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智能建築是傳統建築工程和新興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運用系統工程的觀點,對建築結構(建築環境結構)、系統(智能系統)、服務(住宅、用戶需求服務)、管理(物業運營管理)四大基本要素進行優化組合,以最優的設計實現建築自動化、通訊自動化、辦公自動化,提供壹個投資合理、效率高、優雅舒適的建築。由於建築智能化起步較晚,發展歷史較短,目前從事該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較少,能同時具備技術、施工管理、工程造價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更少。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層出不窮。此外,智能建築項目在設計管理流程、各階段設計深度、設計參與人員等方面與土建、安裝等項目存在較大差異,加大了項目成本管理的難度。二、智能建築工程造價控制存在的問題智能建築由智能化子系統組成,其工程總造價由各子系統的設備購置費、安裝費和軟件編程調試費組成。由於智能化系統的方案設計、施工圖深化設計以及工程的施工多由設備供應商和系統集成商完成,或由設計院和施工單位協助完成,因此智能建築項目的造價管理存在諸多問題。65438+還是受管理者水平的限制,建成的智能系統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導致智能建築的形成和極大的浪費。2.投標準備不足。目前智能建築的智能化工程設計無法與主體設計同步,是因為大多數項目的需求分析階段業主無法提出具體要求。即使同步進行,設計也只考慮了公共線槽和部分管道預埋,無法提供更準確的材料設備清單。因此,投標人只能根據各自的優化設計結果來統計工程量,其中項目各不相同,評標人很難判斷是多算還是少算。此外,還表現在系統選型和設備材料市場調研不足,智能化工程系統配置方案不同,不同品牌、型號的設備材料單價差異較大,也導致不同投標人報價差異較大。3.評標方法和過程不合理。目前很多智能化項目整體或部分參考機電安裝工程或土建工程的招標程序和評標方法,簡單地以積木式方式組合子系統或設備,采用合理最低價的評標方法,忽視了智能化工程作為系統工程的特點。由於缺乏智能化專業人員,評標委員會成員並不都是智能化工程造價方面的專家。在評標過程中,要求評標人員完成對設計方案、設備和材料選擇以及技術服務和報價方案的評審。由於時間短,評標人員很難準確判斷壹個方案的性價比。4.承包商牽頭進行優化設計和深化設計招標後,承包商應根據設計院圖紙和招標文件的要求進行施工圖的優化設計和深化設計。由於自身利益的影響,承包商往往借此機會做出有利於自身利益的調整。比如盲目提高設計標準,增加設備和線路的冗余度,以供貨周期過長、設備堆放不合理、備件配置不合理等原因改變部分設備和材料的品牌或型號等。,使實際工程造價大大超過中標價格,造成投資失控。三、智能建築工程造價控制對策智能建築工程造價控制壹般可以從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和竣工結算階段開始。1.投資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智能建築項目的投資決策階段主要是提出項目建議書,進行可行性研究,確定投資估算,最後編制設計任務書。現階段,影響智能建築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是合理工程規模和建設標準水平的確定。目前,無論是業主還是監理單位,都缺乏智能化工程方面的人才和工程經驗。因此,在項目決策階段,業主或相關主管部門,特別是國家或地方政府投資的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必須廣泛組織行業內的相關專家,與業主共同努力,根據市場調查數據和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合理地確定項目的規模和建設標準水平,使項目建成後真正可用、夠用。要認真分析功能,多方案比選,最終確定技術先進、功能可靠、經濟合理的智能化系統工程建設方案;在此基礎上進行投資估算。估算時要註意應用指標的轉換或調整,同時需要政府主管部門或行業協會不斷收集整理相關信息,定期發布相關數據和指標以供參考。2.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對於任何壹個項目來說,除了項目決策之外,設計階段對項目的功能和造價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於其確定的工程設計方案、施工方式、所用材料、設備類型、型號對工程造價意義重大,設計階段的方案優化或細微變化都會對工程造價產生很大影響。目前,從事智能建築專業設計的技術人員非常缺乏,導致設計師無法充分理解並做出符合業主需求的設計,將大量工作留給系統集成商在二次深化設計中解決,導致無數投資者的心灰意冷。因此,應在項目初期引入工程咨詢,或聘請有經驗的建築智能化工程咨詢公司承擔設計階段的設計監理責任,監督設計質量和進度,檢查限額設計的執行情況,協助業主組織初步設計的技術審查。審查深化設計,深化設計通過審查後才能正式簽訂合同。在深化設計審查中,要嚴格控制承包商以各種理由更改設備選型等關鍵材料的品牌和型號。如果原投標方案中有不符合技術要求的地方,需要調整設備材料的品牌和型號,必須經過專家論證,並經技術部和投資控制部批準,盡量不超過原招標文件中推薦的材料設備清單,防止承包商通過改變設備材料增加利潤。3.招投標階段的成本控制目前大部分項目都采用合理最低價中標的方式。但由於智能建築的特性,如果實現低價的技術方案沒有經過專家的充分論證,離開了技術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其表面上的低價就沒有實際意義。因此,我們認為采用綜合評價法是公正客觀的。設計評審標準除了技術方案和投標報價外,還要考慮運維成本、保修、售後服務、使用壽命等因素。這種方法會增加評標過程的工作量,但會對整個項目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外,智能化工程采用成本加報酬的合同價格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承包商的積極性,促使承包商積極優化設計方案,降低工程成本,縮短工期。同時也要求業主在投資估算、設計預算、設計預算、施工預算中精心規劃,準確確定項目的目標成本。4.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的變更和修改經常發生。設計變更後,要及時跟進變更工程量的計算,並與原工程量進行比較,是否會影響原項目成本計劃和目標。如果超過,就要采取經濟、技術、組織和合同措施,保證項目成本目標、項目工期和其他費用控制在壹定範圍內;並做好工程設計變更的相關經濟技術資料,為以後的工程結算提供有利的保證。此外,工程設計變更造成工程費用增加、工期延誤的,應提出合理的費用和工期索賠。5.竣工結算階段的造價控制為了有效控制智能建築的工程造價,工程竣工後,應按規定程序進行竣工結算審核。承包人提交完整的竣工結算資料後,發包人應及時委托中介機構進行審核,中介機構應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出具書面審核意見。有條件的,由發包人委托竣工結算審計和財務決算審計壹起進行,由中介機構出具審計意見。通過竣工結算審核,防止施工單位高估冒算,將建設投資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通過財務決算審計,編制財務報表,檢查基本建設資金使用情況,評價項目實施的投資效益,從而有效控制項目投資。四。結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智能建築將越來越深入地參與到人們的生活中。因此,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智能建築的工程造價變得越來越重要。從智能建築建設的全過程出發,把握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是做好項目成本控制的前提和根本出發點。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