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創造了中國歷史上許多特例,比如以西方宗教的名義組織勢力,或者是中國官方承認的“中國農民起義”,“第壹次遭到中外勢力鎮壓”。清朝初年剃發更衣後,太平軍也因拒絕這壹習俗而被稱為長毛賊。
目錄[隱藏]
1的建立、發展和消亡
1.1的建立和發展
1.2天京事件
後期1.3
2政治綱領
3經濟體系
3.1生庫系統
3.2中國的農地制度
4前王子表
後期的5個重要國王
6重大事件年表
[編輯]
創造、發展和滅絕
[編輯]
創造和發展
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馮雲山、洪仁玕在廣東華縣發起祭神活動。他們從《給世界的忠告》中學到了壹些基督教的含義,後來給自己施了洗禮。次年春,他到廣西傳教,積極宣傳和組織農民。65438年至0844年,馮雲山跟隨洪秀全在廣西傳教。道光二十七年(1847),洪秀全隨美國傳教士赴廣州學習《聖經》。7月,洪秀全、馮雲山制定了“十條教條”。
1848年春,封神教主之壹馮雲山被清政府囚禁,洪秀全前往廣州營救。
1849年,洪秀全、馮雲山、楊、肖朝貴、魏長輝、石達開成為同父異母兄弟。1850年7月,洪秀全發出總動員令,教眾立即前往金田團營收編兵力,達到2萬人。同年6月165438+10月,太平軍在榮村姜木橋成功伏擊清軍。65438年2月,在金田村韋氏大宗祠舉行拜神儀式,宣布國家為太平天國。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在金田村祭拜會眾,史稱金田起義。洪秀全稱天王,建太平天國。楊被命名為“鄭”,肖朝貴被命名為“鄭”,馮雲山被命名為“領導副職”,魏長輝被命名為“保衛副職”。同年秋,太平軍占領廣西永安。65438+二月,東、西、南、北、翼五王受封永安,其余四王在東王楊之下。南王馮雲山制定了太平天國初期的官制、禮制和兵制,並創制了獨特的歷法,用於太平天國,實行公產制。
1852年4月,太平軍突破永安,離開廣西前往湖南。太平軍五月過泉州時,馮雲山被清軍炮火擊中,六月重傷不治。九月,蕭朝貴攻長沙時戰死。太平軍進攻長沙近三個月未果,向北撤退。
1853年,65438+10月,太平軍攻占武昌,人數增至50萬。3月攻占南京,改稱天京並在此建都,隨後發動北伐和西征。北伐軍雖壹度進入天津附近,但因孤軍奮戰,於1855全軍覆沒。西征軍進展比較順利,安慶、九江、武昌相繼被攻占。1854年,西征軍在湖南大敗,清軍在九江附近反攻。1855年初,翼王石達開擊敗湘軍,收復武昌。
太平天國初期,軍政均由軍師處理,洪秀全退居幕後,不理朝政,大權落在東王楊手中。
[編輯]
天京事件
(相關條目:天京事件)
1856年6月,太平軍突破清軍繁華的江南大營,解決了天京三年之圍。項容於8月9日去世,他的死訊很快傳到了天津。看到當時太平天國形勢大好,東方之王楊另有打算,假扮“天父”,逼天王加封萬歲。北王魏長輝請求天王殺死東王,被東王拒絕。後來,陳告訴天王,東王企圖殺王篡位。天王暗中下令北王、翼王、燕王秦日剛鏟除東王。魏長輝於9月1日抵達天京,與秦日剛於夜間入城。二日晨,他突襲東,楊壹家被殺。包括東王的部下、家屬等軍民在內的兩萬余人也被殺,史稱天京事件。翼王石達開到了天京後,責怪魏長輝濫殺無辜。兩人不歡而散。當夜,石達開逃離了這座城市,魏長輝後來在永安王宓殺死了這些家庭。石達開從安慶起來聲討魏長輝,而天京以外的太平軍大多支持石達開。洪秀全於165438+年10月2日處死魏長輝,不久處死秦日剛和陳。
[編輯]
後期
1856 65438+二月,太平軍撤出武昌。
1857年春,李秀成、陳玉成擊敗清軍秦鼎第三師,北上六安、霍邱與撚軍會合。
