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的經歷並非偶然。昨天,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正式公布了已經開通的免費無線上網區域“四對四”地圖。未來三年,在北京的六個地區,免費高速無線上網將惠及每壹位來這裏的市民和遊客。
即將覆蓋三大火車站。
據市經信委介紹,西單、王府井、奧林匹克公園、燕莎(含三裏屯、朝陽公園)、中關村、金融街等6個區域已全面開放。在上述地區,運營商將提供2Mbps的公共帶寬。市經信委目前正在與北京鐵路局協調,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三大火車站有望盡快實現免費無線網絡信號覆蓋。
在已開通的6個區域,當本市市民、外省遊客、國際遊客在“四方”地圖公布的信號覆蓋區域內,選擇“我的北京”無線網絡,點擊進入,在“用戶登錄”區域輸入手機號碼,再點擊“短信獲取密碼”按鈕。不壹會兒,登錄密碼就會通過短信發送到用戶手機上。
按要求登錄,無論哪個運營商的用戶都可以順利接入網絡,實現免費無線上網。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建設的無線網絡信號覆蓋區域均為“公共* * *區域”,即公眾可隨意到達的區域,並未明確規定室內外信號覆蓋區域的比例。區域的選擇主要考慮兩點,壹是擁擠,二是有可能在線。不刻意關註商家、景點等。其中有些區域涉及到壹些酒店和商場,主要是因為WLAN的基站都建在這些位置。
政府為公共服務無線服務付費。
上述7個免費無線網絡信號覆蓋試點區域分別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負責規劃、建設、運營和服務。其中,北京移動負責建設西單、王府井、奧林匹克公園地區,北京電信負責建設三大火車站、金融街商圈,北京聯通負責建設燕莎地區(含三裏屯、朝陽公園地區)、中關村大街地區。
市經信委負責確定公益性無線接入業務的統壹SSID號和標識,確定接入方式和服務時長。據介紹,北京無線城市建設由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即由三家電信運營商負責建設、運營和服務,以商業運營為主。市政府在政策、統壹宣傳口徑等方面給予支持,並幫助電信運營商解決建設中的困難。在運營過程中,給運營商壹個“先建設,後補貼”的方案。
165438+10月底,西單、王府井、奧林匹克公園、金融街、燕莎(含三裏屯、朝陽公園)、中關村大街等區域已實現信號覆蓋,進入測試階段。在65438+2月1日舉行的“2011智慧城市高層論壇”上,市經信委對三大運營商給予了壹定的資金支持和補貼。
據了解,三大運營商在建設過程中的主要難點是基站選址,需要運營商與區域內的產權單位或管理部門進行協調。在此期間,市經信委已與市區兩級政府部門協調,支持運營商在相關區域建設無線局域網。
明年增加覆蓋面積
據了解,已經開通免費無線網絡的西單、王府井等6個區域,以及即將開通的三大火車站地區,屬於北京市《城市信息化和重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2011的主要建設任務,即“支持電信運營企業選擇部分人群密集的公共區域開展試點,試點期限為3年。2012年適當增加交通樞紐、旅遊景點等試點區域。三年後是否繼續,視情況而定。”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全市將建設20萬個以上的無線接入點(AP),實現機場、火車站、高端商圈、星級酒店、學校、交通樞紐以及地鐵、公交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無線局域網(WLAN)全覆蓋。實現WLAN的統壹認證和便捷接入;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區域,政府購買基礎服務,提供公益性無線寬帶接入。
關於“要看情況”,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絡接入技術發展很快,三年後可能會有更新更快的網絡接入方式。
