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麽要修行?整個人類生命的長壽,就是天道無形生命的長壽。
天堂不是沒有生命的。從全息論的立場來看,既然有人體的小生命,必然有天地的大生命。天地無心,人是其本性。性,心靈誕生的地方就是性,所以人類本身就代表了宇宙的整個進化和修煉狀態。這就是人類區別於其他生物,成為萬物之靈,成為天地人三才之壹的原因。
人心是非常隨機的。人類意識整體水平在提高的時候,也是宇宙的修煉取得進步的時候。所以人類中修行的人越多,宇宙就越穩定,世界就越和平。當人類對和平的渴望在穩步發展的時候,天地也在朝著統壹能量(宇宙煉金術)的方向發展。人類整體競爭意識在膨脹的時候,也是天地準備優勝劣汰的準備過程。但是,這種優劣並不是建立在民眾的判斷之上的。在壹個積極向上的社會裏,比賽的勝利者可謂是“心強則靈”,越強越強,越強越老”,這樣妳就可以提早做出生與滅的選擇。
所以,要想立於天地之間,長命百歲,首先要了解和把握人本身。不能脫離人的生活談道路,不能執著人心,墜入自然世界。所以“聖人往往大大咧咧,以民心為己任”,無非是聖人從更廣更遠的角度看到了人民整體意識所反映的天地之勢,以至於“徹底沈淪”。所以,民眾隨機的個體思想中有必然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民眾的整體思維是可以用來看待世界的。正是在這裏,我們知道神的旨意,並努力修行。
2.道之大,地之大。這四者中,只有人的存在是隨機的,所以人是萬物之靈。-了解人類的本性
從字面上看,應該更好理解原文的意思。立天之道始於人,但人的特性必須明確。首先要明確人在自然當中處於什麽位置。《陰符經》在這裏說得很清楚,自然、人、天道之性都體現在人身上,所以人身上必然有某種變化著的東西,這種變化著的東西叫做心。人的思想,機器,也就是說,它是流動的,變化的,無常的。
我們回過頭來看壹下《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提到的壹些內容:物是混生的,自然而生。孤獨寂寞,獨立而不改,周而不危,可為天下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字裏行間寫著。以強大的名義,很棒。死亡是偉大的,死亡是遙遠的,而遙遠是相對的。老路很大,很大,很大,人很大。域內有四大,其中壹個有人居住。人之法以地為本,地以天為本,天以道為本,道法自然。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師父把人放在道、天、地、人的中間。
既然我們是這麽理解的,那就先來看看。為什麽說人與天地道並列?他並置的目的是說,人身上壹定還有其他特殊的品質,是其他生物所不具備的,而我們所不具備的這壹方面,與我們自己對道、天和地的理解有關。
對於道,我們的認識是比較膚淺的,壹般很難說清楚。連老子自己也沒有把道說得很清楚。為什麽不說清楚?就是因為這個東西的可塑性需要留有余地,天地也是如此。天啊,它壹定也是活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可能是天的壹部分。如果從全息攝影的角度來看人體其實是壹個小生命,那麽天地就是壹個大生命。這個大生命本身和我們這個小生命的關系,就是《陰符經》裏面提到的自然、人、人心、機遇。
天依靠人來獲得它自己的信號和存在。人怎樣才能表現出這種本性?這是非常重要的壹點。其實壹個人很難從個體的角度來表達自己本性的這壹面,但是從性的角度來表達就比較容易了。因為人類的整體運動就是人類的整體運動,必然有* * *的壹面。這個* *方可以表達天地之間的這個基本性質。這個性質本來是文章裏說的。人體只是壹個小生命。既然是這麽小的生命,根據全息理論,必然有大生命與之對應。這個對應的壹面,其實就是這麽大的世界。就像我們看太陽系,太陽是核心,然後金木有五大行星,水,火,土(壹片空白),我們有心,肺,腎,還有壹些像這樣的器官適應它,這也屬於小的壹面,因為太陽系本身小,跟銀河系比,所以在大的方面,因為人類目前的認識還沒有超越更大的東西,也就是說還沒有超越太陽系以外對這種狀態的認識。
就像研究太陽系壹樣,可以說妳每天白天都要和太陽打交道,晚上至少要和月亮打交道,所以更有沈浸感。至於銀河系內其他壹些恒星系統,或者銀河系外壹些星系中存在的有機系統,就更不用說研究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說人類本身就是天地的代表。這個代表什麽意思?事實上,它表達了壹種天堂、自然和自然的感覺。它總是在人身上感受到這種存在,但是天地本來就沒有心。它沒有心,也就是說它沒有思維,後天也沒有這樣的思維。
什麽是自然?其實性的問題是很清楚的。其實就是說,頭腦誕生的地方就是性。如果妳看壹面,那麽壹個生命本身就意味著性。那麽自然表現在人類身上,人類本身就代表了宇宙進化和修煉的整體狀態,而人類這個小生命的狀態就代表了宇宙進化和修煉的水平,也就是我們古人所說的“天地人三才”。為什麽要並排放呢?