天京事變後,洪秀全開始防範石達開,任命洪氏兄弟牽制他。石達開越來越不安。他從天津到安慶,然後從安慶,離開了天王的命令。跟隨他的太平軍有二十萬,嚴重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力量。
1858年,石達開經浙江到福建,1859年,分兵湖南、廣東、廣西。
1858年5月,九江失陷,湘軍進入安慶。165438年10月,太平軍取得三河戰役勝利,湘軍撤出安慶。
1860年,李秀成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後,攻占蘇南多地。1860年9月,太平天國部署第二次西征,以陳玉成、李秀成兩軍為長江南北兩大主力,目的是進攻清軍後方救援安慶。北陸的陳玉成因為英國官員的介入,不敢攻打武漢。路楠李秀成於1861年上半年進入鄂東南,在附近招募了30萬人。得知外地太平軍大敗後,放棄進攻武漢三鎮,轉而東進,攻占浙江大部。石達開率數十萬人,北過湘西,進入川東。彭大順、朱壹典、紀清源等人將與他們決裂,回國。
1861安慶九月淪陷。
1862 65438+10月李秀成率軍攻打上海。在清軍和洋人的聯合抵抗下,太平軍經過長時間的進攻仍未能占領上海。同治元年(1862年6月)五月,洪秀全命其返回天京,與二十萬大軍會師。與湘軍交戰40多天,無法撤退。陳玉成在六月被清軍殺死。65438年2月,李秀成奉命北渡長江。李鴻章進攻蘇南,左進攻浙江。1863蘇州二月淪陷。
石達開於1863年攻陷貴州遵義。石達開在川南時,多次試圖北渡長江,都被清軍阻擋。五月到了大渡河,當地土司王應元拆橋攔河。再加上河水暴漲,清軍封鎖了太平軍的進路和退路。石達開部隊滯留在濟大,被困20多天,糧食將盡,部隊損失過半。13年6月,石達開要求清軍總司令羅投降,以挽救全軍。清軍假裝同意,把他送到成都,6月25日被淩遲處死。石達開的士兵中,老弱新進的都被遣散了,剩下的兩千人很快就被殺了。
1864年6月洪秀全去世,年輕的國王繼位。七月,天京失陷,李秀成率幼天王突圍。在混亂中被分割俘虜,八月七日在數萬人招供後被曾國藩殺死。少年天王5438年6月+10月在江西被俘,65438年6月+065438年+10月處死。
長江以南的太平軍殘部於1866年初被消滅,江北太平軍賴部與撚軍合編,繼續與清軍作戰至1868。最後壹支使用太平天國稱號的撚軍在1869年被消滅。
[編輯]
政治綱領
太平天國玉璽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壹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在其疆域最遼闊的時候,曾占領半個中國。因此,它具有那個時代的顯著特征。另壹方面,洪秀全借用了基督教這種當時從西方宗教傳入的新宗教,也讓普通人感到新鮮。這可能與當時人民渴望變革有關。
太平天國的理論綱領收錄在《原道救世之歌》、《原道醒世訓》、《原道醒世訓》等幾本書裏。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雖然號稱結合了西方基督教、中國儒學和農民平均主義,但實際上對基督徒壹無所知。事實上,他的所有思想都源於當時來自中國的傳教士梁發,他寫給世界的忠告。後來,壹些外國傳教士得知此事,試圖告訴他聖經的真理,但洪秀全斥之為異端。而洪秀全的非基督教、非儒家的“三位壹體”思想,在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對民眾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中國土地制度》是太平天國解決生產資料和產品分配的革命綱領,體現了農民階級廢除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
