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壹般比土木更吃香,這是業內都知道的,這是由其專業性質決定的。土木工程可以說是純工程,而建築既是工程,但需要有創造性的東西。房子的功能是關鍵,由建築師決定;保證房子的結構安全,這是工程師的責任。當然功能越強越好,結構安全合格。就像電腦功能和穩定性的關系壹樣,電腦功能越強大越好,穩定性達到合理的標準。所以人們更願意把錢花在建築師身上。妳會買能玩cs但偶爾死機的電腦還是從不死機但只會玩魂鬥羅的電腦?
土木工程是壹個固定僵化的體系,我們學的東西和人的經驗是不掛鉤的。即使是學生也是批量生產的,不同的人不會有太大的區別,而建築的東西就靈活多了,直接和人的經驗掛鉤,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去做。這涉及到機器的更換。很多東西像土木工程都可以被機器代替。過去計算機不發達的時候,工程師手工計算結構要花很多時間,但是現在計算機軟件越來越發達。現在壹個結構工程師可能可以做65438年前10個工程師的工作,和造價相關的土木工程行業也面臨著類似的變化,也就是說這個行業沒有那麽多人了,也就意味著妳以後會失業。我身邊的同學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不想去工地,但是設計院不怎麽招本科生。他們考研究生,但是三年後可能因為軟件開發連研究生都招不到了。這是事實。雖然建築也面臨著同樣的變化,因為它們的核心東西是直接與人掛鉤的,除非人工智能出現,否則機器是無法取代它們的。看看兩個行業近20年的發展對比,就知道建築更有前途。建築學專業的學校壹般工科分數最高。
工科上升通道的金字塔結構挺嚴重的,就是妳得壹步壹步往上爬,慢慢積累經驗。至於其他的,比如妳學了土木之後轉行做房地產,但是我身邊的例子證明這些越來越難了。建築這方面據說相對好壹些,年輕人有機會占得先機。縱觀我們身邊新建的大型建築,有的總建築師30歲左右,而總工程師往往大半輩。
所有的純工程行業都面臨著和土木工程壹樣的困境,純工程的工作環境可能相對較差。比如壹些化工專業的學生會去化工廠。所以工科生畢業後轉行是很常見的。看來工科留給妳的選擇只有建築學或者城市規劃了。可能還有其他的,但是我不懂。不壹定要局限於工程。雖然很多文科專業找工作有困難,但我不跟別人熟就不說了。我覺得興趣是最重要的,雖然妳現在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裏。高中的時候對大學專業幾乎壹無所知。之前對很多專業都有很大的誤解,壹定要搞清楚再報。
二、關於熱點:
建築將是未來20年的熱門行業,中國也是如此。還有其他發展中國家。而且誰知道人類社會在不久的將來會不會發生大的變化?每壹次社會變革,建築都會蓬勃發展,妳就會明白建築在文藝復興中的地位。
我參加了壹個廣工的聚會,是他們建築學院主辦的。他們院長說了壹句很讓我感動的話:“學生通過學建築躋身中國中上階層是非常難得的,妳要珍惜……”是啊,現在大學生滿大街都是,妳想只憑學歷主動,只有兩個選擇:1。妳畢業於壹所非常著名的大學;2.妳是學建築的。
第三,下面的話:
土木工程雖然有各種弊端,但是讀了四年也無怨無悔。正如‘飛行’所說,它不僅是壹門學科,更是壹種思維的培養。遇到陌生人就說我是學土木的,總覺得自己NB。現在在考建築學研究生,初步成績還沒出來。考研不是別的,壹個是建築學的就業創業條件更好,壹個是我真的很喜歡學建築學。我發現身邊很多人都喜歡建築,因為這種學習體驗是其他專業很難給妳的,包括工科的嚴謹,文科的隨意,藝術的奇妙,涉及方方面面,但不會太深讓妳失去學習興趣。對土木工程感興趣的人壹般只是因為不知道或者真的沒有其他感興趣的專業,而原本說對土木工程感興趣的人幾乎沒有。
雖然喜歡建築的人很多,但不喜歡的人也很多,深圳大學的建築學畢業生出去後從事建築設計的只有壹半左右。建築不像土木工程。能熬過高中三年數學物理生涯的人,學土木不會很痛苦,但是不喜歡就逼著自己學建築,會極其痛苦,不喜歡這個有創造性的東西,在職業上也不可能有什麽大的成就。