根據市經信委提供的數據,2011年,本市計劃新建3G基站4350個,新建WLAN無線接入點9萬個,初步實現機場、星級酒店、高檔寫字樓、校園、交通樞紐等熱點區域和重點區域的WLAN全覆蓋。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地鐵中試驗無線局域網覆蓋。截至今年11年底,全市已建成3G基站約2萬個。共建成約104500個WLAN接入點,覆蓋機場、重點商圈、寫字樓、奧運中心區、部分高校等區域。
馬上去拜訪
強烈的信號集中在戶外—
“站在外面上網挺冷的。”
“四個方向”圖中顯示的信號覆蓋區域多為室外廣場區域。
筆者來到王府井實地測試,用支持無線上網的手機測試了所有接入點。在王府井步行街南入口,手機上立刻出現了“我的北京”的信號,信號滿格(三格)。向北走10米,走到東方新天地門口。“我的北京”的信號依然存在,只是縮小為壹格。在手機無線局域網設置中勾選“我的北京”時,顯示無法訪問。進入東方新天地的大門,越往深處,信號越弱,直至消失。信號弱的時候,百度、新浪微博、微信等常用網頁和軟件都打不開。
根據地圖顯示,在整個王府井步行街上,所有標註有信號覆蓋的區域,信號強度都是滿的,打開百度地圖、新浪首頁、大眾點評等頁面不超過5秒。越靠近大型購物中心和餐廳,信號越弱,全聚德、新東安廣場、王府井百貨都沒有信號。
曾嘗試用“我的北京”無線上網的盧鑫發現,步行街上的信號覆蓋區域並不連貫,即站在固定區域時信號穩定,但壹旦行走,信號可能很弱或無法接入網絡。
“太冷了!站在外面上網。”盧鑫脫下手套,用手指撥弄著手機。她的手背凍得通紅。
在她看來,公共區域上網更適合手機和平板的用戶,筆記本電腦插電太難了。
在其他地區,筆者體驗過,除了中關村書城、三裏屯的壹些酒吧、西單的壹些停車場和商務酒店,大部分強信號區域都集中在室外。
覆蓋區域缺乏提示-
“我希望我有壹個提醒信息。”
“這裏有免費的無線信號嗎?”在中關村海澱圖書城的海大廈,服務人員面對這樣的問題,表示“不太清楚,好像可以。”筆者走遍了中關村海澱圖書城海洋大廈壹樓到五樓的無線信號覆蓋區域。這裏信號強度很好,但是很少有人拿出手機上網。隨機問了20個書商和購書人,幾乎沒人知道這裏可以接收到免費的無線網絡信號。
“妳也可以無線上網?太好了,無線網絡名稱是哪個?”當得知可以無線上網時,大學生小張指著手機上出現的十幾個網絡名激動地問作者。但是,她說如果沒有人告訴我,這麽多網名,我真不知道哪壹個可以免費連接。有些網絡名稱沒有鎖定,但通常需要連接密碼。就算連上了,也不知道會不會額外收費。
筆者在西單商業街、奧林匹克公園、金融街、藍色港灣等區域體驗後發現,當用戶處於公益性無線寬帶信號覆蓋區域時,不會收到提示短信或其他提示信息。如果用戶不主動搜索信號,登錄網頁,就不會發現公益無線寬帶的介紹和登錄方式。
“妳可以通過火車向壹個城市發送歡迎信息。如果這個無線信號也有提示信息就好了。最好能有個簡介,讓大家知道我的北京是什麽,怎麽用。否則這麽好的無線網絡沒人知道就浪費了。”小張說。
采訪中,壹位市民建議,在壹些高端商業區,可以設立相應的公告欄,提示“此處為免費無線網絡接入區域”,既能告知,又能提升這個區域的商業品位。
免費無線網絡能進商場嗎-
“商業支持應以商家為主”
龍鑫苑小區位於崔林路和惠科路的交叉口。林小姐住在這個社區的惠科路外圍。“我用手機搜索過我的北京的信號,但我必須打開窗戶才能有微弱的信號。互聯網不是很穩定。”林小姐說。
打開窗戶就能收到信號的林小姐,只是壹個幸運兒。走訪太平橋街、麥店街、新東路附近的幾個小區時,發現小區室外公共區域都沒有“我的北京”的信號。咨詢運營商客服人員時,得到的回應是小區不應該算公共* * *區。
在三裏屯經營奶茶店的香港居民陳小姐對《我的北京》很滿意。她說,在國外和港澳地區,在公共區域無線上網是很多人的習慣。在路邊喝著咖啡,吃著熱狗,壹邊看新聞,壹邊上網聊天,已經成為壹種時尚。現在北京很多商圈都可以免費無線上網,普及程度肯定是越來越大,可以增加人流量。對於臨街的店鋪來說絕對是好事。
在東方新天地隨機采訪時,前來購物的尹小姐表示希望信號能覆蓋這麽大的購物中心。畢竟相比戶外,在這裏上網購物體驗更好。
許多商業專家表示,對於商業環境來說,免費的無線網絡屬於配套設施。像星巴克、麥當勞這樣的商家設立免費無線網絡不是為了吸引人們上網,而是通過豐富服務體驗來吸引人們消費。所以吸引人氣是他們的主要目標。在大型購物中心建設免費無線網絡並不是完全的公益行為,所以由商家牽頭更合適,因為他們會在配套投資和吸引人氣之間找到壹個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