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荊楚網-楚天都市報[微博]陳軍2014-09-19 08:13
我想分享。
345
憑身份證和手機卡向受讓方申請。
網絡傳輸條件
●手機號碼必須實名登記。
●手機不欠費。
●未與轉讓方簽訂協議限制網上認購期限(購買合約機、參加運營商優惠活動等。,且無法在約定期限內轉網)。
怎麽處理
●持身份證和手機卡到轉入方營業廳辦理。
●轉讓方審核合格後,與受讓方簽訂入網協議,辦理新的手機卡。新卡只能在第二天淩晨3點後使用,新卡生效前舊卡仍可使用。
昨日,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宣布,根據工信部部署,我省將於20日開放攜號轉網試點,屆時三家電信運營商手機用戶可互攜。
準備好了,三家運營商可以雙向切換網絡。
所謂攜號轉網,就是用戶可以在不更換手機號碼的情況下,轉投其他運營商,享受其提供的各種服務。
昨日,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宣布,20日起,湖北攜號轉網試點將實現“雙向轉網”,即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移動用戶,除TD專用號段157、188和虛擬號段170外的中國移動其他移動用戶可以相互攜號轉網。這意味著,全省4500萬手機用戶在運營商的選擇上將有更多的選擇。
2013年,工信部將湖北、江西、雲南三省納入號碼攜帶測試。經過1年的努力,我省三大運營商投入9340萬元用於技術改造、人員培訓等相關工作。目前壹切準備就緒。
值得註意的是,實驗提供的手機號碼在同壹個本地網絡中攜帶範圍有限。比如武漢的用戶只能在武漢電信、武漢移動、武漢聯通之間攜帶。
前提是網轉的手機號必須是“免費”的
據記者了解,手機用戶“跳槽”並不容易。在轉網之前,他們必須先和原來的“主人”算賬。
省通信管理局規定,辦理攜號轉網必須滿足以下條件:申請人手機號碼登記真實身份信息;該號碼仍在正常使用中(未掛失、停機等)。);申請人必須在轉網前結清所有以前的資費賬單;申請人已與現電信運營企業簽訂協議限制上線協議期限的,申請人應當提前解除與現電信運營企業的上線協議;攜號轉網可能影響號碼相關聯的號碼支付或資費套餐使用的,申請人應當提前向現運營商辦理相關業務變更。
按照運營商的說法,如果用戶還有錢存,這些錢是不能轉網的,必須先去現在的運營商退款。申請成功後,原運營商享受的積分、福利、積分將不再使用。
如何申請去受讓方的營業廳
明天起,省內手機用戶如需攜號轉網,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號碼對應的有效手機識別卡(手機SIM卡)到電信運營商營業廳辦理。
如果有人找代理人,代理人必須同時持有申請人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申請時,單位用戶須同時持有單位有效證件、代理人有效身份證明和授權委托書。
從明天開始,三大運營商官網、客服熱線、營業廳等渠道將公布攜號轉網的相關通知,運營商自有營業廳將開放辦理攜號轉網業務。但運營商的合作營業廳是否提供此項服務,需要用戶咨詢其客服熱線。
記者了解到,壹般流程如下:用戶可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和SIM卡,向輸入方申請轉網,輸入方系統向輸出方發送通知。5-8分鐘確認通過後,導入方與申請用戶簽訂入網協議。隨後,進口方將免費發放壹張新的SIM卡,但新卡要在第二天淩晨3點後才能安裝使用。在此之前,用戶仍然可以使用導出方的網絡通話。
此外,用戶可以在申請當天的工作時間內取消申請,兩次轉號的時間間隔至少為120天。如果應用失敗,用戶可以先向相關運營商咨詢或投訴。如對電信運營商的投訴處理結果不滿意,可向湖北省電信用戶投訴受理中心申訴,投訴受理電話為027(12300)。
提醒
當端口號轉移到網絡時,可能需要更換手機。
文件規定,只有本地手機可以進行攜號轉網,無線網卡不能辦理攜號轉網業務。
需要註意的是,轉網可能涉及換手機。想轉網的用戶最好先了解轉網的特點,再考慮是否承擔換手機的費用。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手機用戶如果將原號碼轉到電信,必須使用CDMA手機;電信用戶攜號轉網到移動和聯通,也可能涉及換手機。
轉網要註意接收短信的問題。
此前,天津、海南等地試點攜號轉網後,部分轉網用戶無法收到銀行、證券等第三方的通知短信。業內表示,之所以切換到互聯網的用戶收不到短信,是因為雖然用戶切換到了互聯網,但是第三方無法知道這種情況,無法及時調整。
昨日,支付寶相關人士表示,用戶攜號轉網後,無需修改支付寶賬戶綁定手機。如果用戶發現通知短信無法收到,可以直接撥打支付寶客服熱線95188,說明情況後,客服會協助更新運營商信息。
招行客服人員回應,攜號轉網初期可能無法正常接收短信,但後期肯定會恢復正常。如果客戶轉網後無法收到短信或驗證碼,可撥打招商銀行客服熱線95555,轉人工服務後向網銀團隊尋求幫助。
觀察
試點期間轉網可能會被叫好。
通信觀察家項立剛表示,與三年前相比,2G主導的電信市場已經變成了2G/3G/4G * *存儲市場,消費者對資費的敏感度降低,運營商之間的價格差異也在減小,攜號轉網在市場上的優勢正在日益減弱。
由於手機價格壹路下跌,現在很多消費者都有兩部或更多部手機,分別承擔了打電話和上網的功能,轉網的積極性也沒有以前高了,可能會出現“叫好不叫座”的情況。
此前,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的報告中提到,攜號轉網申請成功率低的原因是運營商通過技術手段人為設置各種門檻阻止用戶進行,或者通過小額補貼,使很多用戶被拒之門外。另外,由於運營商系統實名登記系統信息登記不準確,導致用戶攜號轉網申請被拒絕。返回主頁>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