當然,天地三才和老子略有不同,所以我把道放在了外面。為什麽把這個詞放在外面?並且把天、地、人這三點放成壹個整體說是三才?《道德經》說是“四大”,裏面有三才,意思無非是接道。因為道太抽象了,天地人都能說清楚,它是壹種人能直接感受到的存在。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理解現代科學中提到的全息理論。如果延伸到自然界的中間,那麽人也是天地的壹個反應!
這種觀念往往很難被現代科學和現代人類所接受,也就是說,很難接受從全息術中推導出同壹性和統壹性。人類現在普遍是這樣的:總認為人類進化了,所以人類和天地沒有內在聯系。沒有內在聯系,人類的壹切行為都可以不負責任,導致人類文化和整個發展趨勢都不符合自然的要求。這個自然要求是什麽意思?其實就是這個地方的《陰符經》裏提到的人心和機器。
這個地方的意思是人心太流動了。太大意味著它不遵守規則。所謂的規律,比如我們講的生態平衡,就是壹種規律,但是妳實現不了生態平衡,妳完全按照自己的欲望去做。那麽妳就打破了整個生物鏈和生態平衡。破了之後,人會不會吸引壹些相反的信息?還是積累壹些負面的地方?我覺得這個道理很容易講得通。
所以下面壹句話是這麽說的:立天之道,就是妳要天空晴朗祥和,就希望它按照妳的要求變化。比如妳想讓它下雨,或者妳想讓它刮風,或者妳想讓它晴天,這對於人來說能做到嗎?足夠做了。但這麽做的目的是想說它的理論基礎是全息攝影的透視。那麽怎麽做呢?無非是說還是以人為本,所以說立天之道就是定人。
妳首先要解決人的思維問題,但是妳想控制天地之間的變化,或者想讓這個世界隨著人的生產或者生活條件的要求而變化,妳是做不到的。所以字面上,他是這麽解釋的。那麽這個概念,現在能不能再往前推壹點,什麽樣的?例如,推進到我們的社會狀態中間,世界需要和平。現在已經將近五六十年沒有世界大戰了。這也是壹個和平的時代,但是和平的時代是完全和平的嗎?它不是完全和平的。
為什麽?因為這個東西,就像前面提到的問題,像我們國家的發展,沒有被軍事征服,可能被經濟征服,也可能被文化征服。我覺得還是有這樣的情況。就是這種競爭,無論是經濟競爭還是文化競爭,都是存在的。所以在這個競爭的過程中,作為人類,他實際上是在以自己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價值觀和自己的利益來對待這個世界,或者說以這種方式來對待周邊國家,這實際上讓整個世界都不得安寧。這種不安意味著它有競爭的壹面,無論是經濟競爭還是文化競爭,它都有競爭的壹面。
所以,壹開始,我是這麽想的。我說當人類對和平的渴望在穩步發展的時候,天地也在走向能量與宇宙的合壹,向著煉丹的方向發展。這是第壹句,第二句是人類整體競爭意識在膨脹的時候,也是天地準備優勝劣汰的準備過程。嗯,有時候人們不了解中國的文化發展史和政治發展史。
不了解的話,其實應該從這兩句話中有壹些聯想。中國是壹個非常奇怪的國家。我那天也跟妳分析過這個道理。心、肝、脾、肺、腎屬於脾,因為它屬於中!中國不是屬於脾嗎,脾屬於後天意識,所以其實在宇宙中間屬於後天意識。既然是後天的意識,就不能隨便亂動,所以中國的文化比較保守,傾向於內向,不是嗎!更傾向於感性認識,不是嗎!所謂感性,就是不喜歡從外部推動的角度發展自己的文化,而是從人和人可以征服自然的角度發展自己的文化。這個人定下來之後,就能征服自然了。從這個角度發展的他自己的文化的許多方面都傾向於人文主義,而不是像西方文化那樣發展炮艦戰略。