《資政新篇》是已故甘王洪仁玕提出的中國第壹個具有發展資本主義意誌的政治綱領,但由於客觀上周邊環境惡劣,主觀上對農民階級的漠視,並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
另壹種觀點認為太平天國有本質缺陷,在進步的表象下有理性的倒退。政治上,太平天國是神權和王權的結合。朝中不僅階級森嚴,而且對官員為王所欲為,甚至超過儒家思想約束下的朝廷。文化上,太平天國徹底推翻固有的傳統文化,仇視傳統知識分子。洪秀全等王丁度到天京後,生活腐化墮落,朝廷政治紀律紊亂,聖靈被亂封。從制度上來說,天朝天目、資政辛篇等綱領只是紙上談兵,從來沒有認真執行過,也沒有取得什麽成果。至於所謂“對女性開放科舉”等進步政策,大多只存在於野史傳說中。
這個政權在歷史上有很大的批判性,它的“先進性”並沒有得到所有歷史學家的認可;在中國大陸的歷史教科書中,田萍王國仍然被認為是壹場“反帝反封建”的農民運動,頗具革命性。但更廣泛的觀點認為,太平天國是另壹個建立在壓迫人性基礎上的殘酷政權,更傾向於壹個農民暴力政權。洪秀全本人並不被認為理解基督教教義。他的所有政策都沒有成功實施。在《太平天國的極權統治》壹文中,郭廷以認為:“太平天國是壹個低級的迷信,是壹個絕對的暴力集團,神權、極權、愚昧的統治,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無限欲望,而不顧大眾的福利,造成遍地白骨、遍地荊棘,生命的損失至少有兩千萬到五千萬。”值得註意的是,近年來,大陸歷史學家也重新評價了田萍王國和洪秀全。
[編輯]
經濟制度
[編輯]
聲庫系統
生庫制度是太平天國創立的第壹個經濟制度。這壹制度隨著金田起義,太平軍而產生,直到太平天國革命失敗,聖庫制度消失。太平軍成立時,三庫制度在保證部隊貢獻、吸引貧農參加革命、保證軍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首都天京後,洪楊等人將城市人的經濟生活納入聖庫的供應範圍。而且還壹度要求對人民適用“無私的財富”原則,這就太過分了,違背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這顯然是錯誤的,也是不可行的,其負面影響也逐漸暴露出來。
太平天國在城市和農村都組織了軍事力量。當地政府每13000名姻親幹部就有壹名軍事指揮官,管轄師帥、師帥和張敞。最基層組織單位的領導稱為二司馬。按規定,從各軍到二司馬都沒有聖庫。在“中國”,有壹個“總聖庫”來掌管財產。太平天國時,其首都天京齊在其中央機構中設置“總聖庫”和“總聖糧”,各設4名官輔,“崗位與檢察員相同”。分隊裝備編碼官隨它去吧。
太平天國聖典圖書館的資料來源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第壹,起義之初,他手裏拿著神的眾民給聖庫的銀糧和衣服;二是打敗清軍或征服城鎮繳獲的戰利品;第三,各地城鄉人民的貢獻和向富人、拓荒者發送大額捐款所獲得的財產;第四,“派克”、地稅和工商稅收的收入;五是白公鴨的生品。設在天津城的百式衙門和工匠營是聖庫資料的重要來源之壹。
基於無私財富原則的聖庫供應制度在太平天國革命初期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首先,它吸引了貧農參加起義。其次,三庫制度保證了太平軍的補給,激發了太平軍的鬥誌。軍人家屬在天京,有聖庫解決生活問題。所以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專心“殺魔取城”,為太平天國大業而戰。第三,繳獲的物品全部上交聖庫,保證了太平軍的良好紀律,軍民關系融洽。