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東隔伶仃洋與深圳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南通過丘陵臺地與珠海相望,西通過磨刀門水道與江門相望,北通過縱橫河網的沖積平原與佛山、廣州相望。
中山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13 09’至113 45’,北緯22° 11’至22° 46’,東西寬45.3km,南北長64.3km。
擴展數據
歷史:
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山還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壹個小島。這個時候,古越人在這裏捕魚和生活。近十年來,中山市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的古人類生活遺址,包括南朗鎮龍穴彩陶遺址、石齊區白水井遺址、大湧鎮路泉遺址等。,還出土了壹批彩陶、磨制石器、沙陶等文物。其中,南朗鎮龍穴遺址仍為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戰國時期的沙丘遺址,後期遺存中還發現有青銅器和鑄銅石模型。
公元前216年,秦始皇平定嶺南地區百越後,中山歸南海縣番禺郡管轄。秦末,趙佗建立南越國,中山是南越國的領土。111年前,漢武帝滅南嶽,中山歸漢朝中央管轄。秦漢時期,除了原本居住在這裏的南越人外,還有少部分中原人開始移居到這裏。
三國時期,中山屬於吳國的領土。
西晉末年,金朝皇室之間爆發了壹場宮廷權力鬥爭,史稱“八王之亂”。為了躲避戰亂,大批中原人遷居嶺南,其中壹部分人來到象山島。東晉鹹和六年(331),南海郡劃歸東莞郡,中山改為東莞郡。南北朝劉崧永初元年(402),東關縣改為東關縣,鐘山歸東關縣管轄。隋朝十年(509),中山屬保安縣管轄。
唐至德二年(757年),保安縣改名東莞縣,中山歸東莞縣管轄。由於中山盛產海鹽,政府開始在珠海市山場村設立軍營鎮,命名為香山鎮。北宋元豐五年(1082),香山寨建立,仍屬東關縣。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因象山寨開發,僅象山郡、廣州府、中山三地有縣級行政區劃。南宋末年,在元軍的追擊下,宋端宗逃往香山躲避。南宋滅亡後,大量南宋皇室後裔和官員居住在香山。
明代象山北部開始沈積成陸,之後與大陸相連。到了清代,珠江三角洲開始逐步修築防洪防潮的河堤,象山縣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農業產量也越來越大。清朝嘉慶年間,由於農業的發展,象山由原來的下等縣變為與南海、番禺、東莞並列的大縣。
澳門原屬象山縣。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人乘機定居澳門半島。
第壹次鴉片戰爭期間,位於珠江口西岸的象山是戰場之壹。1839年,林則徐來到廣東主持禁煙。16年8月,駐象山縣,命令澳葡當局驅逐英國商人、律師等人。1840年,第壹次鴉片戰爭爆發後,英國軍艦駛往澳門關閉城門,強行登陸。清軍在象山進行了不情願的抵抗。第壹次鴉片戰爭後,道光二十五年(1845),葡萄牙女王宣布澳門為“自由港”。1849年,葡萄牙人驅逐了王霞村象山縣城,占領了澳門。
鴉片戰爭後,清朝對外開放。從1830到1900的70多年間,在滬、港、穗、津、漢、九四家英國洋行的買辦中,中山人占了90%,其中著名的洋行有唐、、、鄭。
辛亥革命中,象山是廣東第三個光復的縣。1911 10年6月武昌起義後,同盟會香港總辦事處決定在香山發動廣東第壹次起義。起義後,林、鄭必安、林景魂等人領兵攻打象山縣,於6月11.6日收復象山。民國成立後,廣州府被廢除,象山縣直轄省。
民國十四年(1925)三月,孫中山逝世。同年4月,為紀念孫中山,當時設在廣州的陸海軍大元帥府決定將孫中山故裏香山縣改名為鐘山縣。1929年2月,國民政府第19屆國務院決定全國直屬示範縣。1930年6月縣政府遷至唐家環中山港(又名唐家灣,現珠海市唐家灣鎮),1934年6月遷回Shekki。1937年2月經國民政府授權,仍劃歸廣東省政府。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7月,日軍侵占中山縣部分沿海島嶼。1940年3月5日,日軍藤井兵團以1000兵力入侵中山,15年3月5日,縣城大部分淪陷。1942年4月,中國* * *生產黨在五桂山成立抗日遊擊隊。這支隊伍和中國國民黨的壹些殘余部隊壹起,在敵後開展遊擊戰爭。1945 65438+10月15華南人民抗日遊擊隊珠江縱隊在五桂山固始祠堂成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山光復。
10月1945+065438+10月1948第二次全國內戰期間,國軍對五桂山和鳳凰山的武裝組織發起了四次進攻。1949,10年10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占鐘山縣石齊,國軍大敗。從此,中國* * *產黨及其開國功臣* *和中國政府開始在鐘山縣執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山縣曾分別隸屬珠江特區、廣東中央行政區、佛山特區、佛山地區和佛山市。1952和1965年分別從中山縣劃出裕民縣(後為珠海縣)和鬥門縣,後又劃出部分地方給番禺縣、順德縣和新會縣,中山面積減少了43%。1953年石齊鎮改為石齊,1959年石齊並入鐘山縣。
1979以來,中山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主要以“三補”和與外商合資的形式。1980開業的中山溫泉酒店,是廣東首家引進外資的酒店。經過幾年的發展,經濟有了很大的進步。1983中國國務院批準,中山撤縣設市,由佛山管理。1988 1升格為地級市。
百度百科-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