妳看,英國人幾經重洋來到中國。難道不是壹種侵略感嗎?這種侵略感是怎麽產生的?因為它的文化特征就是那樣。既然文化特征是那樣的,那麽他們的侵略,不管是文化侵略,宗教侵略,還是軍事侵略,其實都代表了它的壹種文化特征,那種存在。這張臉其實就是說“機”的那壹面。如果從西方來說,西方屬金,它有木的壹面,也就是說,它有充當神靈的性質。它會在整個世界文化的調整融化過程中發揮自己的驚喜作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煉丹全過程。這個驚喜的角色意味著它會打破很多文化的壁壘,打破很多文化的僵化狀態,從而產生壹些攻擊性。
現在我們從民族主義的角度來描述這個問題,壹般認為是侵略,不是嗎?妳說是侵略,真的符合現實。但它的攻擊性其實是整個狀態中的壹個過程。首先,我們要把它當作壹個過程,而不是壹個片段。所以當人類的整體競爭意識在膨脹的時候,比如像中國人,整個中國現在由於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商品經濟,所以競爭是不可避免的,現在越來越激烈。無論妳是讀書、教書、工作還是當農民,他其實都處在壹種相當激烈的競爭意識的壓力下,沒有競爭妳很難生存。所以這種競爭壹旦打破了中國傳統的農業文化,或者更通俗壹點說,中國的農業社會,就進入了壹個完全的商業社會或者說現代大生產的趨勢。
壹旦進入,無論是經濟上、政治上還是文化上,這種競爭態勢基本已經形成。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基本上很難平復人們的心情。這種和平意味著什麽?就像我們平時分析文革,總認為它亂,實際上並不考慮它的治理。什麽叫亂?我想這都是在為壹段歷史做準備。首先,我們看待歷史,應該站在歷史的高度俯瞰,而不是站在歷史的中間。站在歷史的中間看不清楚。
妳必須忽略這段歷史。妳必須站在它的頂端俯瞰它,而不是站在它的中間。在這種情況下,這意味著什麽?這是關於今天的歷史發展。在我們中國人的思維基本被摧毀之後,被摧毀、被破壞或者被動推上歷史舞臺之後,會產生什麽樣的效果?這個效果其實就是我們前幾天分析的四個圖像的組合,但是壹旦四個圖像組合起來,哦,這四個圖像是靠什麽呢?這要看天道。這個天庭為什麽要和四象合二為壹?天象與四象的和諧意味著這是它的運動規律,它必然要求此生向高端進化。因為人類的這種生活,它的特點,它不是人類單獨的存在,而是* * *,是身份的存在。這句話從何而來,來源於“自然,人也”這句話。
3.智慧的存在應該是將自身融入自然界萬物之中,所以聖人以民心為心,以愛萬物為存在的根本。
人的生命來自天空。天上掉下來的東西,說明人的信號裏有東西。壹定是什麽?掙紮出人體。我用奮鬥這個詞。為什麽要奮鬥?是因為人心和機遇。這是人心。它的機動性太大了。妳的生命是大自然賦予人們身體的生命之氣。它要想掙紮出來,就會受到人心的極大制約。由於這種限制,人壹般很難擺脫自身的束縛,進而進入天堂。而這個地方的立天之道就是定人,那麽是什麽呢?其實是人心的壹面。
既然是人心固定的壹面,但是我們現在的人心就不會固定嗎?先看看自己的心,再回頭看看社會的心!我們會發現,就像我平時跟大家打個比方:十年前我們聽的歌,都是愛恨情仇。愛不夠,恨也不夠,是嗎?這是壹個方面。有哪些流行歌曲是我們十年後還會再聽再聽的?沒關系。就像昆陽的那首《沒關系》壹樣。他感受到的是壹種無所謂。去妳的!無論妳想要什麽,都不重要。