在人類文明史上,建築師發揮了非凡的作用。無數的歷史書籍記錄了建築師的偉大成就,並賦予他們的工作以特殊的意義。因為他們的作品耗資巨大,會代代相傳,甚至會對壹個民族或城市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正在經歷壹個前所未有的大規模住房建設時期。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大量的建築在短時間內迅速生成,使得建築師無法像傳統的建造方法那樣精細化,出現了壹批“快餐式”建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住房商品化的實施,住房作為人們消費和投資中最大的商品之壹,從選址到消費群體定位,從設計施工到物業管理,已經完全不同於計劃經濟時代,被賦予了全新的屬性。由於建築師在整個住宅生產過程中的特殊地位,其職責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具體表現為:
1,建築師歷史地位的演變
我國建築師職稱有恢復的必要。在過去,建築師在中國壹般被稱為工程師。在西方,稱建築師為工程師可能會引起對方的抗議。建築師是古代三大職業之壹,其他是醫生和律師。歐洲人說醫生恢復(人體)秩序,律師維護(社會)秩序,建築師創造(物質世界)秩序。早在公元前25年,古羅馬建築師和軍事工程師維庫·羅維斯就為他的君主奧古斯都大帝寫了十卷建築書籍。可見建築師這個頭銜由來已久。
建築在今天仍然是各種學科的綜合產物,建築師應該正確評價和應用壹切技術成果。建築師絕不是壹成不變的職業。不同的時代根據不同的要求對建築師提出不同的任務和責任是歷史的必然。建築師的歷史地位演變到今天,建築師應該在滿足人民群眾不斷變化的物質文化要求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建築師需要在正確認識自己歷史使命的同時,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歷史和理論;建築設計應從綜合環境設計的角度考慮,不應保留脫離城市整體環境的個別設計思路。在中國,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問題是建築師地位的社會認可。
2.建築師的社會地位和責任。
新形勢下,建築師應該在充分發揮作用的基礎上,得到社會的平反和尊重。建築師是腦力勞動者,他們以自己的、集體的、創造性的建築作品為人們提供生活、生產和社會活動的空間和場所。建築師通常受過系統的建築學教育,有壹定的建築創作實踐經驗。建築師通過建築技術、藝術規律等相關學科的綜合知識,進行與社會政治、經濟相適應的建築創作。建築師的價值在於通過復雜的腦力勞動為整個社會創造財富。因此,建築師的工作無疑應該受到社會的尊重,建築師的地位應該得到提高。
建築師要有創新精神,不斷自我否定的精神,註重原創思維的培養。特別是在建築環境、空間、城市設計理念、新材料、新技術應用和思維方式上,更應該學習他們的創新理念和思維方式,而不是具體方案的形式和符號。
作為壹名職業建築師,中國的建築文化如何發展,中國的建築師如何走向世界?由於時代的原因,他們沒有完全完成這個使命。由於政治家的努力,社會制度變得越來越健全;由於經濟學家的努力,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由於科技的進步,人們的工作越來越有效。作為建築師,我們的城市如何變得越來越方便,我們的建築如何變得越來越漂亮?這應該是壹種責任,或者說是壹種使命。這是目前中國建築師最大的癥狀——缺乏應有的責任感。責任不同於技能,責任也不同於愛好。如果是技能,那只是謀生的手段;如果是愛好,其實是壹種手段,壹種自娛自樂的手段,屬於個人行為。來的時候可以激情迸發,去的時候隨波逐流。這種建築師是帶著感情在做建築;如果是壹種責任,那就是壹種力量,壹種由內而外的力量,壹種無畏的力量,屬於壹種社會行為。