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清遠沙塘居的相關理念

清遠沙塘居的相關理念

(1)堅持嚴格保護,促進森林資源持續增長。全市堅持“嚴格保護、積極培育、科學管理、永續利用”和“保護優先、有序發展”的原則,通過加強對森林、野生動物、濕地、自然景觀等資源的保護和管理,進壹步發展壯大森林資源,為全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生態屏障,為林業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目前,全市有林地1541000畝,森林覆蓋率66.8%,居全省第四位。樹木綠化率達到70.9%,居全省第三位;立木總蓄積量達到571.2萬立方米,林木年生長量達到306萬立方米,年消耗量為1.654.38+0.5萬立方米,實現了森林資源增長大於消耗的良性循環。

(2)堅持積極培育,大力發展商品林,特別是非公有制造林。按照“政府主導、政策驅動、社會聯動”的思路,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林業發展。自2003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將每年發展65438+萬畝商品林作為對林業部門的考核指標。引進了金慶源豐產林開發有限公司、魯偉速生豐產林開發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在我市投資造林。在這些大企業的輻射帶動下,本市非公有制造林發展迅速。大中型企業發展速生豐產林32.6萬畝,個體戶造林41.6萬畝。預計年增長約654.38+0.5萬畝。

(3)堅持生態優先,大力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制定實施《清遠市2002-2010年森林生態環境重點工程建設規劃》和《清遠市2006-5438+0-2010年林地保護利用總體規劃》,在生態建設上不懈努力。幾年來,高質量完成了廣清大道大研河至銀盞段、廣清高速公路北段綠化美化工程,消除荒山56萬畝,建成生物防火林帶1.486公裏,總體規劃了市中心自然生態帶工程。連山縣、清新縣成功創建為“廣東省林業生態縣”。

(4)堅持因地制宜,千方百計優化林業結構。該市從各地實際出發,大力發展經濟林果,著力優化林業結構。目前,全市擁有板栗、銀杏等幹果9.6萬畝,龍眼、荔枝、柑橘等水果381萬畝,竹筍48.5萬畝,木本藥材1.2萬畝,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尤其是沙糖桔的種植,最高畝產產值超過654.38+0萬元,平均畝產5000元左右,是全市經濟效益最好的產業之壹。

積極融入產業化戰略,努力建設工業化林業產業

林業產業涉及面廣,產業鏈長,產品種類多,其中林業產業最具成長和增值空間。為此,該市積極融入全市工業化戰略,實現“三基”,努力打造工業林業產業。

(1)立足林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精深加工為主的木材加工業,走出壹條林產工業帶動林業產業化發展的“綠色經濟”新路子。過去城市的森林資源大多以出售原料為主,幾乎沒有深加工,造成資源浪費,經濟效益低下。為將森林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清遠確立了“以加工為動力,推進產業化發展”的方向,通過發展木材深加工,促進結構調整,增加收入,推進生態建設,形成良性循環。2003年以來,成功引進威利邦木業、楊順中密度纖維板廠、五蓮中密度纖維板廠等3家大型木材加工企業,年產中高密度板30萬立方米,2006年產值7.5億元,占全市林業總產值的近壹半,不僅徹底改變了過去只賣木材原料的歷史, 而且促進了全市林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成為推動全市林業產業化發展的強大引擎。

(2)立足水電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小水電,走出了壹條“以電養林,以林促電”的新路子。該市充分發揮山區水電資源豐富的優勢,千方百計籌集資金,辦好小水電產業,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了林業產業升級。2003年至2005年,全市林業系統新增小水電站裝機2.39萬千瓦,總裝機4.48萬千瓦,年發電收入4870萬元。銀盞林場利用資金和技術優勢,還從外地拓展張之路,在陽山、懷集等地建設小水電站,裝機容量1萬千瓦。

(3)立足地緣優勢,大力承接招商引資,服務全市產業跨越發展大局,走出壹條充分發揮國有林場土地資源優勢,借助外力創新發展方式的新路子。在全市招商引資熱潮的帶動下,銀盞林場創新理念,搶抓機遇,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利用林場國有土地發展工業,發展更廣義的“林業產業化”。目前,林場已引進工業項目18個,總投資50億元,其中廣東嘉迪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建設的優圖生態科技園和大金源不銹鋼有限公司已投產,產生顯著效益。

