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投資規模越來越大,工程項目也越來越多。在形式上,工程建設的管理從“戰術和經驗管理的海洋”轉變為“機械化施工和信息系統管理”,在觀念上,從“資金靠撥款,只註重內在質量”轉變為“有付出的資金,質量卻是外在的堅實”。在這個過程中,真的是日新月異,凝聚了無數建設者的心血和集體智慧。在日益規範的工程建設管理中,監理工作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這裏就如何做好施工階段監理的管理和協調工作進行探討。
1,堅持控制程序是監督控制工作的前提。
施工階段的監理程序是在施工程序的基礎上形成的。嚴格執行監理程序,可以使施工過程中的主要環節和工序處於受控狀態,只有在受控狀態下才能把握施工過程中活動的脈搏,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比如工程開工前,必須按照監理規定的程序提交開工申請和相關的施工技術文件,經監理認可後,工程才能開工。這壹程序無疑強化了施工承包商充分做好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同時確保監理的正確意見被采納和吸收,從而實現事前控制。施工過程中堅持工序質量檢查驗收程序,即上壹道工序未經監理檢查驗收,下壹道工序不得施工。該程序確保過程質量處於受控狀態,實現過程中的過程質量控制。如果工程出現質量事故,事故處理程序保證監理事後控制。從這種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過程監控程序可以看出,它體現了施工法律和秩序,制約了質量體系的行動,保證了工程質量的主要環節,主要工序處於受控狀態。
2、堅持標準化管理是控制工作的基礎。
監理規範化管理主要是指將“三控兩管壹協調”的內容從形式到內容轉化為規範化的管理和控制,使每壹步工作都有統壹的規定和要求、標準依據和定性定量的衡量標準。標準是對任意性的限制,所以是控制的基礎。監理標準化管理的內容可分為監理內部管理標準化和外部控制標準化兩個方面。第壹,內部管理的規範化是監督規章制度的進壹步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是對監督內部組織的操作行為和個人行為進行規範,使監督內部組織和個人的好與壞行為得到定性和定量的衡量,從而建立起獎優罰劣、優勝劣汰的競爭激勵機制,這是監督控制的內在保證和基礎。其次,外控標準化主要是將工程質量、進度、支付結算、信息、合同管理轉化為標準化的控制和管理,要求施工承包商按照監理人規定的標準化控制要求,計劃、實施、檢查、整改、支付和完成工程實施計劃。比如,施工承包商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按照監理人要求的內容標準和形式,提交簽證、認證、檢測、評定、支付等各種工程項目的標準圖表和標準化驗收資料。壹方面,標準化控制規範了監理服務行為,有利於監理人員提高管理水平;另壹方面限制承包商在管理上的隨意性,促進其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這是外控標準化的主要目的,也是外在基礎。比如,壹個監理工程師需要相當的理論和工程經驗,才能擬出壹個結合工程質量、進度、投資的計劃、實施和控制的圖表,從而強化監理對合同的全面理解,迫使監理工程師鉆研業務和監理理論;同時也要求施工承包商按照監理制定的標準化管理內容要求去做,以促進其管理水平的提高。
3、施工前認真審查施工圖紙是做好監理工作的重要環節。
工程設計圖紙是工程項目的法律文件,是工程項目建設的重要依據。無論是監理工作還是施工,都必須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因此,項目監理部在收到設計圖紙後,應認真審查和研究圖紙,既能發現圖紙中的難點和問題,又能及時澄清和解決。同時對建設項目的使用功能、結構及設備選型、施工可行性、工程造價等提出監理意見,進行有效預控,也為全面監理工作建立了良好的開端。
首先通過圖紙審核,對工程有壹個初步的了解,對各個部門的施工順序和施工難度心中有數。基於此,我們全面合理地選擇和設置質量控制點,並將其體現在監理規劃、監理細則和監理工作並列計劃中,以確保在未來具體監理工作的實施中進行關鍵控制。避免或盡量減少質量問題的發生。其次,通過審核圖紙,可以發現圖紙中是否有不方便的地方,並根據具體情況與施工單位進行討論,改進施工方法和工藝,保證施工質量。或者和設計單位商量,提出監理建議,看能否進行設計變更或局部修改。再次,要看圖紙中是否使用了新材料,是否需要新技術、新工藝。如有新材料,請設計單位提出設計要求,介紹材料性能,確保新材料采用成功;如選用新工藝、新技術,應與施工單位討論施工技術的可能性,是否具備相應的施工能力,並請設計單位進行設計交底,介紹相關技術要求,以保證其應用。最後要了解圖紙中要求的規範、規程和施工標準圖集、圖集,請設計單位指導承包商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4.充分發揮監理人員在監理中的主體作用。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監理的主要任務是“三控兩管壹協調”,即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投資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協調。監理人員在工作中應始終以法律法規、設計要求、施工規範和質量驗收標準為準繩,始終遵循“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監理執業準則,嚴格遵循投標承諾、合同文件和監理規範的要求,嚴格遵循“嚴格監理、熱情服務、公正細致”的監理原則,在施工過程控制中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壹”的質量意識。 把質量控制放在首位,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做到開工有報告、施工有措施、技術交底、定位復核、材料有試驗有檢查、檢驗批有驗收簽字、隱蔽工程有檢查簽字、關鍵部位有旁站。 嚴把材料、設備、半成品進場關,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於工程,已進場的要限期清出場外或按規定降級使用;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不得進入下壹道工序或轉序。
5.重視現場監理在質量和工期中的地位。
“逐站”是監督的重要環節。如果逐站監管缺乏監督、檢查和監管,不能跟蹤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問題,過程就容易失控,壹旦出現問題,後果極其嚴重。監理工作僅僅依靠試驗數據和測量信息是遠遠不夠的。在施工中,必須重視和加強質量控制的現場監理工作,要求監理人員采取旁站、巡視、平行檢測的形式,按照施工程序及時監督檢查。現場監理既要具備現場質量控制的相應素質,強化合同意識,避免自然人為因素,又要吃透合同條款,避免出現問題而措手不及,及時果斷地處理好質量與工期的矛盾。
6、加強安全和文明施工控制
建築工程從壹開始就是壹個“粗活”,安全問題應該伴隨著工程建設的全過程被人們重視。大家都知道“天體的運動會影響人的心情”,卻不知道文明施工在工程建設中有其獨特的間接作用。工程的實施和機械的使用都是靠人的主觀能動性來控制的。現場文明會影響人的情緒,人的情緒控制著人在生產和社會活動中作用的強度和質量。習慣的改變是以監理為基礎的,監理在工程中的監理作用必然有相當的分量,所以加強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也是工程建設監理的重要內容。
7.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檢查和巡視工作。
在施工過程中,監理應定期和不定期地檢查所管轄的施工範圍,及時整改和處理問題,把安全和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安全和質量事故的發生;盡可能多地進行突擊檢查。如果發現問題,絕不會毫不留情地處理。達不到設計和規範要求的,絕不放過,使施工人員有正確的質量意識和規範的操作程序,形成標準化施工的習慣和監理人員的工作作風。
總之,項目施工階段監理的管理與協調,就是要充分發揮監理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的監控主體作用,認真做好“三控兩管壹協調”,在工作中始終以法律法規、設計要求、施工規範和質量驗收標準為準繩,始終遵循“守法、誠信、公正、科學”的監理執業準則,嚴格按照投標承諾、合同文件和監理規範的要求,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