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宇通和比亞迪是半壁江山!神沃位列7月新能源客車前三。

宇通和比亞迪是半壁江山!神沃位列7月新能源客車前三。

第壹商用車網?引起

今年3月以來,我國新能源客車銷量降幅不斷收窄,3月同比下降44.5%,4月同比下降37%,5月同比下降20.9%,6月同比下降5.19%。那麽,7月份,是時候轉正了嗎?

如果妳真的這麽想,只能說——妳想多了。7月份新能源客車銷量同比下降65.62%,降幅超過今年前6個月的任何壹個月。然而,盡管7月市場整體如此“慘”,宇通和比亞迪的月銷量卻再次突破1000輛,兩者加起來的份額居然超過了50%!

福田歐輝、上海申沃再次實現大漲,壹汽客車再次進入前十。

2020年“七連降”後,新能源客車主流企業誰還在成長?請看下面第壹商用車網的分析報告。

由於同期銷量的爆發?今年7月,新能源公交車再次受到沖擊。

中國公交統計信息網數據顯示,2020年7月,我國6米以上新能源公交車銷售4026輛,環比下降37.33%,同比降幅從6月份的5.19%驟然擴大至65.62%。5438年6月至2020年7月,我國共銷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23407輛,同比下降43.31%。

連續4個月月度跌幅逐漸收窄的新能源客車市場,為什麽7月份同比跌幅突然加大這麽多?

原來,去年7月是新能源公交車補貼政策實施的最後壹個整月。受補貼刺激,去年7月新能源客車銷量爆發式增長,1.1.7萬輛。今年7月,不是政策刺激,而是由於高溫造成的淡季,銷量比今年6月減少了2000輛,導致今年7月和去年7月銷量懸殊巨大。

2019年5月8日,四部委發布《關於支持新能源客車推廣應用的通知》,過渡期補貼政策於8月7日結束,推動新能源客車銷量在2019年7月份飆升,達到2019年峰值。

事實上,從今年3月份以來的銷售趨勢來看,今年新能源客車市場正在慢慢回暖,只是因為沒有特別鼓勵的補貼政策刺激,並沒有呈現出上漲的趨勢,看點似乎也不太大。

宇通和比亞迪持續吸引眼球!申沃進入前三?福田和壹汽翻了三倍。

7月份新能源客車市場銷量較上月同期有所回落,各企業表現不太好。只有宇通和比亞迪這兩個“大佬”的銷量超過1000輛,其他主流企業的銷量都不到250輛,其中廈門金龍、廈門金旅、凱沃都不到100輛。生存難度顯而易見。

2020年7月6m以上新能源客車銷量排名(單位:輛)

上海申沃、福田歐輝、壹汽客車在7月再次引人關註。其中,上海申沃7月新能源客車銷量243輛,同比增長4760%,升至前三(細心的讀者應該記得,今年4月,上海申沃以500輛的月銷量成功進入累計銷量前十,刷新市場格局)。

福田歐輝繼6月銷量上漲198.47%後,7月增速進壹步提升,達到335.29%,月度排名保持前五;壹汽客車5月新能源客車銷量100輛,6月新能源客車銷量155輛,7月新能源客車銷量125輛。去年6月至7月僅售出30輛新能源公交車。可以說今年的表現特別令人印象深刻!

從市場份額來看,宇通和比亞迪憑借“超常”表現,在新能源客車市場的月份額分別達到29.09%和25.68%,份額之和超過54%,領先態勢令人羨慕。

在整體市場“七連跌”之後?誰還在逆勢增長?

2020年是不平凡的壹年。今年6月5438+10月,春節假期,因為補貼政策即將下降,6月2019銷量沒有增長。新能源客車僅銷售2945輛,同比下降58.67%。2月份受疫情影響,市場幾乎停滯了整整壹個月,僅售出709輛,跌幅超過50%;接下來的四個月,隨著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市場逐漸回暖,但銷量依然逃脫不了下滑趨勢;7月份由於去年同期基數過高,同比降幅仍不樂觀。

雖然今年新能源客車市場銷量連續7個月同比下滑,但仍有部分企業找到了更多活力,同比實現正增長。他們是誰?

首先要說的是比亞迪。比亞迪今年6-7月共銷售新能源客車3915輛,同比增長71.79%,不僅實現正增長,與去年全年及同期相比,市場地位大幅提升,位居行業第二,市場份額為16.73%,而往年排名第二的企業份額不足60%。

其次是上海申沃。上海申沃今年6-7月銷售新能源客車1244輛,同比增長180.18%,尤其是4、6、7月表現強勁。自4月進入累計銷量前十以來,上海申沃壹直保持優勢。事實上,不僅今年表現搶眼,去年的壹些月份,上海申沃也表現突出,或暴漲,或排名靠前。今年,上海申沃進壹步強化了在新能源客車市場的優勢。

除比亞迪和上海申沃外,蘇州金龍海格客車也是累計銷量實現正增長的前十大企業。海格公交今年6-7月銷售新能源客車65,438+0,278輛,較去年同期的65,438+0,256輛小幅增長65,438+0.75%。在困難的市場條件下,這樣的增長也是值得稱贊的。值得關註的重大事件有:4月,30輛蘇州金龍蔚藍純電動客車交付茂名公交;五壹期間,古城保定再次迎來30輛蘇州金龍“中國紅”純電動景區客車;在今年上半年韓國首爾的線路電動客車招標中,蘇州金龍作為唯壹中標的中國客車企業,表現亮眼,拿下21輛純電動客車訂單,與韓國本土強勢品牌現代客車持平。

標簽

艱難的時期也是匆忙的時期。或許是補貼太快,疫情太猛,技術升級太快。新能源公交企業要面對壹個又壹個的困難。但從全球範圍來看,加速優勝劣汰,有助於行業整合資源、集中產能、揚長避短,實現新能源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李秀智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