積極融入市場化戰略,努力建設市場化林業產業。

市場化是發展林業產業化的中心環節。清遠過去過於重視林業產業的生態價值,而忽視了林業產業的市場價值,導致林業產業經濟效益低下。因此,清遠強化市場觀念,從清遠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瞄準市場需求,調整林業結構,努力開發適銷對路、有競爭力的林業產品,使全市林業進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為林業產業向區域化、基地化、產業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改革管理體制,增強發展動力。清遠市緊緊抓住林場改革的機遇,利用林場土地資源,大力引進和發展糖橙種植。同時,創新管理體制,用新的管理模式來管理果園,就是把果樹分配到戶。前三年林場會給壹部分資金扶持,發基本工資。三年後,包工頭就要開始交合同款,逐漸拿不到工資。由於糖橙良好的市場前景和市場價格,較強的競爭力,以及采用新的勞動關系和分配方式,極大地激發了承包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糖桔種植取得了巨大成功,不僅讓承包果場的林場職工率先實現了小康生活,也讓集體和國家受益,達到了雙贏的效果。比如從1990開始,清新縣糖桔的包工頭年純收入達到1-20萬,最高30-50萬。到1995,處於資本原始積累的林場糖桔中的承包戶開始在外地租地種植糖桔,直接帶動了清新縣、佛岡縣、陽山縣、英德市等周邊鄉鎮冰糖桔和糖桔的大發展。截至2006年底,全市共有沙糖桔40萬畝,年產值654.38+0.25億元。目前,沙糖桔已成為我市水果的主要品牌。2005年,清新縣獲得“糖桔之鄉”稱號,英德市獲得“沙糖桔之鄉”稱號。林場市場化改革的良好示範效應,極大地促進了本市特色種植業和特色林業的發展。全市林場根據自身實際,大力種植各種市場前景好、經濟價值高的產品,形成了壹批規模大、檔次高的林產品基地,促進了林業由粗放經營、分散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如鮮糖橙、陽山板栗、連州水晶梨等。

(二)實施激勵政策,營造良好環境。近年來,市場對各種木材原料的需求很大。發展速生豐產林,培育各類原料林基地(紙漿原料林、人造板原料林等。)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農民增收致富的需要,是科學利用山區、林區、平原適宜林地和勞動力資源,促進林業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為此,清遠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市政府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精神和《清遠市關於鼓勵發展短輪伐期速生豐產林基地的規定》精神,大力發展非公有制速生豐產林。同時制定了《清遠市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流轉管理辦法》,在制度上規範和引導合理流轉,為非公有制造林更大發展鋪平道路。此外,連南縣政府制定了《關於扶持發展粉樹林基地和油茶基地的決定》,連山縣委縣政府制定了《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等優惠政策,加快了非公有制造林步伐,形成了我市造林的新高潮,吸引了大量外來投資者來我市大規模造林。

積極融入後花園戰略,努力打造休閑林業產業。

清遠市擁有獨特的生態資源,是廣東省重要的生態屏障,發展生態旅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市委、市政府專門提出了建設珠三角後花園,大力發展旅遊業的發展戰略。因此,該市積極將林業產業化納入後花園發展戰略,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林區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名勝古跡和動植物資源,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遊,使森林休閑旅遊成為該市林業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強勢產業。

(1)重點發展森林探險旅遊。經過多年的采伐,大部分國有林場的可采伐資源日益枯竭,較好的森林資源被列入生態公益林進行保護。對此,清遠市根據旅遊市場和形勢的發展,在不破壞原始森林生態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林場良好的生態資源,大力發展森林探險旅遊,既能滿足遊客探險和好奇的需求,又能增加林場的收入,從而更好地保護森林資源,走出壹條森林生態旅遊的新路子。目前,本市森林探險旅遊項目已成為繼漂流項目之後的新亮點。比如牛魚口的麻雀節,已經成為森林探險旅遊的知名品牌。

(2)重點發展漂流旅遊。休閑體育旅遊是旅遊業發展的大趨勢,方興未艾。為此,清遠市發揚敢於吃“螃蟹”的精神,大膽嘗試。1999年4月,位於清新縣的筆架山林場在全省率先開發峽谷漂流旅遊項目,當年盈利60多萬元,2000年達到300多萬元,之後每年遞增100多萬元,2005年穩定在700-800萬元左右,成為解決林場正常經營的主要收入來源,為林場解決了問題。同時,每年30多萬遊客給深山裏的林場帶來了很多商機。林場職工和農民經營的小餐館有10多家,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筆架山峽谷漂流開發的巨大成功和顯著的財富效應,成為清遠市森林生態旅遊發展的強大動力。目前,全市共有漂流景區13處,遊客300多萬人次,旅遊總收入8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