太平軍的優良紀律在農民起義中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在前浪。第四,在天京這個長期被清軍包圍的城市,實行聖書館供應制度具有特殊的意義。盛庫制度在保衛天京、鎮江等軍事重鎮,軍民同甘共苦,穩定民心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從歷史發展的階段來看,在私有制還方興未艾的時候,任何想要改變這種客觀趨勢的平等主義思想和制度,都只能是被剝削者美好而幼稚的幻想。如果要求在實踐中長期推行,無疑會倒退到阻礙和破壞。從人們的思想意識來看,幾千年的私有制觀念,絕不可能因為太平規章制度中禁止占有金銀、天王聖旨和東王聖旨要求“公利高於壹切”的說教而改變。農民雖然有很強的反封建革命,但因為是農民,所以私人的想法和致富的欲望很強。他們對平均主義的供應體系不滿意。因此,神聖圖書館制度的實施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主客觀困難。它應該隨著形勢的發展進行合理的改革,把起義初期的支付體系改造成比較完善的金融體系,以適應新的需要。但沒有任何材料證明太平天國對此進行了重大修改,而是任其自行演變,最後被破壞變質。
首先,太平天國領導秩序的封建特權思想和物質享受過度。洪秀全定都天京後,自詡為天下萬國之主,天京被稱為“小天堂”。大宮殿,極其宏偉。雖然有專門處理財產的神聖國庫,但對國王和高級官員卻沒有任何限制,這無疑是對國庫制度原則的破壞。這說明在太平天國的最高領導層中,封建享樂思想是如此的強烈。在魏長輝眼裏,神聖的圖書館還有平等平等的公共圖書館原則,那不過是封建帝王的私人財富,任意控制的內部圖書館!洪、楊雖然口頭上講的是“省錢愛民”的道理,但進入大城市後,講享受、講排場、浪費公物的奢靡之風像瘟疫壹樣滋長。
[編輯]
天體場系統
“天朝天目制”的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中土地制度是根本,是各種制度賴以存在的基礎,是“天朗天目制”的精髓:
關於土地制度。天朝天目制的核心和本質,正如本書書名所指明的太平天國的創建者,是天目制,即太平天國的土地制度。這裏有兩個內容:壹是土地質量的分級標準;二是土地分配的原則和方法。天朝天目制將天下田地按產量分為三類九等。
論生活資料的分配制度。
論農村社會組織體系。太平天國按照太平軍的編制重組鄉村社會組織,即軍、師、旅、卒、二司馬。
論各級官員的獎勵制度。太平天國各級官員可分為三種:朝中官員、軍中官員和地方鄉村官員。規定每年晉升壹次,三年晉升壹次。
關於教育和司法系統。太平天國的教育是以宗教的形式進行的,每二十五戶就有壹個禮拜堂,也兼作學校。在司法方面,“天朝天目制”規定每軍設兩個“刑律”官,壹個正,壹個副,由師帥和盧帥兼任。但民間有民事、刑事訴訟的地方,起初會由二司馬調整。如果不能解決,就要逐級審核。
[編輯]
早期王子的手表
七王表前期
騎士稱號攻擊騎士稱號
東王楊的第五子何乃,是《大師的救贖》的主人公的繼承人,九歲時被稱為幼東王。
天京失陷後不知身在何處。
西王蕭朝貴的長子尤弼和,稱蕭友和年輕的西王爵,八千歲。
天京失陷後突圍,死於湖熟鎮。
首席副軍師馮雲山的次子小富友繼承了年輕的南王,享年7000歲。
天京失陷後突圍,死於湖熟鎮。
北王的後衛兼副軍師魏長輝,以罪罰之,撤其職。
左軍的主要翼王史達凱。
燕王秦日剛以罪罰之,廢其位。
禹王之子胡萬生,襲爵,稱為羌千歲。
前侯爵表
關於騎士稱號的評論
秦日剛於1854年加冕燕王。
胡靖侯麟鳳翔追封求見大王
鼎湖侯莉方凱追封邀王
平湖侯紀上書祝王。
朱在剿胡後期的事跡不詳,可能死於北伐。
胡侯黃在1853軍營中被火燒死。
保衛國家,胡以晃1854封王禹。
興國侯陳後來改為左天侯。
魏國侯黃玉昆後來改成了魏天侯。
