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的本質是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合理有效應用,所以談談計算機信息化在企業建設中的應用。
1.企業信息化發展概述
1.1計算機應用技術與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定義
所謂計算機應用技術,是指妳對各種軟件的各種功能、設置、屬性有足夠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能在各種場合控制計算機,能高效地為不同人群提供各種所需服務的總稱。
所謂企業信息化,是指在運用先進管理方法和現代技術的基礎上,以信息資源為主要對象,運用系統集成的方法,對企業的整個管理和框架進行全面整合,使各方面得到合理配置。企業信息化的運用不僅可以規範和優化企業管理(生產)的業務流程,還可以為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供壹定的幫助。
1.2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發展現狀
21世紀,隨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和計算機軟硬件發展的普及,我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計算機應用技術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其影響力和普及程度前所未有。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和習慣。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0和12年底,我國網民規模已突破4.5億,達到4.57億,較2009年底增加7330萬。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4.3%,比2009年提高5.4個百分點。同時,我國中小企業互聯網接入率為92.7%,大型企業互聯網接入率接近100%。43%的中國企業擁有獨立網站或在電子商務平臺上設立網店;57.2%的企業利用互聯網與客戶溝通,為客戶提供咨詢服務;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應用水平為42.1%,其中電子郵件占21.3%。最常見的互聯網營銷方式?。可見,中國企業已經開始了信息化之路,但前途漫漫,任重道遠。
2.計算機應用技術在企業信息化中的實施階段
企業信息化的本質是通過合理有效地運用計算機應用技術,提高企業管理現代化和生產自動化水平,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進而全面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根據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應用範圍劃分企業信息化的實施階段;
生產過程控制信息化階段:指技術自動化發展和升華控制的壹個階段,是制造企業在批量生產線運作模式下進行信息化的主要環節。其主要內容是利用自動控制和微電子技術、仿真技術、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監視和控制,以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經營)效率。生產過程控制信息化的重點是產品開發設計、生產過程、車間現場管理、質量檢驗等環節。比如: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技術的應用,計算機輔助制造(CAM),復雜工程結構設計(CAE),輔助工藝設計(CAPP)等等。
企業內部流程管理信息化階段:企業內部流程管理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建設中比重最大、難度最大、應用最廣的領域。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主要是規範管理基礎工作和優化業務流程,利用信息集成應用系統有效收集、加工、組織和整合信息資源,提高管理效率,提供更加準確的管理信息和決策信息。比如:事務處理系統(TPS)、決策支持系統(DSS)、企業資源計劃(ERP)、產品數據管理(PDM)等等。這個可以說是壹個?矮牽牛鼻子項目?。也就是說可以實現?牽壹發動全身?效果。無論什麽樣的企業都應該在摸清自身情況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發展對象,並且能夠紮紮實實的完成。此外,在我們管理業務時會彈出壹些非結構化數據,比如各種文檔、郵件和報告、視頻和ATV幻燈片等。因此,辦公自動化和文檔管理也是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化階段: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企業的生產已經開始從?大而全,小而全?孤立封閉的狀態慢慢的開始向前延伸和延遲。那就是現在所謂的供應鏈管理。供應鏈(supply chain)是指從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購、運輸、儲存、加工和銷售,到最終交付和服務於客戶,由上遊供應商、中間生產商和第三方服務商,以及下遊銷售客戶組成的鏈條結構。這個過程直接制約和影響著企業的生產活動和管理過程。因此,企業供應鏈管理的信息化也是企業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它側重於利用企業局域網、互聯網、數據庫、電子商務等技術資源對供應商、第三方服務商和客戶進行信息管理和協調,使企業內部管理與外部供應、銷售和服務有效融合,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適應能力。
3.計算機應用技術融入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優勢分析
(1)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集成可以提高基礎數據信息輸入的自動化水平,有助於提高企業管理基礎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進而有助於提高企業高層管理者制定的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
(2)計算機的應用技術大大提高了辦公自動化程度,有利於實現無紙化、自動化辦公,從而節約企業的辦公和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同時,由於流程的簡化,人為因素的減少,有利於提高工作的準確性;
(3)有利於優化企業的工作流程,消除不合理的環節和浪費,從而提高企業的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並將員工的經驗和技術轉化為企業內部資源,提高員工的學習和創新能力,避免因人員流動造成的工作延誤;
(4)企業信息化建設有利於合理調控和利用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效資源,使其在現有資源條件下達到最佳利用效果,從而大大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效率;
(5)實現企業信息資源的合理、有效、分級共享和管理,以明確崗位職責,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助於我們緊跟壹些先進的經驗和成果,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
(6)為企業乃至整個供應鏈提供強大、快捷的信息交流平臺,有助於企業與供應鏈內部人員的溝通,消除企業內部信息流通不暢的問題,促進企業內部人員的有效溝通,提高員工的合作意識,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7)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融合在壹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企業信息化水平,有利於為企業電子商務奠定堅實的信息基礎,從而促進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同時,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利於實現企業遠程辦公和移動辦公,大大提高了辦公的靈活性。
4.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企業信息化的不斷深入,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應用範圍已經從單壹的流程或工序逐漸發展到供應鏈領域,這說明計算機應用技術貫穿於企業信息化的全過程,在企業信息化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重點闡述了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應用階段和發展優勢,旨在促進我國企業加大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開發,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進而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
;