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的歸納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的歸納

高考臨近。每年這個時候,高三學生總會很頭疼復習壹門學科。那麽妳平時都是把時間花在復習地理上嗎?這次我整理了高考地理必背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目錄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的歸納

如何準備高考地理

高考地理如何拿高分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的歸納

第壹單元地圖主題

1.經度漸變:東度增加到東經,西度增加到西經。?

2.緯度漸變:向北的度數增加到北緯,向南的度數增加到南緯。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相互平行的圓,赤道是緯度最長的圓,向兩極逐漸變短。?

4.子午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的子午線都是南北極相交的半圓,長度相等。?

5.東西經線的判斷:東經沿自轉方向增大,西經減小。

6.南北緯度的判斷:度數向北緯、南緯遞增。

7.東西半球的劃分:東20° W到160 E為東半球,西20° W到160 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判斷:壞弧定律(如80 E在1° E以東,170° W以西)。

9.比例尺大小和圖形範圍:比例尺越大,範圍越小。規模越小,範圍越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壹般情況下“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壹張有烽火臺的地圖,指向烽火臺的箭頭指向北方;經緯網地圖,經度表示南北方向,緯度表示東西方向。

11、等高線密度:同壹張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性和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是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13.等高線與河流的凸出方向:等高線的凸出方向與河流的流向相反。?

14.等溫線和洋流的凸出方向:等溫線的凸出方向與洋流的流向相同。

第二單元地球運動專題

1.天體類型:星雲、恒星、流星、彗星、行星、衛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等。?

2.天體系統的層次: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統。

3.行星按其特征分類:類地行星(水、地、火)、巨行星(木)和遠地行星(天、海)。?

4、月亮:

(1)月亮的正面總是對著地球,也是晝夜變化的。

(2)沒有大氣層,所以月球表面晝夜溫差大,環形山多,沒有聲音,也沒有風;

(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和火山。

5.地球上為什麽會存在生命?穩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水。?

6.太陽的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層(黑子)、色球層(耀斑)和日冕(太陽風)。

7.太陽活動-太陽黑子(跡象)和耀斑(最強烈)。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為11年。

8.太陽活動的影響:太陽黑子-影響氣候,耀斑-電離層-無線電通信,帶電粒子流-磁場-磁暴。

9、太陽輻射的影響:

(1)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太陽能是我們每天使用的能源。

10,旋轉

方向:

從西向東,北極上方的視圖為逆時針,南極上方的視圖為順時針。?

速度:

①線速度(從赤道到兩極遞減到零)

(2)角速度(除兩極外處處相等)?

期間:

①恒星日(實際周期為23小時56分4秒)

(2)太陽日(24: 00,晝夜交替周)?

含義:

①晝夜交替

②經度不同,地點不同時。

③水平移動物體的偏差(北、右、南、左)

11,終止線:

沿著自轉方向,夜晚過渡到晨線,白天過渡到夜線(太陽在終結線上的高度角為0度)。

12,終止線和子午線:

春分和秋分的子午線重合;終止線與子午線的交角最大——夏季的至日和冬季的至日。?

13.時間計算:所需時間=已知時間+?途中時間

14,時區=經度/15(不可除盡時四舍五入)?時區時差=時區差異

15,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0)時間為標準時,也叫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也是零時區的時區。?

16,日期劃分:零點子午線東邊是地球上的“今天”,西邊是“昨天”。?

17,日期變更線:由西向東穿越日期變更線(未完全通過180子午線)的日期減少壹天,由東向西穿越的日期增加壹天。?

18,衛星發射基地選址:

自然原因

(1)氣象條件需要晴朗的天氣;?

②地球自轉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形;?

③地形平坦開闊;?

人為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滿足國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術力量雄厚;

②酒泉:大陸性氣候,晴天多;?

③西昌緯度低,初始發射速度高;?

④海南文昌:緯度低,初始發射速度高;運輸方便。

19,轉速:

65438+10月初-近日點-快,7月初-遠日點-慢。

含義: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②中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③季節的變化。

④五個帶的形成

20、公轉和自轉形成了黃道角(23° 26’):

(1)黃道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

赤緯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中風帶的季節性移動——地中海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

②五帶分界線: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北回歸線極圈之間的溫帶、兩極之間的寒帶;

(3)如果黃赤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變小;如果黃赤角變小,熱帶寒帶變小,溫帶變大?如果黃道角為零,太陽將永遠直射赤道,世界將晝夜平分,地中海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將消失。?

21,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

(1)從直接指向南北兩側遞減;?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90-△(直達點與尋點之間的緯度間隔);

③夏季至日北回歸線以北地區壹年中最大正午高度角。南半球壹年中的最小值;?在冬季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的正午高度角最大,北半球最小。

④北回歸線之間的區域——有兩個直接機會——兩個最大值;

⑤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建築間距越大。?

