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尋求心理咨詢幫助時應註意的問題

尋求心理咨詢幫助時應註意的問題

至於抑郁癥和情緒認知療法的研究者,伯恩斯博士在他的書中說,在心理咨詢時,看看醫生桌上有什麽書或雜誌,然後問醫生壹個問題,看看醫生怎麽說。如果和自己的觀點相差不遠,說明還是符合自己的,有利於以後的溝通。

不管出於什麽原因,如果我們決定進行心理咨詢,那就意味著我們在努力弄清楚自己內心發生了什麽,強烈地想讓自己變得更好。這個時候,找壹個真正適合自己的專業可靠的心理咨詢師或心理治療師就顯得非常重要。

我們可以借助心理醫生或心理咨詢師帶來的感受來判斷對方是否適合自己的心理醫生或心理咨詢師。妳可以試著問自己這五個問題:

1.TA的語言靈活嗎?

壹個成熟的心理醫生或心理咨詢師,對自己的接受度的理解要比壹個成長中的心理醫生或心理咨詢師高得多,所以TA往往更靈活。這是因為壹個對自己有更多理解和接納的人,並不需要借助很多外在的形式來證明自己是好的,是有能力的。這使得TA能夠真正放下自己,專註於理解來訪者。而壹個缺乏這方面實踐的人,TA往往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塑造成壹個權威,壹個專家。只有這樣,TA才能在內心建立起某種掌控感,讓自己更有安全感。

如果妳在咨詢過程中經常覺得自己受到的教育和規範比自己被傾聽和理解的多,覺得心理咨詢師比自己更了解妳,如果非要聽心理咨詢師說的話,恐怕會有壹些潛在的危險。這個過程是為了滿足心理醫生或者心理咨詢師本身的需求,而不是幫助來訪者成長。

第二,TA的時間能保證嗎?

心理咨詢需要穩定的咨詢密度。這主要是基於幫助遊客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安全與穩定的關系。如果妳的心理醫生或心理咨詢師太忙,每個月都改不了咨詢時間,不如早點離開TA。

因為TA的忙碌至少說明了兩點:第壹,對於TA來說,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壹些TA無法化解的事情,所以TA可能會用壹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來改變工作時間;第二,壹個不考慮來訪者需求就消失的咨詢師,至少在專業修養上是有欠缺的。在人格結構內,TA沒有辦法真正理解什麽叫做“來訪者利益最大化”。

第三,TA能保護咨詢設置嗎?

咨詢設置是怎樣的?簡單來說,就是心理醫生或心理咨詢師、來訪者必須遵守的基本規則。

咨詢設置就像是心理咨詢的壹個參考模型,也像是壹個地標:當咨詢過程全部在咨詢設置內進行的時候,那個設置似乎就不存在了。只有當咨詢機構在咨詢過程中被打破或面臨被打破的風險時,該框架的重要性才會顯現出來。那會讓雙方意識到發生了不壹樣的事情,這個不壹樣就是協商的機會。這個機會的概念經常被壹些不成熟的咨詢師作為突破設定的借口。

比如壹個咨詢師,在診室之外和來訪者保持壹定的聯系,這種生活關系很難保證TA在診室裏保持中立和節制的態度,這樣也會收來訪者的錢,但對來訪者沒有幫助;或者是通過來訪者現實生活中的工作或關系網絡幫助自己解決生活事件的咨詢師,很難在來訪者心中建立起職業關系。這種被汙染的關系會給來訪者的咨詢帶來很大的幹擾。

4.TA在工作中註意什麽?

關註妳的故事還是背後的關系和象征?來訪者來到咨詢室,會給心理醫生或心理咨詢師講很多故事。這些故事實際上有潛在的功能和聯系。壹個成熟的心理咨詢師,有能力通過這些故事去發掘故事所傳達的潛在信息。而壹個不成熟的咨詢師,因為缺乏動態理解能力,在工作中與來訪者的討論中,往往停留在故事層面。

比如壹個參觀者說:“這個房間裏有什麽奇怪的味道?真的很不愉快。”氣味可能是客觀存在的,但潛在地,此時此地提及這種氣味,也會對來訪者產生心理意義。比如來訪者是在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咨詢師的不滿,或者是逃避通過談論氣味來探究自己的內心。所以,在心理咨詢中,故事並沒有那麽重要。為什麽這個時候講故事很重要?故事中傳達的與心理咨詢師的關系更重要。

5.妳能從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嗎?

心理咨詢的目標是治療和成長。有效的咨詢可以使來訪者在工作過程中人格越來越完善,社會功能越來越適應,但接受咨詢的過程其實充滿了艱辛和痛苦。之所以說成長的過程是痛苦的,是因為在接受輔導的過程中,我們的壹些舊的防禦模式會被打破,然後我們會重新學習建立新的防禦。在我們意識到舊的防禦不適合,新的防禦建立起來之前,我們會處於壹種懸而未決的狀態,這種狀態是非常恐怖和難受的。咨詢師的工作就是幫助來訪者安全度過這個過程,建立積極有效的防禦形式。所以我們說心理咨詢不是為了安慰,而是為了成長。

如果在壹次咨詢的過程中,妳感受到的只是關系的安全感和情感的滿足感,而妳對自己的了解只是在過程中停留在表面,甚至在咨詢的過程中妳覺得自己越來越弱,仿佛離不開那個心理咨詢師,除了考慮是否激活了妳的依戀模式,妳還要考慮這個心理咨詢師或者心理咨詢師是否還無法帶領妳進入更深層次的探索。

參考上面提到的這些維度,結合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妳會更有可能選擇壹個真正適合自己的心理醫生或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