定,從事人才、專業中介,必須取得人事、勞動或其他相關部門的資質。壹般專業職業咨詢機構不具備人才中介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