22、晝夜時間分布的長短:

①在哪個半球是陽光直射點,哪個半球白天長,夜晚短,在北半球夏季,陽光直射點在北半球,白天長,夜晚短。?

(2)太陽直射點移動到哪個半球,這個半球的白天就會變長,北半球的白天6月22日最長,6月22日最短,65438+2月22日。?

③北回歸線之間的最大日長與最大正午太陽高度角不出現在同壹天,如海口市。?

23.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

北半球的夏天,白天長,夜晚短,越往北白天越長(日出越早,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北半球的冬天,白天短,夜晚長。越往南,白天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廣州>;上海。

24、日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白天長度=24小時-夜晚長度

日出時間= 12:00-日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日出時間是6點。

日落時間= 12:00+日長/2(或24:00-夜長/2);赤道日落時間為18: 00。

25、地球是壹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晝夜現象出現了。

地球自轉-晝夜交替的球體(自轉速度周期影響晝夜溫差)

地球傾斜的旋轉球體——直點的運動,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四季五帶

第三單元大氣專題

1,對流層的特征:

①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

③天氣復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征:

(1)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2)大氣穩定,主要是水平運動,有利於高空飛行。

3、大氣熱過程:

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溫?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減弱效應:吸收、反射和散射。

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和地形的關系:

天氣晴朗,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線越強;?中國太陽能的分布是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氣的隔熱作用: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通過大氣逆輻射將熱量返回地面。

7、溫度和天氣:白天多雲,溫度不高(強雲反射);夜間多雲,氣溫高(強大氣逆輻射)。?

8.溫度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9、溫度分布的水平:

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溫度越低。海南島是中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

②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

③溫度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突出;相反,在溫度低的地方,等溫線突出到低緯度。?

10,溫度年變化範圍:

①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地表植被的水分狀況;多少性愛和雨水。

②變化規律:內陸>沿海和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11,熱循環的特征

(1)水平方向地面哪裏熱——垂直氣流上升——低壓(氣旋)——多雨?

(2)水平方向靠近地面的地方冷——垂直氣流下沈——高壓(反氣旋)——晴。

(3)垂直溫度和壓力分布:隨著海拔的升高,雖然溫度降低,但空氣變得稀薄,壓力降低。?

(4)來自低緯度的氣流——溫暖潮濕。

(5)來自高緯度的氣流——寒冷幹燥?

(6)來自海洋的氣流——潮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陸地風)-幹燥

(8)兩股不同性質的氣流相遇——鋒面——雨和風。

12、水平氣壓溫度:近地面溫度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溫度低時,近地面空氣收縮下沈,地面形成高壓。

13.風的形成:大氣的水平運動稱為風,水平氣壓的梯度力是風形成的直接原因。等壓線越密,風速越大。?

14,風向:

(1)風向——風的方向。

(2)根據等壓線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出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情況。

①確定調平壓力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從高壓指向低壓。

②確定地轉偏轉方向:垂直風向,北半球右,南半球左?

(3)近地面受摩擦力影響(方向與風向相反),風向斜向等壓線。

15,高層大氣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平行於等壓線;近地面的風受氣壓梯度力、地轉偏轉力和各種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成壹定角度。?

16,鋒和天氣(冷暖不同氣團做水平運動相遇)

①冷鋒經過鋒後雨區,有雨雪降溫天氣。?過境後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晴;?

②暖鋒過境雨區在鋒前,多為持續性降水。過境後,氣溫回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17.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鋒是冷鋒,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的寒潮、冬春的沙塵暴等。

18.氣壓系統和天氣(同樣的氣團垂直運動):?

①氣旋(低壓)垂直氣流上升,天氣多雨。;

②反氣旋(高壓)垂直氣流下沈,天氣晴朗。

19,三圈循環壓帶風帶:?

①三圈循環(垂直分布);?

②壓力區和風區(水平分布);

(3)長城研究站紅旗飄向西北,窗口應避開東南方向;?黃河研究站紅旗飄向西南,窗口要避開東北。

20.壓力帶和風帶的運動:隨著太陽直射點的運動而運動。?運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壹般夏季向北運動,冬季向南運動。

21.季風環流:海陸熱力差異使得亞洲和太平洋中心隨季節變化。夏季:亞洲低壓形成於亞洲大陸,夏威夷高壓形成於太平洋;?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

22.中國旱澇災害和雨帶移動與副熱帶高壓強度密切相關。?

①雨帶的移動

春末(5月)雨帶在華南(珠江流域)(華北春旱,東北春澇)?初夏(6-7月)雨帶移至長江中下遊?-梅雨(準靜態)?7-8月雨帶移至東北、華北,長江中下遊?進入“夏旱”(反氣旋)?9月,副熱帶高壓南撤,北方雨季結束,南方進入第二個雨季。

②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

③旱澇災害副熱帶高壓北移速度更快(夏季風強),導致南旱北澇?副熱帶高壓北移緩慢(夏季風弱),導致北方幹旱,南方澇災。

中國水旱災害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風的強弱和早晚的進退。

23、氣候形成因素:

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人類活動?