魯先巴和鎮國公楊的親屬,後事跡不詳。
田改名為,在天京事變中被魏長輝所殺。
贊天後孟德恩1859馮。
田翔大齊楊的侄子。
田翔後黃旗升
鄺天厚、黃和楊的妹夫
劉在天京事變中被魏長輝所殺。
田義後稷出任東宮大臣,在天京事變中被魏長輝殺害。
東廳大臣傅學賢在天京事變中被魏長輝殺害。
魏天厚曾錢進
[編輯]
後期壹個重要的國王
王幹洪仁玕
陳玉成國王
王鐘李秀成
陳得才,幫助國王
齊王良變得富有了。
王尊萊文光
王虎蘭程春
[編輯]
重大事件年表
1843
7月,洪秀全與馮雲山、洪仁玕等人組會拜上帝,自稱上帝之子,稱上帝為父,稱耶穌為兄。
1844
4月,洪秀全、馮雲山等人離開家鄉傳教。
5月,洪秀全、馮雲山赴廣西桂縣傳教,隨後馮雲山轉戰紫晶山區,洪秀全返回廣東。
1847
三月,洪秀全、洪仁玕赴廣州拜師美國牧師羅孝全,第壹次讀聖經。後來洪秀全要求洗禮,羅孝全拒絕了。
8月,洪秀全回到廣西紫荊山,與馮雲山發展朝拜會。
1848
三月,第壹次冒充“天父”楊。
5438年6月+10月,蕭朝貴第壹次假扮“天哥”。
1851年
5438年6月+10月,拜神教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開國名“太平田坤”,後改為“太平田坤元年”。
三月,洪秀全被稱為“天王”。
九月,太平軍攻占永安。
65438+二月在永安建立了太平天國的基本制度,稱為“永安建制”。
1852
4月,太平軍突破永安,進入桂林。
六月,南王馮雲山因傷勢過重去世。
九月,太平軍攻長沙,西王母蕭朝貴死。
1853
5438年6月+10月,太平軍攻陷武漢,湖北巡撫常死。太平軍增至50萬。曾國藩掌管湖南應永,也就是湘軍。
二月,安慶被攻占,安徽巡撫蔣自殺。
三月攻陷南京,江寧將軍侯祥、兩江總督盧劍英被殺。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首都。清軍在江南、江北建營。
5月,太平軍北伐,西征。
1854
5438年6月+10月,太平軍攻克廬州,安徽巡撫江忠源自殺。
湖廣總督吳於二月病逝。
湘潭戰役和四月靖港戰役。曾李昌的北伐援軍被擊潰。
六月,太平軍取武昌二克。
10年6月,清軍收復武昌。
1855
1年6月,翼王石達開在鄱陽湖口大敗湘軍。
三月,連鎮被清軍攻陷,北伐軍統帥林鳳祥被俘,不久即被處決。
四月,太平軍三克武昌。
五月,北伐軍全軍覆沒,李被俘處死。
1856
年初,太平天國東進,攻占揚州,在江北破營。石達開破江南大營;天京無礙。
九月,天京事變,太平天國發生沖突,諸王自相殘殺。東王楊、北王魏長輝、燕王秦日剛先後被殺。
1857
六月,石達開隨部隊出征。
1858
五月九江失陷,衛戍司令林啟榮戰死。
九月,李秀成、陳玉成在江北破營。
165438+十月三河鎮凱旋。
1859
四月,洪仁玕從香港抵達天津,被任命為國王。
陳玉成為英國國王,李秀成為忠義王。
1860
四月,太平軍破江南大營,逼近上海。
五月破江北大營。
6月,上海成立“中外防局”,美國人瓦爾特組建“洋槍隊”,協助太平軍。
1861年
九月,安慶失陷,衛戍司令葉犧牲。
李鴻章掌管淮軍。
公元65438+年2月,李秀成攻陷杭州,杭州知府王有齡自殺。
1862
二月,洋槍隊改為常隊。
李秀成在五月大敗常。
陳玉成在六月被清軍殺死。
1863
今年3月,英國人戈登接任常盛駿的管道膠帶。
六月,石達開在大渡河邊投降,被處死。
公元65438+年二月,淮軍和常攻克了蘇州。
1864
6月,洪秀全因病去世,他的兒子洪天貴福即位,因為他是壹個“年輕的國王”。
天京七月淪陷。
李秀成八月被清軍處死。
65438年6月+10月,洪仁玕、幼王先後在江西被俘。
11青年之王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