這種權力可以以犧牲生命為目標為前提。這種建築師是用心在做建築。當建築設計成為壹種責任,我們就不會輕易在經濟上浪費。每壹個設計都應該物有所值,不管是私人業主還是國有物業。當建築設計成為壹種責任,我們就應該成為美的使者,註重視覺愉悅,從現狀中截取美好的外觀和空間,奉獻給人們,進而收獲給人們帶來快樂的幸福。當建築設計成為壹種責任,建築就上升為壹種教育功能。這時,建築將不再是簡單的使用功能,還具有深刻的社會學意義。如文學、繪畫、音樂,能誘發人的真正健康。當建築設計成為壹種責任時,它會激起壹種民族自豪感和壹種地方情感。在這種情況下,追求的不僅僅是文化差異,更是文化優越感。我們應該肩負起作為建築師的責任。
3.建築師的角色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築尤其是住宅作為人們消費投資中最大的商品之壹,從選址到消費群體定位,從設計施工到物業管理,已經完全不同於計劃經濟時代,被賦予了全新的屬性。
(1)建築師對社會的推動作用。
建築師應該意識到,要想對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或者扮演更多的角色,就應該在做好自己專業工作的同時,參與更多或壹定的“推廣”工作。只有這樣,政府、專業機構、社會組織和使用者才能支持建築師的工作。從而讓更多的人了解建築師對經濟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以及他們在政治和哲學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從建築師設計活動的歷史和社會地位的演變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今許多有所成就的建築師,不僅可以看到他們對社會的關註和獨特的熱情,也可以看到他們的著作和職業實踐中滲透在他們思想中的“弘揚”精神。
因此,作為壹名建築師,我們應該深入群眾,走向人民,尊重使用者,遵循政策法規,了解社會、經濟、政治等廣域知識,了解城市的自然和歷史環境,以我們嫻熟的身體空間設計技巧和理念,為城市環境的改善服務。遵循這壹理念的建築師大多樂觀向上,前景廣闊。如果只註重清晰的職業界限,追求簡單、優雅、輕松,可能會自我束縛。建築師的晉升可以從精神變為物質,從智力變為經濟效益,可以造福市民。這是很多國家很多建築師都承認的,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2)建築師的社會地位體現在建築商品形成的全過程中,可以使開發活動更加人性化。建築師作為實現用戶個性化的橋梁,解決了投資的短期行為與建築的長期使用價值之間的矛盾。
(3)建築師的作品要成為能夠滿足市場變化和消費者個性化的商品,市場成為檢驗建築師作品質量的重要標準。建築師可以從技術和經濟角度客觀評價建築環境、性能、質量等方面的優劣。用戶可以通過建築師詳細了解購買和使用的樓盤,避免被銷售人員單方面宣傳和誤導,為開發商樹立真正的企業服務形象。
(4)在與用戶的接觸中,建築師可以從生活和社會的各個方面為用戶出謀劃策,引導用戶的消費觀念和生活觀念,不至於落後,也避免了不必要的超前。對於開發者來說,建築師將用戶零散的生活觀念和消費觀念提煉組合,讓開發者為社會提供更合理的產品。對於設計師來說,建築師為設計師提供了壹個絕佳的機會,讓設計師更加了解用戶和市場,有助於提高設計水平。對於用戶來說,建築,尤其是房子,作為最大的消費品之壹,理應得到和家電壹樣的服務。
(5)建築師可以把握產品的質量和性能,包括可居住性、安全性、舒適性、耐久性和經濟性,從整體規劃到部件選擇,從應用經濟性、美觀性和高效性到可持續發展。建築師也可以最大化建築商品的價值,包括不同性能標準的建築。隨著住宅產品的直接利潤空間縮小,住宅質量和性能的量化特征加強,建築師的智慧和整體能力所體現的附加值將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