24.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

(1)判斷南北半球,

(2)判斷熱區,

③判斷雨型。

25、氣候類型

①四種熱帶氣候類型:月平均氣溫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氣候類型差異較大?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影響,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受副熱帶高壓或陸地信風影響,全年高溫少雨)

熱帶季風氣候(南亞冬季盛行東北風,為旱季,夏季吹西南季風,6-9月為雨季)。

熱帶草原氣候(赤道低氣壓移動時為雨季,信風移動時為旱季,農業活動雨季播種,旱季收獲)?

②亞熱帶氣候類型:冬季最冷月溫在0度以上,世界上只有兩種氣候類型:?

地中海氣候:除南極洲外,分布於各大洲,在30?——40?大陸西海岸位於西風帶和副熱帶高壓之間,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幹燥。

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偏北風-低溫少雨,夏季-夏季風-高溫多雨。?

③溫帶氣候類型:除海洋性氣候外,冬季最冷月溫在0℃以下。?

溫帶海洋性氣候:40?- 60?大陸西海岸(地中海氣候的高緯度壹側)常年受西風控制,全年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35?- 55?大陸東岸(副熱帶季風高緯度壹側)受冬季風影響寒冷幹燥,受夏季風影響炎熱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受大陸氣團控制,日較差和年較差大,降水稀少,以夏季為主。?

26、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的不同特征(以北半球為例):

大陸性氣候和溫度的日較差大於年較差,最高溫度在7月,最低溫度在65438+10月。年降水量少。?海洋性氣候日變幅小,年變幅小,8月最熱,2月冷月最多,年降水量較多。

27.重大氣象災害:指暴雨洪澇、幹旱、臺風、寒潮、大風沙塵、大霧、高溫低溫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災害。?

28.主要的大氣環境問題:全球變暖(溫室效應二氧化碳)、臭氧層破壞(氟氯烴導致的臭氧消耗)和酸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29.溫室效應

(1)大量化石燃料燃燒——大氣中CO2增加——大氣反向輻射增強。

(2)森林砍伐——光合作用減弱——CO2相對增加——大氣反向輻射增強。

(3)大氣逆輻射增強——溫室效應——氣溫升高——全球熱區分布變化——經濟結構調整(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緯度受損,高緯受益,適合種植業的生產區域縮小,糧食減產。)?

④極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地下水水質惡化。?

30.綠化的環境效益:

①通過光合作用保持大氣中O2和CO2的平衡,凈化空氣;

(2)綠化植物和防護林帶可以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

③城市綠地的功能是消煙除塵、過濾空氣、減少汙染、降低噪音、美化環境?。

第四單元水環境?

1,水循環:

①按其發生場可分為海陸環流、內陸環流和近海內環流。?

②水循環的主要環節是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和徑流。

(3)其意義在於:不斷補充和更新淡水資源,再生水資源,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2、陸地水體的關系:

①有雨水補給的河流徑流量變化與降雨量變化壹致:a)地中海氣候的河流冬季流量最大;b季風氣候為主河,夏季流量最大;c溫帶海洋性和熱帶雨林氣候,河水流量全年變化不大;

(2)以冰雪補給為主的河流徑流變化與溫度密切相關: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

(3)河水和地下水可以相互補給,湖泊起到調節和儲存河流徑流的作用。?

3.中國河流補給的差異;

①我國東部河流主要靠降水補給(夏季洪水型,東北春季有融雪水)?

②西北地方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補給(夏季洪水型,冬季斷流)?

4.海水等溫線的解釋:

(1)判斷南北半球(越北越冷,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與海水等溫線方向壹致:高溫流向低溫,為暖流,反之亦然。?

5.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太陽輻射(收入)、蒸發(支出)和洋流。

6.洋流的形成:方向風(地球上的風帶)是洋流形成的最基本動力,而風海流是洋流的最基本類型。?

7、洋流的分布:

①中低緯海流圈在北半球為順時針,在南半球為逆時針。;

②北半球中高緯度逆時針流圈?;

(3)南半球40-60度海域形成西風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風海流,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8.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①影響氣候(暖流-增加溫濕度,寒流-降低溫濕度)?

(2)影響海洋生物——漁場。

③影響航行。

④影響海洋汙染。

9.世界主要漁場:北海道、北海、紐芬蘭——寒流暖流交匯處;秘魯漁場-上升流?

10,海洋漁業集中在大陸架的原因:?