這種表達其實就是人性的這壹面。它渴望壹個發展方向,卻無法表達這個發展方向,只能從被動的角度產生壹種強化的意識。這種密集的意識其實就是我們的流行歌曲,或者說類似於此的流行文化,不是嗎,尤其是我們在大街小巷裏無意中聽到的那種順口溜!打油詩!像這樣的東西,如果妳註意的話,可以設定為壹種社會發展趨勢,我稱之為集約意識。
我把這種強烈的意識視為壹個整體。我想,現在中國人已經被動地被推上了歷史舞臺,整個世界,整個宇宙,它的煉丹全過程,它的四個形象,基本上都進入了終極階段。這個終極階段意味著除了東風,它什麽都有。這欠東風什麽?我們所欠的是中土世界中國人的這壹舉動,而這壹舉動,將會帶動整個世界。到底是什麽在動?其實動是優勝劣汰,也是符合天道的。
因為在後面的章節裏,我也談到了這個問題,這是很自然很自然的。這是它規定的事情之壹。它生了妳,殺了妳,毀了壹切,就像妳的風暴壹樣,不是嗎?那只是壹個晚上,或者說是壹個瞬間,就像印度洋的海嘯,壹會兒就能把幾十萬人淹死在海裏。妳說像這樣的壹個過程,也說明了整個人類的狀態。說起來,它有很大的能動性,它可以改造自然,可以在各個地方建樓,然後可以上天,可以下海,可以地下。它容量很大,但是大了怎麽辦?其實妳只能在這個地球上成長,妳被壹個約束所束縛。最起碼有壹個妳無法超越的約束。現在沒有辦法了。
雖然地心引力不是很大,但是可以坐飛船吧?當速度達到14公裏,就可以超越地球。第壹宇宙的速度是多少?第壹宇宙速度是7.9 km/s,第二宇宙速度是11.2 km/s,第三宇宙速度是16.7 km/s,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人類受到了這種約束,這就要求人類在其他方面,特別是在道學方面提高覺悟。
這種意識實際上是我們整個人類進化的壹個基礎,但是這種進化的基礎是什麽呢?這取決於中國人民意識的提高。如果不是中國人意識的提高,是不會完成的。當然,我的地方在釋放信號,信不信由妳!但是它不能從其他文化體系來思考這個問題,不管是西方的文化體系,還是中國的佛教思想。
妳怎麽沒想到呢?就是因為只有道家意識才能介入這個問題,所以說家族思維本身其實就是說,為什麽說過去只有道家是煉丹的?而且佛教不講煉丹。但是,佛教說只有舍利子。壹個人死了之後火化,然後找出幾件舍利子,這是壹大功德。但作為壹個道士,就不壹樣了。道教要參與整個變化,因為它是中土。中土控制著運行中的信號系統,整個宇宙的信號系統都掌握在道家手中。
當然,這個道士憑什麽要掌握這個東西?因為它想把四象結合起來,不是嗎?看情況吧。所以是後天的這部分。不要小看它。很重要,所以大家練習的時候也壹樣。如果後天沒有人參與,那麽人的先天本性就很難完整。很難完整。比如什麽?好像缺少了壹點氣候不是嗎?無論妳怎麽努力練習,妳都是不完整的。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上下級與道家的關系。其實到時候大家大概都能看出來。已經有很多這樣的預測了。我的意思是諾查丹瑪斯的預言肯定不會實現。為什麽不呢?因為太多人知道了。那麽,我們站在玄德的角度所做的壹些預言會實現嗎?我想我沒有做任何預測,也沒有說什麽時候會有變化。我其實什麽都沒說...這是我講的第二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