(1)這裏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

②河流入海帶來了豐富的營養物質、豐富的浮遊生物和豐富的餌料。

11.海洋災害是指源於海洋的自然災害。海嘯和風暴潮。

12.海洋環境問題是指人類活動造成的海洋生態破壞:海洋汙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 lt& lt& lt

如何準備高考地理

1,關註課本

教材是高考地理備考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資料。妳要知道,高考所有關於地理的題目都是從課本上來的。所以高三學生壹定要重視課本復習。不要因為教材簡單就忽略了它。每次學教材都是壹個夯實基礎的過程。

2.記憶和理解

地理是文科科目,備考地理時離不開記憶。而自然地理的學習是偏向於理解的,所以高三學生要想提高地理成績,必須把記憶和理解結合起來。另外,學地理還有壹個很重要的“法寶”,就是地圖。想要學好地理,就必須熟悉甚至背熟地圖,這樣做題的時候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3.想辦法

高三復習地理最忌諱的就是盲目的跟著老師,沒有計劃。時間對於高三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所以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地理的效率,還可以節省壹些時間來學習更多的東西。

4.拒絕人海戰術。

很多高三學生認為自己地理成績差是因為題量少,於是開始題海戰術,壹味追求量。想提高地理成績,確實需要做題,但不能盲目做題,要有針對性。找到解決地理問題的思路,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 lt& lt& lt

高考地理如何拿高分

厚重的基礎

不管高中地理像文科還是理科,復習的時候都要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只有掌握了基礎知識,才能取得高分。只有掌握了基礎知識,才能逐步提高能力。高考重視壹門學科中基礎、核心、可更新內容的考察。體現在地理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調查上。

高考地理備考第壹階段,學生要查漏補缺,清除知識結構中的理解障礙,解決這些問題後對知識進行總結。將知識系統化,同時註意“實時跟進”,學以致用。

專註於主要知識

通過分析近幾年的高考綜合試題,高考地理側重於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規律、基本技能,可見地理主幹知識的重要性。幾乎每年都會把地球運動及其地理意義、氣候、洋流、農業生產條件、城市化、工業布局影響因素、中國各地降水及其季節變化、城市形成的區位因素等地理學科的主要知識體系作為主要考試內容。這些都是大綱要求考生掌握的重點知識,不存在超大綱問題。所以復習的時候要註意這些知識的鍛煉。

圖表

圖表對於地理學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圖表可以更直觀地展現“空間概念”和“可量化”的地理事物。更有利於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思維能力。地理圖主要分為三種:等值線圖、統計體表和區域圖。同學們要註意復習這些,把重點放在自己的弱勢圖表上。

信息獲取與機智解讀

信息提取要完整:窮盡所有圖形信息,確保信息無遺漏,尤其是圖形材料要經過思維加工轉化為文字信息。

信息判讀要準確:註意區域地圖的準確定位,如經緯度定位、陸海等高線定位、地理地物定位等;從題幹和圖表中提取解題信息;找出問題和疑問的關鍵詞和限定詞,分析信息的重要性,找出關鍵信息,進行合理的判斷和推理,挖掘隱藏信息。

利用信息活起來:利用直接信息和隱含信息分析問題,思維流暢迅速。

在試題內容和預留知識之間建立聯系,運用地理思維對知識進行重組、遷移和轉化。大致的回答思路是:根據經緯度、海陸位置精確定位→自然環境特征(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人類活動(工農業生產及其區域關系)。它的作用是通過地理要素之間的關系,建立壹個連續的思維鏈,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有時候因為主體條件隱蔽,層層豎起壁壘,沒有明顯的對錯傾向,只能根據條件進行判斷和推理。在此基礎上,壹定要理出頭緒,綜合考慮,綜合分析,找出優勢或制約因素。

善於傳遞知識,學以致用。教材中的案例就是解決這類問題的範本。所以,只有重視案例的遷移,靈活運用,才能贏得高考。比如澳洲的混合農業,可以聯系中國珠三角地區的唐吉農業;魯爾區的綜合整治措施可以轉移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措施;美國矽谷發展的主要區位條件可以轉移到印度的班加羅爾,北京的中關村,新加坡的電子產業。內蒙古畜牧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可以“移植”阿根廷發展畜牧業的措施:①培育良種;②改善交通;(3)開辟水源;④種植飼料。

高三學生除了備考,在訓練中還要規範自己的答題,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在做題的過程中進行思考,結合課本上的知識點做題。

& lt& lt& lt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

★高考地理知識點壹定要整理。

★高三地理背誦知識點總結。

★地理高考必背知識點集錦

★梳理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var _ HMT = _ HMT | |[];(function(){ var hm = document . createelement(" script ");hm.src = "/hm.js?8 a6b 92 a 28 ca 051cd 1 a9f 6 beca 8 DCE 12e ";var s = document . getelementsbytagname(" script ")[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